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向東

bookmark

約在正午,關羽主力抵達滍水西橋,此刻陳式、王衝、孫朗三軍已然在北岸列陣。

關羽戎車駛過滍水西橋,他在戎車上握着田信發來的帛書沉吟不語。

上路北府兵按兵未動,中路張飛上前廝殺,下路田豫抵禦魏軍側翼侵攻。

戰況並不複雜,唯一複雜的疑難點在於曹真,曹真麾下主力騎軍還未出現在戰場。

根據估算,曹真手裡還握着三萬餘騎軍。

緊握這份帛書,關羽思考良久,一笑:“孝先至今對這三萬騎念念不忘,還以爲他能無欲則剛。”

同車的王甫躬身,回答:“陳公剛銳,今顧慮國事也。”

田信不缺軍功,也不缺三萬騎軍俘虜,對勝利的渴望遠不如張飛熾烈。

漸漸衰老,張飛不肯放過任何一場戰鬥,越老越急,不似田信從容。

只要田信還活着,漢軍戰意就在,隨時可以壓着魏軍打,最不濟也能步步蠶食。

殲滅、兼併曹真手裡這三萬騎,能把統一戰爭加速、提前五年左右。

遲遲查不到曹真三萬騎動向,是捨棄司馬懿、朱鑠逃往伊闕,還是要做奇兵,直接來打自己?

王甫、裴俊、夏侯蘭、周倉這些人靜靜等待,等待關羽的抉擇。

偏路馮習所部萬人已經拋棄輜重大跨步向魯陽出擊,如果遭遇撤退的曹真三萬騎,是無法攔截的。

如果曹真撤退,那麼督軍司馬懿、中領軍朱鑠、大司馬長史郭淮、鄢陵侯曹彰這些一共六七萬魏軍就會被己方合圍,估計能跑掉的不超過五千人。

所以不擔心曹真撤退,曹真撤退不算壞事,己方能以輕微折損吃掉司馬懿六七萬魏軍。

曹真大營距離西橋最近,自己如果也急行軍增援戰場,那很有可能遭受曹真的衝擊。

可自己正常行軍,又將延遲抵達東橋北的戰場。

想到身後跟着的劉備中軍兩萬餘人,關羽已有決斷,對圍上來的陳式、孫朗、王衝三軍下達作戰指令。

陳式本就隸屬中軍,由陳式繼續守衛西橋營;孫朗所部吏士源自郟縣、樑縣一帶,在魯陽之北,由孫朗所部直趨父城,奪取郟縣、樑縣、陽人聚,並沿途設立據點,網羅、擒捕魏軍潰散之兵。

王衝所部巴郡兵隸屬於右軍,已休養多時精力充沛,沿着北岸灘塗地向東四十里外的戰場加速行軍,以行牽制、增援之效。

做完安排,關羽主力渡河,跟着王衝所部之後,向着昆陽北的戰場緩緩行進。

大軍結陣行進,速度快不了多少。

該做的選擇都已做了,就看曹真是要拿自己開刀,還是要突擊中軍,又或者老老實實增援昆陽戰場。

手裡的牌打完,關羽心平氣和,靜靜等待時間的躍遷。

劉備中軍距離戰場較遠,有牌也是增援的後手牌,還沒到劉備出手的時間。

敵我各軍都在運動,曹真穿尋常配色的鐵札魚鱗盆領鎧,正駐馬土坡眺望關羽的行軍陣列。

關羽之前的王衝所部五千餘人,一路急行軍,曹真連看分析的心思都無,王衝這五千人很難起到決定性的作用,郭淮、戴凌、姜敘這些人縱然無法解決,也能遏制王衝麾下的山地步兵。

現在關羽本部十七個行軍方陣沿着滍水北岸大片灘塗地行軍,蜿蜒如蛇行,彷彿在引自己三萬騎自北向南衝擊。

理論上只要三萬騎衝奔得力,能一舉截斷關羽本部,隔成數截,使其首尾難相顧,將這支漢軍王牌部隊趕到冰冷的滍水裡泡澡。

“大司馬,已然午時六刻了。”

心腹親信朱贊策馬而來開口提醒,頭頂上雲霧漸散,慘白日光落在這片大地上,可以從日頭高低判斷時間。

曹真頭也不回,詢問:“北府兵可有舉動?”

“並無。”

朱贊止不住有些牙疼,臉色糾結:“必是顧慮大司馬威名,故不敢輕動。”

這話很有道理,北府兵輕易不動穩如泰山,自己手裡有三萬餘騎,那邊夏侯尚、曹休手裡有十萬大軍,北府兵不動還好,若是參戰,東邊的曹休、夏侯尚肯定會急衝衝來參戰。

只要北府兵紮在那裡不動,曹休、夏侯尚就不敢大跨步行軍。

否則拖成疲軍,北府兵調頭迅猛撲過去,夏侯尚、曹休這十萬大軍就完了。

正因主動權在手,北府兵才能在戰場上不動如山,壓的魏軍各部喘不過氣來。

北府兵不動,朱鑠佈置在上路的萬餘人不敢輕動,司馬懿、費耀帶去的兩萬步騎也不敢輕動,牽制了己方三萬人。

所以現在戰場上真正交戰的是張飛、田豫兩萬餘人,朱贊、曹彰、郭淮、戴凌四萬餘人。

曹真盯着關羽有序進擊的十七個行軍方陣,那裡還有三個騎營方陣在緩行。

田信先急後穩,來增援的關羽也穩,卻派發急促行進的偏軍去斷絕己方後路。

以騎軍的衝擊力,很難衝動立穩的步兵陣列。

不能打北府兵,也不能打關羽,唯二能打的就兩個,到底是打急進的張飛,還是後方的劉備?

