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蠻橫的董卓(祝老哥們新年快樂)

聽了劉辯的話以後,董卓頓時便是心花怒放,笑出了一臉褶子來。

董卓大言不慚的說到:“陛下不必如此,此乃臣的分內之事,只要大漢江山穩固,臣就是瘦脫相了又能如何!”

一衆大臣聽後好懸沒讓董卓噁心吐了,這人怎麼能如此的不要臉?你多大體格子心裡沒點數麼?

還想瘦脫相了?想的美!

這時,龍椅旁不遠處侍候着的魏忠賢衝着董卓問到:“相國,您可有何要事啓奏,若是無事,天子龍體欠安,便欲退朝了。”

從魏忠賢的話可以看出,少帝這個大漢天子可謂是名存實亡,連退朝一事都得看董卓的眼色行事,傀儡皇帝名副其實。

董卓還沉浸在自己瘦了的喜悅中,魏忠賢開口後,董卓纔回過神來。

董卓想了想,剛纔自己要說啥來的?怎麼這麼一會兒工夫就給忘了?

見董卓陷入了沉思,劉辯和一衆臣子也不敢打擾,敢跟董卓對着幹的,不是全家搬家了,就是腦袋搬家了,不管哪個搬家都不好受,所以大夥什麼也不敢說,更不敢動,安靜的等着董卓的下文。

劉辯心裡也有β數,自己這個傀儡皇帝當的可謂是如履薄冰,董卓一個不高興就可以廢掉自己。

所以此時劉辯的行事原則很簡單,那就是董卓開心就好!

畢竟先前董卓還有過改立劉協爲帝的念頭,身處這龍椅上,多少還能對董卓行成一定約束。

若是董卓廢了自己,別說劉辯,就連何皇后也會遭到董卓的毒手,畢竟董卓對何皇后有意思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

所以說若是劉辯被廢掉,不但他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就連他的母后也會跟着遭殃。

近日劉辯一直沉浸在董卓不在朝和各路諸侯結盟討伐董卓的喜悅當中,其中劉辯最看重的,就是他那便宜姐夫呂布。

前幾日呂布派人就走蔡邕和王允二人,劉辯多麼希望被救走的是自己啊!

這皇帝當到這份上也是夠倒黴的了,如果能夠脫離董卓的魔爪,劉辯情願自己不當這個皇帝,誰願意當誰當吧,這玩意當着有什麼勁?

董卓想了半天后一拍腦袋,可算是想起來了!

董卓想到自己要說遷都的事,結果讓小皇帝一打岔給整忘了!

於是董卓瞪了劉辯一眼,然後清了清嗓子準備說話。

劉辯:“???”

你這死胖子瞪朕幹什麼?朕怎麼你了?你這就瞪朕?

劉辯雖是一頭霧水,但也不敢出言詢問,只能是繼續老老實實的裝孫子。

董卓朗聲道:“陛下,反賊袁紹的數十萬大軍被臣擋在了虎牢關外,寸步難行!但賊軍勢大、人數衆多,部分參與亂軍可能會進犯京師,驚擾聖駕,爲了陛下的安危考慮,臣提議遷都長安,這樣方可保我大漢江山穩固。”

董卓話音落下,如同一石激起千層浪一般,本還針落有聲的金殿頓時變得聲音嘈雜,一衆大臣們三五成羣,都在低聲議論着此事。

劉辯也被董卓的提議驚呆了,張大了嘴一時間不知所措。

董卓倒也沒說話,而是靜靜的看着這一幕。

在董卓看來,小皇帝和這羣大臣們也翻不起什麼風浪來,喜歡商量就叫他們商量唄!反正他又不急!

片刻後,一個手持芴板的老臣壯着膽子說到:“相國,此事是否需要從長計議?遷都一事可不是小事啊!”

董卓一瞪眼睛,隨即怒喝道:“怎麼?你在質疑本相?”

董卓身後的曹寧猛的向前一踏步,手握在了佩劍上,神色不善的盯着這位老臣。

那老臣聽後一縮脖子,把腦袋搖的跟個撥浪鼓是的:“相國英明!老臣並無異議。”

聞言董卓滿意的點了點頭,而後說到:“近日一首童謠傳遍了洛陽城的大街小巷,想必諸位也都聽過了,這童謠說的是,東頭一個漢,西頭一個漢,遷都入長安,方可無斯難,故此遷都長安乃是順應天意,東都洛陽經歷了二百餘年,氣數已盡。本相夜觀天象,見帝氣旺於長安,因此才欲護駕西幸,遷都長安,以此來延續大漢的氣數!陛下,你怎麼看?”

說罷董卓把目光投向了少帝劉辯,劉辯聽後本能的便欲拒絕,在洛陽都待的都是生不如死,一旦到了長安,那更是羊入虎口啊!

可劉辯又不敢拒絕,天知道惹惱了董卓會發生什麼事,劉辯哪裡敢?

見劉辯沒有說話,董卓朗聲道:“既然陛下沒有異議,那百官公卿們便收拾行囊,促裝起行吧!”

御史大夫丁管持着芴板出列道:“相國容稟,自打黃巾賊起事之後,這天下便是兵戈不斷,長安城早已成爲了一片廢墟,相國欲西遷長安,猶如棄宮室而就瓦礫啊!若是到了長安,我等倒是無妨,可天子又將置於何地?總不能叫天子在一片廢墟中處置政務吧?”

董卓聽後絲毫沒慣着丁管,而是衝着丁管啐了一口。

董卓怒喝道:“老匹夫!你焉敢質疑本相?遷都長安,那是中興大漢王朝的必經之路,誰給你的膽子阻撓?”

