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烏丸鮮卑大屯田

劉坤喜得貴子,或許是因爲興奮,或許是覺得前一段時間,自己確實有些鬆懈,決定好好規劃一下將來。

武力暫時不需要發展,那便發展幽州的經濟民生吧!

劉坤帶來了現實世界改良過的玉米、小麥種子,幽州百姓如今也是一年兩收。劉坤也曾指導百姓使用農家肥,至於化肥什麼的,他不打算搞。

在三國世界待的越久,越是喜歡這裡的山青水秀,他可不想污染了這個世界的山山水水,變的個現實一樣,到處烏煙瘴氣。

待到日後佔領島國,將造紙廠,化工廠等污染廠子,全開到那裡,也算是報一報侵華之仇!

(島國的一百多位首領哭訴道:“我們和你有什麼仇,我們是非常敬仰大漢的好人吶!後代子孫作孽,不關我的事吖!)

糧食嘛,再加上紅薯和土豆吧,很多的穿越者,都說這東西在古代也高產,不知道是真是假,暫且弄過來試試。

在沒有化肥的時代,即便是高產,也不可能像現代一樣畝產幾千斤,不過這兩種作物抗旱倒是真的。

對了,還要種棉花,把這個事給忘了,棉花也可以和小麥套種,有了棉花,既可以解決百姓穿衣問題,又可以解決百姓冬天取暖的問題。

不行!不行!

還要在等等,待我登基以後,再拿出此物,以示天降此等作物,讓百姓相信的我正統。

既然這些要等等,就謀略一下北方吧,如今烏丸部族,以及中部鮮卑的部族,經過半年的漢化,已經全部說漢語、執漢禮,馴化成效不菲,下一步可以進行以胡制胡的策略。

不過動用大軍遠征,所耗糧草不是小數目,典韋和關羽要能夠自給自足纔好,在後世,東北三省乃是全國的大糧倉,彈汗山附近也有不少的良田。如今還未至三月,現在去屯田,爲時正好!

揮筆寫下將軍令,喝到:“護衛!”

兩名親兵應諾而進!

“傳令關羽、典韋,將士卒精簡至五萬,多餘的士卒改編爲屯田軍!

傳令,命韓忠、攜帶2000青壯,至富力城關羽處,負責屯田事宜。

命孫仲,率領2000青壯,至鮮卑王城典韋出,負責屯田事宜!”

士卒應諾接令而去,劉坤再次思考起來;

百姓的富足,體現在生產力,一旦生產力超過自身消耗,自然而然便會國富民強,相比而言,金銀並不是很重要。

若是生產力的產出小於消耗,有再多的金銀,也是白搭!所以劉坤從沒有着急去挖金礦,挖玉礦。

對他而言,能從各個豪族手中掏錢出來,比費力挖礦要強。

說起金銀來,劉坤也是來到漢末才知道,漢朝並不缺金,

不要提白銀,白銀在時代確實非常的稀罕,比金還稀有,這個時代的白銀,最大的作用是制器,銀碗。銀筷、銀勺、銀盤、銀首飾等等,白銀並不會作爲錢貨流通,雖稀有,價值並不比金高。

後世很多人不明白,有些人很納悶,爲什麼現實社會缺金,而漢代卻不缺金呢?

這和宋朝以前的朝代不缺銅是一個道理,古代露天礦多吖,開採這些露天之礦,並不會太費力。

早在先秦時期,國家並未統一之時,黃金器物確實稀有。這個時期,出土的金器,多是金箔或鎏金器物等。

但是,從戰國後期開始,以楚國的‘爰金’爲代表,戰國七雄中的楚國、齊國等,因爲地盤中擁有金礦,就已經開始鑄造金幣、金餅等,並較爲廣泛地作爲大宗貨幣使用。

其中,楚國的‘爰金’在今湖北、安徽、陝西、河南、江蘇、山東等地均有發現。楚國金幣不僅流通於當時楚國境內,而且通過商業貿易,被帶到其他國家,

例如,1974年,在中國河南省扶溝古城村出土爰金392塊,總重量8183.3克。楚國爰金,以其獨特的方形外貌,而引人注目。

到了秦漢時期,黃金文物更加普遍。

《漢書。食貨志》記載:秦始皇統一天下,規定‘幣爲二等。黃金以溢爲名,上幣。銅錢質如周錢,文曰;半兩,重如其文。’