打劉備有奇效,滍水浮橋尚存,等關羽通過後,己方大隊走浮橋,前往突擊劉備的中軍陣列。

再來一場逍遙津之戰?

可如果無法突破劉備的中軍,被纏住,那麼關羽抵達戰場會導致司馬懿、朱鑠各軍崩潰,六七萬魏軍爲漢軍俘斬。

到那時自己深陷南岸,漢軍各部調頭來攻,自己所部逃不走十分之一。

全殲自己十萬步騎,整個洛陽守軍不足萬人,伊闕三關尚且無力堅守,更別說是規模極大的洛陽城。

城越大,需要的守軍就越多。

如果襲擊劉備賭輸了,那什麼都就完了,大魏朝廷會在極大驚慌中崩潰瓦解。

曹真仰頭看天際的白日,呼出一口白氣:“隨我向東!”

“喏!”

數十騎護衛曹真向東而行,策馬疾馳,東邊二十里外,曹遵節制兩萬騎待命。

還有萬騎就潛伏在各處,由朱贊糾集,督促着向東行進,將作爲最後一支抵達戰場的魏軍。

這時候劉備行軍過澧水橋,出於某種謹慎,澧水橋孫朗軍營裡依舊留了兩營兵做接應,也做預防。

原宛口大營邊,蔡琰見到越來越多的移民從東邊涌來,沿着馳道向南陽遷移。

其中有許多穿戴鎧甲的魏軍吏士,大多與鄉黨、親族混合在一起。

途徑劉備大營時,這些魏軍吏士脫卸甲衣丟棄於地,甲衣堆積如同小山。

還有許多遷移兗豫百姓獲知父兄、子弟陣亡,或綁着孝巾,或哭嚎啜泣,一路哀鴻。

大營守將吳班盯着遷移的百姓,目光打量那些丟棄甲衣與家屬、鄉黨匯合的魏軍吏士,不時眯眼。

第一百六十七章 急進第六百九十八章 演技第九十章 千字文第八百六十一章 待遇問題第八百五十二章 婚事後續第五百七十七章 耐心第三百八十三章 毒計第二百章 遺憾第一百零六章 米第二百三十章 均衡第三百零一章 思路第二百二十六章 宰客第六百八十五章 竊第七百七十二章 罪在不知第一百六十二章 奪第二百八十七章 憂天第四百五十八章 司馬門第八百八十一章 三年第三十四章 豬第一百一十一章 斬第五十章 計較第三十四章 豬第五百四十一章 要搞砸了第三百七十章 落幕第四百零七章 茶第八十二章 貓第八十四章 蛹第三百二十五章 雙亡第八百三十三章 總理第七十八章 瘟疫下第八百一十一章 軍大衣第四百八十八章 婚姻第七百九十六章 情報第四百五十八章 司馬門第五百四十八章 五年之約第五百七十五章 輔國將軍第四十八章 應對第二章 不可莽撞第五百二十章 魏之國策第五十七章 污衊第五百四十六章 致良知第一百零九章 主動第七百四十六章 阿鹽第八百一十六章 爲人母第二百四十八章 壓縮軍糧第一百七十八章 風聲鶴唳第二百九十八章 話鄉情蘇則思歸第七百一十六章 絕計第二百七十四章 人質第七百五十章 溫泉館第五百二十八章 禍種第五百八十五章 啄木鳥第六十八章 陣不成二第三百九十章 蝴蝶第六百七十九章 仙草解藥第二百七十七章 溼布巾第六百七十二章 還剩三個第二百二十六章 宰客第三百七十二章 隱患第一百六十六章 天命第八百四十七章 糧票第五百八十六章 馬超的推演第五百九十七章 要命的誤會第二百七十七章 溼布巾第三百五十章 授權第四百九十二章 盛世第五百九十五章 尚書檯第三百六十八章 麻木第二百三十九章 王覽第七百一十五章 雨夜第二百零九章 潘濬第六百四十二章 收尾第四百零五章 強弓第二百六十五章 後發制人第二百三十一章 瘋馬第一百三十六章 疲憊第四百六十八章 怨言第九十四章 議第八十三章 武昌第三百七十一章 性格有缺第二百零五章 興滅繼絕第四百零一章 無笑第六百二十章 郎中令第二百一十六章 青華第三十七章 關隴第一百六十七章 急進第七十四章 一杯酒第四百九十五章 進退第四百七十三章 意在長遠第七百二十七章 感悟第六百八十一章 單于第五百四十四章 吃飯的問題第六十四章 欲相持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叛徒第四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三百七十一章 性格有缺第四百九十六章 無語第八百二十五章 洞悉前塵第七百五十五章 情真意切第六百五十二章 盛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