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褚手持特製的環首鋼刀,穩穩架住何羣的刀鋒。
營帳中何羣親衛頓時醒悟,紛紛抽出環首刀來。
許褚暴喝一聲,左手閃電般擒住何羣持刀的右手。
何羣感到骨頭好像寸寸碎裂般生疼。
下一刻腥熱的血噴灑四周,許褚左手拿住何羣的人頭,“擅動者,殺無赦!”
衆人被他這一聲怒喝驚得不敢反應。
突然地,一個滿臉絡腮鬍的頭目持刀劈向許褚。
許褚奮力跟對方劈砍,只一擊,那人的刀就被磕飛,人也踉蹌着倒地。
許褚正要了結他,但看到了那人神色滲出的血跡,顯然受傷在先。
許褚哼了聲,讓個虎衛上來將他綁住。
覃遠咬咬牙大聲道:“何羣已死,周倉,你還要跟隨他陪葬嗎?大夥不爲自己想,也爲家小想想,是餓死,還是降了冀州軍。”
一衆將領互相觀望,顯得舉棋不定。
營外喊殺聲也響起,兩百多虎衛摸上來,砍殺着附近何羣的親兵。
遠處也燃起點點火光,是張郃率騎兵焚燒黃巾營帳,配合覃遠的招降。
在許褚怒目下,營帳裡的十幾個何羣親衛紛紛扔下了兵器,宣稱聽從覃遠的號令。
一個虎衛也將何羣人頭拿出去威嚇何羣的親兵。
不一會,中軍就被許褚和一衆虎衛控制住。
十幾個黃巾將領迫於威脅,在幾個人帶領下,紛紛表示原意歸降冀州軍。
並不是所以黃巾軍都歸降,當歸降冀州軍的命令傳下去後,立即有幾個將領帶部逃走。
袁尚在城牆上,焦急地看着黃巾軍營地的火光,田豐也神情緊張地站立一旁。
待到斥候稟報說黃巾歸降,袁尚呆了半響,然後心裡亢奮異常。
“元皓先生,這主持收降的事宜還要勞煩您,眼下還有另一部黃巾主力。”
田豐點點頭,“三公子放心,諸多事宜我們也已經商定好,收降另一部黃巾纔是要緊。”
袁尚面帶微笑,“其家眷在我手,收降黃巾事半功倍,方纔似乎有部分黃巾逃竄東去,如能遇到黃巾主力,正好渙散其軍心。”
收編百萬的黃巾確實是件繁瑣的事,在袁尚田豐授意下,近十萬黃巾軍放下兵器,但都還就地駐紮。
百萬的家眷也調撥了些營帳,讓其就地駐紮。
濟南國東,土鼓。
經過多番阻截,郭嘉、張遼帶着一千五百多騎兵終於退到濟南的土鼓。
在兗州到土鼓這段路程裡,就有約五百的騎兵陣亡,但他們成功滯緩了黃巾主力的行軍速度。
一旦進駐土鼓,張遼忙着整頓兵士,準備接下來的大戰。
郭嘉就帶着典韋和狼衛巡查土鼓的城防。
讓郭嘉想不到的是,土鼓的縣尉居然是個二十出頭的青年。
“郭從事可是要巡查城防?”正在城牆上佈防的縣尉問道。
“是也,聽說你是張俊義將軍舉薦的?”郭嘉好奇地問道。
縣尉拱手道:“在下濟南人,姓易,名榮,字俊運。承張將軍不計我帶兵襲擊的前嫌,舉薦我爲土鼓的縣尉。”
“所謂外舉不避仇,況且大家現今同爲袁青州臣子,哪還有仇恨一說。”郭嘉道。
易榮趕緊稱是。
郭嘉在易榮的帶領下,徹底地視察了土鼓的防務。
末了,郭嘉讚許地不住點頭,“俊運真乃幹練之才,這麼短短時日,不僅加固了城牆,還將士卒也訓練地井然有序。”
“土鼓城小,然其爲濟南門戶,上面兵少,派千餘兵卒,所以只能從城防跟兵卒的訓練下手。”
郭嘉拿出了袁尚新傳來的軍報,“我軍在濟南城下收降了黃巾百萬家眷,然其安置成了問題,不是一時半日能處理好的,所以不能讓尾追而來的黃巾到濟南。”
易榮會意,“就是說,土鼓就是跟黃巾決戰的戰場了?”
