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四散斥候

張溫沉默半晌,他自詡正直,但也對一些世事看得通透,若換作平常之時面對家世有所質疑之人,必會三思而後行。然則普天之下,一方豪族,獨霸鄉鄰,純屬正常之事。即便祖昭有不良不正直家勢,如今正是用人之際,也只能勉強將就一番。

深嘆一口氣,他臉色凝重道:“若元清之話屬實,這祖昭我倒真是有些看走眼。可惜,就事論事,縱然這祖昭家中有百般不是,但祖昭曾擊退犯境胡賊、率衆討伐賊寇,今時今日所呈請之事也在情在理。只能說,擇其優則用,擇其弊則除。”

王維看得出來張溫有所動搖,於是繼續說道:“若真是如此,倒也是好的,正如下官所言,祖家之中也或有一二良知者,但願這祖昭便是如此之人。只是即便如此,下官仍有一些話不得不說。據下官在徐無縣一位舊友所言,早幾年前祖家莊便私屯兵甲、大蓄良馬,早先令支縣討賊一役,祖家子弟便盡出良馬,着實威武非常。而就在月前,祖家莊又假借備盜之論,更是公然招募工匠,大量打造兵甲。”

他沒有把話說完,把話說到這裡,自己的意思已然不言而喻。

張溫着實一驚,他身爲朝官,最是重視綱常法紀,私鑄兵甲一向視爲重罪,更何況早一段時間自己纔剛向右北平郡征馬,可結果全郡收上的馬僅僅不到五十匹,祖家莊既有如此之多的良馬卻加以掩蓋不交,其心之異,一目瞭然。

“竟有此事!”

王維連連點頭,深沉的說道:“雖說祖家保境安民,討伐胡賊,或許不見有異心。可此等稱霸一方的豪強,也不得不加以防範。”

張溫面色愈發顯得難看,情緒所至,忍不住舉掌拍了一下桌案。緩緩搖頭,他說道:“私鑄兵甲,這還了得!”

王維沒有再多說其他,他的目的儼然達成,只需表面上隨着張溫的神色一番附和罷了。

翻來覆去尋思,張溫心中已然有了一番決定,不管徐無縣祖家究竟是何意圖,但犯下如此大逆不道之罪,他身爲朝廷命官絕對不能縱容。至於鎮壓昌城叛亂之事,大可先按照早先商議好的來辦,讓劉州牧把命令下到右北平郡郡府,交由文丑全權指揮。而同時,他也一定要好好辦一辦徐無祖家。

“行了,我知道了。”

張溫說完這番話,長嘆一口氣,眼神眯成一條線,最後落在了桌案上祖昭的呈請文書上。

一時之間竟有許多感觸。

王維告辭離去,出了行轅大殿,回到自己的押房。

此時,他心中很是得意,總算能幫老友出這口惡氣,此次定要讓姓祖的一家吃一個大教訓。得意罷了,他立刻叫來一名親信隨從,對其吩咐道:“你今日便去一趟徐無,告訴趙安,讓他儘快蒐集祖傢俬鑄兵甲的證據。這次,我便送他一個大人情。”

親信隨從連忙點頭,應道:“知道了,老爺。”

王維又叮囑道:“路上小心點,別出了漏子。”

轉眼之間,除夕已過。

對於徐無縣乃至整個右北平郡而言,今歲的除夕只怕是最讓人揪心的一次。

大雪依舊不消停,天氣愈發寒冷,就放佛時時刻刻都有數不清的針紮在骨頭裡。

老天爺似乎對連年的大旱有所覺悟,於是把之前幾年虧欠的雨水全部化作大雪,一次性集中在正月這段時間進行補償。徐無縣好幾處山林深處的村莊,甚至都遭遇了雪災,房屋坍塌,人畜傷亡,流離失所,哭天喊地。於是,越來越多無路可走的窮人流蕩在郡境之內,一旦最基本的生存遭受到危險,這些人就會順理成章走上另外一條道路。

縣城周遭的情況還算好,尤其是祖家莊,在北地生存這麼多年,該經歷的遭遇都曾經歷過,也因此該做好預防的措施也都做到十分周全。祖昭並不清楚深山野林之內的情況,而他現在也沒有那麼多心思去關注這些細枝末節。

規定二十四天的備盜訓練,一天也不能落下。他不僅要親自參與其中,偶爾還要到其他鄉亭上進行巡視。整日幾乎很少落在家中,時不時甚至還要在外留宿。

各亭隊見祖昭身爲堂堂大公子,今歲備盜的領隊之人,天寒地凍之下還能與其他民壯同出入、同食宿,無不心生仰慕。也正因爲祖昭身先士卒的表率,即便天氣在惡劣,即便恰逢正月佳節,各亭隊皆是堅持每日訓練。

