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小吏的考覈很簡單。一是考覈對各自郡縣級的事件的處理能力。二是對現行國家制度的評判,三是對品德的考察。

其中對事件的處理能力,包括常規事件、重大事件、突發事件等等。考對國家制度的評判,主要是劉尋想看看能不能找到希望變革的人。至於最後的品德考察,差不多就完全是做個樣子了。畢竟這些小吏,都是在衙門混跡多年的,試卷上對他們品德的考察,基本上沒用。頂多是向他們傳遞一個信號:皇帝很重視你們的品德,要是當官了,品德不好的,就完蛋了!

事實上,這倒是劉尋多心了。雖然,這些小吏在當小吏的時候,有很多人是貪張枉法,做了很多見不得人的勾當,但那是由於當時的情況所迫!

首先,他們是要巴結官員的。怎麼巴結?當然是替他們搜刮民脂民膏了!而且,小吏不算朝廷官員,所以是沒有朝廷俸祿的,只有縣衙會發他們一點工資。但是這點工資,養家不餓死可以,想要生活好就不可能了!

小吏們對於百姓,一方面是大權在握的,另一方面,有不少小吏都是賤籍的!

身份上低於百姓,又大權在握,縣衙領到的工資又少,朝廷不管他們。哪怕是做的再好,也絕對沒有升遷爲官員的可能……在這種情況下,小吏們能不替自己撈好處,過幾天好日子嗎?

但是現在不同了!劉尋讓他們有機會成爲官員了!而且肯定會廢除他們的賤籍身份!

這種情況下,身份不比人低了,是朝廷任命的官員了,工資足夠過好生活了,好好幹有升遷的可能了,沒準還能留名青史了!這種突然由地獄轉到天堂的際遇,誰不萬分珍惜?誰願意再去當個貪官,被劉尋廢掉?

只怕所有人都會拼命好好幹,爭取做一個被劉尋看中,被百姓記住的好官!

因爲,他們沒有門閥世家在背後撐腰,他們只能依靠自己,和劉尋的青睞!這種情況下,他們曾經貪張枉法的經歷,就會讓他們對這種齷鹺事兒十分清楚,不會再被別人矇騙!到也算是一種好處了……

馬克思主義早就說過,物質決定意識。劉尋改變了他們的客觀境遇,他們的思想,自然也會跟着大幅改變!

大殿上,是一個個正在接受考覈的小吏。他們面前用的,正是造紙匠們造出來的,新一代的最好的紙!

這種紙在劉尋看來,還是很垃圾。通體泛黃,還掉紙屑,難以保存。但是對於這個時代來說,已經很好了!

這些小吏們的試卷,比上次孝廉考覈要多,他們要回答的問題要多得多,也困難不少。

可是這些小吏們下筆如飛,一看就知道他們是真的經常處理這些事兒,比那些繡花枕頭般的孝廉好多了!

而且,也沒有人作弊。大概,他們覺得答這些天天處理的問題,作弊的答案還沒有自己寫的好吧!

監查這種考場,很是沒趣。劉尋便讓顏淵和武安家替自己監考,自己跑到後面看孫香穎練劍去了!孫香穎和郭紫馭一個紅雨劍,一個藍晶劍,揮舞起來,道道紅色光芒與藍色光芒交相輝映,十分的絢爛美麗!

最後,也是顏淵收的卷子。

改試卷的話,劉尋只看關於現行國家制度那一部分的,至於其他的,自然劉尋專門找來的朝廷官員進行專業的審覈!

這裡面,倒是有不少人才。甚至於,劉尋覺得,單論處理政務,而不是對儒家學說的理解的話,這些小吏,比那些尸位素餐的孝廉官員好得多!

就算是對現行制度的理解,都有幾位小吏的分析,比較合劉尋胃口!

於是,劉尋和各位審覈試卷的大臣們,在經歷了五天的審覈、討論後,決定留下來三十五位小吏。讓這些人,擁有官身,成爲真正的官員!

這已經不少了,錄取比例都超過十分之一了!

五日後,官衙門前張貼的拿着皇榜上,便公佈了考中的人的名字!

這一日,考中的人放聲大笑,意氣風發,如同自凡間飛昇到了仙界一般!考不中的人,卻只能暗暗嘆息,默默流淚了……

滇城中很是熱鬧,但劉尋已經無暇關注這些了。他決定,這些日子正要去天都城一趟!

姜維走了,又把天都城交給兩個老將廖化和柳隱,蜀中之地很可能會出現不穩的局面。

自己這個皇帝,也該去天都城坐鎮一段時間了!

