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和選擇在正午時分率軍進入薊城,爲了這場無聲的全民閱兵,他特意穿了一件銀光晃眼的鎧甲,頭戴一頂金光燦燦的虎頭兜鏊,肩後披着黑色的披風,腰間懸掛三尺青鋒劍,胯下則是騎着一匹披掛着全身甲的雄健大馬,那股威風凜凜的氣勢就好比是神兵天降,讓街道兩旁觀望的百姓看了非常提勁。
爲了給公子置辦這身拉風的行頭,可是費了徐邈不少功夫,如今看來效果十分明顯,薊城百姓顯然對於大公子這種“王者歸來”的氣勢非常的歡迎和喜愛。
雖然劉和覺得穿着沉重的明光鎧,頭戴虎頭兜鏊簡直就是一種活受罪,但他明白在這種場合哪怕是裝樣子,對於提升部隊士氣,鼓舞振奮人心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義。所以,他決定今後只要逮住機會,就裝逼耍酷!
簇擁在大公子兩側的是一百名黑甲鐵騎,他們清一色地騎着黑馬,身穿塗了黑漆的兩檔鎧,頭戴遮面的黑色鐵盔,手持長柄的斬馬大刀,從人到馬都散發出濃烈的煞氣,逼得路旁圍觀的人羣不由自主地向後退。
這一百名黑甲騎士出自太傅衛隊騎兵營,已經是劉和砸鍋賣鐵湊出來的一點家當了。雖然人數有點少,無法跟公孫瓚的三千白馬義從相比,但也讓薊城軍民看到了新的希望。僅從名字上就可以聽出大公子組建黑甲鐵騎的用意,分明就是衝着白馬義從去的!
緊隨黑甲騎士之後的是五百名手持一丈多長刺馬槍的長槍兵,長槍兵後面是五百名手持大戟的猛士,大戟士後面是五百名刀盾兵,刀盾兵後面是五百名斧椎兵。
這兩千名精神抖擻的步兵,便是出自訓練團長槍營、大戟營、刀盾營和斧椎營的精銳,雖然人數不多,但經過了近兩個月的集中訓練之後,已經有了很大變化,早已不復當初鬆鬆垮垮的樣子。
隨大公子一起入城的先頭部隊,便是這兩千一百人了。圍觀的老百姓雖然看得有些意猶未盡,但他們也聽說了還有一萬主力部隊距離薊城只有半日路程,在夜晚時分就會入城。
由趙雲親自訓練的一千五百名騎字營精銳和慕容平親自訓練的一千名射字營精銳,並未跟隨劉和出現在民衆的視野當中,他們將會在夜晚時分混在入城的普通部隊中不着痕跡地直接進入軍營。
可不要小看這一千五百名騎兵和一千名弓弩手,歷史上縱橫天下的三千白馬義從便是在界橋附近被麴義的八百先登死士給打殘了的。劉和這次若想陰公孫瓚的話,就靠這兩千五百人了。
太史慈率領鉤鑲營、車營和兩千普通士兵還在後面趕路,他們距離薊城還有三天的路程,正常情況下應該不會耽誤什麼戰機。
鉤鑲是一種可以鉤和推的兩用兵器,中間安裝盾牌,並帶鉤具以勾束敵人的武器,既可用於防禦,又可用於勾殺。鉤鑲營最大的用途在於守城頭,也可以充當弓弩手的肉盾,這次劉和雖然只帶了五百人回來,但若只是用於防守薊城,卻也夠了。
車營屬於比較冷門的兵種,已經漸漸退出了戰爭舞臺,但卻被劉和重新組建了起來。不過劉和整的這個車營與先秦和西漢時期的戰車完全不同,其主要作用是充當活動城牆來使用,爲步兵特別是弓弩手在野外提供庇護,防止被敵軍的騎兵衝進陣營裡面來砍瓜切菜。
自從見識過鐵蒺藜與車陣相互配合發揮的巨大威力之後,劉和現在對於將車營僞裝成糧草車來吸引敵人的偷襲非常期待,他很想看到公孫瓚的騎兵偷雞不成的那種倒黴相。
劉和一路顯擺着進入了州牧府中,然後規規矩矩地向老爹行了大禮,問過安之後,又向趙該、齊周、李敏、公孫紀、鮮于輔等人一一見禮,好一陣繁文縟節。
衆人不過數月不見劉和,這次忽然看到大公子一身戎裝地出現在面前,都有種判若兩人的感覺。
劉和雖然是個“戰五渣”,但他好歹主動深入底層當兵鍛鍊了一個月,又整天泡在軍營內與將士們打成一團,所以身上自然而然地養出了一些武人氣質,比之當初剛回薊城時一副文弱書生的樣子,確實有了很大改觀。
跟在劉和身後的李嚴、劉政、徐邈、孫禮、慕容平等“少壯派”也是個個精神飽滿、鬥志昂揚,與廳中的老傢伙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劉虞問劉和:“怎麼不見趙都尉?”
劉和回答:“子龍率領主力在後面數十里,掌燈時分便可入城!”
劉虞又問劉和:“這次對付公孫瓚,可有信心?”
劉和眨幾下眼睛,回答:“我一路上都在想是把公孫瓚趕回遼西,還是把他留在冀州,又或者是直接幹掉,想來想去的,一直沒有拿定主意,所以只好回來聽父親大人您的吩咐!”
