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深謀

bookmark

幾日後,田信在江邊作畫,畫中儼然是土樓的俯視圖,越看越像一枚銅錢。

這是一幅很長的畫卷,繪畫在一條完整的絲帛畫軸上,宛若……清明上河圖。

畫中有土樓,有冶煉、鍛造工坊,有操訓校場,有俘虜拘禁來的土人頭目勞作的場景,也有番禺城,城外碼頭有南洋來的商船,船上有各種旗幟。包括兩把交叉鑰匙的羅馬旗幟,還有祆教的翼人圖騰旗幟,

羅馬商船自然是沒有的,可金幣、銀幣倒是流入了不少,在交州不算什麼稀奇。

想到什麼畫什麼,力求填充畫卷,以至於在海面上沒什麼好畫的,畫了幾條躍出海面的海豚,和一條噴出水柱的巨大藍鯨。

畫卷大致完成,又開始寫信,講述最近的見聞。

嶺南的豪強、土民生活安寧幾十年,始終沒有經歷過大的動盪。

而整個嶺南以北,過去四十年時間裡時時刻刻都處在戰爭摧殘中,以至於嶺南的豪強有一種太平世道的天真。

這是一種讓田信熟悉的天真,以爲海船建造離不開他們……以爲漢軍水師戰艦損耗極大,到了不得不依賴嶺南的地步。

船廠工匠突然發出聲音,絕非偶然,也只是一次試探。

不想追究背後參與者有多少,反正珠江水域的封君名額,與嶺南豪強無關。

這裡是安置湘軍軍吏的,安置沙摩柯、林羅珠這些人的;嶺南漢豪強的歸宿應該是紅河以南的廣袤土地,是否願意去開墾、征服,就看這些人的態度。

如果願意,可以承認對方漢家藩屬、封君的地位;若不願意,那就等着吧,等中原人力休緩,恢復元氣後從中原移民,向南開拓。

寫完這份千餘字的回信,田信重新審閱,才察覺字裡行間的傲慢。

這種傲慢,應該是血液、亡魂鑄造而成的。

傲慢之餘,還有淡淡的,難以掩蓋的嫉妒,嫉妒嶺南的和平,嫉妒這裡土漢士民的生長環境。

雖有自然條件相對惡劣,但不似北方,是一個爭殺不止的地獄。

拿起這幾頁信紙,田信搓碎,重新書寫回信。

自己的回信不僅是關姬一個人看,北府留守要員會觀看,江都方面也會想辦法偵探。

那麼多眼睛盯着,與妻子之間,哪裡能存得住秘密書信?

重新醞釀語言,以相對中立的口吻講述最近見聞,最後表示:“夏侯老將軍已發兵南中,最遲明年二月,南中捷報會抵江都。嶺南廣袤不失富饒,南海之利不亞益州天府。朝廷欲得嶺南地利人和,還需派遣賢良安撫土漢之民,行開墾積蓄之事。”

“此非百年辛苦耕耘不可,官吏多藏私心,恐不能盡職。”

“鄧國一郡,戶十五萬,富饒僅在南陽之下,與江都、蜀郡、長沙持平。朝野多有誹議,我實不喜。奉鄧國版籍於朝,換得南海一郡,實屬利國利家之舉。此事關係重大,我自會上表朝堂與陛下商議,卿可諮詢靖國兄,試探大將軍心意。”

稍稍停筆,思索這件事情的可行性。

北府太過龐大,已經形成尾大難除……不是尾巴,已經成了中樞的腫瘤,隨時可能裂開,取代中樞、改造中樞。

嶺南又相對封閉,不爲中原所重。

如果得到嶺南地區控制權,北府就能一分爲二,一部分遷移到嶺南發展。

幾十年後,自己率部西征,大漢若像大隋一樣四處煽風點火,又壓不住內部矛盾而炸了,那嶺南地區不受干擾,向北出兵討平天下,許多問題也就解決了。

大漢極有可能會炸,這是生產力爆發帶來的一系列問題,絕非幾個諸葛亮能壓制的。

諸葛亮不行,自己也不行,生產力爆發形成的漩渦洪流,足以扯碎任何的對抗者。

現在劉備、關羽、諸葛亮忙於軍事,等光復關隴,勝券在握時,絕對會效仿麥城、丹陽的手工業。

推動生產力的關鍵就在於工具,如何聚集衆人智慧合理利用、發展工具,則在於學校。

諸葛亮、劉備也會推廣學校,大概形成太學、州學、郡學、縣學這樣的四級或三級學校;可這樣的官辦學校,精髓在於當官,跟技術很難掛鉤。

北府勢力一分爲二,一部分安置嶺南;一部分安置在陳倉、天水。

完成這個佈局,不管天下怎麼亂,怎麼也能有有一股力量得到保存。

五十年之後的事情,自己不認識他們,他們也不認識自己,彼此擋了路,亮劍拼命就好。

幕僚、智囊團受限於時代,很難提出開拓性,跳躍發展的規劃。

太多事情只能靠自己,小事情聽一下幕僚、近臣的意見還行,大方面的規劃,絕對不能聽。

心中主意落定,田信又寫:“南海四季如春,無有秋冬。偶爾大風過境,亦算不得美。曾見海中有巨獸,若鯤,近岸食人,恐難抵擋。”

