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6章:開國門驅虎吞狼,孫策VS孫劉(下…

[梁羽生小說]

第2656章:開國門驅虎吞狼,孫策VS孫劉(下)

楚國突然起兵伐吳的消息,讓孫策不得不暫停攻打吳郡的計劃,畢竟事有輕重緩急,

劉秀的三十五萬楚軍伐吳,給吳國所帶來的可是亡國之危,這個時候孫策抱着攘外必先安內的想法,那就真的輕重不分,和抗戰時期的常凱申沒區別了。

如今的吳國經過近兩年的修養,雖勉強從廬江慘敗中緩了過來,可全國總兵力也不過只有三十三萬,就更別說目前還處於孫策孫權東西分裂的狀態。

孫權在逃回吳郡之後,發佈勤王詔書,取得了吳郡、會稽、臨海、東陽四郡的支持。

孫策越同樣沒閒着,在奪取建業之後,先命孫武和伍子胥接管廬江和豫章兵權,後命孫臏和魯肅坐鎮建業,安撫和招攬各方實權將領,也同樣都取得了不菲的戰果。

豫章和廬江兩地的駐軍,本就都是孫武的舊部,孫武和伍子胥持有孫權的詔書,前去接管軍隊,根本就沒有遇到任何阻礙。

兩地守軍上至將領下至普通士兵,都希望孫武回來,守將們自然都老老實實的交出了兵權,這也讓孫武和伍子胥輕鬆接管了廬江和豫章的十幾萬大軍。

十幾萬駐軍兵權到手,再加上國都建業,及其周邊城池,也都在孫策的控制下,吳國中西部的丹陽、廬江、豫章三郡,基本也就處於孫策的控制之下。

至於潘陽太守伯嚭,和彭澤太守徐溫,都是江東世家的人,而且都由孫權提拔上位,按理來說應該是心向孫權的。

可身爲太守的他們,也只執掌兩郡的部分兵權,大部分兵權都掌握在守將手中。

可潘陽守將韓擒虎,以及彭澤守將田忌,都已在孫臏拉攏下倒向了孫策。

手中兵力本就不多的徐溫和伯嚭,若是敢站在孫權這邊的話,都不用孫策出手,就會被韓擒虎敢和田忌解決,所以只能不情不願的站在孫策這邊。

至此,江東局勢徹底明朗,吳國十郡徹底分裂,西部五郡歸孫策,東部四郡歸孫權,唯有夷州郡依舊還在觀望,以及遠在嬴州的駐地還未收到消息。

孫策雖控制了吳國中西部的五郡之地,可畢竟掌權時間還是太短了,也沒有太多的時間進行梳理,所以麾下還有些許城池和駐地的守將心向孫權。

不過總而來說已經無傷大雅,畢竟在這部分人手中的兵力太少了,對於大局基本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目前直接掌握在孫策手中的兵力,最多不超過二十二萬,而且絕對大部分都分散在廬江、豫章、丹陽三地,可來犯的楚軍卻有足足高達三十五萬衆。

以孫策手中的兵力,就連自保都尚且勉強,若是還和孫權內鬥的話,那可就真的是在找死了,早晚都會被劉秀逐個擊破了。

孫策是個有大局觀的人,又有孫臏在一旁勸誡,自然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於是不得不打消了東征吳郡的想法,轉而先解決西線來犯的楚軍。

吳國和楚國相互攻伐多年,一直都是吳國進攻,而楚國防守,所以吳國對於楚國的防守力度並不高。

之所以會造成這樣的局面,自然是因爲吳國處於進攻方,而且勝多敗少,還有戰無不勝的孫武在,自然也就不需要防禦了。

可直到孫策在廬江大敗被擒,吳楚兩國的實力差距徹底拉開後,孫堅也直接被打清醒了過來,讓其意識到今後的吳楚之爭,吳國恐怕是要處於防守方了,這纔開始逐步加強了西線的防禦力。

孫權繼位之後,雖否定了孫堅執政的大部分國策,但加強西線防禦的計劃卻貫徹了下來,不過也同樣以此爲由先後剝奪了孫武和伍子胥的兵權。

如今吳國在西部的廬江和豫章前線,已經構築了完善的對楚防線,就算來犯的楚國倍於自己,短期內也不可能攻破吳國的防線,足矣支撐到後方援軍來援了。

可這次楚國不是兩路來犯,而是四路,除了廬江和豫章兩郡之外,還有潘陽和會稽這兩郡,也同樣遭到了楚國的進攻。

吳國就算能在西部防線,擋住這次來犯大部分的楚軍,可另外兩路楚君又該怎麼辦?

