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6 圍敵三岔河

又過了幾天,大軍來到了一處名叫三岔河的地方,安下了營寨。

此處距離興業城不足五百里,軍師徐庶認爲,從戰略位置上講,此處定然會有伏兵,不能冒然前進。

張琪英放出了老鷹,進行了一番探查,王寶玉也安排出密探,果然發現了三支鮮卑族軍隊,形成了一個品字形結構,從數量估計,足有八萬人不止。

三岔河,顧名思義,就是河水在此分成了兩條,分別從兩側將興樂城圍繞在其中,如果想要直線進攻興樂城,那就必須從岔口進入到兩河中間。

從鮮卑軍的部署看,他們正是想利用地理上的特殊性,從兩河左右,各有一支伏兵,正面也有一支軍隊。如果王寶玉的大軍進入河岔中間,那就恰好進入敵軍的包圍圈,而如果避其鋒芒繞道而行的話,只怕又要多半個月的路程。

王寶玉找來衆人進行商議對策,看採取哪種方式更爲穩妥。連番打了勝仗,大將們不以爲然,烏桓首領死了兩個弟弟,還有巫師做法不都敗了嘛,所以都信心滿滿的覺得正面打一仗沒什麼。

徐庶卻不贊同大將們的說法,緩緩開口道:“兩軍對戰,保存實力纔是上策,正面交鋒即便取勝,也不免傷亡巨大。”

“軍師多慮了,有寶玉胯下嘯天馬,一聲大吼,便讓敵軍潰不成軍。”曹彰想當然的說道。

“對,若有妖人作亂,寶玉自可做法將他們降服!”文聘也開口說道。

“寶玉可從不打敗仗!”範金強也不嫌亂的豎起大拇指讚道。

王寶玉面無表情,暗自卻汗了一個,都是好兄弟,但也不能這麼盲目自信,咳嗽兩聲說道:“諸位擡舉了,兩軍交戰拼的還是實力,至於其他無非是做些輔助罷了。”

徐庶點點頭,對王寶玉這種說法表示讚賞,說道:“寶玉所言極是,況且軻比能曾經遭受過損失,豈能不有所防備?一旦我方正面不敵,向兩側退兵之時,恰好中了敵軍據河滅敵之策。非但損失慘重,勝算也不大。”

“軍師言過了,我軍所向披靡,豈能不敵小小鮮卑?”蔡瑁信心滿滿道。

“非也,鮮卑中路軍定然強悍,絕不可輕敵。”徐庶擺手道。

大將們又吵吵起來,覺得徐庶這人挺囉嗦,磨磨唧唧的說不定還會貽誤戰機呢!徐庶則堅持自己的觀點,這是對將士們負責。

王寶玉再次咳嗽兩聲打斷大家的爭吵,他想了想,還是覺得徐庶說得有理,點頭道:“老徐,這次聽你的安排。當然,諸位的心情我也可以理解,所謂驕兵必敗,咱們雖然接連打勝仗,但還是需要認真對待接下來的每一場戰爭,不能躺在以前的功勞簿上想當然。”

大將們點頭稱是,王寶玉又對徐庶說道:“老徐,你說吧,咱們該怎麼辦。”

“從鮮卑軍的數量看,軻比能定然聯合了其他部落,總數定會超過我方。然而蠻夷不如大漢團結,一旦遭遇危險,定然各保實力,此乃其最大弱點。”徐庶道。

“嗯,就像是之前鮮卑幫助烏桓一樣,遇到損失就撤了。”王寶玉大致聽懂了,問道:“老徐,你想分別攻打他們?”

“我正有此意!分別擊散!”徐庶點頭道。

“主意好是好,可是如何分別擊散?”曹彰有些急不可耐。

“正是我接下來要說的。”徐庶不緊不慢的開口講道。

“軍師,請速速排兵佈陣,一切都聽你的!”大將文聘着急道。

“文將軍,你率領萬人軍隊,渡河進入岔口中,沿着西側河畔行走,不可冒然進軍,只需弄出漫天灰塵,不讓敵軍看出虛實即可。”徐庶安排道。

“文聘領命!”

“蔡瑁、張允兩位將軍!”

“末將在!”蔡瑁、張允齊聲道。

“你二人也率領萬人軍隊,同樣進入岔口,沿着河畔東側進軍,也弄出漫天灰塵,也不可進軍。”徐庶道。

“末將聽令!”