正月初五這天,經過一個月的籌備,在祖昭親自選拔之下備盜斥候隊總算成立。

斥候隊的初衷與祖昭一開始的想法一樣,正是因爲郡中動亂,敵在暗我在明,故而需要一支能打探情報消息的偵探隊伍。當然,這只是斥候隊在備盜時期最淺顯的作用,而在真正的戰場上,向來都需要能洞悉敵人動向,不僅僅是緣自後世的作戰思路,早在《孫子兵法》中業已提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說法。

祖昭選拔的斥候隊成員一共二十人,大部分是祖家莊本門子弟,也有各亭隊推舉並經過考驗的精幹者。他不在乎這支隊伍有多麼“精銳”,但“精幹”是絕不能少,遇事善於巧變,懂得追蹤之術,又精於狡黠言談。這三者若只選其一,人才比比皆是;然則三者聚於一身,則實屬於罕見才能。

因此,斥候隊基本上都是獵戶出身,而且還不能是老實巴交的獵戶,要兼有遊俠兒和市井之徒的油滑弄巧。

祖家本門子弟雖多是世家子弟,但也有一些家境並不好的贅入、庶偏人家。而這些人家出生的子弟,少不了輕狹之人。大抵上便是以這些子弟爲骨幹,其他人爲輔,祖昭時不時會與斥候隊小聚,灌輸一下較爲崇高的責任思想,以免這些人太過油滑得沒譜。

好在即便是東漢末年,民風依舊樸實。像斥候隊這樣聚集全縣之狡猾,也比不上後世那些巧言令色之徒的十分之一。再者北地但凡是男兒,多多少少會有“俠義”之心,“俠”雖不是什麼好字,但正是這樣一羣人的活躍,方纔奠定了將“俠”與“義”結合在一起的精神理念產物。不得不說,祖昭對他們還算放得下心。

正月中旬,祖昭便下令斥候隊散落到徐無、令支、夕陽、俊靡等周遭較近之地蒐集情報。

第33章 ,四月之初第28章 ,猛將入麾第1章 ,寒風襲來第49章 ,絕塵而去第69章 ,分兵追擊第50章第62章 ,對太守話第57章 ,縣府一會第85章 ,吾亦前往第61章 ,硬上弓第29章 ,城外接敵第17章 ,韓當義公第104章 ,刺殺未成第47章 ,以正軍紀第97章 ,獲勝之餘第47章 ,策而後行第34章 ,搭救胡姬第79章 ,昌城叛亂第64章 ,郡府奇遇第68章 ,一箭之記第1章 ,寒風襲來第36章 ,助公孫瓚第29章 ,侄輩遊繳第66章 ,夢兆再靈第80章 ,新夜第33章 ,難得良將第27章 ,決堤洪流第56章 ,兩縣之見第51章 ,一酒一言第112章 ,雙雄爭鋒第105章 ,陳宮妙計第23章 ,以武立威第15章 ,爲官爲財第46章 ,殺無赦第27章 ,決堤洪流第20章 ,公孫小半第99章 ,上奏何進第7章 ,又一公孫第24章 ,不分伯仲第4章 ,李信帶信第7章 ,察舉提拔第15章 ,爲官爲財第30章 ,舌戰都尉第67章 ,銷蝕硫磺第33章 ,回程路上第17章 ,韓當義公第39章 ,韓當夜訪第23章 ,夜路之變第50章 ,胡騎遊射第9章 ,決死一搏第48章 ,大戰紀靈第67章 ,救場第52章 ,新有禍亂第13章 ,二月十一第100章 ,血濺宮牆第90章 ,賊酋王政第28章 ,猛將入麾第3章 ,欲加之罪第25章 ,原來如此第45章 ,猛將入營第1章 ,寒風襲來第87章 ,信到薊縣第40章 ,背後中傷第45章 ,猛將入營第47章 ,策而後行第80章 ,新夜第2章 ,安居樂業第88章 ,四散斥候第46章 ,田豫田憲第61章 ,硬上弓第35章 ,故我忠臣第72章 ,智取要計第74章 ,自有風範第69章 ,分兵追擊第60章 ,削鐵如泥第36章 ,郡地有議第41章 ,無可說服第68章 ,別有爭執第92章 ,正面決戰第70章 ,夜下出城第60章 ,削鐵如泥第58章 ,公孫伯圭第7章 ,又一公孫第70章 ,千斤大魚第15章 ,小小較量第52章 ,遭遇黑箭第80章 ,新夜第64章 ,首戰必敗第101章 ,尋找少帝第62章 ,糧草問題第21章 ,滋生事端第12章 ,背後故事第71章 ,圍追堵截第20章 ,公孫小半第31章 ,配置人才第34章 ,潛行夜談第37章 ,公孫家意第3章 ,胡馬犯境第91章 ,大破妖法第57章 ,縣府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