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責任

bookmark

兩個交契深闊的好友,一個被女婿殺死,另一個處心積慮,不擇手段要殺死自己女婿。

觀察着木橋旁邊的戰場,關羽難以釋懷,惆悵莫名,自己終究是老了。

如同一頭年老的猛虎,宛若擺設。

張遼……終究沒有給自己面子,似乎就沒顧慮過自己可能發起的報復。

既沒有舉兵響應,也沒有做出有默契的怠戰舉動,反倒一環套一環,一心要除掉自己女婿。

爲此不斷踐踏戰場底線,破壞自身在漢軍陣營的印象,是爲了向魏國表忠心,還是僅僅爲了激怒田信,取得勝利?

說到底是自己老了,若還年輕,張遼敢這麼不顧一切的設計?

關羽漫步走訪,詢問戰況發展,田信已脫了盔甲,正由軍醫爲身前、背後敷藥包紮,也紮起大帳遮蔽灰塵,由軍醫爲蒙多處理傷口。

龐林也抵達這裡,他已得到田信皮匣裡的關羽密信,此刻冷着一張臉迎接關羽。

若不是爲了接應冒險出擊的關羽、張飛,北府兵怎會打的這麼急促?

“士衡這是何必?”

關羽心虛,用溫和語腔解釋:“未曾料到文遠劍走偏鋒圖謀孝先,某本欲以奇兵繞後,圍堵張文遠於葉縣,屆時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可得文遠所部。如此賊軍上下驚疑不定,正利我軍施展拳腳。”

“宋公自有計較,何必解釋。”

龐林舉止冷淡,不止是龐林,在幔帳裡聚集待命的一些北府軍吏對關羽普遍缺乏熱情。

前軍走古鴉路襲擊楚鬱關、魯陽關沒有問題,關羽本人率軍也沒有問題;派遣右軍、張飛抄擊楚鬱關也不存在問題。

唯一的問題跟馬超的性質類似,沒有在第一時間通知北府兵。

魏軍夜襲,夜裡無法隱秘聯絡交流;可天亮後卻沒有第一時間聯繫、溝通,本就違背了默契。

北府吏士面有幽怨之色,關羽臉面更掛不住,徑直來找田信,田信背上七處創口剛被包紮好。

他來時,田信正觀摩一條被他斬斷的伏兵槊刃,都是精工鍛打,握在手裡有點像單薄、纖細的鐗。

腦海裡卻在思索關羽,馬超順風就浪的秉性,這幾乎是通性。

也有區別,馬超企圖以既定事實牽動自己去打輔助,由自己配合,負責補位。

關羽這裡哪怕當上大將軍,沒有脅迫自己打輔助、拾遺補缺的意思,可遇到張飛時,依舊忍不住想浪一把,賭一局。

說明關羽不服老,說明張飛也不服老。

爲了證明自己不老,兩個人一拍而合,臨時搗鼓出一個奇襲來,還爲了隱秘,故意囑咐裴俊在自己進攻前才告知……告知自己打佯攻,牽制張遼主力,等他們好消息……

也虧他們膽子大,如果一起陰溝翻船,後果不堪設想。

易地而處,站在關羽、張飛的角度來看,駐屯摩陂的曹洪,及所部近衛軍團算什麼東西?

別說兗豫二州徵集、拼湊的近衛軍團,就連駐屯雒陽的張郃中軍、禁軍軍團也不放在這二位爺眼裡。

就是敢浪,有信心浪,不怕曹洪,也看不起曹洪。

田信、馬超在側,總能把張遼牽制住……所以這算不得冒險,田信眼中也不算冒險,自己也有信心這麼幹。

可關羽、張飛年紀終究大了,不缺做這種事情的勇將,偏偏要親自下場。

理解他們的信心,理解他們不服老的心態,可一根刺紮在田信心口難以根除……這兩位大爺缺乏責任心。

這種責任心,當代人普遍缺乏,這纔是一個個順風就浪的飛起的根本原因。

宛若賭徒,碰到機會沒有幾個能剋制,區別只是有心態好壞的區別,有無賭品的區別。

沒有濃厚歷史的沉澱,沒有厚重的門風薰陶,當代人很難有責任心。

所以一個個賭徒一樣的個性行爲就可以解釋清楚了,這是自己終究融不到這個時代的障礙。

帷帳裡,田信見關羽進來,手裡握着的二尺長斷槊朝腳前一甩,斷槊沒入沙土中半尺。

他剛起身,關羽闊步而來,扭扭捏捏好像說不出口:“連累孝先了,確是我考慮不周。”

一個不服老,愛面子的人肯認錯,已經很難了。

可認錯有什麼用?

田信也認錯,眉毛沒精神:“是我疏忽大意,才讓張遼計謀得逞。”

龐林、楊儀跟在關羽背後一同進來,見田信一句話噎的關羽無話可說。

難道讓關羽爭一句說錯的是自己?

