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魏忠良

bookmark

天色明亮,曹丕、郭女王巡視洛陽的車駕、舟船就已潦草準備妥當,許多生活器皿也來不及造冊、統計,由武衛軍搬運,向漳水碼頭集結。

對鄴都方面來說,現在最重要的就是穩穩當當的把皇帝夫婦送到船上,然後坐船去洛陽。

還有一半的中軍駐屯洛陽,掌握在曹真、張郃手裡,皇帝把曹真調到太原去,分給了六郡之地,算上司馬懿的幽雲六鎮,留給鄴都方面的只剩下八郡之地。

除去洛陽方面,整個大魏兵權一分爲三,誰也無法短期內合併國內兵權。

只是快到中午,曹丕幽幽轉醒時,這支倉促拼湊的運輸船隊就陸續啓程。

自己這算是被家人、臣工聯合起來給驅逐了?

這樣的例子雖然算不得自古以來的獨一份,可作爲一個‘開國皇帝’,這麼悽慘的下場,恐怕也是無人能及。

不過想一想,胡服騎射的那位趙主父,似乎比自己還慘,或許自己也會這麼慘。

曹丕搜素典籍,想要找一些比自己還要慘的君王,以此好安慰自己。

隨着全部船隻起航,忙完這一切,許褚纔來見曹丕:“陛下,自辰時至今,約有千餘吏士逃遁。據臣細查,皆系河北籍貫。此類吏士逃遁時,有串聯跡象。”

“無礙。”

曹丕不覺得奇怪,軍隊瓦解是很正常的事情:“除玉石、金銀器皿和書冊外,餘下之物皆可做賞賜之用。若有吏士要回歸原籍,仲康發放通行文書,給與賞賜,使歸家。”

“唯。”

許褚施禮,離開船艙去傳令,作爲曾經虎士的首領,武衛軍哪怕軍心瓦解,最少有三分之一的人願意追隨許褚。

只要把皇帝成功送到洛陽,與洛陽張郃所部中軍匯合,那就有翻身的一天。

作爲宮廷宿衛將軍,堅持原則是許褚的生存之道,但也有非常廣泛、全面的信息渠道,可以從容觀察列國形勢。

三省會議的軍事內容,許褚稍稍留心一點,那他的信息將會與三省重臣保持一致。

現在局勢很明顯,漢滅魏的決心很強烈,可是有心無力;而北府不會坐視魏國被滅,北府還需要養寇。

許褚離去,曹丕仍舊疲倦不已,可他不能休息,看向郭女王:“地圖。”

郭女王腳步勤快爲曹丕鋪開地圖,曹丕審視河道,盯着清水口、延津一帶,只覺得口乾舌燥……鄴都那些人,該不會想借刀殺人,把自己送到漢軍面前?

“筆墨。”

曹丕又吩咐一聲,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影響、控制秦朗的驍騎軍,還有滿寵的鎮南軍。

這兩支軍隊哪怕事後發生吏士逃亡,最少也能把武衛軍補全。

補全後的武衛軍是一支步騎聯合的部隊,對陣同等規模的漢軍,是很佔便宜的。

起碼,自己不會在‘狩獵途中’被漢軍俘虜。

有軍隊,自己才能活着抵達洛陽,才能在洛陽壽終就寢。

天色漸暮,鄴都一百五十里外的滿寵黎陽大營。

鄴都變故的消息已從友人那裡傳遞、通報,在大魏風雨飄搖之際,大魏朝堂內外的每一個人,都知道朋友的重要性,特別是手裡有兵權的朋友。

但鄴都監國的太子、出遊洛陽的皇帝都向他發來內容相仿的詔書,有些令他迷惑。

先來的是監國太子的詔書,告訴他秦朗執行反間計,欲詐敗於敵國,好謀求大事。但現在國內動盪,急需要一場勝利……所以原來的計劃取消,希望鎮南軍立刻出動,向上遊清水口移動,伺機作戰。

而皇帝的詔書更簡單,要求滿寵立刻控制清水口。

出兵肯定是要出兵的,可要跟誰是個大問題。

滿寵猶豫遲疑,可惜他的長子滿偉在司馬懿麾下做事,身邊只有一個沒多少經歷的次子滿炳。

不能到了清水口再表態,在軍隊離開黎陽大營時就應該發書上報,表明態度和立場。

見他拿不定主意,依舊是單身的滿炳小心翼翼說:“父親,銅雀園之變,形同逼宮,必惹漢國恥笑。國家不和之事,遲早爲漢所知。孩兒以爲明後兩年,漢軍必然犯境,我軍又首當其衝。”

“嗯。”

滿寵撫須,也露底:“黎陽乃是非之地,不宜久留。我之所慮,非爲國家,乃家門名聲而已。”

說着長嘆一口氣,其實當初一把火燒光吳軍補給的時候,就應該入漢。

可飄零半世,就兩個兒子,妻子染疫早亡,唯一放不下的牽掛就這麼兩個兒子。

長子滿偉夫婦兩個在司馬懿那裡做事,至今連個孫兒都無;次子始終找不到合適的結婚對象,也就留在軍隊裡練肌肉。

不是不能降漢,自己手裡又沒沾染多少漢軍的血,可怎麼降漢是要講究一下的。

得把事情做漂亮,做漂亮事情前,要做個漂亮、光彩,最好沒有污點的人。

現在鄴都方面暗示了一個‘大司馬’,接替曹真擔任大司馬,那肯定要負責黃河沿線的防務,這絕非什麼好事。

不可能你把漢軍打疼了,漢軍就會敬重你,等你投降後優待你……漢軍沒有這種奇怪的毛病。

漢軍是正常的,你把漢軍打疼了,那麼很遺憾,你可能連投降的機會都無。甚至,你的頭顱會成爲其他人投降的必要條件。

所以黃河沿線的防務,是個很燙手的職務。

雖然有信心擋住剝離北府之後的漢軍,可沒必要呀!

