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七章 問心無愧

bookmark

銅雀園裡,曹丕遣退四人後靜靜養神……到現在已經找不到可以信任的人了。

也只有其他兄弟的話,才能聽到耳朵裡,進入心坎裡……再其他人的意見,總是質疑對方懷有更深層次的險惡用意。

打心坎兒裡來說,也想支持滿寵打一個勝仗,好出一口惡氣。

可現在,是該出氣的時候?

又怕這口氣憋着,活活憋死。

支持吳質發動、挑起關中決戰,不管贏了輸了都能離間、分化北府與漢室的關係,也達成了這至關重要的一步。

己方丟失雍涼二州,而如日中天的漢室則分化爲朝廷、北府兩個方面。

戰略上來說,己方已經贏了;道義上來說,也多了‘北府’這個半獨立的篡逆組織;形勢上來說,漢室這個不同戴天的生死大敵因爲北府的強勢崛起,也有了今後洽談、或達成默契的操作餘地。

挑起北府、漢室朝廷更深層次矛盾,就是目前大魏對外的根本國策;對內則是深入執行司馬懿的軍制改革,效仿漢室、北府,執行軍事優先國策。

所以這個時候,如果支持滿寵打傷或打死馬良,絕非什麼好事。

心中主意已定,現在要考慮的是怎麼把這個局做的更精彩一些,不能簡簡單單送馬良一場勝利,還要讓馬良贏了面子、裡子;而己方要看起來很慘,但又不能損失國力、根基。

這一刻,曹丕注意力無法保持專注,思維又散發起來,許多不着調的想法涌入腦海,供他選擇。

女兒都送出去了,親兄弟都死了,也不差再搭進去幾個。

待想明白怎麼加一些砝碼後,就當即傳見秦朗……很多事情許褚可以幹,但秦朗不能幹;另有一些事情秦朗能幹,許褚卻不能插手。

魏國光祿勳、衛尉、執金吾這些機構幾乎是擺設,沒有分管宿衛、禁軍的權力,那這部分權力就靈活分配。分配時,自然要分開授權,不能集中。

沒人能阻止曹丕的想法,秦朗心緒沉重,徑直來到中書省,與中書令孫資會面。

孫資在曹魏中樞的升遷……屬於極快速升遷,始終圍繞着中樞核心權力轉動,沒有什麼外放的資歷、政績。

中書令孫資是太原人,中書監劉放是涿郡西鄉侯國的宗室子弟,都不是傳統的兗豫人,更非譙沛人,都是半路入夥,在軍中缺乏根基的人。

這意味着孫資的影響力只限於中書省,也表明這是個非常能鑽營的人,或者有這方面的天賦,不知不覺中始終圍繞關鍵崗位升遷。

不管是機敏,還是天賦,都表明這個人非常擅長算計。

如秦朗認知、猜測的那樣,孫資一聽要單獨談話,其神色就有一種釋然、放鬆之意。

兩人在路邊水池旁談話,水池邊上立着一圈柵欄,水池邊緣拐彎處還立着一座仰天咆哮的石虎雕像,虎嘴裡就是燈燭所在。

秦朗左手壓在劍柄,右手搭在石雕虎頭上來回摩挲,想把虎頭紋理磨禿……又或者只是想把右手手心的汗跡擦拭乾淨。

斜目見孫資靠近,秦朗開口:“陛下已同意孫公計策,只是此事不宜再聲張。陛下聽聞田豫遣使送來鮮于將軍鎧甲、遺物,由孫公轉送其家?”

“確有其事。”

孫資口吻略略顫抖老實承認,不敢多說其他信息,免得被秦朗順着盤問、咬上來。

罪官交付廷尉府,還有個審判程序要走,有個國家律令可以援引、申辯,廷尉高柔多少有些原則,不會亂殺人。

可許褚、秦朗就不一樣了,皇帝一句話,許褚就能毫不猶豫的對宗室、元從舊臣動手;也就皇帝一句話,秦朗能讓許多官員在衙署裡過勞猝死。

是的,過勞猝死,秦朗去關中接一萬被俘吏士時新學到的一個詞。

北府驅使被俘吏士在驪山伐木勞作,過勞猝死、病死了近五千人……目前大魏國內一層層流傳,已宣傳爲近萬人。這麼個新鮮、生動又合理、還能突出展現官吏公忠體國精神的死法,的確有流行起來的必要大環境。

何晏被秦朗打的半死不活,現在鄴城上下,誰不怕秦朗?

秦朗見孫資有些站不穩,心中感到荒唐,依舊面無情緒詢問:“陛下想知道,孫公可能傳信給田豫田國讓?”

“某爲國家重臣自不敢交結敵國,自田國讓叛國出奔敵國以來,兩家已無走動。”

孫資說着擡起頭,擠出笑容:“若是國家需要,孫某豈敢推脫?”

