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奉義校尉

bookmark

白日,荊州軍驅使俘虜開挖塹壕、鋪設柵欄、鹿角包圍襄陽。

也有部分俘虜開挖大坑用來埋葬曹軍陣亡者,荊州軍陣亡將士多數焚燒屍體,力求將骨灰送回家鄉安葬。

對遠征的士兵而言,土葬、火葬並無區別,區別只在暴屍荒野,還是能入土爲安,最好能埋葬鄉梓。

田信正巡視傷兵營,敵我重傷員已殘留不多,如今多是輕傷員。

三十多年的混戰經驗,軍中也有相對成熟的傷兵收容、救治編制。

雖有傷兵救治單位,也有積累的經驗,可在田信眼裡有許多改進之處。

典型的如傷、病員混居,還有糟糕的衛生環境。

他看在眼裡,心中有了計較就領着林羅珠前往關羽的中軍大帳走去,不想半路上被羅瓊追上。

羅瓊面有難色:“都尉,董護軍被夷兵刁難,亟需都尉解圍。”

“夷兵怎會刁難董護軍?”

“是因軍吏配屬一事。”羅瓊邊走邊說:“夏侯將軍所部歷經苦戰,所部軍吏雖有折損,可餘者多提一級、或晉升兩級。因而夏侯將軍所部只缺兵員,不缺軍吏。我南部軍跟隨都尉也立有殊功,上下將士多能提升一級。”

“董護軍要篩選一千二百餘兵員,卻不要南部軍中軍吏,軍吏心生不滿,軍士也多倉促不願隨董護軍併入夏侯將軍麾下。”

羅瓊苦笑:“昨日一戰夏侯將軍麾下傷亡過半,如今夷兵吏士多不敢追隨。”

夏侯蘭所部傷亡率太高,嚇住了夷兵。

田信回到營地時,被選出來的夷兵揹負行囊、生活器皿站列還算齊整,只是百餘名軍吏神色忿忿圍着董恢討要說法。他們軍功已經結算,雖然是原職領兵,可官秩都已得到相應提升。

原職領兵是常態,可現在卻抽調手下士兵,這就不是正常情況。

別說喜歡抱團的夷兵,就是漢兵也有鄉黨情緒,基本上都是鄉黨抱團選拔有威望、才能的擔任什伍長,或隊官。

見田信回來,軍吏們讓開一條路,幾個領頭的先後表態,有的是不願跟鄉黨部伍分離,有的是不想跟田信分離,各有說法。

“護軍,司馬,如此做就不對了。”

田信臉上沒什麼表情,本來就不是什麼值得高興的事情:“如今與曹軍決鬥未分生死,君侯析我南部軍以補夏侯將軍,本意就是爲增強戰力,聚五指成拳。故,我南部軍應選最強的兩營前往夏侯將軍麾下效力。所以出調吏士,務必兵將相知。”

他說着拿起桌案上的新編軍書名冊,翻閱編制名單,見被選一千二百人將會以十二個百人屯隊爲單位補充到夏侯蘭麾下,成氣候的軍吏就十二個屯長,並無軍侯曲長、營督、軍正這三類中級軍吏。

“南部軍出兩個滿編的營,以陳鳳、摩崇爲營督,文布、鄧凱爲軍正。”

田信提筆書寫,扭頭去看一直看熱鬧的幾個中高級軍吏,文布、鄧凱是原宜都郡夷兵營軍吏。

除了陳鳳略有遲疑外,文布、鄧凱、摩崇當即答應,隨即田信又點選六名驍勇的曲長及十四名漢夷對半的屯長,被點的人先後答應。只要答應,昨日戰鬥減員會當場得到補充。

見董恢情緒不高,田信勉強和聲勸說:“護軍若覺得不妥,不妨去問問夏侯將軍是何心意。若是答應,就勞煩護軍再謄抄一份軍書。”

董恢是悶悶不樂,習宏可謂喜笑顏開。

按着董恢不得罪人的補充方式,董恢是討好了夏侯蘭麾下軍吏,可習宏就成了空架子。

現在帶着南部軍精華構成的兩個滿編營過去,他這個軍司馬說話的底氣自然不一樣。

田信也理解董恢,夏侯蘭麾下的軍吏是追隨劉備、關羽轉戰十數年的老人,能不得罪最好別得罪。說不好某個你看起來粗苯的軍吏就有個給劉備、關羽當親兵的子侄。

董恢也不想得罪自己,始終沒碰南部軍裡那些積極圍在自己身邊聽講的漢、夷軍吏。

也沒必要爲難董恢,田信快刀斬亂麻處理了這件事情,就回到自己營帳前書寫傷兵管理建議,不想被一陣馬嘶聲干擾。

扭頭去看,就見關平矯健翻身下馬,今日他只穿了一套無肩袖褐色貼身漆皮半身甲,青巾裹頭,顯得幹練、颯踏。

“孝先,快來,我爲孝先帶來一樁好事!”

關平舉着一頁帛書闊步而入,聲音拉高:“孝先遇仙人而進獻四龍圖,左將軍已遣使者進獻許都天子!”

