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賀齊

bookmark

七月二十二日,漢口天陰有小雨。

關平披戴蓑衣巡視自己的七牙旗艦,水師前部督陳雷在前引導,面有驕傲自誇之色。

這是漢軍第二艘七牙旗艦,第一艘是關羽的旗艦,如今被關羽轉送給伏波將軍趙累,這艘旗艦是漢津大營新造的,就出自陳雷監工。

陳雷着重介紹這艘旗艦的特色,這艘旗艦裝載更大的牀弩,所用的弩箭更是短矛一樣,杆部前段鑽有細密孔眼。

關平不理解這些密佈於箭簇之後的細碎眼孔,陳雷解釋:“鑽孔後引燃發射,火源在箭內,非猝然能滅。火滅而煙生,此煙能毒人之雙目、口鼻、肺腑。”

一同巡視旗艦的還有水師後部督羅蒙,羅蒙好奇拿起一杆大弩箭細細審視,眉梢淺皺,已經能想明白這杆箭的用途。

就是用來縱火的箭,使用前一定會焚燒箭簇及周邊眼孔,射擊、飛行過程中,箭頭火焰很難熄滅。火焰熄滅,殘存孔眼裡的毒物會生出部分毒煙,孔眼細碎,這毒煙實屬微量。

可旗艦裝載這種火攻用的特製火箭……怎麼有一種玉石俱焚的可笑含義。

等敵艦靠攏,需要旗艦用火箭攻擊時,那什麼都完了。

羅蒙若無其事將手裡鑽孔火箭放入箭箱裡,不做一點反應;關平拿着特製火箭只覺得沉甸甸,用一種陰翳眼神看陳雷。

陳雷有些不自在,悻悻做笑,扭頭他顧。

隔江的夏口,這裡已被吳軍重新佔據。

因降雨江面一團濘濛,視線受阻,看不到北岸一點輪廓。

賀齊巡視軍營,在江邊北眺,良久一嘆:“丁奉進退失據,而我也左右爲難。”

親族部黨跟隨在身後,大多望着北面,或扭頭向東感受着迎面而來的溼潤東風,面容神情各是不同。

丁奉缺乏必要的策反價值,難道自己也沒有麼?

自己手握四萬大軍……哪怕戰力差一點,也能抵得上一萬漢軍,麾下更有土漢百姓七萬餘戶,按照荊州分戶法,分戶後怎麼也有十萬戶。

再按着田信推動的部曲折算食邑的規矩,自己降漢,保底也應該拿到一萬戶食邑!

再加上田信厚待降將的號召,以及自己引發的戰略變動……自己要求也不多,只是一萬戶食邑之外還想跟關家結親,以保證長遠未來。

可是呢,負責江夏戰事的關平並沒有遵守劉備、田信推動的相關政策,厚待降將成了一句空話。

比起丁奉、自己降漢這種選擇,關平、馬超似乎更想砍下丁奉、自己的腦袋。

他們想要血染紅的功勳,而非簡單的拓土之功。

丁奉被輕視,自己也被輕視……這種情況下,即便降漢,也得不到好待遇。

奮鬥一生,屢次從孫權手裡脫身,攢下極大的基業……難道就這樣白白交給漢軍?

何止自己心中憤懣,賀齊左右觀察部黨的狀況,一個個都沒好臉色。

都是一路拼殺打出來的地位,若降漢,自己地位尚且不穩定,他們的未來更不明朗。

拿不到漢軍準確的回覆以及擔保,誰敢強迫這三萬餘,近四萬人降漢?

大不了不要武昌這塊兒泥窪爛地,大家一鬨而散返回深山老林,當個幾百、數千人的酋長,也是很痛快的,何苦去看漢軍臉色?

可天下將定,深山老林絕非好歸宿。

東風吹拂後背,鮮綠披風緊緊貼在身上,賀齊側頭引來衆人注視:“潘璋新破彭猗,吳軍已至柴桑口,三五日間必能揚帆西行至來山,重立大營。今東西相爭,若臨陣反戈,必爲漢軍所輕,此非我願。”

他目光掃視,見衆人並無異議。

投降也是要分方式和場合的,孫權跟關平決戰時,己方反戈固然能打出驚天效果,可這樣關平會勝利的很輕鬆,關平及其麾下漢將必會生出輕鄙之心,不利於長遠發展。

既要改投漢軍,就該用漢軍的方式來辦事,光明磊落變易陣營,孫權想來打……那就來打吧!

賀齊面容布着老年斑,目光卻是炯炯有神,對於孫權的所作所爲,他有事情看不順眼。

他目光落在次子賀景臉上:“去漢口,持我書信拜謁關平。彼若以禮相待,願來夏口一會,我就舉兵歸漢。彼若輕視我軍,不可言語衝撞,且自退來,我軍再做打算。”

長子賀達出列抱拳:“父親,江面風浪甚大,可否延遲半日?”

“此關係三萬將士生死存亡之事,豈可推延?”

賀齊眯着眼,就見幾個孫子上前請命,也被他一口否決,派次子去交涉,已是己方最大的誠意。

賀齊手中並無戰艦,十幾條快船揚帆,藉着東風離岸向北。

他也回到避雨棚下,落座後兩腿因關節風溼而疼痛打顫,依舊面不改色,閉目靜靜等候,不由回憶自己這一生……總的來說沒白活,只遺憾孫策遇刺。

否則江東兒郎爭鋒中原,何等暢快!

