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劉焉的野望 一

明侯府的建立很順利,就是以當初相國府的舊班底爲基礎,建立一個牧景爲主公的政治體系框架。

當初牧山戰死於雒陽,權傾朝野的牧黨就如同一個沙堆建立的房子,瞬間崩塌,牧黨麾下的大臣皆然被清理,死的死,背叛的背叛,兩千石秩俸以上的官吏除了尚書蔡邕逃脫之外,無一追隨,九卿部官不是被王允說服,就是被董卓強行挾持南下。

但是正所謂爛船還有三分釘,牧山雖以強大的實力鎮壓朝廷,導致不得人心,可他主政朝廷的時候也提拔了不少因爲門第出身鬱郁不得志的官吏,生死關頭之中願意追隨牧景突圍南下,就有七八個左右朝廷官吏,皆爲牧黨爪牙,大多數都只是六百石秩俸左右的官吏,可即使如此也是一縣之才,就是這些人爲班底再讓牧景的明侯府的體系迅速的運轉起來。

明侯府自明侯牧景之下,設立司馬,長史,主薄,三大官職,位置等同朝廷上三公,管轄明侯府的一切軍政大事。

經過數日商討,牧景力劈衆議,任命胡昭爲明侯府長史,統管侯府大小事情,另外以劉勁爲主薄,戲志才爲司馬,劉勁有能力,在六縣之地聲望最好,用他爲主薄主要是爲了穩定人心,而戲志纔是軍師,用爲司馬,就是告訴所有人牧景信任他的軍師能力。

同時牧景在侯府之下建立南書房和北武堂,這是異於普通的開府自治的建制,而是他爲日後文武分治做一個提前的準備。

現在的朝廷官制是有些權力模糊的,比如一郡之守管轄軍政大事,就等同是一方諸侯,授命朝廷,忠肝義膽的自然是報效朝廷,可要野心勃勃之輩,招兵買馬太簡單了

這是權力失控的根源之一。

不過牧景也不想一口吃掉一個大胖子,維持了這多年的官制不是這麼容易改變的。

自古以來變法者不得好死,輕易他不會挑動這條底線,除非他有絕對的實力。

但是有些事情明知道是錯的是落後的,那就一定要改變。

所以他建立了南書房和北武堂,爲了日後建立自己的行政體系做好準備。

不過於北武堂和南書房之下,他效仿了古丞相府制,建立十三曹,每一曹設立一個主事……

這足以堵住所有人的嘴。

明侯府的建立在胡昭等人努力之下,一個個的部門開始完善,以管轄六縣之地入手,一個軍閥的雛形漸漸的已經形成了。

而這時候牧景的注意力開始放在整軍事務之上了。

南陽六縣非久留之地,這裡不足以爲他日後的根基,他的下一步計劃是進駐漢中,而且必須在袁術徹底吃掉整個豫州之前進駐漢中,一旦袁術反應過來,以重兵壓境,把他堵在這裡,漢中之路前途不明,他就等於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而想要進入漢中,必有一場惡戰,哪怕最後戲志才能說服劉焉,拿到了劉焉的準令,可他還是要面對張魯,單單是一個張魯都很棘手,五斗米教和天師道,加起來不亞於太平道的存在。

沒有絕對的實力,他可不敢進入漢中,而且一旦劉焉對於他的條件不動心,壓住了自己的慾望,那更是一場血戰。

無論如何,能說服劉焉最好,說不服那隻能打,一旦開戰,兵力最關鍵。

牧景現在坐擁有四支兵馬的建制,雖被打殘打亂的不少,兵力折損的也很嚴重,就算加上陽山營也不到八萬兵力,可這些都是從刀山火海之中殺出來的精銳老兵。

現在就差一個時間來調整和修養,只要恢復過來,這七八萬大軍足可當二十萬大軍使用,進入漢中他就有信心了。

所以這段時間牧景把一切精力都放在上面了,亂世之中有兵就是草頭王,沒有什麼比恢復將士們的鬥心更重要。

激戰關東聯軍,突圍關中,一場一場的戰役已經讓牧軍的所有將士筋疲力盡的,特別是一個個袍澤戰死沙場,讓不少戰士心靈受創,當初在關中的時候,他們每天面對生死危機,哪怕一個個戰友兄弟倒下,爲了他們依舊還能咬着牙根去堅持,可現在放鬆下來了他們的意志都跌落了谷底。

這個時候就是牧軍實力最弱的時候,牧景必須進來讓將士的鬥志恢復,才能讓牧軍恢復戰鬥力,所以他第一時間舉行了一場哀悼會,以蔣路爲名,爲所有戰死的默哀,但是這還不夠,他需要更多的手段讓這些將士從悲傷之中走出來……

…………

……

益州,蜀郡。

綿竹縣城。

縣城最中央的街道上有一間糧店,名爲陳氏糧店。

這個糧店的掌櫃是一個弘農人,名爲陳羽,四十左右,爲人和善,經常笑口麪人,在巴蜀之地的商戶之中也算是小有名氣的商賈,他善於收購當地的把糧食,然後運去北方銷售,聽說他在北方靠山很大,當地糧商都一樣把巴蜀將士運出去,因爲巴蜀糧食充足,糧價低,但是運出去起碼有好幾倍的利潤,所以都會給他幾分面子。

