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明魏決戰 六

舞陰縣城,往東八十餘里。

山坡下,一道馳道上,一支兵馬正在夕陽的光芒映照之下,急速的行軍之中。

“尚書大人,天黑了,地理環境我們不是很熟悉,如果繼續進軍,我怕會遇到敵軍偷襲!”大將臧霸走上來,對着中年書生拱手說道。

中年書生就是程昱。

曹操迎天子劉協拜許都之後,朝廷千倉百孔,昔日朝堂大臣,被董卓殺了七七八八了,又在戰場上折損大半。

就算是的那些保皇一黨,楊彪,伏完這些大臣,也僅存無幾。

曹操自然趁着這樣的機會,大廝了提拔自己的人。

曹操和劉備不一樣的是,劉備凡事講名分,要名正言順,寧可不做,絕不做出,名聲大於一切。

但是曹操,他見利益而舍名分的人,他不介意別人自己說自己,說他是權臣也好,說他是梟雄也罷,說他挾天子以令諸侯,說他要謀逆傳篡位,那也無所謂,他自知道自己心中要的是什麼。

爲了掌控朝政,他自然要提拔自己的人,荀彧荀攸郭嘉曹仁曹洪這些幸福不提拔,還能提拔誰來幫他。

程昱作爲曹操心腹謀士之一,也被晉升爲尚書,另外加封東中郎將,不僅僅有處理朝政的權力,臨戰還有統兵之權。

“那就在這附近找地方駐紮一夜!”

程昱看起來很儒雅,但是熟悉他的人,都能感受他的戾氣,藏在他那張溫和的臉龐之下。

即使是臧霸這樣的大將,都有些恐懼他。

“諾!”

臧霸拱手領命,他是曹昂收復的部將,在徐州而言,也算是數一數二,一直對曹昂比較的忠心。

夜色寂寥,簡單的營盤建立,很多士兵都是的背靠背,燒着一團篝火,然後就休息下去了,算是養精蓄銳。

而即使中軍主營,也只有幾個簡單的營帳。

其中中軍主帳之中,燈火嘹亮,程昱還在的看行軍圖,戰場上傳回來的消息並不多,所以讓他對戰場有些模糊。

“尚書大人!”

青年揭開門簾走進去,躬身行禮。

“元龍來了!”程昱對青年倒是比較友善,他微笑的道:“周圍的情況摸的如何了!”

“斥候把周圍給掃了一遍,應該沒有問題,我還在前方建立的三個崗哨,烽火連接,一旦出現夜襲之兵,會立刻點燃狼煙!”

青年不過三十出頭,如今已是一方偏將了,他是陳登,字元龍,徐州世家陳氏一族的家主。

“這裡距離戰場太緊了,我還是比較擔心的!”

程昱道:“哪怕非點功夫,也要小心謹慎!”

他想了想,補充一句,道:“明軍兵鋒甲天下,這話雖讓人覺得很猖狂,但是事實上卻明軍卻已經證明了,他們的底氣足夠強,不然不可以一己之力,對抗天下諸侯,先戰江東,再戰關中,三戰南陽!”

說着,他忍不住嘆息:“明王牧景,雄才偉略,他親自坐鎮南陽,與我朝廷決一死戰,這本來就是一場的你死我活的戰爭,但凡有半分鬆懈,都會招來殺身之禍!”

“末將明白!”

陳登拱手,微微行禮,輕聲的道:“我執掌斥候營,自當對全軍負責,絕對不讓危險在不知道之間降臨!”

“嗯!”

程昱點點頭:“有汝相助,吾還是比較放心了,臧霸等諸將,雖悍勇,可終究不夠細心,往後你還需要更加謹慎!”

“諾!”

陳登能得程昱之器重,那將會在朝廷能上位到的根本。

“尚書大人,大王爲何駁回我們的建議!”陳登突然問。

他們本來是分兵進攻新野的。

但是建議被駁回了。

然後才主力西進,直接進入了宛城東郊,介入了明魏之戰的東線戰場之上。

“大王有大王的考慮!”