他直直將帛書塞給田信,探頭去看田信書寫的內容,嘴說依舊在說:“南陽陳孝起已途徑南鄉縣北上,並未來襄樊之間。陳孝起可能還不知我軍在襄陽大破曹軍一役,此行入許會有一些波折。”

田信翻開帛書,是左將軍、益州牧劉備對他的任命,因他遇到祥瑞並進獻四龍圖,所以授官奉義校尉。

看落款,宣達使者是左將軍府從事陳震。

或許劉備進獻許都四龍圖時,會描述爲麾下校尉田信遇仙人,見四龍真跡纔有此圖。

關平拿起田信寫了大半的傷兵營建議竹簡晃了晃:“孝先今日招納降兵一事進展如何?”

“正欲從傷兵處着手,降兵聽夏侯老將軍調遣,我不便上前干擾。不若盡心照料傷員,以輸仁義,再行招降一事可事半功倍。”

見連個配套的印信、青綬也沒有,田信也就隨意將帛書摺疊:“南部軍本有四營近三千人,連番交戰減員五百,今日又調撥一千五百人去夏侯老將軍麾下,能用者止有千人。而夷兵兇頑,我若招納降兵那隻能另立一營,不然夷兵恃功欺凌降軍,會激發降軍怨氣。”

“這這一營亦不能盡數委派降軍,故,還想從君侯處借調三百餘荊州老兵,如此可編出兩營降軍。”

關平聽了摸下巴:“孝先之意,昨日收納八千降軍,能爲我所用者止有千餘人?”

“對,許多降兵家眷受制於曹賊,縱然心懷漢室,亦不敢輕舉妄動。”

田信略有苦惱:“現在看管約束近萬降軍就已捉襟見肘,若再有一萬降軍,我軍還如何作戰?”

“一萬降軍?”

關平搖頭做笑:“不會的,明後兩日攻拔平魯城後,我軍也就能逼降襄陽呂常一軍。打完襄陽,隔漢水以拒敵,自可從容吸納降兵。”

他口風隨即一轉詢問:“龐德所部行軍井然有序,並未受曹仁兵敗影響。故,大約後日會在北岸平魯城、樊城之間與龐德、滿寵交戰。孝先可願率所部千餘人爲我副將,我率騎士,孝先率步軍爲我壓陣?”

第八百二十八章 投降第四百零二章 廷尉第一百八十三章 鑄幣第二百一十八章 錦帶第三百四十八章 將退軍第四百五十七章 煙火第七百二十八章 習溫第六百三十三章 拒絕第二百五十一章 信任危機第二百四十八章 壓縮軍糧第七百二十三章 馬超所請第七十七章 瘟疫上第五百五十九章 壓迫第二百五十章 臺第三百八十一章 肥瘦第五百七十四章 白色手套第二百七十六章 就緒第六百二十一章 孝廉第七百一十三章 遊說第七百五十九章 威逼利誘第八百六十九章 關東改編第三百三十五章 變數所在第五百五十三章 離心離德第八百二十二章 毒計第一百九十九章 交待家底第五百一十三章 魏謀第三百四十八章 將退軍第四百五十五章 深謀第五百八十八章 拒絕第七百五十五章 情真意切第二十一章 攻沙洲第八百七十章 一切爲了穩定第二百五十七章 推演第五百零八章 孫權第三百六十章 改制第五百四十四章 吃飯的問題第八百八十丈 議定第八百八十五章 關羽渡河第五百七十一章 後發制人第三百五十八章 孝第四百八十四章 規劃第五百七十九章 進退之際第三百五十一章 悔恨第十二章 將相本無種第五百零四章 捷足先登第二百零一章 又見斷髮第八百一十六章 爲人母第七十七章 瘟疫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雙第七百五十章 溫泉館第二百一十八章 錦帶第四百六十四章 顧慮長遠第六百四十六章 幽雲六鎮第三百一十二章 空印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具第八十四章 蛹第三百八十四章 募兵第十八章 先登第四百二十六章 輕重有別第六百七十三章 手足第七百三十八章 連升第二百三十三章 司馬文匡第八百二十章 婚事第八百二十三章 核心第八百八十二章 戰前第四十九章 赤袍第二百七十九章 破第六百八十三章 主要戰場第一百七十三章 卯時第二百四十二章 火第一百章 時命艱難第七百三十六章 人情第八百二十三章 核心第六百二十章 郎中令第四百零八章 抱怨第二百五十七章 推演第四百零四章 反攻計劃第七百五十二章 變故第四百二十四章 子山遊說第四百二十二章 風火第五百一十二章 不可名狀之罪第三百二十五章 雙亡第二百八十二章 秋冬之雨第三百三十章 道不同第五百五十章 夏末冷雨第六百五十二章 盛春第五百七十七章 耐心第二十七章 平魯城第四百三十三章 無心第七百四十一章 以毒攻毒第三百零九章 序幕第五百七十五章 輔國將軍第四百二十八章 不滿第一百五十章 威望第一百二十章 理智第二百五十三章 鷹第六百八十一章 單于第一百七十九章 戰後第四十四章 臨沮第八百四十三章 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