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三軍齊動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這一年註定是一個動亂的年代。正月之內,江東向交州用兵,三月份的交州正進行到關鍵時刻。洛陽王袁紹親率二十五萬大軍,號稱四十萬大軍,出征豫州牧孫堅。如此浩大的規模,立即驚動了豫州孫堅。爲了抵抗壓境的敵人,孫堅下令全民皆兵,凡豫州境內,十三歲以上的男丁,全部編入軍隊,凡二十歲以上至五十歲以下的婦女,加入輜重部隊,負責糧草的運輸和充當火夫。

這一軍令一下達,自然是民生災道,拖兒帶女舉家搬遷的,不計其數。當然也有捨不得祖上基業和感恩的,擁護着加入了軍隊。經過一個月的緊急動員,孫堅部的新軍增加十五萬,加上原來的舊部十五萬,共號稱五十萬大軍。

孫堅親率十萬精銳之師,前往豫州第一前線,長社城。出發前,孫堅把其弟,和兒子叫到跟前。“此去長社,生死難料,然生爲主帥,當在其職,某其位。你們不必相勸,豫州乃是中原的要衝之地,我們既然在此經營多年,自當以此爲家。此次我去後,許昌城交給伯符掌管,(注:伯符,孫策字,孫堅長子)弟,幼臺輔佐(注:孫靜,字幼臺,孫堅的親弟。)仲謀,(注:孫權字仲謀,孫堅次子)帶衆弟妹和家眷,去宛城留守。如我有什麼不測,豫州就讓伯符掌權,衆子當盡心輔佐。”

此時的孫堅已經年近五十,雖然帶着悲壯之氣,但其雄心並不弱,反而多了一股霸氣,給人的感覺是壓抑的和服從的氣勢。孫家衆人中,善謀者孫靜,其餘者年紀都還小,做爲孫堅的弟弟,孫靜還是道:“兄長貴爲一諸侯,不可冒險,親臨一線,可派大將前去既可,親兄長三思。”孫靜長的書生樣,一向不喜歡戰場的拼殺,但卻爲了家族的事業,一直盡心盡力。

孫靜一開口,孫策跪地請求道:“父親,這仗讓伯符帶您出戰吧!兒,願意拼死殺敵,絕不讓敵人跨見一步。”此時的孫策,年方二十六歲,正是如日方中的時刻,孫策在當年的長安之戰時,就顯出了超強的指揮能力,其武藝更是整個家族中,無人能敵的高手,他的建議立即引起衆家族人的贊同。

孫堅看着自己愛子,滿意的道:“我孫文臺此生無憾矣!有子如此,我還有什麼遺憾呢?將來的天下是你們的,此戰死生難料,?你還年輕,以後有的時機會。來,起來,你們不用再勸了。”

衆家人見孫堅意決,也只有強做高興的點頭了。“父親!”一聲清脆的聲音從長廊外傳進了屋內,一身戎裝的少女,勇敢的走了進來。“香兒,你這是做什麼。”孫堅口中雖然疑問,但神情確是出奇的溫柔,完全沒有剛纔對衆子的威嚴。如此可見,孫堅是如何的疼愛這個幼女了。此女正是孫尚香,孫堅最小的女兒,一向疼愛有嘉,也因此養成了她那刁蠻任性的性格。

一身的戎裝的孫尚香,顯的英姿不凡,多了一股英氣,少了一嬌柔的感覺。那清秀的臉龐,足以迷到任何人,的確有自傲的本錢。如果此時沈鷹在此,一定會驚訝的,大跌眼睛。

“父親,我要隨你出戰。”孫尚香拍了拍腰間的寶劍,顯的自信十足。(注:如果根據《三國演義》上的時間來做推斷的話,孫尚香此時因該最多十三四歲,根據他公元208年和劉備結婚來判斷的。但確實的年齡,我們無法考證,因此本書中,孫尚香的年紀稍微大了一些,希望大家能夠諒解,謝謝!)