程昱眯眼,眸子雖有一絲絲的不甘心,但是他卻能理解,其實想透了就行了,他雖然想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打這一戰,但是對於宛城戰場,恐怕曹操他們更加的瞭解,就算曹操糊塗,他身邊的郭嘉那可是在軍事上比自己還要精明的謀士。

所以他接到軍令,即使有些不爽,也沒有表示出來了,而是遵從命令,率軍西進。

“宛城這一戰,大王未必有絕對的自信,打不贏這一戰,我們拿下新野,也無濟於事!”

程昱對陳登還是比較另眼相看的,要是別人,他就不開這個口了,但是既然陳登問了,他還是解析一下:“如果按照之前的戰報來看,宛城是一塊硬骨頭,我魏軍雖然兵力佔盡優勢,卻在進攻和防禦都吃虧了,明顯是落於下風,所以大王爲了小心謹慎起見,哪怕最後讓他們撤出了宛城,最少也要保證宛城戰役的勝利,只有吃掉宛城,我們才能吃掉南陽!”

“明軍當真如此可怕?”

陳登沒有和明軍交過手,當初在青州,打河北軍的時候,勢如破竹,這助長了他不少的信心,也增加的他的自負心,讓他有些不把天下人放在眼中了。

“當然可怕!”

程昱倒不是想要潑冷水,而是要陳登端正這個態度:“你認爲我魏軍兒郎,精氣神如何?”

“自當爲精銳!”陳登說道。

“可是就是我們魏軍將士在戰場上,連番輸給了明軍,大王和明王牧景的交戰,已經不下多次,從當年討牧戰爭開始,就沒有得過便宜,輸多贏少!”

程昱道:“你們世家門閥出身的人,其實大多都看不起明王牧景的爲人,不管是對此人的出身和品格,皆認爲不堪,這無所謂,可你們不能否認此獠之能,少年上戰場,輔助起父權傾朝野,其父兵敗,天下人都認爲牧氏氣數已盡,然而他卻能憑藉不足弱冠之年而統帥牧氏兵馬,硬生生的殺出了聯軍重圍,南下南陽,入漢中,借荊州戰役而奪西南益州,征討南中,平定內亂,建立明國,成爲雄霸一方的諸侯,此人之能力乃是吾所見僅有之!”

陳登聽着,雖心中有幾分不忿,但是卻不得不承認,程昱說的半句都沒錯,他們世家門閥的人是對牧景最大的意見的人,但是他們也無法否認牧景的才能。

“可惜,如此之人,卻不能爲我大漢所用!”

陳登想了想,道:“不過也只是一介亂臣賊子而已!”

“不管是什麼都好,如今他是敵人,我們就要全力應對,萬萬不可在輕敵!”程昱指着的行軍圖:“擺在我們面前的,有兩條路,一個是沿着馳道,直接兵臨城下,從東線硬生生的推過去,進攻宛城東城門!”

“另外有一條,從這裡岔路往北,沿着這個防線,和夏侯惇將軍的主力會師之後,然後把明軍在郊外的兵力營盤都掃清楚了,兵臨城下!”

程昱問陳登:“元龍,你認爲,如今我們選擇哪一條路,纔是比較好的!”

“我們兵力雖號稱十萬,但是其實五萬都不足,而且我們大部分都是徐州地方兵馬,比不上魏軍精銳,戰鬥力上也遜色不少!”

陳登分析起來了:“直接兵力城下雖更好一點,但是卻更冒險一點,我認爲,我們還是會師了夏侯惇將軍的主力,再戰爲好!”

他的分析中規中矩,但是也有些私心。

直接兵臨城下,哪怕衝進去了,付出的代價也是很大,未必能承受得住。

他們的兵馬大多都是徐州子弟兵,陳登作爲徐州人,自然是要愛惜徐州兵的,如果能匯聚夏侯惇徐晃的主力,讓他們的兵馬作爲先鋒,徐州軍才能發揮出更好的戰鬥裡來吧。

“言之有理!”

程昱雖然看出來陳登有愛護徐州軍的心意,但是並不在意,他用陳登,是因爲陳登是一個聰明人,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陳登很清楚的,在無損大局的情況之下,陳登會偏心一些徐州子弟兵,但是一旦到了生死關頭了,陳登也是能闊的出去的人。

“不過我有一個更好的提議!”

