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越甲與武卒

bookmark

次日,張遼送給了呂布一份特別的禮物,呂布看後頓是喜出望外。

據張遼所說,這本古籍是在阿骨打的藏寶庫中找到,張遼見其年份久遠,便將其妥善保管帶回了薊縣獻給呂布。

這本古籍明顯經歷了許多年頭,封皮都已有些殘破不慘,依稀可以辨別出兩個用簡化版金文寫的兩個字:越甲!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而這本古籍中記載的,便是鼎鼎大名的越甲訓練之法。

臥薪嚐膽的越王勾踐便是用這三千越甲一雪前恥,成功復仇滅掉吳國。

歷史上關於勾踐復仇夫差之事衆說紛紜,可以說是五花八門。

有人說是西施的美人計使夫差喪失了鬥志;有人說是范蠡的絕世謀略纔是影響最後戰局的關鍵;也有人說是越王勾踐忍辱負重使得夫差麻痹大意,從而被勾踐復仇翻盤。

但無論是哪個版本的說法,其中都一定離不開三千越甲的身影。

沒有他們,就算勾踐、范蠡和西施三個人全都累死,吳國也不會平白無故的滅亡。

至於三千越甲的訓練之法,在這幾百年時間裡早就不知所蹤,要不是張遼的獻禮,呂布這輩子都未必能得到這份古籍。

這越甲訓練之法是不是孤本呂布不敢確定,但呂布覺得,就算不是孤本,當今世上也很難找出第二本來。

也不知道阿骨打撞了什麼大運,竟是能得到如此珍貴的古籍。

或許是哪位鮮卑的前輩無意中獲得的吧?但此時呂布便是無從得知了。

但不管怎麼說,現在這越甲訓練之法歸呂布了,以後就改姓呂了!

穿越者外加掛β的呂布自然清楚精銳特種部隊的重要性,所以他來到這個世界後便建立了許多特殊的兵種,比如說虎賁營、陷陣營、鐵浮屠等。

但呂布的訓練之法大多都是沿用後世的方法,雖然成效顯著,但卻並不完美。

而這本越甲訓練之法便是如同雪中送炭,若是運用得當,定能叫這些兵種的戰鬥力更上一層樓。

呂布端着熱茶的手都是有些略微的顫抖,這便是所謂的“激動的心,顫抖的手”。

呂布小心翼翼的將茶杯放在了一旁的桌上,生怕水灑到了這本古籍之上。

看過之後,呂布的不復先前的激動和欣喜,因爲這份古籍上所記載的越甲訓練之法並不完整。

這就像一本武功秘籍,分爲上下兩部,呂布手中的這份古籍只記載了一些越甲的基礎訓練之法以及結陣抗敵之法,對於越甲的逆天戰鬥力的由來,這本古籍上毫無記載,看後呂布未免有些意興闌珊。

但也不能說這本古籍毫無用處,其中的不少訓練方法是呂布前所未聞的,可取之處還是有的,只不過和呂布的預期差了一些。

呂布倒也沒有太過於失望,這種機緣本來就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奢求太多隻能是自尋煩惱。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正是因爲呂布的心理預期過大,最終才導致了失望。

呂布突然想起了後世人們津津樂道的一個版本:那就是三千越甲的訓練之法有傷天和,三千越甲從上到下都服用了壓榨體能潛力的禁藥,以健康和壽命爲代價來換取非人的戰鬥力。

勾踐自然不會讓這種事情流傳於世,三千越甲全部被勾踐滅口,其訓練之法也被勾踐銷燬。

也正是因爲此事,范蠡纔在功成名就之時退隱山林,因爲他知道了太多秘密,怕勾踐加害他。

當然,事情的真相如何,並沒有人知道,沒有相關的史料流傳於世,就連民間傳說也是少的可憐。

畢竟年代太過久遠,具體的事實怎樣,根本就無從考究。

呂布反覆閱讀了幾遍這本古籍,將其中所記載的訓練之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然後摘抄編製成冊,結合現有的訓練方法,對麾下幾支特種部隊的訓練之法加以改良。

可以預見,有了越甲訓練之法的加持,這幾支特種部隊的戰力必會更上一層樓。

說到越甲,就不得不提到吳起的武卒了。

吳起是個全能型人才,通曉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內政、軍事上都有極高的成就,一生歷仕魯、魏、楚三國。

但吳起的污點也有很多,母喪不奔、殺妻求將這些都爲吳起神話般的戰績添上了幾個污點。

吳起是繼孫武之後,既善於用兵同時又具有高深的軍事理論的第一人。

歷史上,吳起作爲軍事家與孫武齊名,後世論兵,莫不稱“孫吳”。

作爲政治家、改革家,他與商鞅齊名。

吳起一生在魯、魏、楚三國出將入相,顯示了卓越的軍事才能,對後世用兵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吳起治軍嚴明,能與士卒同甘共苦,深得部衆擁戴。

