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命數

bookmark

離開洞庭,湘江之上。

田信心中暢快了許多,眺望兩岸風物,心中念頭越發清明。

自己躊躇猶豫,歸根到底就三個字,不甘心。

既想報答劉備的提拔、信任恩情,又想牢牢把控手裡的壟斷資源,還想像諸葛亮、關羽、劉備那樣做始終如一的人。

終究是自己想要的太多……這有什麼錯?

生長在紅旗之下,見慣了五顏六色的世界,現在對一個半封建的集權帝國去講無私奉獻,實在有點爲難人。

自己明明有一拳打死所有人的力量,偏偏不得不後退……所謂的戰爭創傷只是個引子,真正造成自己精神混亂的因素就兩個字,委屈。

覺得委屈,不值得。

付出與收穫,很不成比例。

難道要怪關羽、劉備把自己提拔的太快,太過信任自己?

偏偏這具身體又姓田,真篡位……可能今後就沒人敢信任姓田的人了。

又偏偏自己想順心順意做個有好名聲的人,還想抓着權力把其他想做的事情一步步做好。

有點像墊資幹活的包工頭,我墊資買來的材料,我請來的匠人師傅,我前後操心蓋好的房子……不是我的,自己不能住也就算了,你竟然還想拖工資!

房子蓋的越好,耗費的心力越大,那心中的委屈就越多!

道理就是這麼個道理。

包工頭想不通也得忍,你討要工資時如果情緒激動打了人家一拳,那你這工錢就別想要了。

可自己不是包工頭,自己手裡握着的是刀,不是瓦刀。

有刀,就能慢慢講道理;而不是閉嘴,聽人給自己講道理。

也虧自己始終握着刀,大家才這樣心平氣和的跟自己講道理,勸自己。

刀麼,不見血的刀子,算什麼刀?

思緒明瞭,對未來也有了明確想法,田信眉宇在陽光下顯得俊朗許多,眉頭陰翳被驅散一空。

他不由呵呵做笑,一名同船的軍吏側目時見到田信的笑容,也不由跟着笑起來,對身邊跟着的幾名中尉隊官說:“諸君還是閱歷不足,主公素來用兵謹慎,豈會中敵計策?”

說話的中校軍吏胸前掛着東征、萬歲、北伐三枚金幣,他面前的軍吏只有北伐金幣點綴在對襟比甲左胸前,依舊憂慮:“廣州不毛之地,瘴氣遮蔽天空,我軍又是兩萬將士深入三千里,糧道斷絕若或染疫,恐損公上威名。”

這批軍吏來自北府新調,與他們同來的還有北府軍中夷兵出身的舊部。

林羅珠、摩崇十幾個營督、率長袒露上身曬着太陽,毒辣陽光曬在他們本就黝黑皮膚上,更顯黑紅。

這幫人浪蕩無威儀,讓同船的龐宏很看不過去,總覺得刺眼。

大概也理解這些人跟田信的感情,當初是肩並肩一起突陣的生死交情,這回把這些人帶出來,都是要謀求封君地位的。

沒有意外的話,今後交州、廣州廣袤山林裡,這些人會成爲一個又一個的城邑封君。

自己在田信麾下,看這些夷兵舊部覺得刺眼、不可靠;估計朝廷裡,許多人也在用同樣的目光看自己這撥人。

龐宏抱着一個西瓜到田信身邊,從這裡還能看到岸邊黃權佇立的身影:“公上,黃公衡是何說法?”

“他傾向於保守,不願相信我等。”

田信接住西瓜,擡手一記手刀劈成兩半,自留一半抓着瓜瓤吃,口吻隨意:“我會請廖公淵駐屯湘關,爲大軍供應糧秣。各司本職,平復交廣二州後,再論其他。”

龐宏微微頷首,吃一口西瓜,凝目去看遙遠的南方:“當年公上若揮兵南下,或許今日形勢迥然不同。”

腦海裡卻在想關平即將發動的第二次東征,這次己方南下交廣,如果東征再出疏漏,己方可就無法回師救援。

不像前年那一戰,能順漢水而下,直接參戰。

田信想了想當年的局勢,當時如果自己出兵向南,等自己掃平交州、廣州,怎麼也需要兩三年時間。

到那時候,自己或許真的就成了蠻王。

吃完西瓜,田信扭頭:“巨師兄,向廖公淵草擬調令,使之移鎮湘關;再傳告麥城令嚴鍾,秋收之後,多收購糧秣。另向北府發文,令廣大將校以‘驕兵’爲題書寫散文,不必拘泥四六對仗,力求有思有想,能言之有物。待收攏造冊,以紙張抄送行營,我會閱覽批示。”