就是說貨幣分爲兩等,黃金貨幣爲上等,銅錢爲下等,即大量出土的“秦半兩”銅錢。

現代世界,新中國建立以來,在陝西興平念流寨出土秦代金餅1枚,含金量達99%,徑5.1釐米,重量260克,底刻‘寅‘字;

又在陝西臨潼武家屯窖藏出土秦代金餅8枚,其中原編號96的1枚重量253.5克,刻有‘益兩半’字樣。

很顯然,這裡的‘益‘與秦朝‘黃金以溢爲名‘的溢相通,出土文物和史書緊密吻合,說明秦代開始黃金已經是一種法定的大額貨幣。

由於秦朝二世而亡,因而出土的黃金貨幣不多,到了漢代,黃金貨幣出土的數量與範圍便相當可觀了。

《漢書。食貨志》言:‘黃金一斤直萬錢’,漢代黃金是以‘斤’爲單位鑄造,形狀如餅,漢代一斤合現在250克左右。這種“金餅”是漢代黃金貨幣的主要形制。

金和銅的價值,區分的非常明確,一個金餅約是250克,一枚五銖錢銅錢大約2.5克,重量在100倍左右,而‘一金直萬錢’,一萬再除以一百,金的價格是銅的百倍左右。

漢代金餅的出土的報導遍及全國14個省市,共計26處。

其中西安等地已經不止一例出土黃金。出土範圍極爲廣泛,

2000年,西安北郊的新華磚廠在推土時發現大批漢代金餅,共219枚,平均每枚重量均在250克上下。這次出土佔到了出土總量的一半以上,此前出土的漢代金餅多見於墓葬,多則十幾二十枚,少則幾枚或一枚。

如:湖南風篷嶺漢墓出土19枚,濟南雙乳山漢墓出土19枚,1982年在江蘇盱眙南莊出土金餅25枚。漢代金餅的出土總量已有350枚以上,

除了滿城漢墓出土的小金幣,每個重量在漢制一兩左右以外,基本上都是在漢制一斤左右,誤差不超過15%,含金量都在90%以上,多數超過95%。

這暗合了《食貨志》中‘黃金一斤’的說法,肯定了漢代的‘黃金’就是今天的黃金這個事實。

相信這只是冰山一角,漢末時期世家大族通過土地兼併,天下的財富,至少有八成,握在世家大族的手中、

世家大族皆喜歡藏金,靈帝死後,戰火漫天,爲了保證財物不被軍閥掠奪,將其埋入地下,是唯一可行的辦法。

家族之人,若能存活下來,待到和平時代,自可取而用之,若全家不幸遇難,也不會便宜了旁人。

相對而言,自漢以後,露天礦則被開採的差不多了,確切的說,東漢時期,幾乎沒有露天礦的存在了,後世君王想要開採金,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至於銅就是金的說法,純粹是無稽之談,這個時期的銅,或者書寫的時候,會寫成金,這個金確是指金屬,金錢的意思。

皇帝賞賜的時候,若是說,賞千金,封萬戶侯!

這會是一千斤銅嗎?笑話!至少也是等同於1000金的貨物。

古代的金並不想現在這樣貴,大家買一個幾十克的金鍊子,需要一兩萬,覺得漢代動不動就幾百幾千金,有些不可思議。

漢制一斤黃斤,在漢朝等於10000枚銅錢,一萬銅錢的購買力,大家應該不會驚訝了吧。

——————————————————————————

不好意思,這一章扯的有些遠,抱歉抱歉!大地寫了不少廢話,就是不想一些讀者被誤導,認爲漢朝的金就是銅,說出去貽笑大方!

