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青州筆會(三)

bookmark

自從姜述聽說孔融到來的消息,本欲憑藉詩作聞名,未曾料到楷體字引起這般轟動,始料未及,暗生悔意。聞聽姜戰之言,便知姜戰之意,欲借《愛蓮說》所喻,提升道德名聲,以釋皇家之疑。

孔融笑道:“既有妙文,正合筆會薈萃文章精華之意,姜家公子切莫藏私。”

姜述當下讓侍者鋪紙研墨,默寫《愛蓮說》。孔融站在姜述身後,初時只是體味書法筆意,及寫到“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時,不由拍手稱絕,道:“此傳世絕句也。”再看下文“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孔融評道:“但是此段,足可名垂千古也。”

再觀結句“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忡遠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衆矣。”

待姜述全文寫完,孔融通篇朗讀,體味良久,嘆道:“姜家公子之才,遠勝於我;姜家公子之德,世人難有與其相論者。”

田希問道:“此文可謂文才斐然,然其年方九歲,尚未成人,如何能高論其德?”

孔融道:“此文突出運用襯托之法,菊正面襯托,牡丹反面襯托。蓮花是文人筆下高歌詠歎之物,但多數文人皆驚歎於其清姿素容,將其形諸筆端;而此佳作獨闢蹊徑,重點描述蓮之品質,歌頌其堅貞品格。寫出此文之人,定然潔身自愛,不與世俗同流合污,鄙視追名逐利者。若非品德高潔之人,安能寫出此文?”

孔融謂主薄王修道:“叔治文評揚名天下,請評此文。”

王修字叔治,北海營陵人。年七歲喪母。母以社日亡,來歲鄰里設社,王修感念母,哀甚。鄰里聞之,爲之罷社。年二十,遊學南陽,止張奉舍。張奉舉家得疾,時人以爲疫病,無敢相視者,王修親隱恤之,病癒乃去。王修德才兼備,尤以文評揚名於世,孔融召其爲主簿。王修史上歸附曹操,曾任魏國奉常。