在孫臏的理智分析下,孫策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面對四路來犯的三十五萬楚軍,僅靠自己手中掌握的兵力,恐怕難以應對這次的亡國之危,必須要和二弟孫權聯手才能躲過此劫。

可以孫策對孫權的瞭解,現在的孫權恐怕巴不得自己去和劉秀拼個兩敗俱傷,然後自己在站出來重整局勢。

孫權會有這種想法不足爲奇,但不是孫策看不起孫權,而是孫權軍事天賦確實太差了,當初絕對優勢之下都打不過倭寇,現在就更別說是更強的楚軍了。

所以,自己若是戰敗的話,孫權肯定不是劉秀的對手,吳國被滅也不過是早晚的事。

唯有孫策和孫權聯手,吳國內部團結起來,一致對外,纔有能扛過這次亡國之危。

可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孫策願意放下芥蒂和孫權聯手,可孫權願意不計前嫌,和孫策聯手打退楚軍嗎?

要知道,孫策手中所掌握的力量,本就比孫權要強很多,若不是楚軍突然伐吳的話,孫策恐怕都已經出兵攻打吳郡了。

孫權因爲楚軍伐吳才躲過一劫,而一旦打退了楚軍,兩兄弟二人必定兵戎相見,以孫權的能力和實力,又怎麼可能會是孫策的對手,到時恐怕也就是孫權的末日了吧。

所以,孫權大概率是不會願意的。

包括孫策在內的大部分人,都覺得孫權不可能會願意,但孫臏卻依舊道:“不需要和孫權徹底聯手,只要我軍在和楚軍對抗時,孫權不拖後腿不搗亂就行了。

來犯的四路楚軍,我軍擋住廬江、豫章、潘陽這三路楚軍,而會稽的這一路交給孫權去對付。

我軍和孫權各打個的,互不干涉,如此孫權定不會拒絕。

孫權若是連這都拒絕的話,足矣說明其沒有絲毫擔當,還在觀望的龐涓、鄭芝龍等人,肯定也會對他徹底失望,轉而站在主公這邊。”

孫策聽到此言,一番程思後,也不禁點了點頭。

孫權的實力本就不如自己,若是讓他和自己共同承擔風險的話,本就勢弱的孫權肯定不會同意。

但弱只讓孫權擋住四路楚軍之中,南路馬援的七萬楚軍的話,以孫權的精明應該是不會拒絕的,因爲拒絕的代價他承受不起。

孫策雖接管了吳國大部,可並未正式稱王,吳國名義上的君王,依舊還是孫權。

如今楚國三十五萬大軍來犯,意在滅亡吳國,身爲吳王的孫權,若是一點力都不出,甚至還給孫策搗亂的話,足矣說明其沒有絲毫的擔當。

真如此的話,不止龐涓、鄭芝龍等尚未表態的將領會對他失望,就明確支持他的東方四郡,恐怕也會有不少人對他失望。

所以,孫權若是敢拒絕的話,等於是在自廢武功。

不得不說,孫臏此計就是陽謀,直接打在了孫權的七寸上,根本就沒有給孫權其他的選擇。

只要孫權還想當這個吳王的話,他就不能對來犯的楚軍視而不見,多少都要出力,而且在孫策和劉秀對決時,起碼不能明着給孫策拖孩後腿。

孫策在明晰了這其中的門道之後,只覺得對於任何君主而言,有個智謀超羣的謀士輔佐,確實太舒心了。

高明的謀士可以讓君主少犯錯,少走彎路,以最低的代價取得最大的承諾。

對此,孫策也算是深有體會了,這次政變就是最好的例子。

“難怪嬴昊能夠無往不勝呢,有張良、賈詡、郭嘉等衆多頂級謀士輔佐,嬴昊就是想犯錯都難啊。”

孫策心中暗道,同時又有些不解,畢竟孫臏的智謀如此不俗,而且還是孫家宗室出身,自己父王爲何卻不重用他呢?

