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0章:諸葛亮VS朱元璋
就徐州目前的局勢而言,劉備只憑一個下邳郡,根本不可能阻止朱元璋,朱元璋一統徐州已成定局,只不過是用多長時間的問題罷了。
秦昊自然也知道這點,他之所以出力不討好的支援劉備,也不是要阻止朱元璋統一徐州,只是想拖延朱元璋一統徐州的時間罷了。
不需要拖太久,只需拖到秦軍恢復元氣,到時就算徐州一統,對秦軍的影響也不會太大。
朱元璋可不比其他諸侯,他的麾下人才輩出,軍隊也極爲精銳,所以這次派去徐州的陣容也不能太差,否則別沒幫到劉備反而還會把自己給搭進去了。
秦昊思索再三之後決定派諸葛亮領軍,畢竟這次的可是朱元璋和徐世績,一般的統帥根本不可能是對手,唯有諸葛亮這種全才才能與之對抗。
僅靠也一個諸葛亮,未必就是朱元璋和徐世績的對手,所以秦昊準備給諸葛亮找一個搭檔,而他則正是周瑜。
如今的周瑜,經過了白起的教導,以及一連串的歷練之後,五維雖還沒有都達到巔峰,但是統帥屬性卻已達巔峰的99,所以他和諸葛亮組隊簡直恰到好處。
至於周瑜和諸葛亮之間,會不會激發出新的組合技能?對此秦昊也是非常的期待。
除了諸葛亮和周瑜這兩位統帥之外,將領則有:姜鬆、呂布、裴行儼、武松、楊志、秦彝。
因爲這次需要僞裝真正的身份,所以不能選名氣大的將領。
而除了姜鬆和呂布之外,其餘四位都是名聲不顯的將領,所以自然也就不用擔心身份會暴露。
至於諸葛亮等名氣大的幾位,也就只能用易容術改變容貌,這樣才能不讓其他人發現破綻。
朱元璋和徐世績,有由諸葛亮和周公瑾負責,而羅士信則有姜鬆負責。
羅士信就算在秦軍也是前幾的猛將了,他是力量型的將領,而姜鬆正好可以剋制力量型武將,所以秦軍中除了李存孝能穩勝羅士信之外,也唯有派出姜鬆才能與羅士信抗衡了。
至於朱元璋麾下的其他將領,有呂布這個羣挑王在,一人足夠單挑全部了,其餘將領則可在一邊喊加油。
至於派多少兵馬去救援徐州,因爲要僞裝成土匪的緣故,派去的兵力多了,也就假了,可少了又沒效果。
所以,秦昊思索再三後,決定派出兩萬兵馬,這樣不多也不少,正好。
因爲要隱藏身份,還有是土匪的緣故,所以秦軍的裝備自然不能用了。
另外,強弩和騎兵也不能出現在軍中,畢竟除了馬匪之外,普通土匪怎麼可能有騎兵?
出塞大戰中的龍戰之戰,諸葛亮用火牛陣,以不足四千傷亡,大敗十五萬元蒙大軍,可謂是立下了驚世奇功。
秦昊本來準備封諸葛亮爲一州刺史,令其主張一州的軍政以視嘉獎,可現在看來必須要等諸葛亮回來後,才能把欠他的刺史還給他了。
至於諸葛亮此次徐州之行,會不會被劉備所拉攏,說實話,秦昊其實一點都不擔心。
像諸葛亮這類人的意志都極爲堅定,一旦認準了的事,就絕不會輕言放棄,也絕不會改變目標。
所以,自諸葛亮加入晉軍的那一刻開始,他就已經徹底跟劉備無緣了。
那怕劉備開啓哭帝模式,哭出一條和的眼淚出來,諸葛亮也絕不可能會動搖的。
更何況,相比於天下諸侯,劉備無論是底蘊,還是能力,亦或是個人魅力,都沒有太突出的方面,他所在的徐州又是個爛攤子。
這一世,劉備的起家基礎要比上一世好上很多,最起碼黃巾起義後當了一郡太守,但由於這一世的諸侯陣容太過於耀眼,劉備反而成了最不起眼的那個。
如今的劉備,連那些普通人才都吸引不了,又怎麼可能讓出身鬼谷的諸葛亮,離開他前途無量的師弟秦昊,反去輔佐他個前途黯淡的諸侯呢?
正與王猛一起坐鎮河套的諸葛亮,當看到秦昊的這封調令書之後,當即明白了秦昊的用意,畢竟他可是秦軍之中,唯一知道秦公和明帝之間關係的人。
“秦晉合併之後,只是具備了霸主之資,並沒有一統天下的實力,而當大明併入秦之後,才基本具備了橫掃諸侯、一統天下的資本。”
一念至此,諸葛亮眼中閃過一絲希冀,淡笑着自語道:“三年統一河北,七年定鼎中原,十五年之內,天下必將再次統一。”
諸葛亮救援徐州,和李靖出任北海太守,所走的路線完全不一樣。
黃河水軍只能用一次,已經被李靖給佔用了,諸葛亮自然也就不能走水路去徐州,更何況以黃河水軍的規模,一次性也無法輸送兩萬大軍。
所以,諸葛亮只能走陸路,橫穿兗州前往徐州,而這也就需要從司州出發,並且經過曹操的同意和隱瞞才行。
這其中,光是出兵前的籌備工作,恐怕都想要一個月的時間來進行。
所以,諸葛亮在將手中的事務,全部交接給王猛之後,就帶着一隊護衛返回晉陽了,準備和秦昊一起先去洛陽,然後在籌備橫穿兗州救援徐州之事。
秦昊這次回朝的陣容不小,除了將領、官員以及家屬之外,還足足帶了十萬大軍回去。
有這十萬大軍在,司州也將穩如泰山,四周諸侯沒有一路敢主動招惹秦昊。
南歸一路上都荊旗蔽空,沿途所有地方官員和百姓,全都夾道歡送隊伍南歸。
一個月後,秦昊返回了洛陽,而留守洛陽的荀彧韓非,自然也爲秦昊舉行了甚大的歡迎儀式。
“又來?”小龍女嘆息道。
這也是她第三次經歷這種歡迎儀式了,第一次經歷時還舉得新鮮,可第二次平淡,第三次不但徹底沒感覺,反而還覺得有些厭煩。
“看來龍妹妹很討厭這種歡迎儀式呀?”劉幕笑着問道。
小龍女點點頭,不解的問道:“這樣的形式場面究竟又有何意義?只會浪費人力物力罷了,爲何每次都要舉辦?”
“確實沒意義,夫君他其實也很討厭這種形式,但規矩就是規矩,哪怕沒有意義,但該辦也還是要辦的。”
劉幕嘆息道,而小龍女則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