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措手不及

其實小皇帝還是不希望裴青離開的,因爲裴青一走,他再回洛陽的希望就徹底斷送了,從此之後完全成爲曹操的傀儡,可是他不這樣做也沒有辦法,只要他開口讓裴青進城,不僅胡美人保不住,自己也都沒有人身安全保障。

在裴青離開之後,小皇帝對着司馬懿說道:“司馬公,我已經按照你們的要求做了,你現在是不是要把胡美人送還給我?”

卻見司馬懿淡淡說道:“雖然裴青退走,可是誰知道他會不會再回來?所以胡美人暫時還不能歸還陛下,再說了,陛下雖然年輕,卻也要遠離女色,保重聖體,這纔是社稷之福啊。”

司馬懿這話很明顯,其實是拒絕送還胡美人,小皇帝雖然不滿意,可是卻也沒有任何辦法,只能無奈的“回宮”。

司馬懿在裴青率軍離開之後心中很是高興,同時也暗暗鄙夷裴青,如此強大的實力竟然因爲小皇帝的一席話就輕易離開,這可實在是太愚蠢了,其實想想也是,裴青既然打的是尊奉天子的旗號,現在天子當面說了讓他退兵,他如果不聽,那他多年苦心建立的名望不就破壞殆盡了嗎?到了那時還有誰會相信他?

“嘿嘿,裴青的發跡源於尊王,可是最終卻也被尊王所束縛,眼見勝利在望卻也只能灰溜溜的退走,這就叫成也蕭何敗蕭何啊。”

司馬懿的心中滿是感慨,說句實話,之前裴青在城下,他的心中還是很緊張的,生怕裴青會不尊王命,執意攻城,到了那時他還真不好對天子動手,因爲動手的話他是必死無疑,誰都救不了他。

好在現在裴青離開了,這也算是值得慶幸的事了,所以司馬懿擦了擦手心的汗,暗暗舒了一口氣,緩緩離開城頭,到府中暫時休息一下。

然而他剛剛回到府中,卻突然聽得遠處傳來震耳欲聾的吼聲,頓時驚出了一身冷汗,連問到底發生了何事?

這時只見司馬懿的四弟司馬馗氣喘吁吁的跑來,對他說道:“二兄,不好了,裴青。裴青又回來了,現在正在奮力攻城,我們的軍士沒有防備,現在外城已經攻破,軍隊入城了,時間來不及了,咱們還是快走吧。”

“什,什麼?這麼快就回來了?而且來得如此突兀,讓人措手不及,我平日自負才智,可是竟然沒有想到這一點。”司馬懿一聽這話頓時大驚失色,慌亂之際他即刻準備率軍入宮,挾持漢帝以圖自保。

然而等到他來到宮門外的時候,卻發現宮內一片混亂,小皇帝早已經不知去向,經過詢問之後得知,原來竟然是郗慮和華歆聯合起來入宮將事情告訴了皇帝,擁戴着皇帝逃出宮去見裴青了。

司馬懿聽說這話之後頓時心中嘆息,看起來他們的確撐不下去了,就連郄慮這個曾經有罪的人都選擇了背叛,這樣說來真不知道有多少人也選擇了背叛?在這種情況下自己就算是抵抗下去也都沒有意義了,而且司馬懿還知道裴青不用他,所以就算自己投降也沒有意義,只好帶着家人部屬乘着混亂逃出鄴城,前往常山國而去。

其實這件事真的不能怪司馬懿沒有想到,實在是呂蒙的實力太強了,奇襲加上鬼謀兩個特性同時其作用,就算是諸葛亮或郭嘉這類數一數二的頂尖軍師都無法看破,更何況司馬懿的智力其實還不如郭嘉和諸葛亮?所以這導致司馬懿對裴青殺個回馬槍的做法沒有絲毫的預料。

在司馬懿得到裴青殺回來的消息的同時,郗慮同樣得到了消息,其實當時郗慮打的是跟司馬懿一樣的主意,通過挾持天子以避禍,然而這時候他的副手侍中華歆卻勸他擁戴天子出宮見裴青:“雖然我等之前犯了錯誤,可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相信只要改正了,仍然是忠君爲國的名士,然而如若一錯再錯,僅僅憑着挾持天子之利難道就能抵擋裴公的十萬大軍不成?其中利弊,還請郗公三思。”

郗慮聽了華歆的話沉思片刻,始終覺得華歆的話是對的,於是便答應下來,剛到宮門外,卻見尚書令荀彧同樣與族弟、射聲校尉荀棐帶着私兵和部曲們闖了進來,口號就是護衛天子。

當荀彧看到郗慮之後,當即喝令荀棐和將士們殺此國賊,幸好華歆上前解釋,荀彧這才改言相謝,衆人一起入宮擁戴天子。

原來荀彧一直忠誠的爲曹操效力,可是後來當他聽說,曹操竟然不惜挾持天子以迫使裴青退兵,心中頓時不悅,於是上書力爭,建議曹操不要如此羞辱天子,以免招致更大的災禍,不料卻遭到曹操的訓斥和司馬懿的嘲笑,後來裴青退兵,司馬懿仍然沒有信守承諾歸還胡美人,反而要求繼續控制天子,這讓荀彧對曹操極爲失望,暗暗後悔當初竟然選擇了曹操而不是裴公。