劉尋大軍出行,路上沒有遇到任何危險。並沒有哪個蜀中士族敢派兵攔截劉尋。

廖化和柳隱在天都城城門外迎接劉尋入城。

劉尋入城,進皇宮,然後通過廖化等掌權將領瞭解這些日子蜀中的治理事宜。

柳隱等人,無一列外地全都大倒苦水,說士族門閥是多麼的不配合。雖然,他們不敢明着反抗擁有大軍的姜維,但是各種各樣的不配合卻發揮到了極致。

比如,政令出了後將軍府以後,除了有大軍壓陣的情況,其他的,士族們根本就不會聽,用各種藉口推脫。

再有,益州士族出身的官員,基本上全部辭官了。一度造成地方上管理的混亂。

蜀漢自劉備立國起,麾下大臣就有派別之分。最早的當然是元從派了,包括關羽、張飛、趙雲、糜照等等。然後是荊州派,就是出身荊州的人。包括諸葛亮、費禕、魏延、黃忠等人。再之後就是益州本土派。包括原劉璋手下各文武降將。

從劉備到諸葛亮到費禕到劉禪,無論誰當家,都盡力打壓益州本土家族,高官厚祿加上實權,都給了元從派和荊州派,益州人只有被割肉放血的份兒。

這種情況,當然是因爲蜀漢政權要打壓士族門閥,保護國家自耕農,保證國家實力了。當然也是因爲不願意被益州人掌控了朝廷。

但這樣做,就讓益州士族很不滿了!

平時,他們就把大多數人才藏起來,不給朝廷用。當鄧艾去年打來的時候,他們是最歡欣鼓舞的一部分人了!而今,他們乾脆徹底的一點都不合作,把所有益州士族出身的官員全給招了回去。只有極少數幾個寒門出身的,沒走。

當然,蜀中士族的不合作,還體現在方方面面。

劉尋聽了之後,並沒有表現出太惱怒的狀態,只是淡淡說道:“朕知道了。朕會按部就班發展,不會被他們阻礙的!”

第一百五十七章 大婚第三百五十四章 永安城破第三百四十二章 追魚斬花第二百三十三章 動亂之始第一百六十七章 司馬炎要報仇第五十九章 入主南中!第三百二十六章 晉國的應對(上)第七十九章 以鬥爭求和平!第三十八章 詭譎,詐敗?第一百一十六章 姜維圍京都!第二百六十三章 劉尋歸來!第三百三十九章 第一次科舉第十七章 巨石八卦陣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影兒第二百六十三章 劉尋歸來!第二百九十章 關中的疑惑第二百七十四章 以神的名義……第三百零九章 陸石傳說第二百九十五章 接受投降嗎?第二百七十三章 神的使者!第一百零六章 佈局第一百二十六章 武官考覈第三百一十四章 新增二郡第二十九章 唯有新興王!第三百三十一章 名將也沒用第一百九十一章 上學堂不要錢第六十四章 兩王相見!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變傻了……第二百二十七章 皇上丟了?第三百零六章 郭紫馭懷孕第二百五十四章 功成!第二百零一章 魏國要變革第三百二十四章 胡奮逃跑第二百五十六章 王二狗將軍第二百一十八章 投資與回報第三百二十一章 三國伐晉!(四)第一百九十八章 螢火懷孕第二百二十四章 驚變!第二百二十三章 國戰單挑(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魏晉大戰!第三百二十五章 東吳鬧劇第一百六十七章 司馬炎要報仇第八十四章 說服陸抗第三百七十章 再開科舉第二百二十一章 反正耗唄第一百七十三章 姜維耍桓彝第三百七十七章 七色劍主,歸位!第二十四章 軍師聯盟(上)第二百七十九章 夜襲叟族第三百八十七章 司馬炎自刎,司馬衷登基第三百零三章 退避三舍第一百一十七章 張瑛潛入第八十八章 夜喝姜維洗腳水!第二百八十三章 入皇宮第一百三十七章 司馬昭之死第二百四十八章 幸運與不幸第二百三十一章 長高糕點和縮小糕點第二百四十一章 百越第一百七十二章 司馬炎的不順第一百二十一章 劉尋在幹嘛第一百八十二章 遷徙的士族第三百五十九章 吳軍全滅第二百七十章 戰後的盛宴第二百二十三章 國戰單挑(下)第一百七十章 姜維搶劫第五十四章 關雲相親第一百零九章 暴走的關雲(下)第九十三章 造反的五門閥第三百九十章 夏侯魏國投降第八十五章 醒掌天下權第二百二十三章 國戰單挑(下)第二百四十五章 夜離第三百五十二章 吳國發兵!第六十六章 劍鞘與劍第二十一章 借兵七色劍和傳承七彩球第三百七十四章 三省九部的設想第一百九十九章 想要好多糧食!第九十六章 南中亂鬥(續)第一百六十二章 鍾會虐氐人第三百零三章 退避三舍第二百九十六章 殺人第十二章 御林軍和特務組織第二百一三章 戰事又起第四十二章 入城、論計第一百一十四章 江陽城外鬥智勇第二百九十五章 接受投降嗎?第六十四章 兩王相見!第一百六十章 想要搶光第二百一十五章 扶餘國的慶典第一百三十四章 曹奐逃跑第六十二章 各方風雲!第二百零五章 求助第一百四十四章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第三百六十五章 兵臨建鄴城!第二百三十章 神奇的華夏王城!第三百三十七章 郭紫馭生皇子第二百八十九章 商量攻晉國第八十九章 火蛟營第三百二十一章 三國伐晉!(四)第一百四十七章 易容的少女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