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 先下手爲強

bookmark

前半夜東線左軍、揚武軍相互配合,做出進攻姿勢;後半夜又輪到西線的虎牙軍、鷹揚軍相互配合做出夜襲模樣。

這樣的騷擾累不累?

對掌握主動權的北府吏士來說可以自己調配時間,就算累,也有個休息時間,和輪休。

而對岸魏軍雖有些準備,也有輪值制度……可當值的精神憂慮,輪休的也很難入睡,睡不好覺也就別想有好精神。

清晨時分淅淅瀝瀝下了一場小雨,太陽升起的時候雨就停了,雲也漸漸散了,露出湛藍的天。

張雄吃過早餐就來岸邊巡視,他站在河邊高處,身邊一名軍吏面容嚴肅,指着河灘:“這幾處沙地皆有踏痕,有來有去,或是內賊通敵,或是敵虜乘夜抵近,偵查我軍虛實。”

於是張雄沿着河岸向下遊巡視,見許多河灘邊緣淤沙爛泥地有踐踏痕跡。

後半夜有小雨,清晨的河水流量又比白日要大一些,所以許多踏痕被河水淹沒、撫平,隨着太陽漸漸升高,河水也正常消退,露出撫平的積淤河灘,再與踏痕做對比,十分鮮明,難以忽視。

他不動聲色巡查,前往白崗去見吳質時,單騎驅馳左右無人,張雄仰天長嘆。

北府沒有發動夜襲,今天又是個晴朗天氣,北府依舊沒有進攻的意圖……而昨夜已經發生兩軍小範圍接觸,卻沒有爆發戰鬥,這是個很危險的信號。

他來時,吳質又在太白廟禱告。

廟內,吳質披髮素服,禱告完成之後,正將一卷素絹書寫的禱文擺在供桌上。

白帝是金德,金生水,或許能操控南山降雨……總得試一試,萬一成功了呢?

盡人事,聽天命。

事到如今,唯有坦然面對。

吳質神情平和,從容走出廟堂,在門前穿草鞋時見了張雄,穿好草鞋才說:“敵虜計謀皆在我預料中,無礙,且靜觀變化。”

“喏,末將遵命。”

張雄拱手施禮,後退六步要轉身時,就聽吳質又說:“昨夜敵虜鼓譟不休,此疲敵之計。他又遠道而來,兵馬疲憊不堪,有意乘機休養。須知,每等一日,南山暴雨就近一日。”

王朗也走了進來,聽了這些話放慢腳步,顯得從容起來。

吳質接住侍從遞來裝飾孔雀翎的麈尾狹長羽扇,輕輕搖擺扇風,語氣悠閒自得,滿滿的名士、儒將氣派:“通告各軍吏士,敵虜疲憊不敢妄動。蓋因我軍防守嚴密,彼伺機而已。我亦知吏士艱辛,故齋戒禱告白帝,待三日後,南山必有大秋雨,可破敵虜兵勢。”

只要再守住三天……就算北府恢復氣力,那自己麾下那些烏合之衆也勉強適應了戰局。

煎熬了那麼久,再忍耐幾天,就能等到南山秋雨……拖的越久,距離最終的勝利越近,己方的信念就越強。

這是雍涼軍團脫胎換骨的一戰,如果撐住,不適合指揮的軍吏會被殘酷戰爭淘汰,留下的吏士必然信念強韌,將繼承北府兵的威名,成爲冠絕當世的天下第一強軍。

若是引導形勢佈局精妙,可以傳檄收復關東四州。

這場跟北府的決戰……從某個角度來看,更像是魏軍內戰。

派遣了張雄,吳質與王朗一同在太白廟的廟林裡散步,吳質亦有擔憂:“魏平素有決斷,今其弟被俘,又有蘇則出面遊說,我恐魏平舉兵叛亂。”

如果魏平叛亂,放陸議渡過石河,那麼陸議就能在灞水西岸一路狂奔,這對東岸、北岸的魏軍士氣打擊是致命的。

雖說自己也有一支虎牙軍留在藍田保障後勤、退路,可誰能保證這支大魏虎牙軍見到陸議的虎牙軍會不會跟着叛變?

大魏虎牙軍,兵員就來自關中的扶風、京兆二郡,推敲起來,這纔是田信真正的鄉黨子弟兵。

組建這支虎牙軍也是不得已,關中地區適齡青壯人口就那麼多,你不控制,就會被關中大姓控制。

正是組建了這支虎牙軍,才削弱了大姓的反抗能力。

吳質的擔憂也是王朗的擔憂,如果關中丟了,他這個監軍的司徒……也就沒必要回河北了,能被吊死已經算是很體面的死法。

王朗沉吟思慮,決定裝糊塗:“那大都督可有良策?”