糧店的後院。

身爲掌櫃的陳羽正跪膝在一人之前,畢恭畢敬的行禮:“司主,我已經打聽清楚了,三天之後,劉焉會來綿竹視察東州軍的操練情況,會落腳在城南驛站。”

“這倒是一個好消息。”

譚宗聞言,嘴角露出一抹笑容。

進入益州這麼久,他始終找不到一個可以避開何方目光,秘密見到劉焉的機會,現在算是有機會了。

“司主,我們尚不知道劉焉的態度,你若親自出面,唯恐危險,不如我去。”

陳羽道。

誰也不知道這個在短短一年之內紮根巴蜀商界的陳掌櫃曾經是一個江湖遊俠。

當年他被當地縣令逼的家破人亡,是景武司的人救了他,爲他報仇雪恨,他這一輩子就賣給了景武司了,現在他說景武司蜀郡的掌旗使。

“此事你不行!”譚宗搖搖頭,然後補充了一句:“事關主公生死,我也不行,自有人見他。”

“是誰?”陳羽問道。

“是誰你就不用問了,現在有一件事倒是必須要讓你去做的。”譚宗面容肅嚴。

“請司主吩咐!”陳羽拱手待命。

“此行兇險,而去見劉焉的是主公最爲器重的心腹,對於主公未來至關重要,我們景武司的責任是無論談判的成敗,必須保證此人安全離開。”

譚宗沉聲的說道:“爲此,我們景武司可犧牲一切,不僅僅是這些年在巴蜀的一切根基,包括你我的性命。”

他頓了頓,繼續道:“我已經調遣了一百五十遊俠進入蜀郡,剩下的事情你來安排。”

第十章 漂白 一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善用?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襄陽未來的發展方向 下第四百五十八章 大漢名將皇甫嵩的恐怖 二第四百一十一章 公孫瓚之殤 下二 (第一更)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滅燕 八第四百零二章 關下鬥將,三英戰呂布!(第二更)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臥龍初鳴,文聘之敗! 上第七十六章 舞陰商戰 十一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時機已到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戰關羽 五第四百五十二章 局中局,計中計,誰是獵物誰爲狩? 三第二百八十七章 歲末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明豐錢莊的歸屬 四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上黨之戰 十第九百三十九章 奇襲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天子崩 五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 決戰上黨 十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二月二,龍擡頭,天下動!第三百一十四章 賜婚 中第六百零四章 妥協第一百九十章 太子當立第八百四十九章 撥亂反正第九百九十二章 牧景的預感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偷天換日第三百零二章 這是一場戰爭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拉開戰幕第二百二十四章 雙雄戰第九百六十四章 鹽風暴的開始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滅燕 十二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甘寧的敘職 上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潰敗千里之外 五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臥龍初鳴,文聘之敗! 中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火樹銀花不夜天第五百二十六章 最後的天師 下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六章 圖謀舞陰 五第三百七十四章 黃忠首秀,進退之間的控制 下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曹操與袁紹 一第一千零四十章 殺趙忠第十八章 漂白之心境的轉變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猛虎之殤 六第三百七十八章 能用糧食解決的戰爭 四第五十八章 甄選教官 二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奪荊州 一第七百七十九章 俯首稱臣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有些急躁的戲志才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整軍 一第一百九十三章 暗流潮涌第三百零三章 儒學日報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大戰啓 六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奪荊州 十五第四百七十九章 上庸戰役 下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荊州局勢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有趣的小丫頭片子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雒陽之戰 下第五百九十四章 荊州的謀算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活着的忠臣,一人足矣!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鄴城爭奪戰 六第八百四十六章 造城第三百一十六章 他不合適你第九百一十五章 談談第三百零九章 天子的謀算 上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居高臨下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 後繼無人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 天下定 三第二百零九章 天子崩 三第九百二十二章 建立南中都督府第五百八十五章 參狼羌 下第七百五十七章 兵敗如山倒 下第八百七十八章 吾欲成王,天下皆爲子民!第七百一十七章 傷亡慘重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決戰上黨 十三第一百一十三章 血戰葛坡 二第九十五章 先鋒營 下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 捉摸不透第九百五十三章 十里相迎,民心可望!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一定要有人死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統一之戰,即將拉開序幕!第二十七章 中平五年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景平水師 九第二百五十七章 李儒的勸諫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最終博弈 九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柴桑之戰 三第二百三十四章 雒陽戰起 八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善用?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祭祖第一百九十六章 風波起第二百四十六章 丁原的捨生取義 中第四百九十三章 戲志才之謀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胡昭和蔡邕的交流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隱隱的聯合之勢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登基之前 五第四百七十七章 上庸戰役 上第八十七章 血戰中陽 中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故地重遊,故人重聚!第六百三十二章 參狼谷之戰 下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四個主力營的兵力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決戰上黨 二十二第四百七十三章 劉焉的野望 四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政事堂 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