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九章 梅花陣

bookmark

次日一早的野王城,馬良發燒症狀消退,身體虛弱之餘也還能勉強步行。

他胸膛纏着一層繃帶,外罩一領細麻寬鬆斗篷與田豫漫步在城牆,如今已經能看到南邊的北府兵戰旗。

不同以往,這支步步爲營向野王靠近,每十里地就一座簡陋營壘的軍隊並未樹立漢軍赤紅戰棋,也非北府番號。

整個軍容着裝以靛青色爲主,除了使騎背掛兩條鮮紅負羽外,餘下騎士都在背上掛着青黑質地的狹長背旗。

所有的背旗頂部以紅色的‘田’字爲圖騰旗首,田字以下,是統一印染精確到百人屯的番號。

田豫眺望許久,望着城南漸漸靠近的騎士隊列,望着騎士越發清晰的田字背旗,心中情緒多少有些複雜。

馬良也看着,頹然長嘆:“國讓將軍,鄧艾統軍至此,自始至今有五六日,不曾與你我交流戰況。觀其軍威勢,非是無力破圍,實乃不願。”

“唉。”

田豫雙手搭在女牆上,眯眼唏噓不已:“是呀,此非關中府兵、郡兵,乃是陳國之軍,系田氏私兵。不遵你我軍令,系情有可原。若……”

若是強奪這支非漢軍序列的騎軍指揮權,那就是搶奪田信個人的私人財產。

看着視線內的密密麻麻的騎士集羣,這些集羣四散護住外圍,中間是移動的馬羣。

顯然,撤退的時候鄧艾這裡會提供代步的腳力。

再仔細看,可以看清楚各處的騎士集羣看着人馬青黑一片,可人馬比例是一比二,所有騎士騎着騎乘用馬,身邊戰馬只是輕裝移動。

而中間被驅趕的馬羣后方,還有一支立陣不動的重裝騎士陣列……除非司馬懿麾下的幽雲六鎮主力趕到,否則這支重裝騎士營可以鑿穿任何的陣列!

一人三馬,最少一萬二三千匹戰馬就控制在鄧艾手裡,使鄧艾這樣無名下將統率如此規模的騎軍集羣……田豫見慣了諸胡騎兵,也仍然感到驚心。

這還是北府、西府、郡兵編制之外的漢僮義從部隊,僅僅是漢僮編制內,又能動員幾批這種規模的騎軍集羣?

最少,還能動員一個與這支騎軍集羣同等規模、器械編制的騎軍。

鄧艾所節制的,是長安以東的漢僮,從各部徵發精銳組成,再加上北府潼關武庫裡的軍械,才讓這批自己帶着馬匹的漢僮奴隸,頃刻間就成了裝備重甲、利器的精銳。

長安以西,也能這樣動員、徵發一批。

如果極限動員……唯一限制騎軍規模的不是人力,不是馬匹數量,是武庫裡積存的鎧甲。

北府重視器械,除非戰術任務特殊,否則沒有驅使輕裝部隊廝殺的傳統。

所以鄧艾這支騎軍的缺點也是很明顯的,兵員體質良好、士氣一如既往的高,有較高的凝聚力,鎧甲是北府制式鎧甲,在北府補給範圍內……可兵員終究不是北府歷戰老兵,紀律性無法比較。

因此,漸漸靠近野王的騎軍,並沒有採用細密、嚴整的行軍隊列,而是化整爲零,以一個個二三百人規模的騎軍散陣爲戰術單位。

彷彿,狩獵的狼羣。

田豫觀察細微,經驗豐富,立馬就判斷、總結出這種星羅棋佈、散落的小陣就是北府內部所謂的‘梅花陣’。

外界不知梅花陣爲何,傳言中神乎其神,如今看來就是關中冬季大狩獵時鍛鍊、總結的一陣野戰陣列。

這是一種受限於兵員素質,不得已的折中辦法……可在北府高士氣、高作戰積極性的大環境下,這就是典型的狼羣。

堂堂正正與之交戰尚可,若是露出敗像,就會立刻激發對面的兇性,如狼似虎撲上來……極有可能一舉衝潰己方的戰意。

可他的缺點是什麼呢?

田豫思索破解之策,這很重要……誰也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到江都,這種十分貼合諸胡義從戰鬥他特性的‘梅花陣’已經露出真面目。

自己可以推算梅花陣的各類變陣、合擊,找到其缺點,或必須要防備的殺招。

周圍其他被圍的軍吏不擅長騎軍作戰,也就無法針對性的破解梅花陣;遠在關東、江都的中高級軍吏,有擅長騎軍作戰的……可這些人沒見過梅花陣的真面目。

等到以後真到了那一步,在戰場上突然相遇,肯定是要吃虧的。

田豫心無旁騖,專心觀摩各處移動的散陣,分析各陣直接的銜接、配合。

馬良不懂騎戰,他眼中出現的這一切是很正常的:鄧艾用一種不得已的辦法克服了漢僮義從不擅長配合的缺點。

兩人就在城頭與其他軍吏一起等待援軍的靠近,看鄧艾究竟要說什麼,準備怎麼突圍。

遠處邊緣處,秦朗與曹真駐馬山崗,兩個人都穿着普通的鐵札盆領鎧……跟普通的軍吏相比較,就是秦朗的腰長、腿長,跟座下大宛馬不是很協調;曹真則長得很寬,彷彿隨時會讓座下馬兒累死。

