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關隴

bookmark

如何升賞田信是一個令關羽頭疼的事情,不僅他頭疼,劉備也有些頭疼。

對劉備來說,第一次聽聞田信之名,只是一個宜都郡夷兵營假營督,出格的是這個假營督代行宜都郡尉事務;隨後就是關羽送上田信所繪的《四龍真跡圖》,正好缺祥瑞的劉備就隨手給了田信一個‘奉義校尉’意思意思。

空頭的校尉只是閒置,能說是超擢任用,但又沒有給於相應兵權,這個任命不上不下。

期間田信參與襄陽一系列戰鬥,積功升爲行宜都南部都尉,手握兵權,接住奉義校尉任命後,一舉蛻變爲荊州軍中高級軍吏。

按着當前晉升流程,劉備稱王時,田信這樣的雜號校尉有功勳者晉升爲雜號中郎將,功勳淺薄者給於錢幣、糧食、布匹之類的賞賜。

但與龐德立義軍交戰時,田信又陣斬漢中名將楊昂。

本想壓着這件事,將田信傳喚到面前給於升賞,可襄樊戰事離不開田信,這種時候抽走關羽手下得力干將,會惹來誹議。

約三天後,劉備還未返回蜀郡,就得到關羽最新的奏報,沉吟不語。

法正細細閱讀這份詳細奏報,也是默然,關羽已在惜字如金的公文中說出‘烏頭毒箭’,以洪水浸泡兩晝夜的樊城儲備來說,再多的烏頭毒箭也會失效,這烏頭箭來源不言而喻。

“孝直,此子再三勸諫雲長請求援兵,難道曹孟德會舉傾國之兵?”

劉備面有紅光精神旺盛,如今正是他志得意滿之際:“孫權舉大軍威脅淮南,曹孟德若舉傾國之兵來攻雲長,那我軍就不該退回蜀郡,可展望關隴。”

“王上,自漢中之戰以來,益州男當戰女當運,如今糧秣空乏民力疲敝,實難供應大軍在漢中駐留。大軍返回益州就近食糧,軍民生息之舉也。以今益州儲備,難供大軍遠征。”

法正沒有細說,整個漢中戰役期間,固然打崩徵西將軍夏侯淵所部五萬餘人,可益州軍團、巴州軍團在漢中、武都、閬中的戰事中,傷亡數據也在三萬。殘酷的戰爭錘鍊了益州軍團,可也讓太多的青壯人口死亡,消耗了後方太多的資源。

益州軍、巴州軍隨時都可以外出作戰,可糧秣問題如何解決?

沒有大半年休養、積蓄,現在益州軍、巴州軍無法外出作戰。

荊州方面關羽自己軍糧就很緊張,北上攻掠關隴,曹真勢必會堅壁清野,無法就食於敵。

不是劉備不想威脅關隴牽制曹操主力,實在是沒有軍糧支撐他打出去;也不是不想派遣大軍增援荊州,是真的缺乏軍糧。

缺到了大軍駐屯漢中都無法維持補給,只能在稱王后率軍返回益州休整。

法正看着關羽的奏報,分析其中一項調馬超麾下戰將入援荊州,方便吸納關隴降兵的提議,不由心動。

自武都下辨之戰馬超、張飛失利以來,馬超越發的沉悶,彷彿傀儡木偶,精神狀態很不好,終日死氣沉沉。

若貿然抽調馬超麾下將領,馬超會不會產生額外的心理負擔?

馬超的心結是無法解開的,越是去解釋,馬超就越是憂懼,除非給馬超一顆定心丸。

法正分析這個問題時,劉備問:“孝直,田孝先系卿鄉里人也。今功勳卓著,臨陣負傷將回江陵休養,卿以爲當如何封賞才能使壯士歸心,內外稱頌?”

法正做笑:“王上,臣與田孝先不曾相識,如何能知其心意?倒是從孟子度書信中知其聞雞起舞之名,想來是勇毅之人。孟子度儒雅好談,兩番宴請田孝先及賓客,田孝先列席時一意進食,不與人言。子度以其無禮,又遣回荊州歸關君侯麾下。”

“後子度聽聞田孝先在襄樊屢立殊功,來信於臣,自語有目無珠。臣以爲,田孝先乃勇毅、自矜之人,可與關君侯、鎮北將軍類比。”

劉備聽着緩緩點頭,他面白無鬚,笑容展露。

關羽喜歡魏延,魏延崇拜關羽,而這兩個人又是劉備最喜歡的將軍。

法正一席話語別無他意,別看自己、孟達、田信是扶風人,自己跟田信沒見過面,孟達跟田信相處的不愉快,這就夠了。

劉備遂說:“他日北伐關隴之地,再調孝先參戰不遲。”

法正又進言:“王上,孟起將軍曾隨王上赴援荊州。今襄樊多有關隴降軍,以孟起將軍威名,哪怕隻身前往,亦可得兵萬餘。待明年糧秣充足時,關君侯鎮守荊州出宛城,孟起將軍、田孝先走武關道,王上再率大軍出陳倉,可一戰定關隴。”

既希望馬超能發揮他在涼州、關中的影響力,又不願意馬超回到涼州。

那乾脆讓馬超換個方向參戰,讓馬超走武關道,總不可能一口氣打穿關中,回到涼州吧?

劉備微微頷首,語氣堅定:“善,此策甚妙。孝直,有孟起、孝先爲孤偏軍,明年必得關隴之地!”

