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5章:先破風陵,再破嶢關

第2245章:先破風陵,再破嶢關 ωωω▪ тt kдn▪ ¢O

孫靈明VS孔鵬

呂布VS王獅

亞瑟VS王象

三場超神級別的大戰就此開啓。

不得不說,神話人物先天比史實人物更具備優越性,就比如說現在的獅象鵬三兄弟。

青獅和白象兩人到還好,雖是神話人物,卻也沒比史實人物強上太多,起碼比起超神將來還有一定差距,但大鵬可就不一樣了。

明明還不是超神將的孔鵬,和李元霸和羅士信一樣,已經具備了超過大部分超神將的戰力。

孔鵬的實力會這麼強,除了他神話人物的優越性之外,最主要還是他是兩個神話人物融合後的結果。

金翅大鵬本就不必齊天大聖弱,鵬魔王更是七大聖之一,孫悟空的義兄。

兩相結合,取長補短,所誕生出來的孔鵬,自然強的可怕。

孔鵬和李元霸不一樣的是,李元霸因爲智力限制註定成不了十二超神將,但孔鵬卻可以。

他具備了成爲超神將的所有條件,並且已經發起過了衝刺,只是被哥哥孔宣給打斷,所以失敗了而已。

超神將不但意義非凡,而且也是武將達到巔峰之後,能在短期內快速增強實力的唯一一次機會。

可想而知,若是孔宣沒有打斷孔鵬的話,上一次的超神之爭,贏的恐怕就不是牛莫忘了,而是孔鵬。

未成超神將的孔鵬,孫靈明還能夠壓制他,可一旦成了超神將的話,這一戰的結果可就不好說了。

就在三人激戰的同時,遵從張遼指揮的曹性、嬴華等將,則各自領軍向風陵渡發起猛攻。

秦軍的上次進攻雖然失敗了,但也給風陵渡的唐軍以重創,八千守軍戰死了傷亡了三千,才勉強守住了渡口。

如今秦軍捲土重來,不但有三尊超神將,而且還有數位神將配合衝鋒,攻勢遠比上一次還要強的多。

反觀唐軍,王牌獅象鵬三將被牽制,無法給予支援,兵力更是相形見絀,若是沒有援軍支援的話,被攻破不過是時間早晚的是。

“若是風陵渡失守,切記,一定要燒了糧庫。”

下完這個命令之後,符存審就帶着親衛隊,親自參與到了守城當中。

不拼命不行了,身爲主將符存審要是在不拼命的話,怕是連拼命的機會都沒有了。

雖說就算符存審拼命,也未必能逆轉局勢,但起碼可以提一提唐軍的士氣,儘可能的爭取一些時間,否則風陵渡怕是連一個時辰都堅持不住,見更別說堅持到宇文泰的援軍抵達了。

宇文泰已經和符存審通過信,說是已經快馬加鞭趕過來,讓符存審起碼在堅守一天的時間。

符存審若是能在守住一天,風陵渡的危機也就能暫時化解,但面對已經準備充足的張遼,還想在堅持一天談何容易啊。

在符存審親自參戰之後,唐軍的士氣果然提升,反抗力度也增強了不少,令秦軍的攻勢爲之一滯。

連殺十幾名秦兵後,符存審發現手中的唐刀已經卷刃了,再一看正向自己圍過來曹性、成廉等將,不由仰天長嘆道:“宇文太守,你要是再不來的話,符某真要戰死在這風陵渡了。”