第152章 破獸羣 收降木鹿第151章 銀坑山 三江城第4章 一路尋將得張頜第186章 擴張的太快啦!第110章 徵荊揚 秦頡歸順 劉表南撤第30章 波才歸降第82章 黃巾又亂 分封州牧第166章 兵至邪馬臺 袁紹心惶惶第131章 天下之金 盡入吾彀中矣(上)第42章 烏丸 鮮卑內槓第24章 陳兵汝南 迫賊陣戰第10章 學習煉體功法第234章 釋迦摩尼巧拖延 法老怒殺富樓那第138章 施計離間 文聘下野第161章 土地神第7章 比武奪官 引來二將第195章 貴霜圖謀大宛第110章 徵荊揚 秦頡歸順 劉表南撤第64章 大將分寶馬 現實得內助第174章 殿試第192章 魅孃的成長第227章 劉備、木鹿;孟埠、連破三國第6章 簡雍收入麾下第208章 初見——大洋洲土着第229章 袁術佈局天竺、歐洲第17章 詐城襲東郡第63章 北方之戰結束第66章 喜得貴子第102章 紹佔馥巢 坤爲諸將鑄甲第122章 視察民生 觸景生情第216章 佈局非洲第66章 喜得貴子第105章 佈局收宮 鯨吞豫、袞第208章 初見——大洋洲土着第179章 陵伽鉢婆山 婆多利第203章 神修之法傳諸臣第91章 張飛溫酒挑華雄第85章 劉宏駕崩 洛陽大亂第1章 銅鏡打開漢末門第84章 煉化寶鏡 趕赴洛陽第108章 衆將聚洛陽 比武奪戰甲第36章 戲志才和華歆第76章 典韋夜襲龍馬湖大營第175章 名次排定 旱情堪憂第180章 南海有國 國名毗騫第132章 天下之金 盡入吾彀中矣(中)第30章 波才歸降第62章 烏延策動內鬥第114章 孫堅與曹操的處境第48章 賞荷第5章 劉坤五兄弟結義第161章 土地神第63章 北方之戰結束第71章 鋼鐵、大棚、瓷器第19章 伏殺張寶 擢升鎮北第123章 煉氣九層 佛教又現第134章 交州士燮第125章 夫餘歸降 關羽徵挹婁遇阻第42章 烏丸 鮮卑內槓第185章 南洋諸島 其主爲漢第86章 劉坤救駕 又升驃騎第51章 漢化胡虜第193章 皇后的憂慮第214章 觸角伸向北美洲第188章 傳功衆妃第126章 虞嫣至漢朝 劉坤添助力第205章 手下先後突破 班底越來越強第64章 大將分寶馬 現實得內助第234章 釋迦摩尼巧拖延 法老怒殺富樓那第84章 煉化寶鏡 趕赴洛陽第111章 孔伷憂鬱而死 趙雲輕鬆得城第37章 鞠義 王越 史阿 賈詡第179章 陵伽鉢婆山 婆多利第54章 白山城破 秦剛升官第2章 中山無極 甄家售寶第153章 烏戈國 突兀骨第177章 扶南的守護神第209章 王影大戰赤裸三女第87章 呂布反丁原第44章 秦項何人?第68章 謀定而後動第205章 手下先後突破 班底越來越強第226章 暴怒的釋迦摩尼第110章 徵荊揚 秦頡歸順 劉表南撤第23章 收宛城 得廖化第143章 交州、劉虞、劉和第139章 吳巨、蘇飛、傅巽第121章 孫堅進擊劉表 劉坤泰山封禪第146章 劉坤親征南蠻第133章 天下之金 盡入吾彀(下)第4章 一路尋將得張頜第217章 地皇八年 羽蛇神庫庫爾坎第190章 法器銀簪第35章 封賞文武 修煉道術第144章 劉虞想通了第212章 大洋洲第一村第208章 初見——大洋洲土着第124章 狙擊步槍穿甲彈 專爆金身第127章 黃忠的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