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萬里長江

燕軍得荊州全境,兵馬增至六十萬。[.

接下來,劉鵬將要跨過長江天塹,一舉消滅盤踞在江東的孫策。

孫策在今歲,出兵將揚州大部佔據,將揚州刺史劉繇遠逐交州,兵威日盛。

劉鵬真是氣惱,前番兵出荊州之時,豫章郡尚還在劉繇手中,短短一月功夫,劉繇連敗於孫策,麾下將士大多爲孫策收編。

佔據江東的孫策,現在勢力大增,有兵馬七萬,水師四萬,在這長江上,陡然成爲一方霸主。

南征雖以全收荊州告捷,但劉鵬還想進一步佔據江東,將燕軍防線從北拉到南。

江東雖有長江天塹,但壽春爲燕軍所據,直接威脅江東北面。

南面,江夏處長江上游,佔據地理位置,只要用兵得當,隨時可攻過柴桑,馬踏江東。

歷史中,赤壁之戰最終以曹軍之敗而結束,但今時不同,劉鵬不是曹操,他可沒有驕狂的毛病,更不會輕易中那苦肉計。

建安三年,八月。

燕王劉鵬取荊州之後,命張頜回鎮徐州、顏良回鎮司隸、文丑回防於洛陽。同時,劉鵬下王詔,令沮授總督河北軍政。

這三將將燕軍十六萬大軍帶回北方,至此,劉鵬留在荊州將領只有黃忠、高覽、張繡、周倉、張遼、太史慈等,各路兵馬加在一起。亦有四十多萬。

除卻鎮守荊南、荊東、及襄陽一帶兵馬,燕軍屯於江夏之兵,高達二十六萬。其中水師八萬。步卒十萬。鐵騎八萬。

八月十號!

劉鵬以高覽、張遼爲步軍大將,統率十萬步卒,以黃忠統率八萬鐵騎,以太史慈統率八萬水師,兵進夏口。

賈詡爲軍師,隨軍出征,荀攸鎮守襄陽,管理民生政事。

與此同時。劉鵬下令,命壽春的趙雲,擇機攻打江東北面,爭取與燕軍主力,同時攻入江東。

此一戰,將決定劉鵬一統天下的契機、亦是這皇朝天下的最終於歸屬。

燕軍若敗,三五年之內,想要一統天下,可就難上加難了。

夏口大營。

近日,荊州軍糧、軍械、各種輜重源源不斷的從襄陽運到夏口。

二十六萬大軍。放眼天下,是一支足能橫掃任何一方諸侯的勢力。

咚咚咚!

這是燕王擊鼓聚將之聲。連日來,劉鵬已經召集諸將五六次,商議戰策。

今日,亦有不同,鼓聲響亮、震響三軍將士。

王帳中,諸將紛紛前來。

劉鵬坐在主位上,明眸掃過諸將那肅穆臉龐,冷聲道:“諸位,本王已決定,後日早晨,水師六萬,經長江開赴柴桑,攻取江東。”

“諾”!諸將忙站起來應道。

“步軍、鐵騎,亦從陸路進軍,攻取江東諸地,本王要踏過萬里長江,一戰定乾坤。”劉鵬站起身,傲視天下的王者之氣盡顯無疑。

諸將聽的是熱血沸騰,等這一天,他們已經等的太久了。

黃忠於壯年之時跟着劉鵬,此時鬍鬚都已白了,不過精神卻是極佳,此刻聽聞如此振奮人心之話,忙站起來道:“殿下,此一戰將是殿下掃滅羣雄的最終一戰,亦是殿下登臨大位的最後一戰。”

“殿下,黃老將軍所言不錯,此一戰過後,殿下擁有南北之地,縱橫大半個天下,當是殿下登上九五之位的契機。”太史慈可不甘落後,忙進言道。

劉鵬沒有反對二將之言,臉上一片回憶神色,道:“本王十六歲統兵,如今在這馬背上,縱橫十幾年,所經之戰無數,攻取了大半個天下,這一切都是諸將與諸位先生功勞。”

這還是劉鵬第一次在諸將面前說出此話,可見劉鵬算是默認了此戰過後,將會登臨大位之意。

如今羣雄皆滅,關中曹操、劉鵬,西涼等諸侯,有高順屯兵於陝縣阻擋,此戰大勝之後,這些芥末之疾,將不再是劉鵬的心腹大患。

“諸位,此一戰,將決定你等榮華富貴、青史留名之契機,切勿懈怠!”劉鵬掃過諸將眼眸,冷聲下令道。

“諾!”

