第一百八十四章 使者

bookmark

昆陽,一場入秋小雨後,夏侯尚在營前跑馬射箭,汗氣蒸騰胸臆舒暢。

一壺箭射盡,他打馬回帷幕,跳下馬將戰弓拋給夏侯霸,問司馬懿:“真無更好人選?”

司馬懿神情尷尬賠笑:“確實沒有,陛下希望大將軍能探清敵軍虛實。”

去哪找一個合適又能出使劉備的重量級使者?

漢室老臣、家族被殺的人才斷層,殘存的老弱婦孺是又怕又恨;跟荊州世族關係親密的人,又是曹丕清洗時的關注重點。

所以現在想找一個體面的使者……沒有。

如果有,那也是不安定因素,鬼知道派到荊州見到劉備會說出什麼話來。

世族、官員、名士中找不到合適的,那隻好從宗室、近支親黨中尋找。

何晏勉強算,可妻子是曹操的女兒;秦朗的話……親爹秦宜祿是被張飛殺的,估計秦朗走到博望會跟張苞先打起來。

算來算去,反倒是夏侯淵的幾個兒子最方便,誰讓張飛娶了他們的堂妹?

可問題來了,夏侯淵戰死於漢中,夏侯兄弟幾個誰能和顏悅色去荊州完成使命?

夏侯尚有些不滿:“仲達,我欺田孝先一回,乃臨陣權變,實屬不得已。今若登門而去,再冒充仲權,就不怕敵國恥笑?”

“伯仁,此機會難得,正好一探荊州虛實。”

司馬懿專程跑過來自然不是乾巴巴傳命令的,更是來相勸的:“仲權自幼長於中軍,外人不知面貌。伯仁面貌雖爲人所知,但知者甚少,如徐商等人多被閒置,餘下降軍也認不出伯仁。還請伯仁以國事爲重,說不得也是一樁雅事。”

見夏侯尚靜心聆聽,司馬懿又說:“於文則學習活人劍逗留至今,宜催促其早歸。”

夏侯尚還是不爲所動,司馬懿更進一步:“前將軍爲伯仁前驅,可好?”

“這……仲達說笑了,某哪敢指揮晉陽侯?”

夏侯尚仰頭看蔚藍天空:“既是國家所需,尚當百死相報,何惜顏面乎?”

司馬懿見了指着夏侯尚臉哈哈大笑,夏侯尚也是哈哈大笑:“即便仲達不勸,我也有心去荊州一探虛實。”

兩人手把手返回一旁的帷幕,端起溫酒滿飲一杯,司馬懿比夏侯尚要高半個腦袋,體格更雄壯,更像一個能征善戰的將軍。

司馬懿擡手揩去鬍鬚上酒液,哈一口氣笑說:“我也知伯仁心思,這才討來差使來見伯仁。”

說着司馬懿斂去笑容:“據江東通報,漢口之戰時田孝先使用白煙侵攻我陣,陣前三軍遇煙後當即陣列大亂,爲其弓弩殺傷甚多,吏士因驚懼、傷亡而潰。吳軍前陣也是如此,多因這白煙而潰。”

夏侯尚自滿一杯握着沉吟,司馬懿繼續說:“我等推斷田孝先大肆殺戮我軍及吳軍前陣兵,意在滅口,不使我軍知曉白煙底細。此物一日查不明白,我軍就應持續避戰。否則決戰失利,悔之晚矣。”

“白煙?”

夏侯尚飲酒,眯眼:“原來是這?此前也還奇怪漢軍爲何大肆殺戮,原來是爲隱瞞白煙。如此機密,恐非一時三刻能查明。陛下是何說法?”

“陛下也知此事艱難,故委託伯仁親至荊州一探究竟。伯仁無須涉險,能有所獲最好,若無也無礙大局,自有專人偵查此事。”

司馬懿說話間扭頭看南面,一臉憂慮:“國事艱難,有勞伯仁了。”

夏侯尚肅容應諾,思考白煙的性質,難道漢軍在南中、交州找到了奇異的毒草?

司馬懿也在疑惑,白煙的事情查不明白,那就要避免跟漢軍打決戰。

從家傳兵法和個人經驗上來掰斷,白煙應該是溼煙。

擔心貿然放煙毒不到人,漢軍才先佈置疑兵放黑煙,就是爲掩護白煙順利釋放。

所以白煙應該有一些缺點,但也不需要太過害怕,只要漢軍在上風口時注意防範,溼巾捂臉,自能防煙。

司馬懿心中思索,就聽夏侯尚問:“仲達,朱建平可能與我同行?”

“伯仁是想?”

“借朱建平之嘴一用。”

夏侯尚眉目沉肅:“不論白煙毒性如何,我所慮者依舊是田孝先本人。負傷統兵,破魏吳聯軍十萬於反掌,此人不除,國家難安。”

不提別的,就今年的即將發動的秋季攻勢,魏軍將校誰敢大跨步前進、穿插?

