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糧票

bookmark

“孫權殘害民物,朕以寇不可長,故分命猛將三道並徵。”

夏曆元年六月十三日,漢章武元年五月初六日,曹丕遣飛騎至襄陽,陳述此事。

魏軍打魏軍的,漢軍打漢軍,曹丕發來的這道通告並無波瀾。

難道你魏國討伐不義的吳國,漢軍就只能幹看着,等你打完了再跟你決戰?

還是說,漢軍應該爲了正義,不要干擾魏軍正義的懲戒行爲?

這個時候張飛、夏侯氏夫婦也恰好抵達襄陽,一同考察夏侯獻。

張飛還有一個任務,那就是期間前往宛城與關羽討論更爲詳細的戰爭預案,順帶觀察、重新熟悉南陽的山川地形,以作預防。

武關道因守將魏平故意引導,使山洪沖毀多段馳道,所以武關道不經歷整備、修葺是無法使用的。

三百里武關道,雙方各有百里縱深、寬幅的烽火預警設施,基本上可以預防奇襲事件發生。

丹陽鄉,如今已設立一排水磨坊,這些水磨坊搭建便捷的竹棚避雨遮風,正研磨麥城、新野、昭陽邑各地運來的麥子。

磨面、榨油,搶種水稻或夏麥,就是目前北府各部的要務。

忙完搶種之後,會在夏曆八月立秋日開始集訓。

北府目前存在一個很尷尬事情,太多軍士與家屬闊別,這個問題只有軍事勝利可以解決,或拖延,自田信以下,都是渴望戰爭,想用戰爭解決問題。

同時引發一個問題,即府兵軍屯的糧食到底是公糧,還是府兵的私糧。

府兵戶籍不納稅租,可他們又被田信組織起來,利用秦漢的水利舊址,耕種因戰爭荒蕪的良田。

這些糧食如果算是公糧,那有違府兵不納稅租的本意,畢竟府兵也是不拿軍餉的,依舊只有一年兩次的冬衣、夏衣料。

如果算是私糧……

隨着冬麥收割入庫,這個問題要解釋明白。

如果是私糧,府兵就應該有處置權,可以置換一些生活器具,改善自己的生活。

或者拿一斗糧食去軍市,在女閭里緩解一下身心壓力。

可如果是私糧,那府兵出征時,朝廷是不負責軍糧的,換言之軍糧問題還出在府兵頭上。

田信遺忘了府兵制度最基本的一條,集結時,府兵是十兵一組,一組最少要配備六匹驢馬,以馱載生活物資、戰鬥器械。

再加上隋唐府兵有極高的畜力配備,所以府兵出征,基本上能帶足日常所需的種種物資。

官方只需要解決盔甲、長矛、弩、草料,徵期延長的話,再補足額外徵期的糧食,那就妥了。

現在府兵軍屯所獲糧食歸公,歸私問題,只是府兵制度發展中遇到的一個結點,不能死搬硬套,要根據實際情況來解決。

生怕田信感情用事,行軍長史楊儀、留守長史郭攸之一同來勸,幾乎所有中高級軍吏都認爲今年的糧食要歸公,由官府統一分配。

北府兵現在已不缺糧食,哪怕昭陽邑、麥城的秋糧絕收,北府兵也能扛到明年春。

需要接濟的是友軍,給府兵多給出一成的糧食處置權,那就是十萬石米麥的額度,足夠六萬大軍一月用度。

所以公私八二分成……都很過分,最好一粒糧食都不要給府兵,依舊按照以往的配給制度發放口糧。

其他五五分成,四六分成之類的,田信如果敢提出來,劉備、關羽自會介入此事。

昭陽邑的糧食影響實在是巨大,把昭陽邑膏腴之地劃給田信,北府兵不受限制自由開墾,爲的還不是這一刻的糧食豐收?

劉備授權裂土,田信以封邑主人的身份強行驅逐或用《三恪戶律》瓦解封邑內的豪強,爲的還不是這塊易於開墾的膏腴土地能順利屯墾?

所以糧食既是北府兵屯墾的結果,也是劉備、關羽支持、策劃的結果。

這批糧食的處置權,絕不是田信一人能隨意做主的。

楊儀勸道:“夏侯,六月、七月皆農忙,軍士手握餘糧恐生懈怠之心。我軍吏士又多獨戶,持有餘糧多接濟左右女戶,無益於軍國大事。”

身在北府,他說的自然是夏曆月份:“我軍八月九日立秋集結操訓,八月二十日是中元節,乃夏侯舉行夏祭之日。夏祭之時,夏侯不若備足酒水、河鮮以犒賞吏士。”

郭攸之也勸:“今各軍盼北府糧秣如盼甘霖,夏侯當以全軍大局爲重。”

“此事不然。”

行軍司馬李輔另有看法:“我等自明白何爲大局,可如此要求吏士未免不近人情。許多吏士久離鄉土,就盼着冬麥收割後分得三五斗。非缺三五斗口糧,所缺乃是陛下、夏侯關懷、尊重。”

留守司馬傅彤不發言,北府的攤子就這麼大,什麼問題都是擺在面前的,田信就生活在基層身邊,底層情況還無法隱瞞。

關懷、尊重不能用嘴說,要拿實際的物品來表達對北府兵的愛護、尊重。

給他們額外的糧食,讓他們釀酒也好,換玩具也好,拿去救濟孤弱的女戶也行,總之你得把他們當人看,要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要體諒他們的心理、生理需求。

消費,是目前最能撫平心理傷痕的辦法。

以現在的物價,府兵休假時帶着三五斗麥子去軍市,也能過兩三天醉生夢死的愜意生活。

不關心府兵褲襠那點事情,府兵也不會把腦袋拴在褲襠上賣命。

龐林回襄陽去當媒人了,在場該表態的都已表態,田信就看向李輔:“糧食已然入庫,或有起運的,不便另做調動。這樣,向軍士發放糧票,吏士持糧票到軍市、糧倉支取糧食。此物認票,不認人。”

“糧票?”