程昱眸子閃爍出精芒。

“尚書大人想要分兵?”

陳登反應迅速,從程昱開口,就明白程昱的心思了。

“元龍心思敏捷!”程昱笑了笑,然後走出來,指着行軍圖,道:“元龍,你雖爲文臣,可善於兵事,不過只是鮮少帶兵而已,可你帶兵的能力是有了,這就是一次機會,能不能獨當一面,就看你自己的能力了,這一次我要分兵,我將會和臧霸率主力,兵臨城下,壓迫宛城,但是東線的北面纔是魏軍和明軍交戰的根本,據我所得到的的消息,明軍有兩軍主力往北考慮,而且還有兩軍主力從北往南靠攏,兩軍若是在東線北面會師,必然對我軍主力夏侯惇徐晃部構成很大的危險,我給予你一萬五千兵馬,你去增援解圍!”

“多謝尚書大人賜予末將機會!”

陳登有些激動。

有能力是一回事,但是能不能發揮出能力,確是另外一回事。

俗語有云,千里馬須有伯樂,而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

若非程昱賞識,他可能是沒有這麼好的機會了,統帥一方主力,這就算是一個功績了,打完這一戰,這呈報上去,曹操絕對是能給他升職的。

“先別高興的這麼早!”

程昱看着陳登,陳登雖有三十出頭了,但是在他眼中,還是很年輕了,年輕人有才能,但是容易衝動,所以他還需要告誡一番:“元龍,你出身世家門閥,熟讀名書卷,能文善武,可治地方,亦可披馬上陣,但是終究是少經磨難,經驗太少,容易上當,所以此番你必須要小心,萬萬不可大意,另外匯合了夏侯惇徐晃兩位將軍,要聽從他們的軍令,不可善做主張!”

夏侯惇可沒有太多的容人之量,要是陳登冒犯太厲害,即使自己的也未必能保得住他。

對於陳登,程昱是十分的器重的,悉心培養,希望能成爲朝廷日後的棟樑。

“尚書大人請放心!”陳登能感受到這一份沉甸甸的關乎,他拱手說道:“末將定當小心!”

……………………

魏軍徐州軍的主力開始逼近東線戰場的時候,明軍也做出的反應。

牧景下令,景平第四軍聯合暴熊第二軍,全力出擊東線北側,進攻魏軍營盤,接應明軍景平第一軍和暴熊第一軍的主力。

兩軍直接撲殺而出來了。

夏侯惇和徐晃哪怕提前做好的準備,也被這麼一股兇悍的衝勁給嚇到了不少。

于禁樂進他們把兵馬大部分撤回去之後,東線只剩下的夏侯惇和徐晃的兵馬,兩軍主力的營盤建立在東線北面,形成互相幫助的犄角。

明軍突然出擊,讓他們緊張起來。

東線停戰了很多日了,自從明軍收攏在城中,東線基本上沒有什麼戰役,連挑釁都很少。

突然爆發的戰役,讓東線一下子熱鬧了起來了。

而就這麼打着的時候,魏軍突然發現,在北面方向,出現了明軍的一部分主力。

“看來他們是來會師的!”

夏侯惇面容鐵青。

單單是兩軍主力,他們都不好應對了,現在又加兩部主力。

“之前大王就讓人傳令,說明軍從北面南下的主力,越過了西面戰場,已經進入了東線戰場了!”

徐晃倒是算穩得住,歷經之前的一敗,他更加的沉穩起來了,他的眼眸在閃爍,冷然的光芒在旋轉:“大王現在正在奪宛水戰場,肯定不會給我們增援的兵馬,我們得自己應對才行!”

“程昱的徐州主力,什麼時候能到?”

“按道理,今天應該能到了,但是並沒有發現,我估計最晚天黑之前,應該能進入戰場!”徐晃回答。

“不管了!”

夏侯惇這時候不會選擇和明軍硬碰硬,因爲那樣太吃苦了,他得鬆懈一下:“傳令,營盤後側五百步!”

“往後撤!”