南海也是有問題的,絕對沒有自己說的那麼好,不信朝廷可以來人調查,這就是個破地方。

“我又喜好雪景,此處無有。粵犬吠雪,終生難見,驚奇而已。可爲家國兩慮,此實系佳策。”

親手漆封,連同裝裱好的《甲子珠江圖》一起封入防水的塗漆竹筒裡,交由親信心腹送往北方。

未過不久,龐宏帶着一封拜帖來尋他:“公上,平蠻將軍拜帖。”

平蠻將軍是士徽新的將軍號,麾下平蠻軍,即交州漢僮僕從軍;有別於湘州、廣州的漢僮僕從軍。

“哦?巨師兄,覺得他來是爲何?”

田信詢問間翻開拜帖裡的手書,龐宏隨意回答:“公上以霹靂手段懲治船坊,嶺南豪強不自安……此來應是正常問候,欲偵查公上心意也。”

“果然如此。”

田信提筆須臾間書寫回帖約定時間、地點,回帖與拜帖摺疊一起交付龐宏,嘴上感慨:“彼輩倒也謹慎……我想到了倉鼠。即是做賊,還恐爲人察覺。”

龐宏無奈做笑,反問:“彼是倉鼠,我等爲何?”

“應是破門而入的盜匪。”

田信腦袋一歪,挑眉自語:“看來我等還不如盜匪,若是盜匪,怎麼也要殺幾頭家畜吃飽肚皮,再殺死主家大兒立威,隨後就是強納妻女,作威作福,儼然以主人家自居。”

“我等分明是仁義之師,漢夷爭相來歸,不戰而定嶺南,唯有我軍能得人心如此。”

龐宏刻板面容,一副認真模樣糾正田信的自嘲:“公上應謹慎言語,免使人笑。”

“智者自明,何必強辯?”

田信不以爲意:“也就我軍當面,彼輩敢如此行事。若換步騭、呂岱來,誰敢妄言?”

龐宏只是呵呵笑笑應景,臨走故意駐步,斜眼瞥向一側兵器架子上擺着的一對鋼鞭,以及一側掛起來的紅漆鏡甲。

沒有強橫武力,你就得去爭辯,解釋、證明自己的仁德,去拉攏愚者。

智者是很難拉攏的,他們只追隨勝利者。

而不是現在這樣,誰敢異議、潑髒水,一鞭打碎腦殼。

第三百八十三章 毒計第一百零七章 西山第四百四十八章 因地制宜第六百一十三章 熟悉的敵人第三百二十章 脅迫第一百六十九章 李嚴第一百四十七章 升遷第四百五十一章 突變第一百二十九章 翼第六十三章 欲相持一第五百二十章 魏之國策第七百九十九章 風口之人第二百零六章 板甲第二百四十章 良心第七百七十二章 罪在不知第五百五十章 夏末冷雨第八百五十五章 太和第六十四章 欲相持二第五百二十八章 禍種第五百九十二章 講故事第八十五章 心結第一百三十五章 白兔第八百零一章 神兵第九十一章 易第三百五十一章 悔恨第七百三十二章 妙用第六百六十六章 出京第二百零四章 三恪第一百零九章 主動第六百一十五章 彼此黑心第五百九十七章 要命的誤會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服第七百五十四章 避諱第四百四十四章 輕重緩急第八百七十五章 信任第六百三十二章 駁封第六百六十八章 立場第一百零一章 時不我待第五百二十八章 禍種第十八章 先登第三十九章 自謀前路第三十二章 貪第五百四十八章 五年之約第二百六十六章 撲倒第一百八十八章 橘林館第八百四十四章 就緒第六百六十八章 立場第四百七十四章 齊心第八百六十八章 鹽池第七百一十九章 梅花陣第八百八十六章 大夢第六百四十二章 收尾第六百九十五章 白馬尉第八百五十四章 花園第一百九十六章 思退路第八百五十九章 不在意第四百六十三章 功大於過第四百六十四章 顧慮長遠第五百零九章 分別第五百六十七章 知己知彼第三百五十五章 釣魚第一百七十章 張遼第二百零三章 受辱第一百零七章 西山第七百七十九章 形勢第二百三十三章 司馬文匡第六百零七章 不信任第三百三十四章 姜維第一百三十六章 疲憊第一百六十一章 西北風第一百零一章 時不我待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興洲第一百一十一章 斬第三百七十一章 性格有缺第五百九十四章 緹騎第五百五十一章 勝負迷雲第三十章 八月大雨第三百四十七章 謀反第七百一十六章 絕計第三百七十八章 糧不足第四百六十九章 試探第三百五十一章 悔恨第二百五十一章 信任危機第三百二十八章 向西第四百七十一章 賬目第二百六十五章 後發制人第五十五章 丘八臨城下第二十章 夜中第一百七十六章 石灰第七百三十八章 連升第八十三章 武昌第四百二十七章 士戶第三百零一章 思路第五百九十章 死國可乎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可直視鬼神第七十一章 貫甲馳二第七百四十九章 孔明先生第七百九十一章 謀算第一百九十五章 夏侯第五百六十七章 知己知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