等到明年,他就六十歲了。

打關中、隴西,還得靠關中人、隴西人。

法正心中有底,之前能打的關中將領來回就一個孟達,現在又多出一個年紀輕輕的田信,馬超若到襄樊招撫關隴籍貫降軍,又能引領、鍛煉出來一批關中籍貫的軍吏、將校來。

不用深想,也知道馬超去荊州只能拿走涼州籍貫的降軍,關中籍貫的降兵自然歸田信,以此遏制馬超。

定下明年攻勢的大致方略,爲服務這個方略,田信個人的升賞已成了小事。

打下關隴,據有天下之西,完全恢復秦末高祖時期的版圖,天下人自會明白什麼叫做大勢。

比起關隴之地來說,田信、馬超的封賞可以格外優厚一些。

於是遣益州別駕從事李恢前往馬超處,行安撫之事,娉馬超之女爲劉備三子劉理的正妻。

劉禪、劉永都未定親,劉禪的妻子人選很複雜,而劉永有糜氏家族爲後盾,妻子人選更敏感。

讓劉永當馬超的女婿,以現在馬超的精神狀態,可能會活活憂慮而死。

襄樊戰場,驅使降軍開挖渠道,將三十艘戰艦推入宣池水,順流回到漢水後,荊州軍終於開始往江陵運輸降軍。

籍貫是南陽、南鄉二郡的降軍大多被補充到夏侯蘭、關平麾下,兩人建制幾乎補滿;往江陵運輸的降兵主要來自隴西、漢中、關中、雒陽、兗州、豫州,還有李基麾下千餘江夏兵,總額三萬三千餘人。

所有的夷兵歸入田信的奉義軍,出戰前九個營近七千夷兵,如今能上船回江陵休整的只有六個滿編營,折損三分之一。

一艘戰艦運兵二百餘人,另有許多小船、竹筏協助運輸,稱得上浩浩蕩蕩。

降軍、奉義軍、水軍加起來四萬餘人,彷彿誇耀戰功一樣出現在漢口吳軍視線內。

樓船指揮塔上,田信裹着一領鹿皮斗篷問身邊于禁:“老將軍,你說曹操會不會離間孫權,使吳軍襲我荊州?”

于禁神色呆滯,彷彿沒聽到這話。

田信眺望遠方吳軍漢口水寨旗幟:“大王所部歷經漢中大戰後,已然乏糧。我荊州養三萬餘降軍,兵糧也有不足。我若是君侯,則驅降兵入樊城。”

小小樊城涌入三萬多張口,不說十倍速度的軍糧消耗,光是人口擁擠產生的疾病就能擊垮守軍。

任由田信如何說,于禁不言一語。

第八百五十章 天命不在牛第八百四十四章 就緒第七百五十一章 河渠第六百二十五章 北面雪花第六百一十五章 彼此黑心第七百七十四章 進退兩難第七百零四章 非法伐魏第三百零一章 思路第三百九十三章 二謙之爭第二百四十二章 火第八百一十二章 底線所在第四百二十四章 子山遊說第三十一章 爭論第四百三十四章 鐵山第八百五十六章 河北大局第四十六章 婚事第二百二十七章 兵主廟第四百三十三章 無心第六百五十二章 盛春第一百五十四章 誤解第八百七十五章 信任第五百六十五章 午富的誕生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雙第五百六十六章 連環陣第七百二十六章 緊咬第一百六十六章 天命第八百二十七章 秘籍逆練第二百九十八章 話鄉情蘇則思歸第三百八十六章 隱患第七百九十三章 兗豫第六百六十八章 立場第八百一十八章 針鋒相對第七十八章 瘟疫下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服第七百二十六章 緊咬第七百九十一章 謀算第三百二十一章 譙沛第三百九十六章 三角債第一百七十九章 戰後第七百四十七章 政務第六百一十一章 少府第四百七十三章 意在長遠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持第六百二十章 郎中令第三百七十七章 瓷第十四章 不見黃龍第五百四十章 商談甚歡第八百一十三章 整編第七百二十六章 緊咬第七百七十四章 進退兩難第七百四十二章 丞相計較第三百五十四章 抄底第七百三十六章 人情第四百七十章 五龍第七百零六章 西瓜上校第八百一十四章 排除第二百三十章 均衡第九十章 千字文第一百七十八章 風聲鶴唳第五百三十二章 決意第三百一十一章 洞悉第七百五十四章 避諱第六百三十四章 楊公三成第五百九十九章 三首詩第六百九十八章 演技第三百一十四章 王平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具第七百四十二章 丞相計較第一百一十八章 火起第五百九十五章 尚書檯第一百一十九章 趨利第一百七十一章 進與退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中第八百六十章 不想去第五百九十四章 緹騎第八百七十二章 亡國之相第七百一十二章 錢孔之間有大恐怖第三百二十六章 顧慮第三百四十七章 謀反第一百二十章 理智第七百四十一章 以毒攻毒第五百五十四章 各有準備第三百六十二章 智囊第八百一十一章 軍大衣第四百八十章 感情第二百九十一章 投滍水張俊義阻流第三百五十二章 矛盾第三百四十一章 總攻第七百一十二章 錢孔之間有大恐怖第二百一十七章 河圖第七百四十章 信口開河第二百二十六章 宰客第八百二十七章 秘籍逆練第四百九十章 禁錮下第八百四十六章 殺手第三百九十一章 姓氏第六百六十六章 出京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能等第五百八十六章 馬超的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