但其爲博取功名而殺妻求將的做法,一直被後人所不恥。

吳起治軍主張兵不在多而在“治”,曾嚴格考選步卒,創建有戰鬥力的常備軍“武卒”。

首創考選士卒之法:凡能身着全副甲冑,執12石之弩,揹負矢50個,荷戈帶劍,攜三日口糧,在半日內跑完百里者,即可入選爲“武卒”,免除其全家的徭賦和田宅租稅。

吳起對“武卒”嚴格訓練,使之成爲魏國的精勁之師。

吳起治軍,主張嚴刑明賞、教戒爲先,認爲若法令不明,賞罰不信,雖有百萬之軍亦無益,曾斬一未奉令即進擊敵軍的士兵以明軍法。

吳起始終認爲軍隊的戰鬥力不是由士兵的數量決定的,而是取決於士兵是否精銳。

所以吳起首創武卒,並制定了一套武卒的選拔方案。

也就是說在戰國初期,吳起就已經想出了負重跑這個辦法了,並把負重跑作爲考覈士兵的一項標準。

吳起命士兵身着甲冑,拿着弓弩,揹着箭矢和劍、口糧等,在半日內跑完百里。

能完成的士兵纔可以進入武卒,一旦進入,全家的徭役和賦稅全部免除。

這樣一來吳起就極大的調動起了士兵的參與性和積極性,士兵們一看被選爲武卒就有這麼多好處,一個個都是搶破了腦袋往裡進。

將士兵積極性與切身利益相關聯,這亦是吳起的高明之處。

秦國士兵的戰鬥力爲何聞名天下?還不是殺的越多賞的越多?

不把軍功和切身利益掛鉤,誰會拼了命的殺敵?

第四百三十八章 召喚再開第一百六十四章 這羣礙眼的東西(爲光棍節加更!)第四百二十一章 誰爲魚,誰爲餌?第一章 幷州飛將第三百二十七章 掘皇陵第一百零四章 歷史重演第三百零二章 怎麼總是活在夢裡?第三百三十八章 滎陽之戰第六百三十三章 提刀斬惡賊,忠孝兩難全第四百六十八章 陶應拜曹,落荒而逃第四百三十九章 林沖上梁山第三百八十九章 大戰始(爲尾號3212老哥百賞加更)第二百一十九章 呂布的人格魅力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意孤行的何進第二百一十四章 揣着明白裝糊塗第五百三十四章 蔡鈺相邀,錦衣之能第五百零四章 真田幸村,風魔之裡第二百五十一章 董卓入京第二百七十一章 飛馬破陣第五百三十八章第三百八十八章 百密終有一疏第五百九十八章 生財之道,以錢換錢第二百章 戰濊貊(窮,爲了稿費的加更)第九十章 平定潁川第二百四十二章 實力坑兒子第五百五十九章 二顧茅廬,撲朔迷離第三百三十五章 獻關投降第三百一十五章 進退兩難的袁紹第二百五十一章 董卓入京第六百四十一章 于吉之言,劍拔弩張第一百一十二章 反目成仇第六百四十五章 終章(一)第五百一十一章 黑衣刺客,織田殞命第三百九十八章 大戰落幕(求月票!)第一百零五章 儒將盧植第二百七十章 大亂鬥第四百六十六章 劉備守琅琊(求月票)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儒獻計第二百二十一章 撞向呂布的馬車第二百零八章 召喚再開,買一送一第三百五十章 肥皂和椅子第九十章 平定潁川第二百九十五章 出乎意料的援兵第五百四十九章 前往南郡,良將霍峻第五百一十一章 黑衣刺客,織田殞命第一百二十章 張懿危局(爲我楊哥百賞加更!)第三百九十九章 伏擊戰(求月票!)第五百四十五章 兵出子午,魏延馬謖第三百三十章 毒士賈詡出現第四百九十六章 董卓擲槍,曹寧奔逃第二百八十九章 二連召喚,再添猛將第四百五十章 陰館城破第二百九十章 與郭嘉的夜談第一百七十七章 河東徐晃,參見主公第一百五十四章 燈會遇美第一百一十三章 紛爭開始第一百八十八章 前往中山,尋找趙雲第一百八十五章 巴郡甘寧,參見主公第三百六十一章 召喚再開,驚人候選第五百三十二章 錯失臥龍,水鏡做媒第五百七十九章 元霸之威,萬夫難當第九十五章 捷報頻傳第三百二十三章 相國你瘦了(祝老哥們新年快樂)第一百六十九章 能用錢解決的都不叫事第三百九十九章 伏擊戰(求月票!)第七十九章 東廠督主第二百七十七章 董卓上朝(求月票)第四十三章 突襲開始第四百五十三章 空城計第五百四十一章 良緣終成,西域之問第三百六十七章 蠢蠢欲動的袁紹第一百二十一章 張懿殞命(七更,求訂閱!)第五十四章 御酒事成第四百八十二章 固執陶謙,獨木難支第五十七章 花落誰家第四百零四章 火燒迷蹤谷第三百一十九章 惱羞成怒的董卓第二百一十六章 何進派來的說客第六百二十八章 陰雨連綿,進退兩難第三百二十三章 相國你瘦了(祝老哥們新年快樂)第五百七十五章 臥龍獻策,黃祖中計第七章 腳碎青石第六百零九章 益州南中,蠻王孟獲第四百八十四章 連戰兩將,夜半劫營第四十六章 平定烏桓第一百六十一章 呂布赴西涼(爲LPL奪冠加更!)第二百九十一章 酸棗會盟第五百三十六章 強行剎車,最爲致命第五百四十三章 身世來歷,上門提親第四百三十七章 洛神甄宓(爲尾號0081老哥百賞加更!)第四十章 征討烏桓第四百九十章 曹寧赴宴,美人計始第十五章 返回幷州第六百零六章 曹操之謀,張任被擒第三百零三章 北海錘神武安國第一百零一章 仗劍除賊第三百五十九章 登基前三兩事第五百四十六章 馬氏五常,登門拜訪第一百九十一章 呂布的優勢所在(三更)第六百四十四章 激戰壽春,袁術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