“黃巾賊離這裡只有半日的路程了,我等要將其拖在土鼓,再等待濟南的援軍。”郭嘉說到這,也感到了疲倦,這些日子來的隨軍征戰,着實辛苦。
土鼓城下,黃巾軍駐地。
管亥感到了深深的挫折,還有無力感。
從濟南逃來的黃巾在土鼓附近跟管亥這部黃巾主力匯合,同樣的,家眷被俘的消息也傳遍軍中。
儘管管亥控制住了從濟南潰敗來的黃巾兵卒,但這樣更加深了兵卒的懷疑。
在土鼓的冀州軍也不斷地射來招降書,要不是管亥帶親兵的強力鎮壓,這一部黃巾軍就會立時崩潰。
由於手中大將不多,袁尚在緊急收編安頓了黃巾後,親自跟張郃帶兵到土鼓跟黃巾軍主力決戰。
百萬黃巾新降,袁尚留下了三千的兵卒給田豐守濟南。這樣張郃所率領的就只有兩千的步卒、一千騎兵。加上袁尚的兩千戍衛步卒也顯得人少力單。
但袁尚不得不加緊跟黃巾軍的決戰,因爲雖然曹操沒有動作,但還窺視一旁。深知心理戰作用的袁尚,還帶上了幾百黃巾降卒來喊降。
在離土鼓三裡多,張郃就建議在此處高地駐紮,以跟土鼓遙相呼應。
二十多萬的黃巾兵卒遍佈土鼓周圍,在張郃、許褚親自率兵阻截下,袁尚軍才能建好營寨。
袁尚、張郃就帶着許褚和一衆虎衛站到營寨土牆觀望敵情。
在袁尚身後還有一個面色黝黑的中年黃巾降卒。
“黃東,你帶人換上黃巾的服飾,立即去聯絡有意願投誠的將領,事成之後賞你百金。”袁尚看着叫黃東的黃巾降卒道。
黃東聽到百金封賞,呼吸也加快了幾分,“大人放心,必定能拉到一半的弟兄來投誠。”
待到黃東下去後,袁尚來到張郃面前,“俊義將軍,我已差人送信進城給郭奉孝,張文遠他們,約定三日後決戰,此間營寨的防守就有勞了。”
張郃抱拳施禮,“公子寬心,兩千‘大戟士’已練成,任憑他黃巾有百萬之衆,也無法越雷池半步。”
袁尚笑着拍了拍張郃肩膀,“我有張俊義,區區黃巾何足懼哉!”
三天的時間不長,但黃巾軍對土鼓和袁尚軍營地的攻擊日日不斷。
土鼓縣尉易榮爲了讓張遼軍休整,親自率兩千守軍日夜不停地守城。在他講述黃巾破城則屠城的威嚇下,城中也組織了五百的壯丁協助守城。
袁尚這邊,兩千的重甲步卒輪番上陣,抵擋了黃巾軍一波又一波的攻勢。
好在黃巾軍無心戀戰,攻勢不甚強烈,這三天時間裡,袁尚軍傷亡也不大。
第三天清晨,郭嘉親自登上了土鼓城牆。
他身後跟着幾十名狼衛,典韋則帶剩下的兩百多狼衛,跟隨張遼的騎兵一起出擊。
看着眼裡佈滿血絲,身材矮小,臉色憔悴的縣尉易榮,郭嘉心裡不禁感慨,“俊運真乃勇傑之士,張俊義舉薦了個賢才。”
易榮笑了笑就累倒下去。
張遼所部的一千五百多騎列隊到了城外,千多騎行動間井然有序,毫無嘈雜之聲。
典韋和兩百狼衛跟在張遼身邊,做最後的突擊隊。
另一邊,袁尚軍也出了營寨佈陣。
在張郃調度下,兩千大戟士擺出魚麗陣,一千騎在陣後做機動。袁尚跟許褚的虎衛,還有張郃就居陣中指揮。
管亥在帳中和衣而睡,聽到警報他立即驚醒,披上鎧甲後,趕緊召集人馬在中軍大帳外集合,他一直在防備冀州軍的襲擊。
二十多萬的黃巾軍,除了五萬留守營地,約十五萬的兵卒按管亥的命令,對着袁尚軍陣佈下方形大陣,遙遙對恃。
管亥狠狠地吐了一口唾沫,“冀州崽子們終於肯出那烏龜殼,堂堂正正地對幹了麼!”
“管帥不要大意啊,保不準冀州軍還有啥詭計。”一個副將提醒道。
管亥這些日子實在覺得窩囊,恨不能滅了冀州軍,“讓左軍的曾計,右軍的李光他們進攻,咱中軍防範冀州騎兵,然後給他們狠狠地一擊!”
