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八章 捷徑

bookmark

很快,這條消息就被關姬送到了長樂坡。

大中午的,田信正在昆明渠邊上的柳樹蔭下準備吃午飯,就收到關姬轉送來的夏侯綾詢問書信,哪裡還有心思吃飯?

自己不想跟丞相開戰,所以對諸葛喬也就沒什麼惡意。

可這傢伙好端端的把毛絨絨手爪子伸到自己鍋裡吃飯,不剁了這雙手,怎麼能警告各處?

現在好了,這傢伙這麼一唱,反倒給了夏侯家逼迫自己表態的機會。

目前這種狀態就挺好,彼此沒有什麼多餘的名譽負擔,不需要去考慮額外的政治影響。

住在一起,該做的做,公佈婚事與否……重要麼?

不重要……這種偷偷摸摸的感覺,賊好。

夏侯家的女兒不好招惹,前年年初在象邑見到她們時,就知道這三姐妹各有心計,不能輕易招惹。

招惹了,就要給相應的名分,還要給夏侯氏家族一個重新入仕、做事的機會。

這回刺激先帝老臣,令他們懷疑自己的立場和誠意。

所以拖幾年,等解決了雒陽歸屬問題後,就大局已定,那這樁婚事就泛不起水花。

現在好了,諸葛喬單刀直入,夏侯姐妹要一個準確的答話……似乎自己這裡同意,她們中的某個人就願意嫁給諸葛喬一樣。

等一等……這會不是諸葛喬的陽謀,以破壞自己與夏侯氏家族的關係;併爲皇帝拉走一部分夏侯氏家族的影響力,給夏侯氏家族一個重新站隊的機會。

得到部分夏侯氏家族的效力,那朝廷就有了跟曹叡談判的迴旋餘地。

或許諸葛喬對夏侯氏姐妹有一點點好感,在政治影響力的加速下,自己催眠自己,結果真的就喜歡上了?

這就麻煩了,不僅是情敵,還是政治、理想上的對立、不可共存的敵人。

既然諸葛喬這麼明確的做出了選擇,那自己也就沒必要心懷仁慈,爲了什麼敵人之間的敬意,把一件小事拖成大事。

心中主意落定,田信將這封信搓碎,擡手一揚紙屑紛紛揚揚落在昆明渠水裡。

何況,自己同意把夏侯綾丟出去,關姬也不樂意。

走到現在這進一步海闊天空,退一步粉身碎骨的地步,以及掌握各種權力後,關姬的觀念始終在變化。上限變高了,下限也變的更低了。

就夏侯綾的姿貌,恐怕關姬那邊更貪戀一點。

事情就是這麼的匪夷所思又順理成章,說出去恐怕都沒人肯信。

“傳令國子監,徵左馬頭姜維來長樂坡。”

對杜恕下達一個指令後,田信又對常伴左右的謝夫說:“取筆墨來,我要作畫。”

姜維現在身份比較複雜,是正六品弘農都尉、國子監正八品教員兼南山學院騎科講師、太子府正六品左馬頭、北府中軍校尉。

太子府主要官吏有正四品太子家令法邈、正五品太子衛率長典滿,正六品左馬頭姜維、右馬頭鄧艾;另有正六品的司直、長史;餘下都是七八品,用來安置閒散人員的閒職、清貴職務。

所謂的左馬頭、右馬頭,就是太子儀仗、班底的左右領隊;用西幻的描述,就是左翼大騎士長姜維,右翼大騎士長鄧艾。

以關中目前的亭驛建設,每二三十里就換一匹馬,每百里就換一個騎手。

因此姜維當夜就抵達長樂坡,整個人風塵僕僕,走路的時候兩腿略僵直,估計大腿內側嘩啦啦的疼。

哪怕是嫺熟騎手,大腿內側磨出老繭……策馬奔馳進百里,肯定吃不消。

他來時田信早已完成繪畫、題詩,田信正研究雒陽的魏軍佈防圖。

見姜維一瘸一拐走來,就提前擺手,指着身邊椅子:“伯約免禮,入座歇息。”

“謝公上賜座。”

