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夏侯

bookmark

婚期將近,楊儀領着徵北將軍府諸曹掾屬在麥城急的團團轉。

徵北將軍府並無東西二曹,餘下建制與大將軍府類同,楊儀配齊編制,但徵北將軍幕府裡的司直空缺,由田信自己委任一人來監管風紀、廉潔之事。

十六日夜,田信回到麥城,楊儀本有一些怨言,可看到六隻圓滾滾勉強能抱住你小腿的大爺,當即什麼怨言都消了。

麥城城中,田信沒住過幾天的宅邸裡,楊儀呈送關羽的密書:“君侯,知此者不足十人,乃社稷大事。”

田信拆封漆印,取出關羽的手書細細研讀,隨即恍然,許多問題都想明白了。

設立湘州是限制今後的荊州北伐力量,也是是保底手段,爲的還是保住荊州。

如果這次北伐中原戰役取得決定性勝利,那設立湘州只是微末小事。

若是北伐失利,又分立湘州後,可以達成某種平衡,也可以將戰略中心轉移到關中。只有荊益二州協力合作才能打下關中,有了關中後,關隴、益州、荊州三方又會形成新的平衡。

否則荊益二州分立,內部若有一人生出壞心思,那整體局勢就崩了。

在平衡中過渡,在平衡中發展。

所以明年北伐中原的決戰,不是大勝就是大敗,不會有第三種答案。

楊儀始終在觀察田信,沒有看到預料中的激動亢奮、牴觸不高興,田信給他的感官是一種坦然。

田信閉上眼睛,眼角有溼潤跡象:“大將軍已有捨身報國之意,我亦當緊步相隨。”

東征戰役沒有白打,打殘江東,打的孫權抱着爪子痛哭,所以明年北伐才能發傾國之兵,執行國運一戰。

楊儀隱隱也有所覺悟,情緒不由跟着低落、悲壯起來:“陛下欲在君侯婚事後檢閱三軍,以振軍心。參閱各軍自江陵啓程,至襄陽而止。陛下欲以君侯所部銳士爲前驅,君侯應派一營銳士盛裝前往。”

“此事易爾,我會率千騎前往江陵成婚,迎公主至麥城,在此歡宴後返回封邑主持築城、軍屯諸事,至封邑後要與徵北軍諸位將軍、上下軍吏再歡宴一場。我有部曲三營,騎營隨我享宴江陵,左衛營在麥城用宴,可分右衛營參加閱兵典禮,待右衛營到封邑後參與第三場喜宴。”

田信從腰間取出右衛營虎符遞給楊儀:“威公可持此符與帳下督商議右衛營之事,他自會傾力相助。”

兩千部曲是私兵,現在也算是封邑兵,自有相關兵制,鑄造虎符爲統兵信物也就成了必然。

楊儀雙手接住金燦燦錯銀紋虎符,入手沉甸甸:“那儀先行一步,十八日巳時三刻,君侯務必抵達江陵西城門。”

“威公安心,風雨不能阻我。”

田信送走楊儀,由楊儀去跟田紀去軍營調兵,步兵好說,走沱水可以輕易調往江陵。

楊儀走後,田信又拿起嚴鍾、李衡擬定的日程表。

十八日四更用餐完畢,騎營整裝,卯時四刻天啓明,出發。

行進五十里至江陵舊城西門,計有一個時辰又七刻,三個小時四十五分鐘。

巳時三刻入門,五刻舉行婚禮,七刻禮畢,一刻後在午時歡宴,食至未時三刻,回程在橘林館舉行篝火晚宴。

規矩肯定不是漢室的標準禮儀,畢竟摻雜了閱兵行軍項目。

江陵城官舍,夏侯尚一大早起來剛洗漱完畢,突然得到劉備傳見,自然是私下會面。

雙方不可能有正式的會面,漢軍連戰連捷,越是不可能在正式場合與魏國重臣、近臣會面。

劉備外城軍營邊見夏侯尚,這裡有圍欄,許多吏士正圍着圍欄呼喊、助威。

夏侯尚便服而來,隱約能見到兩隻鬥犬正在木欄中撕咬、撲打。

而劉備在涼爽竹樓二層,從這裡既能看清楚圍欄中鬥犬,也能享受到四周的熱鬧氣氛。

劉備盯着夏侯尚多看了幾眼,才擡手握着摺扇比劃高度笑說:“當年五尺稚子,竟也成了凜凜丈夫。”

夏侯尚也是手握白絹摺扇施行晚輩禮,躬身:“陛下說笑了,外臣自幼生長於鄉土,不曾與陛下會面。赤壁一役後,外臣才宿衛禁中。”

“或許是朕記錯了,在許都時,夏侯家族系繁盛,或許是此夏侯非彼夏侯。”

“應是陛下記錯了,外臣家中昆仲七人,卻只有姊妹一人。”

夏侯尚說着露笑:“外臣家中男兒頗多,女兒皆是稀奇。”

見他意有所指,劉備呵呵做笑:“昔年翼德截尓堂姊,意在爲雲長出氣。只是雲長不喜,翼德又不好送還,這才娶爲妻子,倒也不失爲一樁良配。”

劉備轉身回裡間,夏侯尚緩步跟來,一同落座,劉備端茶小飲:“朕有心還你夏侯家一個女兒,夏侯氏可有英傑乎?”

