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宴很是無趣,酒至半酣,一應親眷們開始爭相念起了祝壽詞。
連番花團錦簇的祝壽詞,在親人小輩們嘴中娓娓唱出,一身大紅繡圖曲裾的老太太滿臉紅光頷首連連。
“祝祖母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這是孫兒臨的一帖孝經,請祖母過目。”肖六郎雙手捧着一疊白色絲絹去到老太太身前,恭敬地遞上手中的絲絹。
老太太微笑着接過絲絹,立馬有人託着一塊貌似簡易木桌的東西上前,老太太輕輕的打開絲絹,滿眼都充滿着溺愛。
這肖六郎確實不簡單,他這份禮物比起先前的幾位哥哥就出彩太多了。
站在不遠處的肖二郎臉色一片灰暗,聽書生說,原先老太太最寵愛的是他,後來這肖六郎過於出色,家裡的關愛慢慢偏移到了他的身上。
大家族資源雖多,但他們需要打點的更多,衣食住行都是要講究等級的,所以外表看似煊赫,裡子就未必寬鬆了。
家族資源一般都會傾向於最爲出色的弟子身上,要是你一旦被邊緣化,那是比普通家庭子弟還悽慘許多的。
書生現在正與幾位楚家嫡系站在一起,他們也是要出來說說祝壽詞的,不過解語碟不太上心,他只顧着眼前還頗爲不錯的食物。
至於什麼人說的好,得彩頭,那就和他沒有了多大關係。
在老太太的一衆晚輩獻詞時,宴席緩緩達到了高潮,女眷也不甘示弱,肖楠一首祝壽詞更是力壓羣芳,獲得老太太大加讚賞。
解語碟只是感嘆肖主君的耕種能力,粗粗算了下,男男女女加起來不下十好幾位。
“聽說楚家撿了一位遠近聞名的小神仙,不但醫術高超,而且還精讀詩書,不妨上前來給孃親討討喜。”一位中年肥胖貴婦說話吸引了大家。
肖六郎此時正依偎在她身邊,他那眼神裡蘊含着——嘲弄。
你大爺,老子就是不理你。
解語碟盱着眼假裝沒聽到,太史慈在一邊直用手肘杵他,他可是瞭解蝶哥兒的分量,如今的社會看重的就是名聲,要是蝶哥兒能在這裡引起注意的話,那對他的前途具有相當大的幫助。
奈何解語碟不領情,就是坐着不動,老子好心好意前來祝壽,你肖家一個娃娃處處針對於我,我還給你唱什麼祝壽詞呀!
書生在一邊也是焦急的望着,他也很是希望蝶哥兒能在這裡揚名立萬,它日好在仕途上有個好的開端。
“你這廝好生無禮,某家孃親問話也敢充耳不聞。”肖六郎逮住機會立馬出口重傷。
“咦,是在說俺嗎?失禮、失禮,主家食物太過美味,小可一時受惑,竟沉浸在了其中。”解語碟起身抱拳行禮道。
“孃親讓你給祖母送上祝壽詞,還不趕快上前來奉承。”
這死小子很不禮貌哇,俺要不要給他點顏色瞧瞧呢?
“你就是那小神仙吶,上前來讓老身好生看看。”老太太慈祥的開口相請,解語碟再是不知趣就有點過了,他慢步走到了首位前站定。
“嗯,不錯、不錯,好俊俏的娃娃,妙目紅脣,面如冠玉,比起我家六郎也不差分毫。”老太太眼中,她六郎是沒誰比得上的,這樣評價已是相當誠懇了。
咳咳,姑且論之!
“老人家過譽,小可實不敢當。”解語碟可不會驕傲。
“聽說你詩書全通,不妨讓老身也沾沾喜慶。”老太太話語柔和,解語碟有些猶豫。
“你這廝好不識得禮數,母親大人讓你站在這裡已是擡舉你,你這般推三阻四是何道理?”一位華麗服飾中年開口呵斥。
解語碟環首一掃,席間好幾十人都注視着他,多半是怒目而視。
你大爺,欺負小地方來的是吧!
“既然老壽星盛情,那小子就獻醜了。”他說完假意低頭思索,腳步一擡,緩慢在場中度步。
一步、兩步、三步……!直到第六步時,他食指中指緊貼,再一交錯,啪,一個響指結束了思索。
只見他微微擡頭吟道:“這個婆娘不是人。”
咚,解語碟微微停頓了下下。
全場之人無不目瞪口呆,這小郎君是在找死嗎?這樣當衆羞辱肖家老太太,準會被拖出去亂棍打死完事。
尤其是老太太的幾個兒子,一愣之後就想衝上去教訓這該死的爛廝。
他們剛擡腳,解語碟的話語再度傳來,是曰:“九天仙女下凡塵。”
咦,衆人細細一品,妙哇,善呀,大善啊……!
肖家幾位欲衝上來的人都定在了當場,他們也品出了味道,雖然第一句不好聽,但是連貫起來就沒有毛病啦。
他們一下就尷尬的定在原地;一個急躁不穩重的名聲是跑不了的了。
個個心裡都鬱悶的牙癢癢,你說你一口氣唸完要死呀,非得故意給我們留下衝動的空間幹什麼嘛!
清亮的娃娃音再次響起,這次大家都全神貫注的傾聽,道是:“生得兒子都是賊。”
解語碟心裡穩着笑看着那幾位,看他們還敢擡腳嗎。
祝壽之人都是表情怪異,特別是那老太太,開始一句差點沒把她氣死,後來接上一句又把她興奮的滿臉紅潮。
她想啊:可不是嗎,老身乃九天仙女,哪裡是人了!
這下雖然說他兒子都是賊,老太太還是滿臉微笑的等着下一句的驚喜,他開始喜歡上了這小郎君。
一衆小姑娘雙手緊握在胸前,這跌宕起伏的環節使她們的小心肝撲通撲通胡亂蹦跳,個個都是激動的暈光掛麪。
“偷來蟠桃獻母親。”解語碟唸完最後一句,抱拳一禮就回到了座位。
轟隆隆,滿場被這首挽逆詩給點燃了起來,掌聲久久不歇,大姑娘小娘子全都眼冒金星癡癡的望着那漂亮的過分的小郎君,恨不得上去抱着他好好搓揉一番。
人家的孩子怎麼就這麼有才華呢?
再看看自己身邊的孩子,與那小郎君一比,哎,全都心裡一嘆!
司馬將軍府左曹掾曾在大儒蔡邕門下學習過一段時間,對詩詞歌賦頗有研究,他觀察的更加細緻。
這小郎君從開始思考到成詩,只跨了短短的六步,這是何等迅捷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