孫堅好氣又欣慰,到還是嚴肅的道:“胡鬧!那有女孩家上戰場的,要是被敵人知道了,豈不是笑我們孫家無人了嗎?仲謀,還不把你妹妹帶走。”孫堅的一聲大喝,讓一直受寵的孫尚香頓時無法適從了,當下淚眼欲滴的撲進了母親的懷中了。孫家衆兄弟,對這個妹妹也都是疼愛有加,畢竟她是孫家唯一的女孩,又是最小的,雖然平時胡鬧了點,但大家都還是非常疼愛這個妹子的。

“父親,妹子也是一片孝心,你就別怪他了。”孫權是孫家衆兄弟中,最親和和文采最好的一個,長的雖然濃眉粗須的,但仍然有一股書生之氣。孫堅又何嘗願意呢?只是這是上戰場,不嚴厲點,她還以爲自己玩笑呢?

孫堅威嚴的掃了孫權一眼,道:“我走後,你立刻帶着大家向宛城進發,尤其是你妹子,給我看管住,要是被她溜走了,我拿你是問。”孫堅的話一出,孫權立即表示,道:“請父親放心,孩兒一定盡力做到。”

孫堅點了點頭,還是不放心道:“香兒,你給我乖乖聽話,不然我回來後,一定連你上次私自外出一事,一併跟你好好算上。”孫尚香躲在母親懷中,並沒有出聲,心中並沒有當會事。

孫堅吩咐完後,伸手一掃身後的披風,道:“我走了!”孫家衆子立即跪倒在地,道:“請父親保重!”孫堅倍感欣慰,大步流星的走出了州牧府。

“上馬!出發!”孫堅在校場之上,一聲大喊。六萬大軍浩浩蕩蕩的上路,旌旗蔽日,車馬如雲,士兵士氣高昂的踏上了未知的征途。

長社城,至於稱它爲城,是因爲這裡是最前線,這些年孫堅發了很多經費在這座小城中。這裡完全是以軍事的目的來建設的,更多的設施就是以打仗爲目的。駐軍多了,這裡的也漸漸的繁榮起來了。這或許就是人類的奇蹟吧!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奇蹟發生。這昨小城之中,賣的最多的東西,還是兵器。對於軍人來說,能夠有一把鋒利趁手的武器,才更有機會保住姓名。

孫堅的部隊徐徐進入了這個小城,此時城中並沒有多少了。該走的都走了,以前繁榮的景象都不見了,取代了的是緊張的氣氛。孫堅一進城,手下大將韓當率手下衆將就前來迎接了。

孫堅做事塌實,在見過禮後,道:“義公,現今局勢如何,敵人情況,可打探清楚了。”韓當追隨孫堅多年,彼此之間相知相熟,韓當也不轉彎末角,直接道:“主公,局勢並不樂觀,現在長社城兵馬連您帶來的共有十萬。而敵人的兵馬共三十萬,先鋒大將是河北名將顏良,三萬騎兵將在後日抵達長社。後面的袁紹中軍也將在十天後抵達,袁紹可謂是來勢洶洶啊!”

孫堅沉思了一下,也覺的情況要比自己預想的還要糟糕。但仍然鎮定的道:“公覆,德謀,你們二位以爲何!”黃蓋此時也在思考着,聽了孫堅的問話後,方徐徐道:“兵不在多,在於精。袁紹挾衆而來,必有許多弊端,我們先等敵人來後,再找其破綻,然後出擊。”程普也點頭道:“公覆所言甚是,我們先尋其弱點,在出奇破之,方有勝算。”

孫堅端坐帥椅,沉思了會,道:“好!那就先如此辦,衆將先下去操練兵馬,提高我軍的士氣,爭取一擊而勝。”

“末將遵令!衆將紛紛退了出去,孫堅一人在地形圖前,又沉思起來了。

袁紹中軍二十萬,從洛陽開拔,日行數十里,至滎陽宿營時。袁紹又再一次,召集衆謀士商議起軍情來了。袁紹手下最倚重的四大謀士,審配,逢紀,郭圖,許攸一起聚集到了袁紹的大營之內。袁紹也算是長的英武,形象威嚴,很有氣質的。端坐王椅,自有一股震懾人心的姿態。“今次大軍出動,豫州我是志在必得,你們可要想好萬千之策,保我大軍順利拿下豫州。”袁紹話音一停,許攸獻媚道:“請大王放心,今時我王師南征,自可手到擒來。想我北方雄師,所過之處,還不望風而降。”