沒幾個人敢誇口,更別說親自帶兵深入敵後去搞破壞。

魏軍有兵力優勢、騎兵優勢,但依舊沒幾個人敢去南陽搞破壞,這就是一場賭博,用命去堵功勳。

賞格足夠,自然不缺勇士。

寒門軍吏普遍勇敢,田信的出現,間接導致魏軍中的寒門軍吏迎來新的晉升機會。

這已引發夏侯尚、司馬懿的警覺,必須重視。

張遼中規中矩佈置撤退計劃,王凌已經用他的命和一萬三千將士的血證明了漢軍的戰鬥力,戰爭烈度依然很強,軍隊折損依舊駭人。

特別是遇到田信這種喜歡衝陣斬將的敵人……一切勇力不夠的將軍,與田信對陣時都很被動。

按平黃巾以來的傳統,將軍普遍是戰功熬出來的,四五十歲的將軍依舊能打能拼。

可有那麼一撥人由侍從近臣轉任地方刺史,再兼任將軍獲取兵權,搶走了寒門軍吏的晉升機會。

原本沒什麼,能壓住敵人,也能壓住內部寒門軍吏。

可面對田信時,就壓不住了,首先你擋不住田信的衝陣;其次底層寒門軍吏不會出死力,打順風仗可以,逆風仗沒幾個人會站出來拼命。

寒門軍吏不拼命,這是一個很麻煩的事情。

可能形勢再惡劣一點,會有軍吏故意放水,讓田信這樣的敵將來斬己方的將軍……世家子弟怎麼了?總有死絕的一天。

張遼寒門、降將出身,竟然沒有替王凌遮風擋雨,這本身就不正常。

正常情況下,應該是張遼細心呵護王凌,讓王凌站穩腳跟平穩過度,王凌再回報張遼的子孫。

比如舉個孝廉,來個孝廉入仕,張遼子孫能不能世歷兩千石,混成經學傳家的世家就看張遼子孫會不會做人、懂規矩。

可張遼沒有,作爲寒門第一將軍,張遼本身就是風向標。

他沒有保護王凌,讓軍權平滑過渡到王凌手裡,這本身就是一起很突兀的事情,容不得疏忽,必須重視。 ωωω _тt kΛn _co

如果除掉田信,打壓漢軍反攻勢頭,以張遼目前的年齡,說不好會低頭,會把兵權平穩過度、移交。

于禁廢了,樂進病故,文聘歸漢,臧霸也順服朝廷指揮,軍中寒門軍吏領袖只剩下張遼,張遼能影響的不限於身邊,他能影響太多的人。

張遼不服,世家就別想平穩接掌兵權。

倒是另一個豪強、降將出身的張郃乖巧知權變,脾氣比張遼好太多,在西線戰場就跟郭淮搭檔的很好。

可惜張郃是個有名的敗仗將軍,有些扶不起來。

對了,郭淮是王凌的妹夫。

第八百一十三章 整編第四百五十九章 天地同力第一百八十七章 丞相司馬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膽猜測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波助瀾第三百零二章 劉曄第六十章 戰江陵三第六百六十七章 麥第六百五十九章 斷臂第二百一十五章 階第五百零九章 分別第七十二章 勢不集第七百三十一章 挑撥第五百五十四章 各有準備第六百二十九章 悲與喜第三百八十七章 染疫第四百二十六章 輕重有別第六十四章 欲相持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變數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膽猜測第二百八十三章 張遼造車第二百四十四章 生第五百六十二章 退無可退第四百一十七章 謹慎第二百四十六章 無處可依第四百八十七章 安置第五十五章 丘八臨城下第四百九十七章 套馬索第六章 聞雞起舞之人第七百一十八章 籌劃第四百三十章 童謠第一百八十六章 周魴第五百五十八章 天命在夏公第七章 夷營督第六百六十六章 出京第六百九十五章 白馬尉第六百九十三章 分割第三章 嚮導官第二百九十二章 趨利害宗德豔力勸吳王第四百二十章 卦第九十九章 人心浮動第二百七十五章 集結第七百三十九章 火坑第二百二十六章 宰客第六十八章 陣不成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能等第六百四十二章 收尾第四百章 衛軍第三百一十三章 西北風第三百六十五章 酎金第八百二十二章 毒計第七百七十七章 又見倀鬼第三十七章 關隴第八百二十八章 投降第八百零八章 死結第二百二十四章 驅狼吞虎第七百九十五章 上雒第六百一十六章 風口的姚氏第六百五十四章 權第四百零九章 命數第五百九十二章 講故事第一百零八章 堵陽第三百二十一章 譙沛第三百零一章 思路第六百七十四章 滿寵之計第二百三十章 均衡第四百九十六章 無語第四百五十五章 深謀第五百一十七章 民心第八百六十五章 折中處理第二百三十章 均衡第一百一十三章 煙第七百四十二章 丞相計較第八十六章 互贈第一百六十四章 首戰勝第四百五十章 急急如律令第三百四十一章 總攻第二百三十章 均衡第五百零五章 南啊第二百一十章 變法第六百零二章 番號第二百一十七章 河圖第七十四章 一杯酒第十章 宜都郡尉第五百八十六章 馬超的推演第三百零五章 裂第二百一十五章 階第七百一十六章 絕計第五百五十四章 各有準備第二百五十四章 逃第五十九章 戰江陵二第六百一十五章 彼此黑心第八百二十八章 投降第一百八十五章 家事第一百八十七章 丞相司馬第九十九章 人心浮動第五百七十七章 耐心第六百四十六章 幽雲六鎮第三章 嚮導官第四百六十二章 不妥協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