一個時辰後,五千秦軍皆以過河,並且都參與到進攻當中。

秦方五千人主攻,唐方五千人主防,唐方明明擁有防禦優勢,可是卻反被兵力並不比自己多的秦方壓制。

由此也足可見,秦軍的綜合素質,比由郡兵組成風陵唐軍高得多。

五千人完成登錄後,張遼大手一揮,又一支五千隊再次渡河。

這次沒有箭雨阻攔,所以秦軍的行軍速度極快,很快就登上了黃河西岸,這也讓唐軍的壓力更大了。

經歷了長達三個時辰激鬥後,風陵渡最終還是被秦軍給攻破了。

唐軍戰死三千,兩千被俘,而處於進攻方的秦軍,再一次打破了戰爭規律,總傷亡只有不到兩千。

孔鵬和孫靈明的戰鬥,前一百回合兩人旗鼓相當,之後則逐漸落入下風被孫靈明壓制。

又大戰一百回合,也依舊沒有扳回局勢,這讓孔意識到孫靈明確實比自己強。

孔鵬心中雖極爲不甘,可這就是事實,但孫靈明也並不比自己強太多,想要擊敗乃至擊殺自己,沒有個五百回合是不可能的。

見自己打不贏孫靈明,而風陵渡失守又已成定局,孔鵬選擇主動撤退,並在敗退途中救下了被岌岌可危的兩位義兄。

王獅和王象雖強,但比起孔鵬差遠了,完全不是呂布和亞瑟的對手,若不是孔鵬出手搭救的話,此戰或許就是他們的最後一戰。

至於唐軍守將符存審,在風陵渡被攻破之前,就已經被秦將嬴華擊敗生擒,也正是因爲他被生擒,才造成唐軍士氣暴跌,最終被秦軍一舉攻破風陵渡。

符存審雖然被生擒了,但在被擒之前,他也憑一己之力打敗了曹性和成廉,雖敗猶榮。

風陵渡才被攻破後,內部糧庫就燃起了大火。

張遼見此,也顧不得進軍,連忙阻止救火,卻也只救下了十分之一的糧草。

與此同時,率軍前來支援的宇文泰,也受到風陵渡淪陷的消息,爲了防止和長孫無忌那樣,和秦軍迎頭撞上不得不決戰,趁着秦軍救火尚未追來之際,連忙領軍退往入夏陽城。

風陵渡只是個渡口,並非縣城,而夏陽城就是離風陵渡最近的城池。

宇文泰畏懼秦軍兵鋒,不敢和張遼正面一戰,所以決定死守夏陽城。

張遼穩定了風陵渡局勢,領所有兵馬過河之後,就直接放棄了風陵渡,領全部兵馬大舉南下,卻對夏陽的宇文泰置之不理,準備直接繞過夏陽,直取頜陽,絲毫不在意後路會被宇文泰截斷。

宇文泰不知張遼意圖,雖有心重新佔領風陵渡,截斷張遼軍的退路,可手中兵力不足,分兵的話只會分散手中的力量,所以並沒有佔領咫尺的風陵渡。

張遼所部向南進軍,還未來得及攻打頜陽城,殷開山所部已經進駐此城,頜陽也因此防禦力大增。

對此,張遼依舊不在意,反而選擇了分兵。

張遼命呂布率領全部騎兵,共計五千騎兵,向西而去,其目的不言而喻,顯然是五丈原。

五丈原那邊,李世民正率領八萬大軍,和霍去病的鐵騎決戰,若是遭到呂布的背刺,八萬大軍戰敗的話,到時唐國將徹底失去反抗之力。

察覺到張遼意圖的李悝,下令沿途各城守將,設卡或出兵阻攔,總之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攔住呂布的五千鐵騎。