兵卒搖動旌旗,黃巾軍左軍右軍一齊緩緩向袁尚軍移動。
但左軍走出管亥中軍一段距離後,不再前進,而是向左移動。右軍看到左軍怪異的行動,前進速度迅速滯緩下來。
管亥大怒,“曾計他們搞什麼!想死麼。”
冀州軍陣中,袁尚張郃都看到了黃巾軍左軍的行動,證明這一部分黃巾已經歸降。
“是不是跟張文遠他們配合攻擊黃巾中軍?”袁尚問道。
張郃點頭讚許,“我軍一面防範黃巾右軍,一面牽制住黃巾中軍,張文遠就可伺機擊破他們中軍。”
兩千大戟士踏着沉重的步伐緩緩地前進,雖然人不多,但那種厚重的壓迫感,令黃巾軍本就渙散的軍心更加膽寒。
管亥親自持刀策馬帶着中軍衝鋒,右軍也緩緩地圍上了袁尚軍。
“喝!”隨着整齊的口號聲,前面一排的大戟士紛紛揮出長戟。
黃巾軍前面的長矛兵也挺矛擊刺。
血花四處飛濺,兵士們可以清楚地感到同伴發出的哀嚎聲,還有涌出的血液。
前排的兵士倒下,後面的人趕緊接上,他們反覆地使出格擋,挑刺那幾個動作,直到對手倒下,或者自己倒下。
袁尚在軍中聽着那哀嚎聲,廝殺聲,聞着那血腥還有揚起的塵土味。這不是他第一次經歷戰場廝殺,但這樣面對面的慘烈對劈,讓他不適之餘,那股隱藏的暴虐本性也被激發出來。
袁尚軍大戟士佔據鎧甲兵器上的優勢,士氣上更是不能比,一陣廝殺後,黃巾軍節節後退,而變成大戟士進攻。
張遼帶着那千多騎一直遊離在黃巾軍外圍,他們靠近後就彎弓漫射。看到黃巾軍中軍的停滯跟後退,張遼明白戰機已到。
千餘騎呈縱隊直插黃巾中軍。
張郃看到遠處有騎兵突擊,趕緊讓左後方的一千騎也配合突襲黃巾中軍。
張遼臉色毅然,持戟帶着部下不斷劈開擋在前面的黃巾軍步卒。
典韋也一馬當先,一雙大鐵戟揮舞地虎虎生風。
越接近黃巾中軍,抵抗就越激烈,這裡都是管亥親衛,戰力最強。
典韋眼尖,看到了中軍大旗下的管亥,他徑直攻殺過去。
典韋何等勇猛,又有戰馬的衝擊,這些兵卒如何抵擋得住。
靠近管亥,十幾個黃巾兵卒持矛一齊捅向典韋。
典韋左手一戟格開幾柄矛頭,接着右面又有幾桿長矛刺到。
典韋伸手上前,用胳臂夾住了長矛,跟幾個長矛兵較起力。
其餘黃巾兵卒哪會放過這個機會,餘下的長矛又刺向典韋。
騎在馬上突進的典韋成爲黃巾軍長矛手明顯的目標,典韋能護住自己,但護不住戰馬。
間不容髮之間,典韋跳下戰馬,揮戟逼開長矛。
管亥又驚又怒,他惱怒典韋單騎突進不將他放在眼裡,又驚於典韋的武勇。
典韋踏步靠近管亥,但是一排親兵將管亥護在了中間。
典韋呼喝一聲,逼退周圍兵卒後將雙戟插地,接着他取來腰間別着的十把手戟。
在雷霆般的怒吼聲中,四把手戟接連飛出,排在管亥前面的幾個兵卒應聲而倒。
看到典韋勇猛如廝,其餘兵卒無不膽寒地後退。
剩下六把手戟再次擲出。
管亥看到迎面飛來團凌厲的黑影,周圍不少兵卒阻擋,戰馬已來不及催動,他只能揮刀格開手戟。
“鐺”的一聲,手戟彈開,管亥虎口出血,長刀也震脫手。
這段時間,後面的張遼跟狼衛也衝殺上來接應典韋。
“劈了那廝!”典韋拿鐵戟呼喝道。
張遼當然不會遲疑,策馬徑直取向管亥。
管亥驚怕,哪顧得其他,縱馬向左面逃去。
主帥逃亡,其餘兵卒哪還有心廝殺,一時間黃巾軍兵敗如山倒。除了管亥帶的兩萬親兵逃走外,其餘約十三萬黃巾兵卒皆投降。
營寨中的黃巾兵卒看形勢不妙,在歸降的黃巾頭領勸說下也都降了冀州軍。
漢初平三年九月,冀州袁尚軍於青州濟南、於陵與青州黃巾會戰,冀州袁尚軍大勝,收降二十餘萬黃巾兵卒,近百萬黃巾軍家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