龐宏聽明白意思,將西瓜丟入江水裡,轉身去找相關軍吏書寫公文草本。

湘水岸邊,黃權看着南下的船隊漸漸遠去,心中憂慮越發深重。

所謂的湘州,就是荊南。

孫權背盟來襲時,荊南各郡已被孫權、呂蒙滲透。

不能將這種被滲透理解爲關羽的失職……這是當時荊州治中從事潘濬的失職。

荊南平定後,田信本人在江陵、麥城立下大功;田信分遣在外的夷兵也立有功勳。

加上關羽厭惡荊南反覆多變,有意擡高夷兵營,使許多夷兵營軍吏加速晉升,遷任荊南以便壓制荊南豪強。

自己之所以清楚關羽的想法……因爲自己當時也是這麼考慮的。

可現在荊南各郡的郡兵,有很深的夷兵營風格,郡兵裡,也多有歸化的夷兵。

所謂的湘州四郡,四郡兵合計七千餘,其中約有兩千是歸化的熟夷,這已經是一個危險的份額。

現在田信本人抵達湘州,又精募熟夷勇壯,編訓出一支萬人規模的精兵。

這支番號爲湘軍的精兵本意是給南中戰場編訓,可現在這樣的形勢下,田信還肯不肯把這支精兵移交給相府?

黃權長吁短嘆憂慮不已,跟田信合作過,田信從不是一個守規矩的人。

準確來說,田信守的規矩跟常人不同。

推究原因,就是田信晉升的太快,個性沒有經歷過打磨,也沒被人欺負過,就像一張新牛皮,沒有經過挼制,是很生硬的。

因此田信有底氣,也有信心蔑視俗規末節。

朝廷越是依賴田信,田信傲然之意就更爲突出。

如果讓田信在基層浮沉十年,自能雕琢成器,不至於如今這麼刺手。

除了皇帝能壓住、調遣,再換其他人,則無法號令。

可一個基層磨鍊十年的人,固然聽話順服……可這種人掌權後,壓抑已久的性格爆發起來,鬼知道有什麼奇葩愛好。

好在自己即將徵入朝中,可以就近盯着中樞,看看到底是哪些人在煽風點火,唯恐天下不亂。

黃權心中微微安定,又想到了馬良兄弟的相關傳言。

兵主厭棄。

這是田信對關羽說過的話,已經流傳出來……難道馬家兄弟真的就不能統兵?

黃權是不信的,恐怕馬家兄弟也不信。

越不信,就越要證明。

恐怕皇帝那裡也不信,要試着打破這個言論。

較勁,這不是跟田信較勁,而是跟所謂的命運較勁。

可越想這件事情,黃權越是心虛,馬家兄弟三個,每次擔任軍職都能避開戰鬥。

第三百零四章 投石問路第六百三十七章 五共第四百九十九章 衛公第八百四十五章 前奏第七百四十五章 妖魔第三百六十一章 調整第七百六十六章 二八對比第七十三章 白日沒第三百二十九章 交錯第六百五十章 本色第二百零五章 興滅繼絕第八百八十五章 關羽渡河第八百六十一章 待遇問題第四章 孟達第一百九十七章 無當飛騎第八百三十章 醉生夢死第五百零六章 當面第三百九十六章 三角債第六百一十三章 熟悉的敵人第四百三十七章 惠子第一百章 時命艱難第六百六十四章 寶藏青年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膽猜測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可直視鬼神第七百零八章 僵局第三十四章 豬第一百八十八章 橘林館第二百六十五章 後發制人第二百三十六章 財富第七百零四章 非法伐魏第八百一十四章 排除第六百三十五章 李嚴舞劍第六百六十章 套索第七百八十八章 掙扎乞活第八百二十五章 洞悉前塵第六百零五章 隱居第八百零八章 死結第八百七十章 一切爲了穩定第六百六十七章 麥第一百一十章 交匯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服第一百九十七章 無當飛騎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位爺第六百八十七章 碰瓷第四百零三章 北府記第三百二十四章 相遇第五百七十四章 白色手套第一百二十六章 父子升斗第五百七十二章 鵝鵝鵝第八十四章 蛹第七百七十章 瑞獸第四百一十三章 工具第三百九十章 蝴蝶第五百六十八章 盡在掌控第一百九十七章 無當飛騎第七百零三章 掩飾第七百五十三章 連環第二百九十八章 話鄉情蘇則思歸第九十九章 人心浮動第八十一章 軍事威脅第六百一十四章 熟悉的友人第六百一十二章 自薦第八百六十九章 關東改編第五百八十三章 沒有馬的步行騎士第七十一章 貫甲馳二第六百九十七章 熟人第五百四十三章 敗者無人權第一百八十五章 家事第一百八十七章 丞相司馬第七百零一章 險惡第七百六十五章 遊說第一百零八章 堵陽第五章 年俸第六十五章 欲相持三第六十九章 陣不成三第二百八十一章 責任第三百八十八章 巧合第六百八十七章 碰瓷第六百四十九章 本末第七百三十一章 挑撥第七百三十一章 挑撥第五十三章 血與火第四百一十二章 上策第六百二十六章 南海鹽花第二百章 遺憾第七百七十四章 進退兩難第五百九十八章 合適的人選第八百零九章 叛國否?第七百七十章 瑞獸第三百三十六章 向東第三百四十二章 逃脫第八百一十章 西線無戰事第二百六十一章 問題第六百七十六章 四柱國第四百三十四章 鐵山第六百三十六章 四共主張第六百九十八章 演技第七百五十七章 皮球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