諸將忙站起身應道。

三日後。

燕軍六萬水師,驅五百中戰船,三百大戰船,從夏口登陸,向柴桑攻過去。

萬里長江山,一望無際的戰船,在江水中緩緩行駛。

每艘戰船上,都一杆迎風飄揚的燕字王旗!

“殿下,今日風向正適我軍在水上行軍,看來此戰真是天助我軍。”賈詡站在甲板上,喜笑道。

劉鵬看着蔚藍的水面,數不清的戰船,心裡非常得意,這荊州戰船,比之江東戰船足足大了許多,裝載的甲士更比江東戰船要大許多。

他選擇在今日出兵,亦是不想給孫策喘息之機!

江東在半月前,才被孫策徹底平定,人心、民心、軍心,尚都不穩!

此時他長驅燕軍進攻江東,所收到的效果必定比平常要大許多。

幾日前,探子已把柴桑所屯之兵力部署打探清楚,而且還聯繫了柴桑三大世家,讓他們在攻打燕軍攻取柴桑之機,盡出府中私兵,奪取柴桑城。

因此,他纔有強烈的信心攻下江東。

柴桑是江東水路門戶,攻下柴桑,燕軍鐵騎就可任意在這江東大地上馳騁!

沒有鐵騎的孫策,據劉鵬估計,能堅持兩月都成問題。

沒有人心,沒有軍心,孫策靠什麼來阻擋燕軍戰無不勝的鐵騎。

柴桑城!

城牆上飄起孫、周將旗。

太守府中。

孫策坐在主位上,左右兩方各坐着周瑜、程普!

其他文武全部站在下方,等待着孫策的將令。

英氣逼人的孫策,眼眸中盡是狂熱,喝道:“此戰該當如何,公謹請言之。”

左方坐着的周瑜起身一禮,傲氣道:“劉鵬攻取荊州,兵威日盛,下一步就該攻過江來,奪我軍剛攻下來的城池。以在下看,只要在長江之上,將燕軍阻擋於江水之中,則江東無虞。”

“周將軍所言極是,只是不知該如何阻擋?長江之上,水流不停,我軍尚無大的戰船能同燕軍抗衡!”程普坐在一邊問道。

此事確實極難,不過在周瑜看來,此事不難,一笑而道:“燕軍雖有上好戰船,然其兵卒大多都是來自北方,不熟江河水性,而我軍兵卒卻是江淮之兵,足可在江水之中擊敗燕軍。

第36章 劉備借糧第27章 撤軍第63章 蔡氏第58章 新野第29章 殺鄧茂第110章 王成的密信?第4章 關羽大驚!第76章 裝病第101章 行程第51章 據中原第44章 戰前商議第38章 三日破虎牢?第98章 周母第16章 不時之需第46章 進京第16章 不時之需第39章 錢汜第35章 戰!!!第69章 江東二喬第10章 殘殺!第14章 大婚(一)第79章 河北爭雄第26章 秋風血雨第1章 劉備出現了!第47章 指點第114章 綿羊!第69章 楊氏有孕第26章 鐵浮屠第93章 美酒佳餚第9章 陣斬夏侯!第13章 廣陽太守第14章 諸侯會盟第6章 捷報!第77章 誘敵劫營第51章 據中原第108章 煙火!第60章 襄陽城破!第9章 出征!第15章 于禁降!第71章 遷移上谷第14章 王嶼第56章 黃敘之病第90章 月夜追殺!第69章 楊氏有孕第91章 老匹夫第8章 世家大族!第45章 破虎牢第95章 劉宏第60章 襄陽城破!第68章 州牧第110章 王成的密信?第101章 行程第83章 皇后的風情第95章 進邳城!第57章 滅烏桓(三)第50章 送行第113章 入陣第17章 仁義?殘暴?第63章 滅烏桓(九)第6章 許攸爲使第100章 建安三神醫第62章 荊州世家第52章 萬年?第19章 華雄神勇第54章 大戰之前第11章 金蟬脫殼第17章 曹性第55章 滅烏桓(一)第25章 曹營戲志才第122章 張燕發難!第90章 曹操的詩第63章 滅烏桓(九)第80章 賤人第2章 盧植第26章 帶着貂蟬趕路第74章 主公第64章 蔡瑁的恨!第85章 漢帝死!第126章 董卓之死!第99章 高望第120章 審配第67章 閃電第37章 擒張遼第63章 黑夜中的典韋第95章 劉宏第126章 董卓之死!第62章 內訌第12章 廢帝第11章 金蟬脫殼第50章 董卓遷都第3章 王伯第64章 班師回幽第16章 諸侯出兵第112章 要面子的袁紹!第5章 郊外射獵第81章 傷顏良、文丑第70章 小喬第65章 暴怒第73章 小覷天下諸侯!第70章 赤膽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