以處理這類事情的一貫經驗來說,現在要麼對魏平許諾一個平時魏平不敢想,但又不會有隱患的條件。如高官厚祿之類的東西,在現在這個節骨眼反而不適合,會讓魏平憂慮未來,進而破罐破摔,徹底倒向北府兵。

所以要給其他方面的承諾,比如收錄魏平的子侄做門人學生,或直接聯姻……可這種擡高魏平門第的方式,是很丟臉的。

張遼活着的時候就不斷踐踏這類規則,反手坑死王凌跟個沒事兒人一樣;又不斷提拔寒門武人,破壞了軍權平穩過渡的歷史進程。

然後張遼死了,他提拔的寒門武人還在;爲了穩住軍心,張遼的五個兒子予以重用,同樣爲寒門武人的張郃順利晉升,接替張遼的地位。

還有一個一把火燒滅吳國,燒來五千戶食邑的滿寵……別看是酷吏起家,本質上也是個寒門將軍。

魏平自然是寒門武將中的一員,跟魏平談論婚約,還有其他一些學業上的條件……有一種割肉飼虎的憋屈感,以及濃濃的羞恥。

原則上是反對聯姻的,那麼另一個處理辦法就簡單了:殺將奪軍。

魏平的堂弟降了北府兵,這不是處死魏平的理由……貿然處死魏平,會激化魏軍內部的矛盾。這是整體魏軍都存在的矛盾,外部的軍事壓力太過兇險,魏軍中漸漸下沉的寒門勢力再次擡頭。

這次擡頭,很難壓下去。

如果突然以一個‘魏平謀反’的理由處死還沒有發動叛變的魏平,不管有沒有其他證據……總之事情傳到河北,河北的魏軍有可能譁變。

爲安撫軍心,這個提議殺將奪兵的人,會不會被曹丕推出來砍頭?

王朗很瞭解自己的皇帝,自曹彰戰死後,皇帝身體狀況不容樂觀,殺起人來更不會有絲毫的遲疑。

於是,就這樣王朗一副想不明白,特意請教吳質。

吳質能怎麼辦?

考究起來……不需要考究,濟北吳氏是寒門中的寒門,吳質家族的聯姻,對其他寒門來說不具有吸引力。

現在躲都來不及,誰敢跟吳質家族存有姻親關係?

許以高官厚祿也不能收買魏平,提拔魏平的是張遼,信賴、倚重魏平兄弟的是張虎。

可現在張虎、張熊戰死,張家的部隊打光了,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九千六百戶的晉陽侯爵位指不定就被削。

這種情況下,魏平向北府積極投降,反而能報張遼的恩情。

可魏平還沒想通這一茬,還在擔憂家眷安危。

也不想想,如果北府兵一口吞掉雍涼軍團,手裡抓着那麼多人質,完全可以跟曹丕慢慢交換人質。

所以現在魏平還沒想通,就應該在他想通之前,解決掉這個隱患。

第三百五十三章 誅心第七百二十四章 期期艾艾第九十一章 易第四百九十二章 盛世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過三第五百七十八章 毌丘第二百零六章 板甲第三百章 精兵第二百三十五章 糧票第二百二十章 龐巨師第三百八十六章 隱患第七百九十五章 上雒第六百二十五章 北面雪花第七百一十四章 風暴正在靠近第七百九十五章 上雒第四百三十五章 設計第八百一十九章 投石問路第七百九十一章 謀算第三百四十七章 謀反第七百八十五章 使命第八百五十一章 陳氏第四百七十三章 意在長遠第二百六十一章 問題第八百七十三章 攻守之道第二百五十八章 開幕第二百零二章 良心第一百八十章 程昱第五百八十二章 進擊第八百一十八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九十四章 山民第七百五十七章 皮球第六百七十七章 問心無愧第五百零五章 南啊第一百二十二章 舔犢第九十四章 議第二百一十三章 北府第三百二十六章 顧慮第四百二十二章 風火第二百零五章 興滅繼絕第七百九十九章 風口之人第六百三十二章 駁封第一百零六章 米第三百七十三章 南中第一百九十章 楊儀第一百二十六章 父子升斗第四十六章 婚事第八百六十三章 隋王第二百八十四章 地道第四百五十七章 煙火第三百七十六章 預謀第四百七十二章 致良知第三百九十章 蝴蝶第七百二十三章 馬超所請第二百七十五章 集結第三百一十七章 破釜沉舟第九十七章 樂鄉翁主第八十章 糧食第七百三十一章 挑撥第一百七十七章 追逐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位爺第五百六十三章 應對第八百三十章 醉生夢死第五十二章 方天第五百六十八章 盡在掌控第五百二十三章 爭第二百四十七章 陳國相第七百九十六章 情報第三百二十九章 交錯第五十七章 污衊第五百七十一章 後發制人第七百四十二章 丞相計較第四章 孟達第三百二十一章 譙沛第四百五十八章 司馬門第七百三十七章 顧慮長遠第三百五十六章 交割第三百四十八章 將退軍第六百四十七章 賈逵第八百三十五章 首陽陵前第二百三十八章 肥水第七百一十八章 籌劃第六百八十章 預防第七百八十九章 不改初衷第八百二十三章 核心第五百六十四章 等待第一百三十三章 請戰第五百三十八章 飯還得吃第一百一十五章 追斬第六百四十二章 收尾第二百六十章 方圓第四百一十一章 三光道第七百七十一章 空城計第六百九十二章 鬥獸第三百七十章 落幕第四百零六章 戰機所在第六百三十四章 楊公三成第四百五十四章 專斷第六百八十七章 碰瓷第六十二章 戰江陵五第六百二十一章 孝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