王修評文遠近聞名,道:“此文可以分爲前後兩段,前段描繪蓮花之高潔;後段揭示蓮花之喻意,分評三花並以蓮自謂。前段描繪蓮花之高貴品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曰蓮花長於污泥,卻纖塵不染,不隨世俗、潔身自愛、天真自然、不顯媚態;‘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寫出其空管挺直、不攀附之高尚品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寫出蓮如傲然不羣之君子,凜然不可侵犯。前文所描繪,事實上是作者人格寫照,心志自明,此點從後段得到明證。正如文中所說,‘蓮之愛,同予者何人?’就是感慨於具有蓮花之潔之人太少。前段以菊花和牡丹襯托,表明獨愛蓮花,並描繪蓮花形象,讚美蓮花品格。後段與菊花之隱逸、牡丹之富貴相比較,點明蓮花君子之喻意,說明對君子之嚮往和潔身自好之態度。全文託物言志,以蓮喻人,通過對蓮花之描寫讚美,歌頌君子出淤泥而不染之美德,表達出不與世俗同流合污之高尚品格,以及其對追名逐利者之鄙棄厭惡。此文具有‘說’託物言志之特點:從‘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濃墨重彩描繪蓮之氣度風節,寄予對理想人格之肯定和追求,說明鄙棄貪圖富貴之世態心理,襯托追求潔身自好之情操。文章運用對比、反襯,文中數次以菊、牡丹反襯蓮之美;還把菊花之隱逸、牡丹之富貴和蓮花之高潔對比,使主題得以加深,沒有空洞說教之失,通過三種形象對比,深化主題目的。文章以‘愛’字貫通全文,把愛蓮這一主題落到實處,愛蓮之意淋漓盡致。此文在語言上同樣富有特色,優美簡練,正如蓮之美之‘不蔓不枝’,沒有多餘無用之句。其重點‘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表達意思恰好相反。其中心句‘蓮,花之君子者也。’此文借物抒懷,一爲喻物,一爲抒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有抒懷之意,隱喻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之高尚品格。其意是無論何時何地,都要保持高潔品格。而‘濯清蓮而不妖’,又是一種良好願望。百花之中獨蓮而能爲,彌足可貴。沒有選擇逃避遠離,獨善其身,而是兢兢業業、守護志節。從‘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開篇深沉大氣,既點明《愛蓮說》之蓮屬水陸草木之花,點明蓮之可愛,只是‘甚蕃’者之一。這爲下文的‘予獨愛蓮’埋下伏筆。如此開篇,出筆皆成不凡,吸人眼球也。接下去並沒在甚蕃裡糾纏,只是直接縮景,一句‘獨愛菊’,更加明確題意,有人可以愛菊抒懷,今人亦可獨愛蓮。接下句‘愛牡丹’,實爲加深語意,而且此句入文,對比感更爲強烈,爲其求蓮之高潔鋪下引子。獨愛蓮與愛菊避世不同,愛菊者爲保持高潔寧願隱逸;愛蓮者要出世,在塵世中當個出淤泥而不染之君子。這種在污世保持清白,與獨自避世求真或衆人皆羨富貴之從衆心態有本質區別。此爲本文‘出淤泥而不染’最好鋪墊。下句直接進入正題‘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寫蓮之語,愛蓮之心,喻蓮之志,可謂一氣呵成,看似對蓮直觀描寫,其實字句皆是借蓮之表像傾訴心衷。此運筆之老到,實讓人歎爲觀止。語言超凡脫俗,而回味卻是雋永綿長,越品蘊味越足。收篇,先用花進行比喻,讓花之特性喻人,雖平淡卻比喻帖切,讀來別有一番滋味。‘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此平淡之句接上節‘……愛菊;……愛牡丹;……獨愛蓮……’可謂渾然一體,不着絲毫痕跡。而借花喻人,將避世者與追求榮華富貴者描述盡致,而又無一言直接指責。在文章結尾,一嘆真正隱逸之高士極少,二嘆品格高尚之君子罕見,三嘆貪慕富貴俗人很多,耐人尋味,發人深省。通過如此對比,君子難爲,猶勝於避世。從此處來看,有些孤芳自賞。下面感嘆喻意深刻,何人能避世以守品行?何人能在塵世中相守純淨?何人追求君子風範?從此可以看出,姜家公子內心高傲,不從衆只求純淨之心態,在碌碌塵世中難能可貴。此文高風亮節,清雅脫俗,精短而又琅琅上口,有押韻,實爲難得之精品短篇。而且一文雙解,內容厚實而意境深遠。加上其文易讀易解,必爲流傳後世膾炙人口之佳品。”

王修評完此文,孔融鼓掌讚道:“姜家公子書文雙絕,叔治評述精彩,此次筆會之盛,不久將會揚名天下。”

午後,田希宣佈筆會結束。姜述回到府上,步入書房尚未坐穩,穗兒道:“公子,夫人請您去前廳。”

“有外客?”姜述問道。

“六老爺來了。”婢女答道。

姜述來到前廳,見周氏正眉開眼笑與姜戰議論筆會之事,上前行禮道:“給母親和叔祖請安。”

周氏笑吟吟喚姜述坐下,道:“述兒此番筆會大放異彩,又得孔北海等大家讚譽,日後定會揚名天下。”

姜述謙道:“母親過譽了。”

周氏笑道:“述兒有出息,母親十分歡喜。今日讓你過來,想議論田家提親之事。豐兒天生麗質,長成後定然十分美麗,兩家門戶相當,又是親上加親,述兒以爲如何?”

姜述雖爲穿越客,知曉古時訂親都早,此時談婚論嫁屬於正常之事。但想到豐兒年紀太小,不知以後性格如何,待要出言推辭,又顧忌田希夫婦面子,因此答道:“兒尚年幼,本不該考慮此事,但若是回了這門親事,恐會因此生怨。不如暫且口頭應下親事,三年之後穗兒年紀稍大,再立婚約不遲。”

周氏轉首望向姜戰,道:“六叔認爲如何?”

