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年歲末,曹操在泰山奉高阻擊呂布,雙方交戰十數日,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戰後兩勢皆因死傷甚衆,而不得繼續征伐,乃各自退兵罷戰。
曹操順濟北、東郡一路退至東郡,聞河北陳翎屯兵陽平館陶,所部大軍正攻戰黑山軍張燕於真定,遂無意提兵助鄴城,留大軍陳留,輕車攜文武在“虎豹騎”的護衛下,徑回許都去了。
而呂布在撤回青州之前,留臧霸、孫觀兩將在泰山郡內駐防,以備曹操突然襲來。
呂布如此安排人事,一來因高順重傷,沒了聲威卓著之將制轄,呂布對他人來領此一郡甚感不妥。相比之下,曾與曹操兵戈相向,有着治徐州一地經歷的臧霸、孫觀兩人,無論是從忠誠這一方面,還是兩者的能力來說,都是相對較好的選擇。
二是許褚、徐盛、廖化等將經由此役之後,部屬傷亡匪淺,亟需補充兵力,又臧霸、孫觀兩人有着首登之功,兼臧霸、孫觀兩人原是本地人,將泰山郡事交付給兩將,於情於理,呂布覺得都比較合適。
此次泰山一役,原以爲能夠趁曹操注目河北之時,殺進兗州,攻略濮陽、東郡等地,未料曹操早有籌謀,呂布損兵折將,只得泰山一郡之地。
陳翎爲曹操所矇蔽,誤報消息是其一,自己孤身犯險是爲其二,徐盛見事不明是爲其三,…
此間種種,令呂布不甚煩惱。
陳翎是自己帳下屈指可數的將帥之臣,能代其號令三軍的人僅有陳宮、張遼兩人,沮授或亦可算一個,但他畢竟歸順自己不久,自己不可能將翼州數郡事交付給他治轄。原本高順恰是最佳人選,但…
聞得陳翎此刻正與張揚聚集兵勢,共擊真定張燕,臨陣換將是兵家大忌,呂布乃對陳翎做出去安北將軍一職,右遷翊軍將軍,罰俸一年,仍督領翼州軍政大事的處置,可謂不疼不癢。
既然罪魁禍首的陳翎如此處罰了,那麼徐盛這一小將,能在兵危之時,奮力向前爲自己抵擋
曹軍攻襲,呂布亦只是做出了去揚烈將軍之職,重新任徐盛爲討寇將軍這樣的處置。
賞罰分明,有懲有獎,在安撫臧霸、孫觀兩人之後,此一役中,爲夏侯淵所斬侯成的家小,呂布同宋憲一般無二,亦出資另置別院,居住在自己府上,贍養之。
陳宮、沮授兩人在此一役中,指揮調度有方,爲己勢取得泰山一郡立下汗馬功勞,呂布乃擇一吉日,在諸將衆軍面前,正式拜爲左右軍師,以誡己心,以踐己諾。
而殺退夏侯淵,令己軍在與曹操攻戰中,取得優勢的管亥,呂布給予其有“劍履上殿”的尊榮。
劍履上殿,衆臣子議事之時,皆席地而坐,入室須脫鞋,權貴、大臣上殿不得佩劍。
劍履上殿,即穿鞋佩劍直入殿堂。
與之相配的還有殿贊拜不名,殿贊拜不名,臣子朝拜帝王時,贊禮的人不直呼其姓名,只稱官職。這是帝王給予大臣的一種特殊禮遇。
這是呂布對管亥的一種肯定,是呂布加給管亥的一種殊榮。
同時也宣告着,呂布呂奉先,他是一個有野心的人,是一個想取天下而自代之的人。
爲何此刻呂布他會想起這麼一樁事來?
緣由就在於與曹操的數次爭戰中,從開始步履艱難,每戰必敗,直至現在有勝有負,使得呂布看清了曹操雖然有着天子在手,卻非不可敵之。
若再戰上數回,就算是每年止攻佔了曹操數郡縣地,但積少成多,這樣下去過個十年八載,失去翼州所有地域之後,兗州、徐州在自己逐步的蠶食之下,曹操勢窮不過是個時間問題。
在呂布的心目中,他已經看得很清楚了,只要陳翎攻下鄴城,自己全領青、幽、翼三州之後,其勢當與曹操相彷如,有兩雄並列當世之感。
佔據三州之地後,休養生息數年,再與曹操相爭中原,沒了後顧之憂的自己,與羣雄環側的曹操相比,孰勝孰負,有一目瞭然之嘆。
陳翎
的大局觀,從出長安那時,他就已經向自己稟明白,可恨自己當然只求一棲身之地,對此言論嗤之以鼻。
亡羊補牢,未爲遲也!
現在得其相助,自己始得有此基業,更有公臺、公與、文遠等文武引爲臂膀,只需按部就班,徐徐圖之,曹操隕落不過是水到渠成之事矣。
這些事情,陳宮、沮授、諸葛瑾等人,間有談及,呂布聞得之後,苦思其中,深以爲然。
就在呂布下定決心,不重蹈覆轍之時,圍困真定的周泰、張揚、顏良等將帥,得到了一封從城上射下來的書信。
書信中言道,張燕願降,但溫侯呂布必須給予“四安”將軍一職,並且將中山、常山兩國作爲安置黑山軍的治地,由張燕、楊鳳、羅市三人下轄領之。
此時呂布處罰陳翎的命令已經傳至真定陣前,周泰、陳震等俱聞之,若是張燕在此之前投書至帳這般言道,周泰、陳震兩人說不得也會順手推舟,接納了張燕的歸順之意。
但在此刻,在顏良、張揚等人的苟同之下,周泰起身激烈反對,並扯上陳震,與顏良、張揚等人舌辯起來。
究其原因何在?
無論張燕是否真心來降,在自己受託帥軍攻真定以來,鄴城那邊于禁等人悠哉悠哉,根本毋需擔心自己攻打上門前去,陳翎交託十數日攻下真定的籌劃,在張燕的拖戰中,時至今日,已經是歲末,十二月份了!
就算是接受了張燕的投降,今年已然是不可能再行帥軍征討鄴城,只能歸平原,以待來年再說。陳翎報稟給主公呂布取得翼州全境的作戰意圖,已經是不可能實現了。在這樣的境地之下,爲至交好友的將來打算,張燕不能降,必須強攻下來,取得輝煌的戰績,方能免除主公呂布對陳翎、自己等人的偏見。
呈報上去的戰績,受降張燕一軍,己方傷亡數萬,與斬殺敵將無數,討滅張燕,並中山、常山等郡國,哪一個對己比較有利,周泰還是能夠分辨得清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