“曹將軍,你帶領兩萬兵馬,原地駐留,準備接應岔口中的兩路大軍,同時阻截趕來支援的鮮卑軍。”徐庶道。

曹彰多少帶着些失望,覺得自己分配的任務不夠大,但還是點頭答應了下來,情緒不高。隨後,徐庶又說道:“我與寶玉、範將軍前去攻打西側鮮卑大軍,如鮮卑軍試圖進入河岔內,文聘將軍當全力阻擋其過河。”

文聘點頭答應,徐庶又繼續說道:“如敵軍從東側前來支援,蔡、張兩位將軍也將全力阻攔。”

蔡瑁、張允同時點頭,徐庶又笑眯眯的對曹彰道:“一旦東側敵軍受阻,無法渡河前去支援,其定然要繞行渡水來救。曹將軍,到時候就全看你的了。”

曹彰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捋着黃鬍子哈哈大笑道:“軍師放心,我定然不會放敵軍一兵一卒過河。”

“老徐,你這一招夠狠的啊,反圍剿。”王寶玉豎起大拇指讚了一個。

“如果敵軍從中路攻來,又該如何處置?”範金強如今也懂了很多戰略戰術,擔憂的問道。

“此戰必須速戰速決,中路大軍稍遠,待其攻來之時,河岔中的兩路大軍即刻原路退回,曹將軍接應,不可與之交戰。”徐庶吩咐道。

曹彰、文聘、蔡瑁、張允四將紛紛點頭,徐庶吩咐下去,黃昏造飯,將士們都吃飽喝足,準備連夜去包抄鮮卑西部大軍。

一切安排妥當,夜半時分,王寶玉、徐庶和範金強等人,率領五萬大軍,馬摘鈴,人銜草,悄無聲息的向着西側包圍而去。

文聘、蔡瑁和張允也帶着軍隊起程,悄悄過河進入到河岔的中部。

根據先前的線索,西部只有兩萬鮮卑兵,正是鮮卑族的宇文部,而東部也有兩萬鮮卑兵,卻是鮮卑族的段部。

這兩個姓氏無疑都是被漢化的,以王寶玉在現代的知識判斷,這兩支鮮卑軍一定跟中原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宇文家族曾導致了後來大隋朝的滅亡,而段氏家族最爲有名的人物,則是武俠小說的大理國段譽。

339 無人駕駛037 逍遙車030 誤打誤撞690 愚人之論1863 難救其罪1532 母子情深2391 四人麻將085 柳下巷1757 泰西封1709 期盼歸來677 明智之舉324 不敢不服1895 三國使者2017 寶刀神威2106 巨人搏擊2354 不分長幼1999 冥頑不化1431 沒有退路2051 如沐清泉1291 妄自揣測1397 胯下之辱291 必是謠傳403 戒備之心1643 誘跑戰馬1316 滴水之恩1243 時光殘影1599 絲綢之路2178 戰爭基礎2146 訓練有素422 早生華髮1357 體質突變562 母在子亡2214 難阻衰退781 雞肋退兵015 八卦575 母抱子玉908 留條後路080 輕許諾言017 一路向北661 窮途末路1208 闖進三關1852 傾囊相助2080 輪迴不休386 中箭落馬646 譭譽參半1997 馭蛇之術372 自立山頭2119 走滿來張2143 朝拜湖神2007 人蛇大戰1506 參見掌門235 隱居臥龍1993 赤烏吐火173 老者于吉024 飛奔的神牛1815 西西里島623 高手過招1334 有問必答701 恩威並施1907 睦鄰不犯1851 翩翩之燕1942 輕取建威2044 雲夢大澤563 血腥巫術2323 驚天逆轉1171 燒城毀地941 挑飛戰馬498 願意代勞698 名師收徒197 愛卿平身1456 疲憊敵軍116 相同畫像337 白旗引敵782 清官崔琰1707 大宛聖王1241 蒙面佩刀660 泄憤招禍816 圍敵三岔河085 柳下巷1671 引路護航2425 藏匿封天1372 半兩碎銀1404 救女心切674 同病相憐646 譭譽參半928 城池失守1525 不值炫耀1371 螞蟻王國017 一路向北2192 殺人奪寶564 至寶換佳人2165 性情之神1191 百官之上1725 迎頭相遇268 結黨終成患800 盧龍塞466 開設錢莊097 長相憶350 哀哉奉孝1607 龍首之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