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好黃忠、魏延等,揚州牧秦宜與甘寧交談。
“興霸來的很及時啊,本州牧正打算組建第四隻水軍,此事看來非你莫屬。”
大江西段有周泰、蔣欽兩支水軍,大江出海口有凌操的水軍,獨獨中段水域缺少一支水軍。如今甘寧甘興霸到來,正好填補這個缺口。
甘寧心中大喜,嘴上卻說:“甘寧何德何能,剛來就被大人委以重任,甘寧誠惶誠恐。”
秦宜微微一笑,說:“興霸不必過謙,你的能力本州牧略微知道一些,武藝高超,箭術一流,水戰經驗豐富。第四支水軍還有特殊任務,不在侷限於大江,而是要向中原內陸滲透。揚州正在開挖河道,使得大江與泗水河聯通,水軍的觸角必將向北延伸。不過,河道水深受季節影響比較大,雨季水要深一些,旱季能向北延伸多少就難說了,所以要掌握河道概況以及水文情報,興霸要辛苦一些。說是水軍,既然深入到內陸,更多的是陸戰,必須有大將領銜,有興霸領軍,本州牧自然很放心。“
“州牧大人放心,甘寧決不會辜負大人期望。”
甘寧信誓旦旦地保證,接下來這件差事。
州牧府內,秦宜與揚州一干高層齊聚,坐論天下,商討大戰略。
原班人馬中,武將有高順、于禁,謀士陳宮,文官有袁煥、陳羣。現在加上武將趙雲,文官諸葛孔明和龐統。大將張遼鎮守淮陰,周瑜和魯肅去了江夏,要不然他們幾人也會在場。
“首先本州牧歡迎諸葛先生加入揚州陣營,有先生相助,揚州事業必定發揚光大。”秦宜首先表達了歡迎姿態,順便擡高諸葛孔明聲望,而後說:“本州牧忙於征戰,身邊缺少一個能掌控大局的全才,畢竟本州牧沒有分身之術,疏於揚州民事治理。諸葛先生有賢才,今後揚州的民政之事就交給你了,呵呵。”
秦宜此言一出,衆人無不震驚!
諸葛孔明才二十多歲,即便有才又能有多厲害?
重要的是,他原本從民間而來,沒有地方治理經驗,州牧大人一上來委以重任,是不是有點過於草率!
換一個人做出這種決定,手下一般文武早就反對了,鑑於秦宜神一般的存在,衆人只是震驚,卻無人表達反對之意,先看看再說吧。
大概諸葛孔明也注意到其他人的表情,本以爲有人會出來反對,結果什麼都沒有發生。
當然,孔明心中也很震撼,他真的沒想到自己剛來不久,寸功未立,也沒有向揚州牧表述自己有何德何能,揚州牧秦宜大撒把,將揚州牧民事大權交給他搭理。
得遇如此明主,諸葛孔明感恩載德,慌不迭伏於地,叩拜:“亮何德何能,蒙主公厚愛,知遇之恩,必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陳宮、高順等原版人馬知道主公對諸葛孔明和龐統的重視,讓陳宮等人有些不解的是,當初主公論天下謀士,首推臥龍鳳雛,說明諸葛孔明謀略卓越,誰知根本不是那回事,秦宜讓諸葛孔明管理民事。
他們的思維僅限於軍事領域,壓根就沒有想到其他方面。
陳宮等不明白,那是因爲秦宜只說諸葛孔明在謀略上有大才,沒有說他更擅長管理。
“先生無需落了俗套,請起,快請起。”
秦宜笑得像個狐狸,一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說明他這一招湊效。
秦宜很清楚諸葛孔明的長處是什麼,再者,揚州陣營現在不缺謀士,更何況孔明負責民事,不等於不參與謀略,將孔明放在最合適的位置,能創造更大價值。
陳壽在《三國志》裡對諸葛亮曾有過十六個字的評價:“治戎爲長,奇謀爲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
理民之幹,優於將略,說的再明白不過了,諸葛孔明管理才能比軍事才能還要強。
有人說,你說諸葛亮用兵還可以,那怎麼總也打不贏司馬懿?!
是的,最終他也沒法打贏司馬懿!
前提是必須看到兩個人的平臺不一樣,基礎不一樣!
想想魏國多大,光人口就四百四十餘萬,土地292萬平方公里。蜀國呢,不到七十萬平方公里,人口九十多萬,魏國比蜀國大四倍還拐彎!
而且蜀國那個地方,那是又偏僻,人才又稀少!
換個人你試試,還敢反手打別人,敢主動出兵攻擊嗎?
諸葛孔明以一州之地對抗魏國292萬平方公里,沒有高超的管理能力,蜀地哪裡有能力窮兵黷武,征討曹魏?
秦宜放權給諸葛孔明還有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孔明有德,這一點非常重要。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這便是諸葛孔明一生寫照。
諸葛孔明給後主上表,大意是說,自己在成都有八百桑樹、薄田十五頃,子孫過日子夠了。他自己的生活也就靠工資那點薪水,沒有別的產業。
事實上,諸葛孔明的確清廉,而且也沒有給子孫爭取什麼特權。
孔明得到劉備授權,“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得到了開府權、錄尚書事這些實實在在的權利,他若有野心的話,想來個九錫、晉公、封王,簡直隨心所欲。
但是,他到死也不過武侯而已,清貧簡素,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無論是作爲人臣還是攝政者,他所取得的成績,都是歷史上第一流的。
在那幾百年間的豪強政治背景下,皇帝的位子同樣也不穩,東漢章帝之後,每一代皇帝都毫無例外地淪爲外戚的傀儡,有的靠着太監奪回權力,有的鬱鬱而終。
與漢末的腐朽,弄權者的野心,世家的貪婪比較而言,諸葛孔明無疑給這個時代諸如一絲清流。
丟下一個炸彈之後,等到衆人心情略有平靜,秦宜繼續說道:“先生不僅有治戎理民之幹才,戰略眼光無人能及,如今天下動盪,梟雄逐鹿中原,已經到了鉅變的前夜,揚州乃一州之地,下一步何去何從,請先生教我。“
衆人一聽,肉戲來了,紛紛正襟危坐,等待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