“以父王的識人之能,不該錯過孫臏這顆明珠啊。”

孫策是在想不出原因來,所以準備另找機會,詢問一下黃蓋、程普等老將。

“子布先生,這次就由你爲使,前去吳縣,去說服孫權吧。”孫策下令道。

張昭想也沒想,果斷道:“張昭定不負大公子所望。”

孫策點了點頭,隨即又下令道:“傳令,命孫武爲大都督,率豫章、潘陽、彭澤三軍,十五萬大軍,坐鎮豫章郡,以抗劉秀和曹參的兩路楚軍。

命伍子胥爲廬江大都督,率五萬大軍,坐鎮廬江郡,以抗郭子儀的北路大軍。”

孫策手中的總兵力不過二十二萬,卻派出了二十萬大軍對抗楚國,給建業留下兩萬大軍,顯然是用來防備孫權的。

雖說但凡孫權還要點臉,就不可能在孫策和劉秀開戰時,出兵偷襲孫策的大後方,但萬一呢?

孫權可是來拿弒父這種大逆不道的事,都能把乾的出來的人,常人的思維邏輯在他身上是行不通的。

萬一孫策和劉秀決戰時,孫權偷襲孫策的後方,奪了建業,致使孫策糧道斷絕的話,那可就真的慘了,所以孫策不得不防上一手。

除此之外,孫策還下令緊急擴軍,並且武裝並訓練百姓,先做好最壞的打算。

孫權本來卻是是不打算插手的,讓孫策去和劉秀拼個兩敗俱傷,但他沒想到劉秀會同時起四路大軍伐吳,而南路軍的馬援所部攻打的還是會稽郡。

正好這個時候孫策又派張昭上門,要求雙方暫時休戰,並讓孫權擋住馬原所部,已保吳國。

這樣的要求,孫權根本不能拒絕,若是拒絕的話,他必定會人心盡喪。

“該死,這是陽謀,赤裸裸的陽謀。”

孫權咬牙切齒道,這下就算他心中在怎麼不願意,也只能吞下這個苦果,出兵擋下馬援這路大軍,畢竟他現在還是吳王。

若只是孫權的話,或許能讓孫策如願,但可惜的是孫權身邊還有一個司馬懿,自然不可能讓吳國這麼容易就團結起來。

“主公,孫武對楚作戰可還沒打過敗仗,如今就算兵力處於劣勢,進去或許不足,但守住豫章應該綽綽有餘。

一旦孫武拖到楚軍糧盡退兵的話,則孫策必定會調轉槍口,出兵東征吳郡,到時我等恐怕都將爲孫策所殺。”

司馬懿這話算是說到孫權心坎上了,他想要的從來都不是打退楚國,而是讓劉秀和孫策兩敗俱傷,這樣他才能從中霍利,可目前來看這個目標恐怕有些難以實現。

孫權必須要爲擋下馬援的南路軍,可少了這一路楚軍的話,孫策的壓力也就小上了很多,以孫武、孫臏、孫策等人之能,或許真的還能抗住三路楚軍也說不定。

孫策若是真打退了楚軍,而且主力猶存的話,那可就是孫權的末日了。

這下孫權真的有點慌了,畢竟出兵擋下馬援,爲孫策分擔壓力的話,等於是在慢性自殺,而不出兵又是在自廢武功。

無論出兵與否,對孫權來說都是件壞事,他又豈能不慌?