徐晃皺眉。

“先拖住他們!”夏侯惇道:“硬碰硬,太吃虧了,等我軍主力抵達戰場,在反擊!”

“是!”

徐晃想了想,也認可夏侯惇的想法。

………………

戰場上打的正熱鬧,突然魏軍主力往後面撤了一下,這樣就把明軍的攻勢給躲開了,除非明軍挺進,不然進攻就會被斷續。

“規避我們的進攻?”

文聘有些冷笑。

“中郎將,北面出現了我軍的軍旗,景平第一軍的主力抵達了!”

“接應他們!”

文聘想了想,對着孟獲道:“我們先會師,然後商討一下雙方的作戰計劃,不要忘記了,魏軍還有徐州主力,即將進入戰場,他們加起來的兵力還在我們之上!”

“嗯!”

孟獲不用沉思,直接聽從文聘了,他是猛將,善於指揮和進攻,而文聘更善於謀略。

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益州變法改制的開端第六百三十三章 臨戰倒戈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王對王 五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大明軍備 七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 牧景和劉備的對話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三大諸侯會盟 九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 糧道爭奪 一第三百零五章 曹操的機遇第六百四十四章 職業與非職業之間,不一樣的戰鬥力!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登基之前 四第一五百八十二章 政事堂 六第二百五十六章 沒有選擇第二百九十一章 鹽商之戰 八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決戰上黨 二十五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最終博弈 三第五百六十四章 好消息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善用?第八百零八章 萬事俱備,只待東風起!第一千八百四十章 短兵交接第八百零九章 東風起第九百七十二章 鹽務 上第三百三十四章 七星刺殺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羌王 中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襄陽未來的發展方向 下第七百五十九章 全面敗退第四百五十三章 局中局,計中計,誰是獵物誰爲狩? 四第七百二十六章 堅持不住的襄陽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積石山之戰的開啓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直搗黃龍 一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西北歸明 九第二百七十九章 醒來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挾天子,定許都!中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徐庶歸心第一百一十二章 血戰葛坡 一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醫學發展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風波 五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王對王 一第五百九十章 我要建立兵器鑄造工坊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 明魏血戰 十一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風波 十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夜襲之戰 中第九百七十二章 鹽務 上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夜襲之戰 下第七百一十七章 傷亡慘重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大戰啓 五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迴歸渝都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 天下定 九第八百五十九章 歷史在進步第一百一十三章 血戰葛坡 二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戰後大動作 十二第七十一章 舞陰商戰 六第二百五十章 幷州軍的分裂第八百二十六章 一樣的選擇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登基之前 十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早已經失去了喜歡或者不喜歡的權力!第二百七十二章 好戲一場第八百二十三章 撤兵 (除夕夜!團圓飯!炮竹響!煙花起!)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董卓的動作第二百五十五章 曹操與袁紹 四第一百八十九章 漫長的一夜 三第九百零一章 大軍臨,談判!第六百一十三章 初平二年的諸侯分佈圖 上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袁紹的鬥志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潰敗千里之外 二第三百九十一章 閃電戰 五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鄴城爭奪戰 五第四百九十九章 醒來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馬騰的野心第八百三十二章 整軍 上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來第九百八十六章 奪南陽 十第二百章 風起 一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戰關羽 六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決戰之雒陽失守 上第八百一十九章 圍困張任 下第七百九十四章 初平五年,大爭之始!第三百四十四章 誅袁氏 下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吃掉河北,各有部署!第九百二十九章 夜晚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戰後大動作 三第七百七十四章 混戰 上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正式提議第三百八十七章 牧氏龍圖,到此一遊!第三百零七章 求賢令的爆發 下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大明軍備 二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拿下工部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豫州戰況第七百七十五章 混戰 下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 糧道爭奪 四第九百四十章 三千陌刀,一戰封神!第九百三十六章 他打他的!我打我的!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拿下工部第八百九十一章 大祭司的遺言第六百四十五章 張濟之殤 上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構建一條防線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立國的準備第八十七章 血戰中陽 中第四百八十四章 再戰上庸 四第五百二十章 夜戰 (補上昨日欠更)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雒陽之戰 續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