所以荀彧經過一番思索,決定捨棄曹操,護衛天子,做一回大漢忠臣,恰好當時荀棐也在,於是他不顧安危,當即拉着荀棐及麾下私兵一起入宮護衛天子。

小皇帝聽說這件事之後心中十分喜悅,他見胡美人也回到了自己身邊,知道這幾個人現在是真心扈從,當即欣然同意出宮,在荀彧、荀棐、郗慮和華歆的護衛之下出了宮門,迎着裴青的大軍而去。

過不多時,小皇帝便見到了裴青的大軍,並且在他說出自己天子的身份之後,被將士們恭敬的引到了裴青的身邊。

在看到裴青之後,小皇帝這才總算是安心了,他當即指出了曹操謀殺貴妃,威逼天子的種種不臣之舉,正式授命裴青全力討伐權奸曹操,並且下詔拜裴青爲丞相,大將軍,並授予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的優待。

其實裴青現在已經看不上這樣的特權了,但他還是要在表面上裝作很感激的樣子對小皇帝拜謝,同時下令各路軍馬即刻對曹操展開進攻。

與此同時,裴青派徐榮率領五千將士護送皇帝返回洛陽,自己則率領大軍繼續進軍常山國。

第二百九十六章 討裴檄文第三百五十章 楊阿若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容樂觀第四百四十一章 荊州的亂局第三百六十六章 張闓的下落第十四章 唐姬的堂兄第一百五十三章 究竟有什麼秘密?第三百九十二章 特殊的任務第一百二十八章 刺殺李儒第三百零三章 這是爲何?第三十二章 何儀之死第四百二十一章 如虎添翼第一百零四章 亂局再起第四百四十七章 又一大批的超級名將第一百八十章 曹操的真正目的第三百零九章 心如鐵石第二百七十五章 張郃來也第一百八十一章 胡昭的心思第七十八章 朝見天子第一百六十四章 謝氏父子第一百二十五章 你們一起走第三百六十四章 呂蒙的主意第一百二十三章 潛往長安的計劃第二百六十四章 還算滿意第一百七十一章 刺殺李傕第四百零二章 于禁第一百九十一章 悲憤詩第一百零四章 亂局再起第八十章 叛軍來了第一百六十五章 藍田決戰(一)第二百八十七章 肝腦塗地,在所不惜第一百三十八章 來自唐姬的感謝第三百四十三章 只能通過裴公第五十四章 陳羣、杜襲和趙儼第三百九十六章 聯合造反第四百四十章 劉表的煩惱第五十四章 陳羣、杜襲和趙儼第一百六十九章 藍田決戰(五)第四百三十章 袁氏雖敗,不缺忠臣第二百六十四章 還算滿意第一百九十八章 只敘舊情第三百三十章 僞造詔書?第三百六十三章 張闓狗賊第四十章 三百義從第二百四十三章 救徐州之議第二百八十四章 常春對顏良第四百一十四章 早就料到了第一百六十三章 青龍偃月刀和丈八蛇矛第四十一章 鄧當和鄭長第二百七十六章 常春對張郃第一百九十三章 太原王晨第三百一十九章 叛賊祝奧第一百八十四章 洞房尬事第八十七章 胡軫的保證第三百五十七章 袁術的好消息第四百二十二章 出其不意第二百四十章 該考慮一下納妾的事情了第四百四十四章 不自由毋寧死第五十九章 朱儁的決定第一百五十一章 曹操的危機第一百四十章 關中之亂(一)第三百九十八章 于禁和臧霸第二百四十八章 對峙第三百八十五章 舒縣城下第三百八十五章 舒縣城下第三百六十六章 張闓的下落第一百三十六章 萬年公主的仙藥第二百五十五章 要配就配最強的第九十四章 連日攻城第二百三十四章 爲鄧芝匹配基因第四百一十五章 真沒想到第八十一章 針鋒相對第二百零九章 我是騙他的第十六章 欲擒故縱第十七章 殷僑的妙計第三百八十三章 內心崩潰的橋蕤第二百四十八章 對峙第一百九十七章 成功打入內部第二十六章 原來是個草包第三百零七章 後悔不迭第二百二十七章 我們錯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變態版陳到第四百四十八章 萬事俱備第二百二十九章 裴青的暗示第一百四十章 關中之亂(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我不相信!第一百五十五章 謝居貞請命(第一更)第一百五十八章 發生了什麼?第三百二十三章 我們願意歸降第三十章 何儀發兵第三百二十八章 只能接受第六十八章 九原李肅第四百二十五章 楊騰的憂慮第三十二章 何儀之死第四十二章 有何懼哉?第一百四十七章 劉關張三人組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漢戰神徐榮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年兩熟?第三百七十章 主要責任是陳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