“好,現在就某與孫公做一筆協議。”

秦朗微微側身,目光環視遠近,放低聲音:“不日,我將率驍騎軍南下,爲鎮南軍助陣。而孫公,身在曹營心繫漢室,久有匡扶漢室之……”

說着秦朗伸手扶住孫資臂膀,孫資才站穩,右手也伸出撐在水池護欄上,緊緊抓牢,生怕有人將他掀翻丟到水池裡溺死。

秦朗眨動眼睛,繼續說:“我會徵孫公一子入我軍中充作書吏,他若出奔,我會向朝廷稟明,說其身死。孫公之子,自當尊奉孫公囑咐,攜帶我軍機密逃奔敵國。故,鎮南軍兵敗,我弟譙王殿下被俘;我驍騎軍亦受阻,典軍中丘公亦然被俘。”

“攜如此厚禮入漢,今後孫公一族得以保全,還望勿要吝嗇美言,對秦某援手一二。”

秦朗說着擡手輕拍孫資臂膀,孫資身子連着顫抖,確是不敢答應,但也沒有義正言辭的拒絕。

見狀,秦朗後退兩步,拱手作揖:“孫公珍重。”

“珍……珍重。”

孫資張口回答,聲音喑啞,估計也就他自己能聽清、知道自己說了什麼。

秦朗還擠出一個難看、窘迫笑容,似在掩飾尷尬,向孫資賠罪、討好。

孫資也想回一個笑容,卻擔心秦朗在釣魚,木着臉目送秦朗轉身、離去,消失在遠處的宮門處。

秦朗走過宮門拐角,對着牆角‘呵~噗!’一聲吐出一口痰,四四方方剛毅面容沒有一點情緒。

真到天翻地覆那一天,孫資父子坐在堂上,會因爲今天的事情爲自己求情?

怎可能……滅口還來不及。

把大弟先送過去,目前魏國還有影響力,以大弟的身份、關羽的性格,絕不會讓大弟受到委屈。

有一個兄弟在那邊站穩腳,對自己這個小家是好處,對大魏宗室來說也是好事。

起碼……自己做這事情問心無愧。

武皇帝的子孫,目前曹植在關東四州,曹彰的孫兒曹芳在關中,漢室朝廷那裡也應該塞一個。

選來選去最容易受到關羽優待的只有杜夫人的兩個兒子,小兒曹袞是個書呆子,大兒曹林因爲宗室限制政策沒有處理過實際政務,所以顯得單純一些。

所以,讓單純的曹林去吃一場敗仗,順理成章被漢軍抓走……今後很多事情就有操作的餘地了。

第五百四十八章 五年之約第二百八十三章 張遼造車第七百三十九章 火坑第一百六十六章 天命第四百九十五章 進退第六十六章 欲相持四第六百四十四章 制度第二百三十九章 王覽第三百零一章 思路第九章 局勢第六十二章 戰江陵五第一百六十章 進攻第一百一十九章 趨利第五百二十章 魏之國策第六百八十三章 主要戰場第三百八十五章 學校第三百八十五章 學校第七百九十五章 上雒第八百五十三章 兩位孔明第二百五十章 臺第六百八十章 預防第二百六十七章 發第五十五章 丘八臨城下第八百七十六章 不同軌第一百六十五章 調整第七百一十四章 風暴正在靠近第六百四十九章 本末第四百二十八章 不滿第四百一十九章 親親相護第七百四十六章 阿鹽第四百六十八章 怨言第五百七十二章 鵝鵝鵝第二百三十二章 光宗耀祖第一章 建安二十四年春第三百一十七章 破釜沉舟第四百六十八章 怨言第十八章 先登第五百七十三章 看山還是山第三百四十七章 謀反第五章 年俸第三百九十三章 二謙之爭第一百三十五章 白兔第七百三十六章 人情第七百六十五章 遊說第四百九十三章 因地制宜第四百九十二章 盛世第三百六十七章 鄧城第五十一章 求婚事件第八百一十三章 整編第五百七十二章 鵝鵝鵝第八百二十章 婚事第一百九十五章 夏侯第七百一十章 窘迫第八百六十五章 折中處理第四百三十七章 惠子第七百零七章 求戰第十六章 後顧無憂第十五章 夏收前第八百二十五章 洞悉前塵第七百五十二章 變故第六百三十四章 楊公三成第八百六十五章 折中處理第三百五十五章 釣魚第九十四章 議第二百二十六章 宰客第六百四十七章 賈逵第五百五十六章 擇優而選第三十九章 自謀前路第六百八十九章 神仙藥第三章 嚮導官第二百四十六章 無處可依第五百九十三章 各有想法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師三孤第二百五十七章 推演第二百零九章 潘濬第五百四十六章 致良知第一百一十一章 斬第六百四十三章 家宴第四百九十八章 字典第五百一十五章 再回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迪智慧第七章 夷營督第三百四十一章 總攻第十五章 夏收前第五百六十三章 應對第七百八十一章 轉移支付第八百八十一章 三年第七百四十六章 阿鹽第八百章 一飛沖天第八百二十二章 毒計第一百五十一章 剪刀第六百六十九章 狐假虎威第四百四十四章 輕重緩急第三百七十七章 瓷第三百五十六章 交割第二百一十五章 階第四百一十五章 垂簾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持第七百一十章 窘迫第三百四十九章 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