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五章 使命

南陽,宛城。

宛城是一座靠近山丘,又依着淯水修建的城池,既有水運便捷,也能從山區獲取各類資源。

就在郤揖自刎的第三日中午,大概前後才經過四十個小時,這條廖立手寫,城門校尉習宏遣心腹送來的急遞就送到田紀手中。

這是漆封的信,同時還用漆粘着三條潔白、顯目的鵝羽。

不管是大將軍的蠻橫舉措,還是郤揖的果烈行舉,都是動搖朝廷穩定的大事。

跟着兩件事情比起來,一個月前突然暴死的夏侯獻、諸葛喬就顯得無關輕重。

夏侯獻、諸葛喬的影響力在於長遠的未來,僅僅是熬資歷,夏侯獻的下限也是個實權九卿;諸葛喬則不可限量。

他們的突然退場,影響的是未來,而非現在。

現在大將軍即將入駐南陽,朝政將要委託給丞相……這是何等的將相和睦?

如此的齊心,是想復興漢室,還是想幹別的?

田紀細細審視廖立的信,只有寥寥百餘字而已,字裡行間有一種惱怒情緒,似乎是大將軍背叛了大家的期望;也有一種悲痛,爲郤揖的死感到深深的不值。

內戰?

南陽已經打不動了,一個月前是南陽府兵唯一一次鼓起勇氣做好準備準備挑起摩擦。

結果碰到文聘這麼個滑不溜秋的人,只能放棄鬥爭,開始清算、贖買府兵資產,準備遷往關中。

這一個多月來,南陽地區的府兵結構已逐步瓦解,大約三四萬戶府兵已經有組織的通過武關道遷徙關中,其中跟隨遷徙的士人、百姓家庭規模最少也在萬戶。

此一時,彼一時。

如果一個多月前遭遇這種事情……還需要搞什麼摩擦,肯定是大將軍年老昏聵,被左右奸邪小人矇蔽才做出了這種錯誤的決定。

所以南陽府兵有義務爲大漢撥亂反正,直接起兵向各處發檄文,號召各地州牧、郡守參戰就行了。

正是因爲形勢不同了,放一個月前,朝廷誰敢?

哪怕大將軍一意孤行準備冒險,朝廷那麼多人,尚書檯裡九個人,最少一半人會否定!

現在南陽失去了反抗能力,或許纔有了這場災難。

無邊無際的悔恨情緒瀰漫在田紀身心內外,終於控制不住情緒雙手握拳咚咚捶打桌面。

“早知今日,悔不當初!”

田紀兩手發麻,怒容咆哮:“當初就該一鼓作氣!公上不忍動手,非是不能不願,而是不忍啊!我等若舉兵南下,公上無有退路,自會全力助我!”

“大事若成,怎會有今日這斷臂之痛!”

“我等顧慮公上心意,受盡了委屈!”

“可朝廷呢?可大將軍處處維護朝廷,無視我等功勳、勞苦!”

“耕耘五載,纔有今日南陽繁華,每年稅租何止三千萬!朝廷竟妄想以區區不足兩千萬了賬!”

徵北幕府裡的幕臣旁觀田紀咆哮,靜靜等候他收拾情緒。

“兩千萬?三千萬?我願給大將軍三千萬,他能令郤公復生耶!”

田紀情緒漸漸穩定,幾乎可以想象,郤揖臨死肯定惱怒氣憤大將軍的蠻橫,恐怕也責怪自己不夠努力。

自己是陳國宗室大將,自己挑動內戰的話……這種事情肯定是幫親不幫理的。

阿信不可能坐視自己滅亡,必然會全力以赴!

這種爲難事情,阿信肯定也在猶豫,這纔有了自己出鎮南陽的這一職務調動。

整個北府都在推動,所以自己非常順利的接過徵北將軍府,成了南陽地區最高軍政官。

這一切,不知情的人只覺得自己是宗室身份佔了便宜。

那些聰明人,肯定是希望自己來挑起內戰。

這些聰明人,或許已經做好了全面戰爭的準備。

可惜自己沒有看透,導致五萬戶軍民士庶背井離鄉,扶老攜幼遷徙去關中;也導致了郤公的悲憤自殺。

郤公何等聰慧,肯定是看出了端倪,才用命警示自己,也用命爭來了動手的理由。

必須要報仇!

田紀整理思緒,跳出身份侷限,開始從全局分析勢態。

關隴方面一直壓制戰爭,沒有去找魏國的麻煩,不就是在積蓄力量,準備應急?

對驕橫的北府兵來說,進攻就是徵糧於敵,目前還沒有虧本的說法。

對魏國的戰爭,絕不可能因爲沒有糧食而停止,只會因爲缺乏糧食,發生就食於敵的戰爭。

所以佔據關隴這兩年,休養生息是一回事,另一回事是要解決朝廷這個……問題。

明明這纔是大局所在,可自己竟然浪費了一次寶貴的機會。

文聘,真是好貴的一條命。

從整體大局來說,自己挑動戰爭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這是……自己的使命。

既然認知到了使命所在,田紀心意已決。

不久,北府司馬傅肜聞訊趕來,站在一衆軍吏的前排,拱手:“將軍?”