不像平原鎮守夏侯楙,守不住就是守不住,再努力也是無用,不可能給漢軍造成像樣的麻煩,漢軍也不會在意夏侯楙投降、還是被陣斬……反正軍功都是一樣的。

可自己不一樣……一出手,非死即傷。擁有這樣的本事,多多少少也是一種苦惱吧。

既然在軍務、戰績上不好做文章,那就做一個大大的忠臣。

滿寵當即向曹丕書寫回書,將回奏的公文、鄴都方面的詔書,還有曹丕派人送來繪有‘象邑山水甲天下’圖的摺扇一起交給滿炳,由兒子親自去給皇帝送信,這麼大的人質交過去,皇帝肯定會信任的。

名不正則言不順,效忠皇帝,纔是大魏忠臣應該做的事情。

於是乎,滿炳領十餘騎向東北方向出發,滿寵則親率鎮南軍盡數離營,乘載黃河流域寥寥無幾、幾乎獨一份的戰艦駛入黃河,向上遊延津、清水口而去。

而漢軍的戰艦……還在製造中。

戰艦的木材需要預處理,大概冬季左右,漢軍的青徐水師才能成型。

在此之前,魏軍握有黃河流域的主動權。

這個時候,田豫、馬良的船隊也駛入清水口,向更上游的河內郡汲縣進發;同樣得到消息的秦朗,也只能帶着曹林、曹茂一起撲向清水口。

實在不行,就離開河北,跟着皇帝去洛陽。

真沒辦法,中書令孫資的兒子就這麼摺進去,成了不是死間的死間,孫資不敢恨做決策的三省重臣,卻敢恨他。

第七百九十七章 分析第二百二十三章 簡體之倀第八百三十六章 家法第二百八十一章 責任第四十六章 婚事第三百五十七章 休緩第三十六章 烏頭第一百九十四章 山民第二十三章 待發第五百一十九章 惠陵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膽猜測第一百三十四章 不敢賭第六百八十七章 碰瓷第一百六十四章 首戰勝第四百零八章 抱怨第七章 夷營督第五百四十五章 拉扯分化第六百五十五章 稅多多第八百八十八章,終第一百九十五章 夏侯第二十六章 戰後第五百一十四章 休養第七百二十四章 期期艾艾第七百九十八章 軍令狀第六百九十二章 鬥獸第二百九十四章 議分兵趙公超欲除國賊第八百四十一章 懷疑第六章 聞雞起舞之人第四百三十七章 惠子第六百三十二章 駁封第三百八十八章 巧合第六十七章 陣不成一第六百六十一章 投石第三十九章 自謀前路第六百零一章 規劃第二百一十三章 北府第十一章 以夷制夷第六百零八章 爵位封號第三百三十章 道不同第六百零三章 疲軍沒資格拒絕第二十六章 戰後第六百零四章 緊迫第二百四十九章 芝艾第三百四十章 易手第七百八十章 推論第一百九十八章 婚禮第七百三十四章 轉移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迪智慧第八百六十一章 待遇問題第六百七十六章 四柱國第八百七十五章 信任第八百七十四章 不高興第六十七章 陣不成一第八百五十四章 花園第六百四十八章 鹿門山困局第七百三十九章 火坑第六百二十七章 趕時間第二百零五章 興滅繼絕第五百一十章 再嘔血第七百三十四章 轉移第六百八十八章 泰山錄事第四百六十章 何以至此第三百一十八章 徒刑第一百零四章 毒計第五百七十二章 鵝鵝鵝第四百六十七章 患第九十七章 樂鄉翁主第二百七十三章 忠誠第六百八十章 預防第三百九十九章 磚茶第四百五十章 急急如律令第三百五十七章 休緩第七百六十六章 二八對比第三百六十四章 織機第八百二十二章 毒計第五百二十六章 十二孫侯第六百一十九章 慕容慕容第三百八十一章 肥瘦第七百七十八章 齊王之變第二百八十二章 秋冬之雨第三百零一章 思路第八百七十九 明確認知第六百九十三章 分割第五百四十四章 吃飯的問題第二百七十章 圍魏救趙第二百二十六章 宰客第一百六十五章 調整第六百四十三章 家宴第七百七十章 瑞獸第六百六十八章 立場第七百八十五章 使命第二百九十二章 趨利害宗德豔力勸吳王第八十二章 貓第七百四十章 信口開河第三十九章 自謀前路第七百二十四章 期期艾艾第十一章 以夷制夷第三十一章 爭論第三百一十七章 破釜沉舟第三百三十五章 變數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