一旁的審配(字:正南)聽的眉頭之皺,心中暗罵一聲,卑鄙無恥之徒。郭圖到是到像沒事人般,站立不動。逢紀見許攸捷足先登,把自己想說的話,說完了,心中一陣不滿,當也附和道:“大王放心,這次您御駕親征,自然是戰無不勝,到時候把玉璽拿到,我皇自可號令天下,一統河山了。”袁紹開始還在擔憂,聽了他們的話後,立即眉開眼笑起來了。

審配此時再也忍不住,道:“大王,此時雖然我們準備充分,但孫文臺在豫州經營多年,實不可等閒試之。再其孫文臺,素以勇猛柱稱,又深得用兵之道,其手下更有大將無數,我們還是小心爲妙啊!”袁紹聽完後,眉頭又皺了起來,心中不悅,但想道,當年孫堅的在虎牢關的威猛,又把剛想批評審配的話,吐進了杜中。

袁紹此時反覺的心煩了,當下揮了揮手,道:“你們先出去,讓我好想一下。”

“臣等告退。”四人心中各想各自的心事,徐徐的退了出去。

點擊察看圖片鏈接:

第238章 美女刺客第122章 天定緣分第164章 謀定而動第117章 前後夾擊第73章 圓滿結局第96章 有人稱帝第86章 丹陽談判第41章 孫堅背盟第220章 悲壯文聘第215章 雙龍出仕第229章 馬騰之死第205章 家中樂事(全)第224章 大戰前夕第229章 馬騰之死第60章 智取江夏第100章 動亂局勢第88章 陷入困境第48章 義弟歸來第125章 商議出擊第159章 秦淮學宮第209章 良才猛將(上)第172章 火燒聯營(下)第37章 羣雄會盟第150章 夏口韻事第91章 進攻焦鑊山第28章 穎川名士第230章 敵蹤突現第11章 江東二喬第200章 血戰臨穎第199章 鏖戰臨穎第182章 穎川失守第120章 緣分天定第165章 揮軍直進第41章 孫堅背盟第172章 火燒聯營(下)第149章 黯然逝去第149章 黯然逝去第46章 席捲江東(二)第236章 所向無敵第219章 議取西川第114章 追逐目標第117章 前後夾擊第120章 緣分天定第127章 大戰呂布第55章 策劃荊州第134章 預料之外第62章 大婚典禮第149章 黯然逝去第72章 大戰黃忠第202章 霸王歸順第63章 江陵之戰(一)第157章 秘密武器第127章 大戰呂布第51章 招賢納士第137章 全面撤兵第229章 馬騰之死第197章 天峰對決第158章 趙府婚宴第212章 平定嶺南第16章 壺關謀略第162章 鼎盛建鄴第138章 新的時代第189章 施展陰謀第159章 秦淮學宮第199章 鏖戰臨穎第168章 長社之戰第111章 許楮戰張飛第125章 商議出擊第91章 進攻焦鑊山第34章 進軍汝南第71章 虎將黃忠第103章 初現蹤跡第88章 陷入困境第163章 安南將軍第123章 亡命天涯第47章 席捲江東(三)第43章 天下大勢(下)第241章 如此女人第117章 前後夾擊第132章 鷹翔天空第148章 迴歸襄陽第159章 秦淮學宮第66章 江陵之戰(四)第216章 龍定三分第59章 河北局勢第129章 天下名士第106章 震撼場面第142章 江東喜事第76章 建鄴羣宴亮劍的自白書第176章 將星隕落(上)第49章 統一江東第60章 智取江夏第157章 秘密武器第34章 進軍汝南第47章 席捲江東(三)第74章 團聚時刻第100章 動亂局勢第48章 義弟歸來第67章 獻帝駕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