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七章 又見倀鬼

bookmark

青州,齊國,臨淄。

城外淄水,曹植粗布短衣戴一領斗笠,與同樣打扮的張飛一起釣魚。

張飛鬍鬚花白,臉上沒有一點笑容。

丞相的兒子就那麼死了,自己的女婿也死了。

女兒現在哭哭啼啼的,偏偏還有孕了,也不知道改嫁好呢,還是就這麼拖着。

二兒子、二女兒的婚事也到了快要處理的時候,本就因爲皇帝夫婦插手,弄的十分複雜;現在又想到大女兒失敗、痛苦的聯姻,更加劇了張飛的思想包袱。

恨不得拿鞭子出去找找茬,狠狠泄氣一二。

也只有在曹植這裡時能剋制怒氣維持體面、儀表,可內心是真的不高興,自然沒有多少笑臉。

曹植握着魚竿閉目養神,耳中能聽到旁邊張飛折騰魚餌的聲音,聽到噗通一聲他睜眼去看,見張飛將小半桶蚯蚓、切碎的內臟混合物倒入水灣。

丟了木桶,張飛齜牙氣呼呼說:“子建先生,某先告退。”

“公上慢行。”

曹植起身微微拱手,目送張飛甩着雙袖,大步流星離去。

邊上道路邊就停着張飛的青傘蓋戎車,張飛登車後也沒忘記曹植,對着曹植拱手道別,對此曹植拱手時彎腰俯身的幅度又深了一些。

等張飛與衛士離去後,曹植才站直腰背,輕輕搖頭自笑,返回原來的垂感處。

他循聲去望,見下游有十幾名附近的民婦在河邊漿洗衣物。

不做聲,端着魚竿細細感受輕微的力道變化,顯得如山如嶽,很是沉穩、鎮定。

“主人,有江都來人。”

青衣小童靠近,脆聲稟告,曹植扭頭去看,就見幾個人站在路邊,一個是拄着長幡的吳範,一個是陳羣的兒子陳泰,還有一個是以孫氏舊臣自詡的馮熙。

除了吳範,其他兩個人都是半舊青灰粗布短衣,一副僕僮、隨從打扮。

感到魚竿有異動,曹植微微頷首:“有請。”

小童離去,吳範三人受邀,小童領取一個馬紮擺在曹植身側,供吳範入座。

吳範入座時,曹植收攏魚竿,左手抓着新釣的四五寸小魚,右手捏着魚鉤拔出,隨手就把小魚拋入淄水,伸手拘水清洗魚腥,張口:“我放過了這魚,誰人又能還我自由?”

立在吳範身後的陳泰微微欠身:“子建先生本是自由身,何來強迫拘禁之說?”

曹植側頭斜眼瞥視陳泰,嘴角翹起哼哼做笑:“你這一家,還真是公不如卿,卿不如長。令人想起陳公評論孫氏一蟹不如一蟹之語,着實可惜。”

陳泰臉色變的很難堪,終究是二十六歲的人,多少有點涵養在。

陳羣是魏國的公位重臣,陳羣父親陳紀是漢鴻臚卿;陳紀父親陳寔是太丘縣長。

不管曹植說的是陳家世代傳承的學問,還是人品道德,總之是對潁川陳氏的極大惡意。

陳泰臉色恢復平靜:“子建先生,何不問一問文則先生?”

曹植依舊細細打量陳泰,還是忍不住搖頭,又是忍不住長嘆一口氣:“可惜了陳孝先。”

陳泰的臉色更是難看,袖中拳頭緊握。

陳寔與長子陳紀元方、四子陳諶季方合稱三君,只是陳諶早亡,影響力不如陳紀。

陳寔年老時,陳紀的兒子陳羣,與陳諶的兒子陳忠一起辯論各自父親的功績,兩人極有辯才,爭的不相上下。陳寔才感嘆元方難爲兄,季方難爲弟,有了難兄難弟不相上下的典故。

與父親陳季方一樣,這位陳忠陳孝先也壯年夭折,留下三個兒子。長子陳佐在鷹山一戰裡被俘,加入北府;次子陳坦被豫州牧龐林舉爲孝廉,三子陳準也遷移家室去了關中。

很顯然,曹植更欣賞自強不息的陳季方一脈,對陳元方一脈沒多少好感。

哪怕陳泰是荀彧的外孫,曹植依舊沒給什麼好臉色。

吳範輕咳兩聲,詢問:“子建先生,可知吳主孫權如何評價陳公?”

“他?能有什麼好話?”

“自無好話,卻另有見地。”

吳範擡頭看盛夏的太陽,暖暖陽光落在臉上,依舊有些冷,冷意從身心內散發、瀰漫而出:“這要從吳主出兵荊州,兵敗江陵、麥城時談起。世人皆說吳主左右有通漢之人,吳主屢屢誅殺,大刑拷問,並無所得。”

曹植也好奇:“那究竟是何人告密?”