姜戰近期對姜述十分關注,聽姜述方纔所言,似有婉拒之意,心想姜述人小鬼大,猜不透其用意何在,自然不會橫生枝節,道:“述兒所言有理,六叔擇日去與清正回話。”

姜戰說完,起身告辭,忽然姜乙飛奔來報,道:“田家傳來消息,孔氏被休,田讓除籍。”

田讓、孔氏除了誣陷大婦,還犯了殺人重罪,姜飛葉險些遭難,如何如此輕縱放過?室內諸人不由面面相覷,猜不透田家葫蘆裡賣得什麼藥。

周氏內心有些不平,憤然道:“姜家費心出力方挽回大姑名節,卻沒料到竟是這般結果!”

姜戰心思甚重,旋而明白其中緣故,見姜述若有所思,道:“述兒以爲如何?”

姜述笑道:“叔祖心裡明白,何須問我?”

周氏見兩人打啞謎,問道:“其中有何緣故不成?”

第324章 涉案者一窩全端!第428章 夫婦合籍雙得益!第195章 殺袁令(二)第93章 五女婚約第316章 八大殺手(一)第234章 逼退西羌(二)第516章 後宮藏異姓男子?第142章 高柳之戰(一)第397章 營救姜現(四)第104章 張靖是蒙面賭神?!第423章 贏了比武惹來事!第328章 關羽虎女第229章 鮮卑三王第259章 是世家子弟出手?!第332章 兩桃殺三士之計!第29章 王家嫡女爲側妻第105章 劉闢龔都第151章 生擒妙才(二)第198章 異族兵伏殺軍官!第244章 晉朝國母第57章 劉辯平逆第126章 李儒華雄第582章 姜靖當面授機宜!第126章 李儒華雄第514章 皇子都不是善茬!第146章 花刺子模退都難!第423章 贏了比武惹來事!第615章 馬長嫁給唐三足?!第76章 賊喊捉賊(二)第218章 金蟬脫殼付丘逃!第283章 異族人分而治之!第317章 八大殺手(二)第195章 逼皇子讓出媳婦!第184章 莫非是司馬後人?!第8章 田家大婦(二)第99章 死要面子活受罪!第300章 丁零滅族(二)第536章 治理弊病要嚴刑!第311章 平定南蠻(二)第17章 青州筆會(三)第173章 赴任途中收紀冊!第15章 膽大加上臉皮厚!第85章 德妃娘娘親筆信!第371章 成爲黃巾人核心!第142章 高柳之戰(一)第266章 獻身獻國第460章 董名與劉協聯姻!第384章 公孫紅葉築道基!第67章 迎娶萬年(一)第379章 不以皇權強壓制!第223章 弓如其人第37章 姜府家釀第376章 野田來歸第70章 田六報恩第65章 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第260章 武林大會(二)第190章 喬瑁獻地(二)第368章 征伐貴霜(三)第525章 買張試卷給孫堅!第263章 蒙面女子第173章 赴任途中收紀冊!第10章 田家大婦(四)第372章 入洞房新娘醉酒!第326章 婆羅門教慕尼丘!第135章 胖子與說親何干?第45章 衛護蔡家第38章 竹紙面世第139章 細腰尚香第202章 異族斥侯通消息!第301章 擊敗鮮卑(一)第137章 四皇子未戰先怯?!第87章 嫁禍姜述第48章 特種部隊第421章 逼降羅馬(一)第221章 生擒袁九第126章 李儒華雄第78章 工農奠基(一)第132章 遼東激戰(一)第473章 陪聖女進京面聖!第168章 熙影不知危機臨!第368章 德妃又收一義女!第306章 飲宴巧遇於家子!第391章 羅馬內戰(三)第374章 波斯薩珊(三)第219章 王匡劫寶(一)第40章 書童孫仁第415章 軍事改制第151章 鳳舞探親見戀人!第117章 殿下現在有幾妻?第214章 約文鴦配合辦案!第204章 公主倒追第214章 一箭二喬第405章 兵進安息(二)第563章 情報系統授特權!第399章 光明教案第324章 兼併西域(二)第545章 信鴿非皇家專利?!第581章 給妹妹指門婚事!第251章 險相環生第204章 公主倒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