田紀先看一眼自己的牙門將軍謝夫,謝夫會意,挺直腰背手按劍柄,他稍稍有一點異動,關注他的其他軍吏紛紛有了一些細微動作,開始警惕一些新面孔。

大廳內氣氛頓時微妙、肅殺起來。

田紀舉着手裡三根白色鵝羽裝飾的急信:“我南陽士民、府兵仰慕公上恩德,多欲遷徙關中。郡府贖買田宅,計價一億三千四百萬錢。然大將軍不認,只願撥發一千二百萬,還要拿今年南陽稅租抵充。”

說着,田紀自己都被氣笑了:“朝中諸公或默然做不知狀,亦有尋大將軍理論者,卻被拒之門外。尚書郤公,仗義執言,卻也有門難入。一腔公義無處伸張,欲警示我等,郤公悲憤自絕。”

傅肜已經面容顫抖,已經不敢想象消息傳到關中會引發多大的憤怒。

郤揖是什麼人?

那是田信從戎,去宜都郡孟達郡府上就認識的人,這麼多年來,是得力的臂膀、羽翼。

郤揖不是事故意外死亡,也不是被殺,而是被逼的自殺。

事情,已經到了無法緩和的餘地。

不討個公道,北府的人心就散了……朝廷也就能高枕無憂了。

傅肜很想開口勸田紀再觀望一下朝廷的風向,不要主動刺激朝廷。

可眼前的田紀面有殺意,似乎自己多說一個不字,立刻就會被左右暴起發難的軍吏砍成肉泥。

何況,沒有自己這位司馬,以田紀的影響力,也能調動全軍。

老一輩的大將軍、大司馬、丞相等人,調兵是刷臉的;小一輩的田信、田紀、關平、關興、張苞也是。

在大廳內衆人威壓之下,傅肜拱手:“朝廷處置不公,願聽將軍號令。”

田紀臉上沒有表情,對這個暫時逃過一劫的人也不做深究:“佈告各縣,申明此事。我欲徵募南陽士民,應徵者皆授府兵戶籍。”

府兵戶籍,就是當下的鐵飯碗。

漢僮以軍功晉升,普遍是脫籍爲民,而不是授予府兵戶籍。

放開口子,自不愁兵源。

田紀環視廳內振奮的軍吏:“向龐豫州發急遞,申明此事,由龐豫州自行決定去留。再向武昌去信,請賀老將軍整兵備戰。”

第七百一十六章 絕計第十七章 試刀石第六百五十九章 斷臂第四十一章 私心第六百零五章 隱居第二百一十二章 新制第八百二十七章 秘籍逆練第一百二十二章 舔犢第四百零四章 反攻計劃第六百四十六章 幽雲六鎮第八百四十一章 懷疑第八百四十章 誰家清白第三百四十九章 出身第八百八十八章,終第八百四十六章 殺手第七百八十四章 請辭第六百零四章 緊迫第六百二十三章 仁第五百七十二章 鵝鵝鵝第三百零三章 合流第八百五十六章 河北大局第五百七十七章 耐心第三百五十六章 交割第四百六十四章 顧慮長遠第一百六十三章 狼煙第七百一十一章 處置第一百九十七章 無當飛騎第六百四十三章 家宴第三百八十章 調整第五百八十八章 拒絕第五百九十七章 要命的誤會第三百七十一章 性格有缺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迪智慧第三百零七章 破家第六百三十六章 四共主張第三百五十七章 休緩第九十六章 十字路口第二百一十二章 新制第六百二十五章 北面雪花第二百六十二章 天命第三百零八章 追尾的狗第六百一十八章 畫第四百一十九章 親親相護第七百五十八章 捷徑第六百五十三章 爲難第七百一十九章 梅花陣第七十五章 留守第三百零五章 裂第六百四十六章 幽雲六鎮第八百三十七章 失竊案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過三第八百六十七章 行刑第四百九十八章 字典第二十五章 襄陽之戰第二百八十三章 張遼造車第三百五十三章 誅心第七百九十章 正第六百五十章 本色第六百五十三章 爲難第五百二十一章 因地制宜第七百八十八章 掙扎乞活第二百四十章 良心第六百五十三章 爲難第四百三十四章 鐵山第八百四十八章 篡改第一百四十章 二回熟第八百二十二章 毒計第七百七十八章 齊王之變第六百零九章 錢與要害第五百一十五章 再回第八百零七章 司馬計謀第二百四十二章 火第二百六十九章 水壩第六百八十九章 神仙藥第六百三十三章 拒絕第二百七十九章 破第二百一十五章 階第一百八十一章 南郡第二百九十九章 叛徒第二百七十三章 忠誠第二十八章 奉義校尉第五百九十五章 尚書檯第四百九十二章 盛世第四百七十三章 意在長遠第四百四十二章 同一片星空第五百零七章 清賬第六章 聞雞起舞之人第五百一十一章 龐季第七百一十六章 絕計第四百二十七章 士戶第二百八十七章 憂天第七百六十三章 彳言第三百六十四章 織機第四百二十五章 懸疑第八十三章 武昌第八百零六章 漸漸明朗第四百二十五章 懸疑第六百八十五章 竊第一百七十一章 進與退第八百一十七章 想得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