姜維入座,挺直胸背,也垂眉觀察桌上的地圖,見地圖恰好是正面對着他,心中會意就沉心研究。

可以清楚看到雒陽周圍魏軍各部的駐屯區,各部的番號、主將信息都有記錄。

這裡對雒陽魏軍的信息掌握,甚至比鄴都方面還要清晰。

河南尹司馬芝、大司馬滿寵、車騎將軍張郃、驃騎將軍秦朗,就是目前曹丕身邊已經與北府建立聯繫的重臣、重將;只有負責宿衛的武衛將軍許褚依舊忠誠於曹丕。

許褚這種絕對忠誠,就是立身之根本,這是一輩子修來的不滅金身,沒什麼好誹議的

因爲許褚的立場,所以他兒子許儀的立場也註定是唯曹丕之命是從。

而許儀,正駐守河南縣,是北府與雒陽之間商隊、人馬通行的必經之處。

如果派人穿過雒陽去關東四州,唯一需要顧慮的就是河南縣的許儀;許儀如果硬要堅守原則,那曹丕這個大魏皇帝就顏面難存。

所以,許儀很大可能會裝作瞎子,放任自己的運輸隊通過。

反覆衡量人心變化,田信才做出決定:“我有意使伯約督率二百漢騎,三百漢僮義從,押解戰馬兩千二百頭、牛三千三百,羊四千四百穿過雒陽,運往關東。”

“其中一千戰馬交付龐豫州,使轉交朝廷;另向衛公交付戰馬千匹、牛兩千,羊三千;餘下牛一千、羊一千移交龐豫州,乃我私人所贈。”

姜維一聽就明白,多出來的餘頭是給他留出的折損餘地。

牲畜大規模遷移,就跟蝗蟲過境一樣,能吃草木的都會吃光,水土病夭折實屬必然。

每次紮營,要做的就是挑選出有染病、體弱症狀的牲畜,另結一隊遷徙;如果發現健康惡化,會立刻宰殺,作爲遷移的食物補充。

見田信望過來,姜維當即拱手:“臣願往。”

“嗯,我今日作了兩幅畫,有一幅畫還需伯約轉交魏主當面。”

田信轉身從書架邊上的箱子裡取出一個漆封的三尺長竹筒,回來遞給姜維:“伯約此去,原有官爵恐不能服衆。我欲拜伯約爲駙馬都尉,持我月槊,騎乘青雀出使關東。另有神駒白兔,乃曹文烈心愛之物,可一併帶去。”

姜維怔怔發愣,想不明白怎麼突然又升官了?

自升官弘農都尉後,每個月就有一次升官,或加官兼職。

以至於關隴對他的連續晉升衆說紛紜,得出一個‘終南捷徑’的典故來。

第五十九章 戰江陵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珍重第二百四十章 良心第八百一十七章 想得開第四百四十六章 各有各心第四百三十六章 鑄幣第八百七十三章 攻守之道第七百八十五章 使命第二百八十章 因第二百四十六章 無處可依第二百章 遺憾第四百零一章 無笑第八百七十章 一切爲了穩定第二百一十六章 青華第一百七十八章 風聲鶴唳第一百五十二章 後續第三百零七章 破家第三百七十三章 南中第三百二十二章 討價還價第七百八十四章 請辭第二百五十四章 逃第八百三十四章 變故第六百九十章 懿旨第三百九十四章 彼此差距第七百五十八章 捷徑第七百五十六章 犏牛第四百五十四章 專斷第七百五十五章 情真意切第六百一十四章 熟悉的友人第六百零二章 番號第六百八十八章 泰山錄事第四十八章 應對第六百七十八章 缺錢用第四百七十章 五龍第三百九十七章 慪氣第八百一十九章 投石問路第二百六十九章 水壩第七十一章 貫甲馳二第五百三十五章 驚詫第六百五十一章 童子第五百一十章 再嘔血第二百八十二章 秋冬之雨第四百六十七章 患第七百六十一章 重禮第一百七十一章 進與退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同第三百四十四章 調整第八百二十章 婚事第三百六十四章 織機第七百九十七章 分析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雨第七百四十五章 妖魔第三百二十二章 討價還價第三百二十五章 雙亡第七百八十七章 襄樊第十五章 夏收前第六十七章 陣不成一第六百九十六章 推演第五十四章 互賣第七百八十九章 不改初衷第八百二十二章 毒計第三百八十一章 肥瘦第七十九章 成者阝第八百七十九 明確認知第七百六十三章 彳言第九十二章 勢第三百一十章 喝茶第二百五十二章 致和平第六百九十六章 推演第二百四十四章 生第三百六十六章 釣魚第七百六十六章 二八對比第二百四十二章 火第三百八十章 調整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中第五百六十四章 等待第二百零三章 受辱第六十章 戰江陵三第三百二十九章 交錯第八百四十章 誰家清白第三百三十三章 退無可退第五百六十五章 午富的誕生第六百二十一章 孝廉第五百二十二章 執宰之難第四十四章 臨沮第二百四十章 良心第六百三十六章 四共主張第四百零七章 茶第六章 聞雞起舞之人第七十五章 留守第五百五十五章 相向而行第一百零一章 時不我待第一百三十六章 疲憊第二百七十六章 就緒第八百二十五章 洞悉前塵第七十四章 一杯酒第五百四十八章 五年之約第八百零六章 漸漸明朗第八百一十一章 軍大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