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不做二不休

冀州,常山國,真定縣。

曹操眉頭緊鎖,他將麾下的謀士們全都召集到了帳中,商議應對裴青的策略。

那些謀士們在對付袁紹的時候紛紛獻計,一個個如同良平在世一般,奇謀妙策層出不窮,可是現在卻全都像是被捏住了脖子的鴨子,啞口無言。

“諸公,國家正在危難之際,吾平日待你們也不算差,今日爲何竟無一人獻計?”曹操的臉色陰沉,對着麾下謀士們開口問道。

然而衆多謀士卻依然一籌莫展,他們全都暗暗嘆息,甚至有的都在暗暗做着自己的打算。

曹操無奈,只好看向那幾個頂尖謀士,頹然對着程昱嘆道:“仲德,你認爲我們該當如何?”

程昱這時候心中也很痛苦,因爲他知道裴青的大軍現在已經全面開戰,而己方爲了能夠在短時間內消滅袁紹,抽調了大量兵力,這導致在各處的防備力量實在太薄弱,根本無法抵擋對方的進攻,所以,他的家鄉恐怕要完了,他之前爲之拼死守衛的家鄉,終於還是落入了敵手。

但是他卻要爲曹操想辦法解決現在的危局,畢竟曹操待自己不薄,自己不能忘恩負義,舍之而去。

程昱想了想,然後說道:“既然我們明知道無法抵擋敵軍的攻勢,不如全面收縮兵力吧,把洛陽和兗州的兵力全部撤出,與此同時強行逼迫天子登城,將裴青給勸走,不管如何,裴青在表面上也要尊奉天子的,如果天子親自勸誡,由不得裴青不撤兵,如此一來我們還能保住冀州,以獲得寶貴的喘息之機,與此同時我們必須出奇計先破渤海郡,袁尚年幼,渤海只是掌控在審配和逢紀的手中,審配雖然有謀,然而性情剛強,將士們未必肯服,上下離心嚴重,這就是我們的機會。渤海與河間脣齒相依,只要渤海被攻下來,河間自然也只能束手歸降,或者主公也可以藉助袁尚和劉夫人強迫河間歸降,渤海和河間都沒有了,高幹死守中山國自然也就沒有意義了,不過在此之前,我們必須想辦法守住常山國纔是,裴潛親自率兵進攻,氣勢洶洶而來,我們定要小心應付。”

“奉孝、仲達,你們以爲如何?”曹操聽了程昱的話略微頷首,程昱也只是提出了一個大概的計劃,具體怎麼奇襲渤海國,怎麼守衛常山,強迫小皇帝勸退裴青到底有沒有效果,這一切都在未知數,所以他要聽具體的東西。

司馬懿首先開口說道:“想要偷襲渤海郡這倒也容易,只不過我們需要做出犧牲,要想製造渤海的混亂,最好的辦法就是派死士潛入渤海郡內,直接刺殺逢紀,而將主謀指向審配,如此一來,主少國疑,局勢混亂,審配遭到猜疑,定然上下離心,我們再乘機重金收買審配的身邊人,一定能夠乘亂進城。”

“死士?這倒也不難找。”曹操作爲一方君主,培養一些死士還是有這個能力的,於是他就跟長子曹昂悄悄安排了一下,命他挑選一些精明的死士,喬裝入城刺殺逢紀,並且聲稱是審配所指派,這一切都跟司馬懿提出的計策完全吻合,然而在關鍵時候郭嘉提出來一句,其實最終的結果不一定是逢紀死亡,如果逢紀不死,內部的分裂效果將會更好。

曹操認爲郭嘉的建議非常對,所以特別又交代了一句,不必將逢紀刺死,只是讓他受傷就行。

與此同時曹操派他所任命的青州刺史夏侯淵放棄黃河以南的地區,剋期將軍士秘密集結到平原的樂陵縣內,時機一到,立刻火速進攻渤海郡治南皮縣。

至於鄴城那裡,自然也必須派出一個穩重善守的大將來鎮守,同時再派出一個心狠手辣的官員逼迫小皇帝接受他們的主張,親自登城勸裴青退兵,如果小皇帝是個不見棺材不落淚的主,必要的時候也要給他一些教訓,甚至在十分必要的時候一不做二不休,不惜玉石俱焚。

對於守城的第一將,自然是非曹仁莫屬,雖然他之前在徐州失守,然而那非戰之罪,主要是曹操這邊救援不及時,同時又弄丟了泰山郡所致,於是裴青命曹仁爲魏郡太守,又以司馬懿爲軍師,派官員郄慮強迫小皇帝同意勸退裴青,郄慮曾經參與謀殺董承以及董貴人之事,而裴青又嫉惡如仇,所以曹操料到郄慮不敢動歪心思。

至於守衛常山國之事,自然要由曹操親自負責,他以郭嘉和程昱爲軍師,夏侯惇、曹洪、典韋、樂進、李典、曹休、曹純、曹真等將爲輔佐,建設堅城湯池,一方面對中山國的高幹施加壓力,另一方面用以抵擋裴潛的進攻。

可以說是曹操現在的策略十分得當,就算是裴青在這裡,恐怕也只能想出這麼得當的對策了,畢竟這是郭嘉、司馬懿和程昱這三個頂尖謀士聯合想出來的計策,程昱雖然在某算上變量爲要差一些,可是心狠手辣的程度不下司馬懿,只有他才能想出來那種強迫小皇帝勸退裴青的主意。