劉和說這話的時候,一臉認真,彷彿公孫瓚不過一條野狗,想怎麼趕都成,萬一失手打死了,也是活該。
劉虞被兒子這番冒大氣的話氣得苦笑出來,他對劉和說道:“怎麼打仗的事情,我不想過問。從這一刻起,薊城六千兵馬、居庸八千兵馬、五阮關六千兵馬,統一交給你來指揮,幽州所有官員都受你節制,你有臨機專斷之權,不必向我請示。”
劉和也不跟老爹客氣,說道:“父親只管放心,我這次保證讓公孫瓚‘受益終生’,‘回味無窮’!”
“連日行軍十分辛苦,今日便不要商議軍情了。你先去東院向兩位夫人見個禮,順便看看你幼弟,然後返回營裡歇息去吧。”
“孩兒謹命!”
劉和在衆人面前露了一面,領了老爹親賜的“尚方寶劍”,樂顛顛地去後院給兩位“後媽”請安去了,留下一羣心思各異的人在議事廳內。
當日夜裡,趙雲準時率軍進駐薊城,上萬大軍蜂擁而至,一時之間將薊城各處軍營都塞得滿滿的。
趙雲一到,劉和便連夜升帳議事,不復日間自信和輕鬆的樣子,整個議事廳內的氣氛一片肅穆。
“下面由李主簿介紹軍情!”主持軍事會議的劉和開口說道。
李嚴起身來到掛起的一張巨大地形圖前,手持一支硃砂筆非常迅速地將地圖上的潞縣、雍奴和安次三城圈繪出來,然後又在潞縣那個紅圈旁邊標註:單經部,20000人;在雍奴的紅圈邊標註:公孫瓚部,20000人;在安次的紅圈旁標註:鄒丹部,10000人。
標繪完敵方的兵力分佈態勢,李嚴又換上一支綠色的顏料筆將陽鄉、廣陽、方城等地標繪出來,然後又將灅水、沽水、鮑丘水等三條薊縣周圍的河流標繪出來。
仔細做完這些之後,李嚴說道:“諸位,根據目前我們獲得的消息,公孫瓚兵分三路對薊城形成了一個三路進逼的態勢,雖然看似齊頭並進,但他一定不會將所有兵力都投入到圍攻薊城的戰鬥之中。原因很簡單,薊城是幽州最大的一座城池,不僅城牆修築的高大堅固,而且城內糧草儲備豐足,就算在完全與外界隔絕的情況下,也可以堅持至少半年之久。”
“公孫瓚的精銳部隊主要是行動迅速的騎兵,而騎兵在攻打城池時毫無優勢可言,所以他一定會想辦法逼迫我軍出城與他在野外進行決戰!那麼,公孫瓚如何逼迫我軍出城作戰呢?我推測他會首先命令駐守在安次的鄒丹部進入涿郡攻佔涿郡的全境,若是這個階段我們不派兵救援涿郡,等到公孫瓚完全佔據了涿郡,就會讓鄒丹部進一步向北推進,進駐廣陽。”
“一旦鄒丹佔據了廣陽,公孫瓚就會給駐守潞縣的單經下令,命其率軍向西渡過鮑丘水和沽水,攻擊薊城北邊的的昌平。在這個階段,我們若是出兵救援昌平,一直留在雍奴的公孫瓚本部和進駐廣陽的鄒丹部就會合力攻打薊城。”
“若是我們繼續龜縮不出,那麼等到昌平被佔之後,公孫瓚會命令單經繼續向西攻擊軍都,直至將薊城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城池全部派軍佔據。到了此時,我們便徹底與外界失去聯繫,最終被活活困死在薊城。”
“公孫瓚的計策很簡單,就是仗着兵力比我們多出一倍半,所以採取穩步前推、逐漸蠶食的辦法來逼迫我們向西北方向撤退。他有一支戰力強橫、行動迅速的騎兵大軍,隨時可以從一座城池趕往另外一座城池進行支援,也可以從幾座城池同時發起對薊城的攻擊。”
“方纔,我分析了公孫瓚可能對我們採取的策略,下面我再分析一下我們的破解之策。此役的關鍵,在於從一開始遏制住公孫瓚的蠶食計劃,而遏制公孫瓚最好的辦法,就是將兵力僅有一萬的鄒丹部迅速徹底的解決掉!”
“公孫瓚欺我們兵力不如他多,但若是我們在安次進擊陽鄉的道路上埋伏一支奇兵,同時又在安次與雍奴之間派出一支部隊阻截公孫瓚本部的增援,到時候重創或者徹底解決掉鄒丹的一萬兵馬並非沒有可能!”
李嚴的分析絲絲入扣,又藉助了地形圖的直觀表示,這讓參加軍情商議的所有人都看得一目瞭然,腦海中對於如何迎擊公孫瓚有了更爲深刻的思考和認識。
劉和補充說道:“此戰,公孫瓚最大的優勢是兵力多,而我們的優勢卻是手段多!他以爲自己麾下騎兵衆多,而且還有白馬義從這樣的精銳,我們就得嚇得躲起來,不敢派出主力部隊尋機殲敵。但是,我們偏偏就敢只留三千左右的兵力守城,然後將一萬五千人投入到圍殲鄒丹部的戰鬥中去,在局部形成兵力優勢!”
“此戰的關鍵,就是以三千精銳步兵死守薊城,即使是在面對單經和公孫瓚兩部聯合起來四萬兵力的合力圍攻,也要絕對保證薊城的安全!”
劉和最終爲如何迎擊公孫瓚定下了調子,那就是主動出城尋殲鄒丹部,讓公孫瓚體會到己方防守薊城的堅定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