丁管本想發怒,但爲了自己和全家的小命考慮,丁管苦言勸慰道:“相國,請您三思啊!”

這時司空黃琬出列道:“相國,洛陽乃是朝廷命脈,宗廟皇陵皆列於此,無故遷都,將使得朝廷打亂,百姓淪難啊!還望相國慎重考慮啊!”

董卓聽後怒道:“本相有何不慎重了?宗廟皇陵無需擔心,本相麾下的西涼悍卒可以將其都遷至長安!而且長安有函關之險,隴山之佑,建造宮殿所用的木材磚瓦本相也遣人看過了,那是唾手可得啊!半月之內,本相便能造出一座嶄新的皇宮來,宮殿羣一定比現在的洛陽還要宏偉,你看如何?”

董卓把話都說到這份上了,黃琬還能說什麼?他只能嘆息一聲,緩緩回到了原位。

董卓剛欲將此事拍板,一個大臣又出列道:“相國,您驟然遷都,車馬如何聚集,百官如何安置,洛陽城中的百姓又當何去何從啊?”

董卓聽後不以爲意的說到:“本相有戰車兵馬無數,百官們乘坐戰車前往長安即可,至於那些賤如草芥的百姓,理會他們作甚?願意去長安的便叫他們步行前往,不願意去的,那便留在此處等死吧!本相倒要看看,待叛軍攻進了洛陽,會如何處置這羣賤民!”

第四百五十六章 突施冷箭第二百五十三章 召喚再開,猛將齊聚第五百二十四章 呂布宏願,海晏河清第四百三十七章 洛神甄宓(爲尾號0081老哥百賞加更!)第八十五章 曹操潰逃第四百二十八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一百八十四章 呂布落水,教訓周泰第二百九十八章 騎虎難下魏文通第四百三十六章 大喜之日第二百三十八章 張從龍戰史阿第五百六十二章 約法三章,臥龍出山第五百四十九章 前往南郡,良將霍峻第五百八十章 西涼戰事,突破契機第五百七十六章 天羅地網,黃祖危局第四十章 征討烏桓第三百一十四章 董卓學乖了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合斬敵,乞活之名第二百七十三章 吾兒曹寧第二百八十五章 魏徽放曹第三百二十四章 蠻橫的董卓(祝老哥們新年快樂)第二十二章 公孫敗亡第一百八十二章 舉族搬遷,許褚認主第一百三十九章 黃巾末路第二百八十八章 曹操舉旗討董第六百三十五章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第三百七十六章 破鄴城第三百一十六章 本初,你攻城啊!第五百九十六章 張繡反水,絕境曹操第五百二十五章 召喚再開,悲催袁術第四百三十四章 冰糖葫蘆第二十章 過江猛龍第二百零七章 平定諸國,班師回朝第五百四十五章 兵出子午,魏延馬謖第五百五十六章 霸業難成,水鏡解惑第三章 綁定系統第三百二十三章 相國你瘦了(祝老哥們新年快樂)第六百一十六章 殺胡令出,援兵抵達第一百二十章 張懿危局(爲我楊哥百賞加更!)第四百零六章 手撕阿骨打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合斬敵,乞活之名第三百四十八章 袁紹與袁術的淵源第一百六十八章 潁川人才一窩端第五百八十八章 兵臨城下,悲催蔡陽第六十章 根基之地第四百九十四章 不歡而散,恨意初顯第四百七十七章 圍攻陶府,劉贇被擒第二百八十二章 七星寶刀第三百一十八章 董卓來使第五十五章 飢餓營銷第二百八十六章 成皋呂氏第二百五十四章 陳慶之的救命稻草第一百八十六章 你叫韓金隆?第九十七章 處置降卒第一百一十四章 張燕反水第六百零一章 艱難抉擇,獻關投降第五百九十五章 割須棄袍,奪路而逃第五百九十章 挑燈夜戰,曹操設伏(求月票!)第三百六十六章 呂布收徒第九十二章 利弊得失第五百五十六章 霸業難成,水鏡解惑第四百二十三章 曹操定計第五百零九章 高昂顯威,激戰本多第一百九十八章 奇襲高句麗王城第一百九十六章 歃血祭拜,掛帥出征第四百六十四章 張闓襲曹嵩第二百四十三章 圍困甘泉宮第八十一章 定計平亂第四百八十九章 猖狂董卓,楊彪用計第三百四十六章 面癱田豐第三百五十一章 熊孩子第四百九十九章 風雲變幻,塵埃落定第三百九十七章 神捕將軍第三百八十一章 血戰渤海城第四百九十一章 楊彪所圖,吐露心聲第八十三章 神機妙算第五十一章 美酒將成第一百八十二章 舉族搬遷,許褚認主第一百六十四章 這羣礙眼的東西(爲光棍節加更!)第三百六十章 薊縣皇宮竣工第三百六十一章 召喚再開,驚人候選第四百四十四章 耿直張楊第五百七十八章 越兮逞威,元霸出陣第五百七十四章 蔡氏所圖,江夏劉琦第六百零一章 艱難抉擇,獻關投降第三十三章 商議定價第五百六十四章 毒士獻計,釜底抽薪第四百一十八章 主臣之閡第二百四十五章 宦官盡屠之第三十九章 志在何方第二十五章 武唐名相第五十七章 花落誰家第五百八十八章 兵臨城下,悲催蔡陽第一百零二章 張角心思第三百六十八章 先鋒顏良,出擊!第三百一十三章 傳道授業的呂布第四百二十五章 白日做夢第四百六十九章 拜會袁術,坐地起價第九十六章 聖旨送達第七十九章 東廠督主第三百零四章 虎牢關下,曹寧逞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