賀氏本爲慶氏,賀齊伯父擔任過侍中、江夏郡守;因避諱,改慶氏爲賀氏;賀齊父親擔任過永寧長。

年輕時賀齊是郡吏,受孫策提拔,舉爲孝廉,擔任永寧長,隨後就開始討伐會稽郡南部的山越,連戰連勝,設立縣邑,被孫策任命爲會稽南部都尉。

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戰左右,賀齊以中郎將討山越再次建立奇功,創建新都郡,賀齊擔任郡守,當時賀齊麾下就有山越精兵兩萬餘。

僅論戰功和斬首數據,賀齊纔是如今江東第一。

如果單純計算戰場斬首數據,賀齊還高過張飛、馬超。

在曹操病逝後,天下斬首數據最高的是田信,前後俘斬數據約在二十五萬;田信參戰獲勝,各戰中累積被擊敗的敵軍總數、人次約在六十萬。

這六十萬裡有許多重疊兵力,其中重疊最多的是魏軍,吳軍普遍與田信碰撞後潰敗、覆滅,很少能像魏軍一樣能保全建制退回去。

不能跟田信比較斬獲,漢軍在田信率領下,打攻堅戰、陣地戰往往能摧枯拉朽,直接打成殲滅戰,讓守軍無處可逃。

而賀齊的斬首數據,最少也在七萬,這已經是傲視江東的戰績。

大吳的山陰侯賀齊強忍着不適,以嚴肅略顫的口音說:“天下將定未定,萬不可被饒舌之士誆騙。田公威震天下,關平甘居其下,其左右不願,有抗爭之心。彼輩欲吞我等,不能吞,則遣辯士遊說,切不可動搖。”

衆人聆聽,這關係着漢軍一統天下後,自己這些人回家當富農,還是當新漢帝國的低級軍功貴族。

再是低級的軍功貴族,那也是貴族。

賀齊乾咳兩聲,又說:“孫權倒行逆施由來已久,我料潘濬提兵兩淮,有勾連劉封之意。今關平若不納我等,可見器量狹隘志慮不純,早晚必敗。我軍駐守武昌、夏口懸而不動,孫權畏強欺弱,漢軍未退,必不敢犯我疆界。”

“靜待時日,田公討平交廣北歸,我等再遣人交結田公,以謀後路。”

見他說的有些遙遠,賀達開口:“父親,孫權若破關平,必會舉新勝之軍,以勢壓我。何況田公身處猜疑之中,豈會爲我等伸張?”

“你懂什麼?”

賀齊斜眼看兒子,口吻一如既往的強硬:“我若年輕二十歲,願單騎隨田公周旋天下。田公若來,我願舉族依附,以成就大事!”

“諸君,可有異議?”

在追隨劉備,和追隨田信之間做選擇……太多人會選田信。

不是劉備不好,而是追隨劉備太過辛苦,而且劉備還老了;追隨田信,一條喪家之犬都能耀武揚威去做江都尹,更別說別人。

第四百六十七章 患第八百一十二章 底線所在第七百零二章 反轉第八百五十六章 河北大局第四百七十三章 意在長遠第六百二十七章 趕時間第六百零九章 錢與要害第八百四十四章 就緒第五百八十九章 國事家事第七百七十四章 進退兩難第四百零九章 命數第三百八十三章 毒計第九十五章 借第二百九十三章 謀進退潘承明細說虎狼第五十四章 互賣第十二章 將相本無種第五百三十一章 杜恕第七章 夷營督第二百四十章 良心第五百六十四章 等待第二百零六章 板甲第一百七十九章 戰後第七百九十九章 風口之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寸步不讓第三百六十六章 釣魚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所顧慮第八百二十七章 秘籍逆練第二百八十章 因第三十三章 塔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過三第三百零二章 劉曄第二百四十七章 陳國相第五百零一章 嫡系團隊第八百六十章 不想去第二百七十六章 就緒第五百七十六章 吳質的憤懣第四百一十八章 賀齊第六十七章 陣不成一第五百五十五章 相向而行第六百九十章 懿旨第二百零七章 捨不得第五百七十二章 鵝鵝鵝第三十二章 貪第八百一十三章 整編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波助瀾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興洲第三百零八章 追尾的狗第三百零二章 劉曄第二十六章 戰後第三百三十一章 劉公胤第一百二十一章 上庸第三百七十七章 瓷第五百五十八章 天命在夏公第六十一章 戰江陵四第三十九章 自謀前路第二十二章 無法避免第七百章 抉擇第三百八十三章 毒計第五百六十三章 應對第七百五十二章 變故第五百五十一章 勝負迷雲第五百四十四章 吃飯的問題第二十三章 待發第八百七十一章 虛實之拳第七百零六章 西瓜上校第二十三章 待發第九章 局勢第八百七十三章 攻守之道第一百二十五章 內因第一百一十六章 焦慮第八百三十八章 瘋女第二百九十八章 話鄉情蘇則思歸第六百一十章 釘子第五百六十章 一錯再錯第二百五十三章 鷹第一百九十七章 無當飛騎第二百九十八章 話鄉情蘇則思歸第八十六章 互贈第八百三十四章 變故第七百七十七章 又見倀鬼第三百一十六章 斬第八百七十六章 不同軌第六百七十四章 滿寵之計第四百六十一章 妥協的結果第七百零八章 僵局第七百九十四章 時代變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白兔第九十七章 樂鄉翁主第七十章 貫甲馳一第四百六十九章 試探第八百四十二章 一條生路第七百三十八章 連升第七百四十一章 以毒攻毒第六百零六章 對答第七百一十章 窘迫第四百二十四章 子山遊說第五百八十三章 沒有馬的步行騎士第二百三十二章 光宗耀祖第一百零八章 堵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