兩人與周圍乘馬而來的軍吏都在觀望、偵查鄧艾麾下的精騎,只覺得牙疼。

整個天下,也就北府敢在戰場上把陣列分的這麼細碎。

若是魏軍也搞這種散陣,那作戰積極性不高、恐懼死傷、軍吏無法帶頭衝鋒或鼓動麾下一起賣命等等之類的實際因素影響下,魏軍各個散陣的進攻效率會很低。

唯有把軍隊集合在一起形成拳頭,才能前後簇擁、相互推搡着發動有效的進攻。

否則……一個個散陣到了戰場上,看這些散陣演戲就行了,不能指望這些人拼命。

比起這二三百騎的散陣,北府更恐怖,可以在戰場上細分爲五十人一隊的小陣。

這不是單純的隊列訓練就能達成的,這需要日積月累的文化啓蒙,以及豐富的作戰經驗,還有更重要的……降低戰損。

這種精銳吏士培養不易,吏士之間長年累月形成的信賴、配合更是培養不易。

魏軍這些年折損的太慘了,優秀的軍吏團隊都有不足,更何況是培養精熟戰術配合的歷戰老兵?

曹真此刻看了大概,已無心細看,心情複雜:“敵軍驕橫,今故佈疑陣,乃邀戰之舉,我軍理應避戰。”

秦朗聽了面露失望:“大將軍,可中丘公爲敵所擄。”

曹真聽了不言語,又考慮片刻說:“不急於應戰,敵衆合流後必然後撤,我軍尾隨其後,待其不備伺機參戰。不過元明,歸敵、窮寇不可追,我恐彼設伏相待,元明還需謹慎。”

“是,末將不敢大意。”

第三百四十章 易手第七百六十二章 釣魚第二百七十一章 斷劍第一百二十五章 內因第六百六十四章 寶藏青年第二百五十八章 開幕第五百一十五章 再回第二百三十六章 財富第一百九十八章 婚禮第八百三十三章 總理第六百六十六章 出京第六十一章 戰江陵四第六百六十二章 印第二十九章 白馬將冖車第七百五十一章 河渠第七百四十二章 丞相計較第七百五十五章 情真意切第五百一十三章 魏謀第三百四十三章 暗傷第七十章 貫甲馳一第四百九十六章 無語第八百六十六章 必然的一刀第三百六十章 改制第一百七十七章 追逐第三百六十六章 釣魚第七百五十四章 避諱第一百三十五章 白兔第二百五十六章 魏無鹿第三百三十九章 抉擇第二百四十四章 生第七百零四章 非法伐魏第七百五十八章 捷徑第二百零八章 二選一第五百零九章 分別第九十八章 物有所急第八百三十一章 麥城舊政第八百七十五章 信任第六百零五章 隱居第二十九章 白馬將冖車第七百三十四章 轉移第二十八章 奉義校尉第二百四十八章 壓縮軍糧第八百五十三章 兩位孔明第三百三十八章 山崗第五百章 預估第六百五十五章 稅多多第八百一十九章 投石問路第三百六十七章 鄧城第二百八十三章 張遼造車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可直視鬼神第八百三十七章 失竊案第五百六十五章 午富的誕生第九十一章 易第十五章 夏收前第二百六十七章 發第七百八十九章 不改初衷第五百一十四章 休養第三百九十章 蝴蝶第八百一十一章 軍大衣第五百三十九章 困束第八十九章 獨行第五百五十三章 離心離德第一百三十八章 反擊第二百五十三章 鷹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所顧慮第七百七十三章 勇氣所在第五百四十七章 終南山君第五百三十八章 飯還得吃第一百四十六章 怨言第八百六十五章 折中處理第八百一十五章 變故第三百九十八章 將門有將第三百九十章 蝴蝶第六百零二章 番號第七十二章 勢不集第二百八十八章 想明白第八百八十三章 前哨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所顧慮第五百六十七章 知己知彼第一百零三章 求戰心切第一百八十六章 周魴第六百四十三章 家宴第三百三十三章 退無可退第一百八十章 程昱第七百八十六章 主次矛盾第四百二十八章 不滿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師三孤第四百五十二章 再變第五百九十一章 黎明前第四百零三章 北府記第一百六十一章 西北風第七百一十六章 絕計第一百五十一章 剪刀第二百一十二章 新制第八十七章 編制第七百一十五章 雨夜第三百三十三章 退無可退第二百三十章 均衡第六百六十一章 投石第三百六十八章 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