在司馬懿的建議下,孫權決定兵行險招,可會稽他又不得不保,所以只能另闢蹊徑了。

孫權秘密傳令給潘陽太守伯嚭,讓其主動放棄潘陽郡的南大門,南城,主動曹參所部進入潘陽,以達到驅虎吞狼的目的。

這樣的話,就算孫武能守住豫章,也必定會損失慘重,而孫權又可以將關係撇清,躲在大後方吳郡坐收漁翁之利。

(本章完)

第2264章:秦唐洛陽條約(上)第2205章:同命異運,請君入甕?第548章:失帝劍 得芳心第1761章:滿堂奸佞第2690章:秦宋明青徐之戰,牛莫忘三戰姜鬆第558章:活不久的李元霸第321章:並北大發展第2743章:西方新超神,斯巴達克斯第806章:這個盟主不好當第1188章:美人計第131章:銅牆鐵壁第2199章:稱帝前的準備(上)第938章:趙家兄弟雙戰史萬歲第1182章:奪船渡黃河第2020章:四大戰神VS巫神刑天第1162章:餓到涼軍主動乞降第1716章:姜·五五開·鬆第972章:裴矩舌戰羣臣第1455章:二議封王第2364章:鬼神VS五神第2405章:錦衣衛指揮僉事沈煉第349章:末將於禁願爲主公赴湯蹈火第1754章:漢武雄風加班,請假第2043章:間隙(下)第2742章:論欽陵破防,重奪湟源城第2058章:謀取盧龍(下)第2291章:下西洋,通海商第22章:匆匆四年第2139章:龍且大戰金兀朮(上)第376章:巔峰對決 雙面間諜第2640章:儒家老祖鎮元子,九天玄女贏玄衣第1538章:破軍營VS大戟士(上)第1228章:岳飛懵劉秀更懵第2812章:冥河欲自救,收賈復爲徒?第2848章:曹操緊急東撤,白起遠襲定陶2969.第2896章 內外交困軍心散,曹仁強行被投降(上)第100章:將對將第2603章:鄧羌守 � 槪踉S蚩尤第761章:大敗劉秀(終)第959章:天下第一猛將李存孝第681章:新野第643章:李世民奇襲破陳留第898章:三英戰呂布(下)第1494章:抱薪救火第2094章:薛丁山VS粘得力(下)第740章:楊再興大戰刑道榮第2492章:李世民之死(下)第1748章:戚繼光剿倭(中)第2280章:兩輪百召第888章:后羿之威第2721章:冒頓隕落元蒙亂,蒙恬大戰論欽陵第1069章:十死無生第1515章:接俺老孫一棒第843章:鬼神VS五虎(上)第1227章:再得汝南三縣第1144章:龍女一笑傾衆生第1197章:窮途末路第685章:百俠大召喚第1531章:河北大都督第1046章:滅佛第2421章:若曦,長大後當朕的兒媳婦吧第1696章:單挑梅山六怪第668章:跳崖第1726章:斬金大升擒馬山威第1133章:龍女之心第2322章:呂宋太守司馬朗,秦魏吳宋徵倭軍第1869章:北漢首勝第935章:趙匡胤VS張須陀第423章:各方動態(下)第278章:破敵三十萬之計第1737章:一統冀州(下)之滅韓第357章:楊家大郎楊延平第1487章:宋魏吳三國聯盟第1813章:蹦斷趕山鞭第2106章:金臺挑鐵滑車第17章:大清洗第2556章:2.500000000畝耕地,暴雨阻衛霍第813章:玄甲軍第1144章:龍女一笑傾衆生第2239章:讓出長安就停戰第1091章:奇襲破函谷(中)第5章:坑爹的平衡系統第1256章:蒙恬斷後第1304章:大宗師與弓王第1998章:蚩尤之心第2565章:小霸王孫策,僞霸王VS開天第2355章:大陰陽師安倍晴明第562章:太清道人與逍遙子第1696章:單挑梅山六怪第1536章:兵仙第2551章:陳慶之平朝鮮,王莽誅李成桂第2660章:薛仁貴VS趙匡胤,樂毅黃河阻白起第2751章:野牛山決戰四,楊任高光時刻第2323章:讓漢人遍佈世界,華麗的徵倭陣容第1022章:女將顯威(下)第1426章:掌中起舞第1710章:張奎大敗黃飛虎第911章:援軍至第873章:贈劍青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