呂布則根本不理會沿途的唐軍,畢竟他若是不想戰的話,唐軍也追不上騎兵的速度。

呂布領着五千鐵騎,橫跨了大半個關中,直奔目的地五丈原而去,而張遼所部的目標卻是藍田,其目的不言而喻,就是要和李靖兩面夾擊,徹底打通關中的南大門。

收到張遼所部的動向後,長安的唐軍高層徹底慌了。

霍去病領數萬鐵騎入關中,唐軍雖然被動,但起碼還有活路,要是讓了李靖的十幾萬大軍攻入關中,那真的一點活路都沒有了。

李悝當即責令宇文泰和殷開山,讓他們出兵攔住張遼所部,絕對不能讓張遼所部抵達藍田,否則關中局勢將徹底一發不可收拾。

命令才發出去,宇文泰和殷開山還沒來得及出兵,李悝就收到了嶢關被李靖攻破的消息。

第2387章:東京韃途沙(下)第607章:史無前例的五維破百?第2163章:羣狼噬虎第1019章:李元芳與展昭第1771章:武宗第2116章:破燕山斬拓跋珪(中)第779章:鋼鐵直男第495章:禍水東引 荀韓來投第2367章:黃忠一箭誅雷神第359章:宋祖明祖 系統大變第2699章:楊廣第三次西征,姬昌李嗣源割據第2828章:魏宋明三家分魔,安祿山立誓反秦第2780章:強收傅友德,牛莫忘教子第1439章:進擊的劉秀與朱元璋第646章:霸王別姬(中)第526章:飛虎軍與喬幫主第2403章:大秦貨幣改革第685章:百俠大召喚第2126章:陳霸先叛清降秦第481章:南陽太守第1047章:滅佛(下)第1475章:莫須有第2512章:華山論劍(6)之太清隕第625章:秦侯第2378章:東京攻防戰第1083章:秦昊仗劍闖江湖(3)第572章:明帝親征第267章:工家繼承人馬鈞第2467章:鎬京大捷(2)之血流成河第154章:火燒雁門關(下)第596章:大地之母后土第670章:天下大勢第805章:強強聯手第1550章:瞞不住了第1453章:湛盧與泰阿第693章:七劍合璧第2515章:滅唐(上)第1844章:信息爆炸第302章:刀神關羽第563章:道門兵人第1652章:黃飛虎大戰顏良文丑第501章:宇文成-都與亞歷山大第1640章:五路伐秦(上)第927章:一網打盡第1937章:帝隕(中)第1276章:戩降唐 羿奔漢 布投秦第1827章:十二大太監第1592章:四大戰神來襲第1412章:諸葛孔明戰徐州第1475章:莫須有第2616章:南鄭攻防戰(中)之李韓聯手第2806章:商聖范蠡,未雨綢繆第609章:小岳雲VS小薛丁山第743章:發起瘋來連自己人都射第2784章:敵後諜報戰,郭嘉的擔憂第776章:百美大召喚第2095章:雙重氣運加持第1502章:這也在你的意料之中?第157章:設伏東隆口第700章:傾城之戀(中)第2266章:秦唐洛陽條約(下)第2442章:姜尚一戰敗公孫衍2964.第2891章 焚糧燒倉餓其體,忠奸難辨誅其心第2019章:巫神第424章:不戰而退與乘勝追擊第1793章:秦唐大戰函谷關(下)第1928章:孔宣大戰劉關張第886章:呂布戰羣英(下)第2665章:賈復殘血跌落超神位, 新超神將獸…第2414章:燭龍、將臣與管仲(求月票求推薦票)第1512章:秦昊VS朱元璋第2790章:雙龍敗獸神,虎癡斬化龍第2591章:威逼諸國,二戰陽平(上)第944章:火燒洛陽(下)第202章:精練步騎十萬軍第2464章:霸陵攻防戰,李世民VS王翦第2457章:生擒與誘降土行孫(上)第677章:半死不活第335章:霸王精騎 開封戰起第2822章:魔門義軍統領,中原大戰升級第1655章:斬顏良誅文丑(下)第1264章:女神將殷十娘第583章:李白與李清照第1653章:四庭柱爆發第68章:小云大志 撕破臉皮2960.第2887章 孔宣刮骨療毒,白起兵臨陳留第1384章:歸途中來自滿清的截殺(上)第2166章:天助第979章:董卓出長安第221章:獻給劉宏的投名狀第2035章:世界格局(下)第1682章:第三任元帝忽必烈(下)第1996章:明攻潼關暗襲武關第2115章:破燕山斬拓跋珪(上)第2648章:第六次中原大戰,大秦第二次科舉第2586章:預備役制度,火爆徵兵現場第1722章:齊天大聖VS四大戰神(下)第1539章:破軍營VS大戟士(下)第1891章:燕京攻防戰(2)之瘋狂第2063章:第八路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