“是糧票。”

田信起身從一側的櫃子裡翻了翻,翻出一疊糧票,本是去年準備的東西,讓麥城的工匠雕版印刷而成,只是草紙質量不太好,今年造的白紙隱隱有了左伯紙的樣子,成本有些高。

每張糧票也就正常紙幣大小,楊儀幾個人頗感新奇,接住觀察,紙張光潔堅韌。見面額有麥壹石、麥伍鬥,麥壹鬥三種,每張糧票上蓋了三個朱印,正好落在三個印刷字體上。

夏侯信印、漢徵北將軍印、武當侯印,從左至右一共三個印。

沒錯,糧票不是從上到下的文字,而是從左至右。

楊儀細細觀察,見每一張糧票正面的文字、朱印沒有明顯誤差,大概能猜到是雕版雙重印刷的,糧票背面是交錯菱紋,看不出特殊。

他見過麥城工坊是怎麼印刷背旗的,只是再好的木雕浸泡油墨時間長了也會變形。

郭攸之、傅彤不知內情,他們只看到糧票左上角八個字‘北府糧票,通兌昭陽’,右下角八個字‘夏侯督造,僞造者斬’八個字。

田信見楊儀望過來,就開口解釋:“威公安心,模板千年不壞。”

跟銅版印刷糧票比起來,司金校尉一職,及鑄幣大權,似乎不算個事兒。

田信拿起一小疊糧票在手裡搓開,不由露出笑容。

等凱旋歸來,工坊有了富餘的生產力,就印刷紙牌,竹篾黏貼印刷的白紙,或許劉備、關羽、張飛可以坐在一起鬥鬥地主……這個不好,還是玩跑得快比較好。

越是魔改這個世界的發展軌跡,連鎖反應下,撬動的時空反饋力量就越多……升級也能簡單不少。

第四百六十七章 患第七百六十九章 不放棄第二百七十章 圍魏救趙第三百三十八章 山崗第二百六十三章 順心第八百三十三章 總理第一百六十四章 首戰勝第六百章 缺糧第二百二十四章 驅狼吞虎第四百六十章 何以至此第六百零四章 緊迫第七百三十章 主謀第七十五章 留守第二百七十六章 就緒第五十八章 戰江陵一第二百一十章 變法第一百六十六章 天命第七百五十六章 犏牛第三百八十六章 隱患第六百八十五章 竊第六百三十三章 拒絕第八百二十一章 餓虎出籠第二百八十四章 地道第二百九十九章 叛徒第一百九十六章 思退路第二十二章 無法避免第二百九十三章 謀進退潘承明細說虎狼第四百五十章 急急如律令第一百七十一章 進與退第九十八章 物有所急第八十一章 軍事威脅第三百零三章 合流第二百九十章 不得已長平侯施計第八百五十三章 兩位孔明第五百九十六章 搶先一步第五百四十五章 拉扯分化第二百八十六章 要挾第四百四十八章 因地制宜第四百六十七章 患第一百七十六章 石灰第九十九章 人心浮動第六百二十二章 出繼第一百九十一章 諸葛亮第八百二十四章 變故之初第五百二十六章 十二孫侯第七百八十四章 請辭第八百八十三章 前哨第九十七章 樂鄉翁主第六百零七章 不信任第七百五十章 溫泉館第六百五十三章 爲難第六百八十一章 單于第五百章 預估第二百零三章 受辱第五百三十九章 困束第七百七十章 瑞獸第四百二十章 卦第一百一十四章 削髮第九章 局勢第三百六十三章 詭異第七百五十一章 河渠第七百六十四章 貂蟬入京第五百二十一章 因地制宜第四百五十五章 深謀第五百一十二章 不可名狀之罪第四百九十三章 因地制宜第二百一十二章 新制第六百六十六章 出京第七百六十五章 遊說第五百一十九章 惠陵第八百零二章 交接第八百五十五章 太和第四百五十九章 天地同力第七百七十二章 罪在不知第四百四十四章 輕重緩急第一百四十六章 怨言第四百零七章 茶第三百七十二章 隱患第五百三十章 遷都第五百三十三章 信第五百零七章 清賬第五百九十八章 合適的人選第七百零三章 掩飾第一百五十六章 參戰第二百七十二章 進擊第九十五章 借第二十三章 待發第五百二十二章 執宰之難第十七章 試刀石第二百零三章 受辱第四百四十六章 各有各心第六十八章 陣不成二第三百九十七章 慪氣第四百九十五章 進退第六百一十一章 少府第九十五章 借第一百零六章 米第二百三十八章 肥水第三百五十章 授權第八百三十二章 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