“陛下,外臣累世忠貞之家,不敢奢求漢室公主。”

“朕愛將夏侯博、夏侯纂皆卿五服之內親族,亦有夏侯平字靖國,雲長養育家中待之如親子,夏侯氏怎能算是累世忠貞?”

劉備語氣舒緩:“此事不急於一時,卿歸去後可與族親商議。朕不急,曹丕若有容人器量,也會許可此事。”

“陛下,此外臣先輩之事,自外臣昆仲侍奉魏祚以來,皆忠貞,無有二心。”

夏侯尚力辭,不接這個事情。

劉備只是笑笑:“朕已說了,朕不急。卿可知朕之心事?”

“略知一二。”

夏侯尚從袖中取出三卷帛書,輕輕放在桌案上,往前推。

自有侍者將帛書轉遞到劉備手裡,劉備拿起分別閱讀,這是來自長子劉升、和兩個女兒的信。

長阪坡一役,兩個女兒一起被曹純擄走,一個成了曹純獨子曹演的妻子,另一個成了曹仁次子曹楷的妻子。

劉升更簡單,被曹操養在身邊,娶了曹洪的侄女,也跟曹丕相熟,現跟在曹叡身邊充任近臣。

“阿升字裡行間有怨氣,卿歸去後,可勸他一二。要麼來荊州,要麼就安心做曹氏女婿。”

劉備將帛書收好,另說:“不久前孫權送來幾斛南海大珠,此物於朕無用,正好借卿之手贈予曹氏、夏侯氏各家,好爲我那兩女兒積攢福氣。”

“是,外臣必盡心盡力。”

夏侯尚又說:“陛下之軍連戰連捷,二位帝姬越是富貴。”

劉備擡起手輕揮,閉上了眼睛不言語,夏侯尚起身:“外臣告退。”

第八十九章 獨行第五百六十七章 知己知彼第八百二十七章 秘籍逆練第二百五十二章 致和平第一百九十八章 婚禮第三百四十三章 暗傷第五百一十六章 何以至此第三百零八章 追尾的狗第三百一十七章 破釜沉舟第五百八十七章 我們是親戚第三十九章 自謀前路第四百六十五章 有所爲第六百八十七章 碰瓷第五百三十九章 困束第三百八十章 調整第一百九十章 楊儀第六百三十八章 缺乏神聖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同第七百三十章 主謀第二百四十七章 陳國相第三百五十四章 抄底第三百三十章 道不同第七百五十二章 變故第四百三十六章 鑄幣第八百五十六章 河北大局第五百六十七章 知己知彼第五百五十章 夏末冷雨第一百三十四章 不敢賭第七百一十八章 籌劃第一百八十七章 丞相司馬第四百六十九章 試探第三百一十一章 洞悉第八百三十二章 轉變第三百八十五章 學校第一百三十六章 疲憊第四百九十九章 衛公第六百七十四章 滿寵之計第一百四十一章 落幕第一百四十八章 寸步不讓第八百三十四章 變故第八百六十章 不想去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持第七百二十二章 婚事第三百二十二章 討價還價第五百二十七章 典論第四十三章 關姬第一百四十八章 寸步不讓第七百六十五章 遊說第一百七十章 張遼第五百六十三章 應對第八百六十二章 不歸路第八百二十章 婚事第六百二十九章 悲與喜第五百七十二章 鵝鵝鵝第四百三十三章 無心第六百四十八章 鹿門山困局第六百七十章 鏡第六百八十二章 尋覓戰機第四百七十章 五龍第六百四十章 轉化第八百一十三章 整編第一百零二章 太極三巴第二百一十二章 新制第七百一十三章 遊說第七百八十八章 掙扎乞活第四百六十五章 有所爲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所顧慮第六百一十七章 爛攤子第八百五十三章 兩位孔明第七十八章 瘟疫下第四百八十三章 忠孝第八百四十五章 前奏第二十五章 襄陽之戰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鴉第六百九十七章 熟人第四百九十三章 因地制宜第一百五十三章 放血第二百九十章 不得已長平侯施計第四百三十五章 設計第八百四十七章 糧票第二百五十五章 宰一儆百第八百四十六章 殺手第四十八章 應對第五百六十章 一錯再錯第五百九十七章 要命的誤會第三百一十三章 西北風第一百八十章 程昱第五百九十七章 要命的誤會第三百九十一章 姓氏第六百六十二章 印第四百八十二章 婚事第二百六十八章 射聲士第六百九十章 懿旨第三百八十一章 肥瘦第三百四十一章 總攻第四百二十一章 火克木第五百一十七章 民心第七百九十七章 分析第八百一十一章 軍大衣第二百三十六章 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