而且在鄴城和常山,一個是司馬懿做軍師,另一個是郭嘉做軍師,也都足以抵擋這世上頂尖智者,二人分工合作,實乃妙計。

只不過計策雖然能夠起到很大的作用,甚至有的時候能夠逆轉形勢,可是在雙方軍師的智力水平都差不多的時候,絕對的實力纔是決定勝負的關鍵。

曹操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然而到了這時,卻也只能死馬當作活馬醫了,其實鄴城和常山雖然重要,卻也不是最重要的,當前對曹操來說最重要的其實是能否攻下渤海國,畢竟這裡地處海邊,即便是真的失敗了,也可以從海上遁逃,如果這條退路都被堵死了,纔是他真正絕望的地方。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不久之後傳來消息,逢紀遇刺,僥倖受傷不重,兇手當場就被擒住,經過嚴刑拷打之後終於招認,幕後真兇竟是和他一起輔佐袁尚的審配,恰好之前沒幾天的時候,審配和逢紀因爲一點小摩擦發生了口角,逢紀再也沒有理由懷疑審配,只不過爲了大局着想,審配並沒有說出幕後真兇,後來在劉夫人的追問之下,纔有逢紀的親信脫口而出。

消息很快傳遞出去,霎時之間輿論大譁,所有的指責全都指向審配,審配含冤莫白,無奈之下只好辭去職務,以明心跡,可是沒想到更多的猜疑接踵而來,因爲如果不是心中有愧,爲何要辭掉職務?

而就在城內亂紛紛的時候,夏侯淵統率他的大軍偷偷來到了渤海國內,然後在一個夜間率軍突然襲擊了毫無防備的渤海郡的治所南皮縣。

第二百六十四章 還算滿意第一百三十三章 老將黃忠第三百四十三章 只能通過裴公第三百六十二章 呂布沒有死第二百八十章 勸降張郃高覽第一百七十一章 刺殺李傕第五十四章 陳羣、杜襲和趙儼第三百六十五章 且慢!第一百零七章 兩個有名望的人第三百一十六章 招降張燕第三百六十三章 張闓狗賊第八十四章 徐榮的能力第三十八章 蔡昭姬第五十六章 有序展開第一百三十六章 萬年公主的仙藥第二百一十章 去而復返第十二章 要麼投降,要麼死第三百一十八章 祝公道的承諾第一百三十三章 老將黃忠第二百六十九章 袁紹的選擇第四百二十二章 出其不意第二百八十六章 我不相信!第三百一十三章 爲嶽能匹配基因第四百二十五章 楊騰的憂慮第一百六十章 各懷心思(第六更)第四百零九章 奇特的張繡第四十五章 邀請使君前往潁川主政第六十二章 事情果然發生了?第二章 我叫裴元慶?第二百零八章 勸和之議第一百二十五章 你們一起走第七十五章 萬年公主第九十八章 董白的面子第一百九十三章 太原王晨第三百一十四章 超級防將郝昭第十章 好機會第一百六十四章 謝氏父子第二百零四章 人才畢集第一百四十二章 奇謀妙計虎相爭第四百四十三章 小皇帝的要求第一百七十五章 忠誠的問題第一百七十六章 張濟叔侄第二百七十七章 俘虜第一百三十六章 萬年公主的仙藥第一百一十一章 殘忍的何曼第三百一十四章 超級防將郝昭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年兩熟?第九十一章 賈詡的算計第一百一十九章 桑梓之地也只能放棄第十四章 唐姬的堂兄第九十八章 董白的面子第四百三十六章 冀州之平定第二百五十九章 楊奉之死第三百六十一章 呂雯的請求第一百五十章 邊讓之死第二百九十六章 討裴檄文第三百四十六章 西涼三大名將第五十九章 朱儁的決定第一百二十七章 出宮第二百八十五章 惺惺相惜第四百一十三章 馬超也迫不及待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作爲補償第四百二十六章 捨生忘死的氐羌戰士第三百三十五章 西涼軍的家眷們第一百八十章 曹操的真正目的第二百六十七章 潘鳳和穆順第三百九十一章 窺視忠誠第三百四十七章 重啓絲周之路的設想第二百零二章 問責楊奉第三百七十二章 出使冀州第二百六十九章 袁紹的選擇第三百三十四章 胡軫之死第四百二十六章 捨生忘死的氐羌戰士第二百二十三章 如此客人第三百八十七章 陷入崩潰第二百三十七章 嚴氏的毒計第三百八十二章 按計劃行事第二百七十三章 戰場交鋒第一百七十九章 曹操來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詐降第一百七十九章 曹操來了第二百零二章 問責楊奉第四百二十六章 捨生忘死的氐羌戰士第一百三十七章 我該怎麼說?第七十二章 劫獄第二百三十章 初次交鋒第二百五十九章 楊奉之死第四十五章 邀請使君前往潁川主政第二百四十五章 怕死的呂布第一百一十一章 殘忍的何曼第三百一十八章 祝公道的承諾第二百五十五章 要配就配最強的第四百三十九章 受封晉公第一百八十六章 西京留守第四百零三章 死戰加先登第二百五十一章 豪商糜子仲第六十八章 九原李肅第四百零九章 奇特的張繡第四百三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三百四十九章 血本無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