這種背盟偷襲,還是傾力出擊的仗都能打輸,輸的一敗塗地……只能說明戰敗的原因很複雜,絕不可能全是戰場上的原因,很多原因要從孫權身邊找。

過去七年時間,研究這場神奇戰役的人決然不少,加上各種當事人的言論、判斷。

所以有一種大衆都承認的看法……孫權左右有重要的人告密,而前線的關羽仍舊不知情,甚至江陵這裡的田信、黃權也不敢相信告密信。

因此外鬆內緊,早早轉移被俘魏軍,以不變應萬變。

直到吳軍迫降公安城,田信、黃權才相信告密信是真的,果斷奪權軟禁糜芳,脅迫潘濬暫時充任郡守,把這個可能通賊的人擺到衆人眼皮底下,不給潘濬搞事情的機會。

可後來一系列表現來看,張溫、陸議、徐祚、虞翻、諸葛瑾、賀齊這些人都沒有認領告密功勳的行爲。沒人能拒絕這樣的奇功,江東投降後也沒有人站出來,這就成了無頭案。

如此一樁懸疑公案,感興趣的人自然很多,各種看法都有。

甚至出現了甘寧、呂蒙告密的相關推論,說的有理有據,讓人摸不着頭腦。

難道孫權在人生最後的時刻裡,推斷出了那個告密的嫌疑人?

曹植很感興趣,靜靜等候吳範的回答。

吳範攏了攏袖口,迎面吹來的涼爽河風令他感覺陰冷入骨,剋制內心惶恐:“告密者,不是人。是,是倀鬼。”

“倀鬼?”

“是倀鬼,我曾在吳主寢殿在屏風上見了一個‘倀’字,當時畫師曹不興與我一起,也見了這字。這字,當日就被塗抹。”

吳範認真去看曹植:“魏主與陳公會面夕陽亭,陳公以妙法治癒魏主頑疾……我等推論,魏主已然身死,魂魄已被御使,淪爲倀鬼。”

曹植皺眉,擡手扣了扣自己腮幫子,仔細看看一臉認真夾雜惶恐情緒,以及聽聞這些同樣有驚慌情緒的陳泰、馮熙……看來這三個人,是真的相信這件事情。

可聽着怎麼有些不可信?

曹植斟酌言語:“陳公縱然是妖人,可品德皎潔素無劣跡惡行,就是御使倀鬼也是良善之舉。我以爲孫權之惡人神共憤,就是爲倀鬼寢皮食肉……也是人心大快之事。”

“至於兄長,近來也有書信往來,倀鬼能騙別人,又如何能瞞我?”

曹植說着站了起來,伸了個懶腰,語腔乾巴巴:“就算兄長成了倀鬼,我看他也樂得做這倀鬼。”

陳泰要說什麼,就聽外圍有七八名短衣武士湊過來,人人手裡提着劍,上前圍住三人,曹植面露哂笑,轉身就走。

待曹植衆人離去,陳泰、馮熙面面相覷。

頗有正義感的曹子建,怎麼就沒有一點同情心?

曹植不肯出面遊說張飛,那隻好直接去找張飛。

第五百二十七章 典論第四百一十五章 垂簾第六百三十六章 四共主張第一百四十七章 升遷第一百五十三章 放血第一百五十三章 放血第五百七十二章 鵝鵝鵝第六百零五章 隱居第四百九十二章 盛世第六百一十三章 熟悉的敵人第五百四十四章 吃飯的問題第四百三十七章 惠子第五百一十一章 龐季第八百七十六章 不同軌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與舊第八百四十二章 一條生路第四十五章 千鳥第六百零八章 爵位封號第八十六章 互贈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過三第三百二十五章 雙亡第八百五十七章 事項第八百四十九章 會館第五百七十一章 後發制人第二百五十一章 信任危機第八百一十一章 軍大衣第七十五章 留守第一百六十九章 李嚴第七十二章 勢不集第四百六十三章 功大於過第四百九十六章 無語第四百七十一章 賬目第八十一章 軍事威脅第三百一十四章 王平第七百五十三章 連環第三百八十五章 學校第一百五十六章 參戰第三百三十八章 山崗第三百一十三章 西北風第七百二十三章 馬超所請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位爺第三百三十六章 向東第四百一十二章 上策第八百三十三章 總理第三百三十二章 離奇第五百八十一章 膠着第一百二十三章 副軍第四百六十二章 不妥協的結果第九十章 千字文第五百五十一章 勝負迷雲第六百一十二章 自薦第十六章 後顧無憂第四百六十六章 病第七百六十七章 再聚襄樊第二百零三章 受辱第五百零五章 南啊第四百九十八章 字典第一百九十四章 山民第三百一十一章 洞悉第七百三十八章 連升第五十二章 方天第二百五十五章 宰一儆百第三十九章 自謀前路第二十九章 白馬將冖車第三百四十九章 出身第一百四十四章 關中都督第六十三章 欲相持一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過三第六百三十一章 畫家第三百零八章 追尾的狗第七章 夷營督第一百一十六章 焦慮第七百七十九章 形勢第三百九十二章 白牛君第六百七十六章 四柱國第七百九十三章 兗豫第三百七十一章 性格有缺第一百一十三章 煙第六百二十章 郎中令第八百六十三章 隋王第六百零九章 錢與要害第三百九十九章 磚茶第五百一十九章 惠陵第六百二十八章 錢第八百七十九 明確認知第二百零八章 二選一第七百三十七章 顧慮長遠第七百零六章 西瓜上校第七百七十五章 關鍵與樞紐第六百零二章 番號第八百一十一章 軍大衣第四百四十二章 同一片星空第六十六章 欲相持四第三百一十八章 徒刑第一百三十章 登基第八百四十章 誰家清白第八百八十一章 三年第七百章 抉擇第三百二十八章 向西第三百六十二章 智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