關羽嘿嘿然乾笑,隨即斂容正肅神情,一副討論公事模樣:“今葉縣已降,張文遠西走堯山,左軍拱衛澧水,右軍進圍昆陽。我欲集結各軍進逼伊闕,迫使曹洪出戰。”

沒時間跟張遼打山地攻防戰,這是開戰前總結的答案。

楊儀見狀,指揮軍吏搬來竹牀,在上鋪開地圖。

龐林指着幾處說:“賊將文欽率千餘騎西遁入魯陽,故宋公進襲魯陽時,賊軍據守不退,襲奪魯陽砬。”

漸次向東指着葉縣:“葉縣守軍千餘,見張遼敗退,守軍戰意低靡,已被迫降。城中儲糧不足五百石,庫藏空乏不見碩鼠。”

“昆陽城中約有魏軍四千餘,吳軍孫登部三千,據守不退,似要待援。從葉縣倉儲及俘虜軍吏審問中可以斷定昆陽乏糧,軍糧不足千石。”

“左軍已在澧水西岸紮寨立營,探騎已過澧水,集結於舞陽之曹休各部已有整備,東北定陵、郾縣之夏侯尚部亦有舉動。我軍主力若西攻,曹休、夏侯尚則擊我腰腹。”

龐林說着左右看一眼,見周圍、外圍都是親信軍吏,遂說:“宋公,如今已到動用中軍的時候了。”

劉備中軍算上徵集的輔兵,近有五萬人。

從宛城出發,會有上萬輛獨輪車運糧,最少一口氣能運五萬石軍糧到葉縣。

以葉縣、昆陽爲前敵大本營,劉備中軍的任務就是運來第一批充足的軍糧,得到這批軍糧,前軍、左軍、右軍、北府兵就能入脫繮野馬一樣輪番出擊。

以正常隨軍攜帶十五日軍糧計算,葉縣半徑五百里以內,都在漢軍四支軍團的襲擾範圍內。

如果打得順,就食於敵,或許可以打穿兗豫二州,殺到青徐地界。

龐林這裡開口,田信也點頭:“秋霖將至,中軍宜早開拔。”

劉備中軍守衛宛口,四支軍團就能更改作戰偏向,由戰略相持、穩步推進變更爲相互侵攻。

廣袤、平坦的中原,就是漢軍的舞臺,也是自己的舞臺。

當然,如果逼迫魏軍出營決戰,一戰決定中原歸屬,那再好不過。

可這個難度很大,幾乎很難達成。

若嘗試決戰而不可得,就按照預定計劃……搬空中原。

這不是漢軍的選擇,這是魏軍、吳軍的共同選擇;漢軍不這麼做,魏軍、吳軍也要這麼做。

將中原,尤其是豫州各郡變成無人區,利於魏軍防守;也能讓孫權坐穩淮南地,搬空豫州,有利於魏吳聯軍的穩定。

只是魏吳聯軍的穩定性……目前宗預已經出使孫權,就等孫權對青徐動手的好消息了。

第九章 局勢第五百七十三章 看山還是山第六百三十六章 四共主張第十二章 將相本無種第一百六十五章 調整第三百五十七章 休緩第一百一十二章 名第七百八十三章 房價第二百五十八章 開幕第六百零一章 規劃第十九章 再進冖車第二百一十九章 暨豔第八百零二章 交接第八百零三章 要害第八百二十七章 秘籍逆練第七百六十六章 二八對比第一百四十一章 落幕第七百章 抉擇第五百零八章 孫權第二百八十二章 秋冬之雨第一百五十章 威望第八百六十章 不想去第八百三十六章 家法第三百七十二章 隱患第七百一十二章 錢孔之間有大恐怖第五百四十一章 要搞砸了第六百二十五章 北面雪花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所顧慮第八百三十五章 首陽陵前第八百章 一飛沖天第七百八十五章 使命第三百五十七章 休緩第七百八十六章 主次矛盾第八百八十七章 相持廣宗第五百二十六章 十二孫侯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服第三百三十五章 變數所在第九十九章 人心浮動第五百章 預估第二百五十五章 宰一儆百第六百二十章 郎中令第六百五十三章 爲難第二百六十六章 撲倒第四百三十章 童謠第四百零三章 北府記第六十五章 欲相持三第八百零九章 叛國否?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小之分第四百四十二章 同一片星空第七章 夷營督第十八章 先登第一百一十六章 焦慮第四百三十一章 反彈第一百八十二章 方面之事第六百三十三章 拒絕第四百九十六章 無語第四百八十八章 婚姻第二百六十九章 水壩第八百五十二章 婚事後續第四百二十一章 火克木第五百八十六章 馬超的推演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魏忠良第四百八十三章 忠孝第六十四章 欲相持二第八百八十一章 三年第十五章 夏收前第六十二章 戰江陵五第六百八十四章 服之第七百六十七章 再聚襄樊第四百一十七章 謹慎第三十六章 烏頭第六百七十三章 手足第三百九十六章 三角債第二百六十六章 撲倒第三百六十六章 釣魚第七百一十六章 絕計第五百三十六章 叛徒第二百四十七章 陳國相第五百六十五章 午富的誕生第一百八十三章 鑄幣第一百五十章 威望第六十四章 欲相持二第四百九十五章 進退第一百九十一章 諸葛亮第二百八十六章 要挾第二百一十三章 北府第四十二章 委屈第九十七章 樂鄉翁主第五百八十四章 實不相瞞第四十四章 臨沮第一百五十五章 鐵第四百二十九章 糧荒第四百三十三章 無心第四百一十七章 謹慎第五百四十九章 得要字據第一百六十二章 奪第四百四十七章 區別對待第五百六十二章 退無可退第四百五十五章 深謀第六百四十四章 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