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明勤王實爲奪權

漢嘉郡地處成都西南,南下便是所謂的南中七郡,那七郡其時雖是蜀漢治下,卻多爲不毛之地,並未化大力治理,反而要防備不時地蠻族鬧事,是以漢嘉郡便是成都之門戶,留有不少兵力鎮守。劉備江夏兵敗,丞相諸葛使命各郡分調兵馬前往,以防再戰,獨漢嘉郡守黃元以南蠻蠢蠢欲動,須得留兵守禦,並不出兵。孔明一日數令,黃元都置之不理,盡將文書投於火中。

黃元看着文書燃成灰燼,臉上浮現出幾絲冷笑,他與諸葛孔明向來不合,如今劉備大敗,龍體違和,朝不保夕。孔明眼看便可大權在握,黃元若再將兵馬交出,豈不成了砧上之肉,任人宰割?雖然不交兵馬,卻也終不能以一郡與國抗衡,一旦劉備駕崩,少主年幼,孔明便能出手整治自己,到底該如何是好?黃元這幾日冥思苦想,終得不出個結果,只是耳際平添幾絲白髮。

“大人,有客求見。”家將進來打斷黃元思緒。黃元揮了揮手,道:“若不是平日親近之人,就讓他去吧。”家將答道:“來人自稱是從東而來,帶有消息爲大人解憂。”東面來人?莫非是陛下所譴,黃元與孔明不合,劉備素來知曉,是以將其調離成都,外放太守便是保全之意。如今劉備身處危難之際,莫非也想到了自己這一粒棋子?

黃元急忙讓人請入,片刻之後,就見一年輕後生入內,行禮參拜。黃元不知底細,也不敢怠慢,起身略還一禮,問道:“客爲何來?”那後生目視左右,等黃元將其揮退之後,才低聲道:“小人封冶,是陛下身旁醫士,今特帶了陛下密詔獻於大人。”說着便從懷中掏出一紙黃絹,遞與黃元。

黃元急忙必恭必敬地接過,詔書上卻是讓他暗襲成都,生擒諸葛。黃元爲官有年,也能隱隱覺察出劉備,孔明之間的微妙關係,但詔書上面所言之事,干係重大,他卻不敢草率定奪,又將詔書在手中翻來覆去查閱。詔書上面確有劉備寶印,字裡行間也甚合劉備口吻,實在難以看出不妥之處,乃轉眼問封冶道:“陛下現在如何?”

封冶答道:“陛下現在白帝,卻不敢西行成都,惟懼孔明。願大人能按旨意行事,成事之後,陛下定然重賞。”

“唔。”黃元輕點了點頭,這幾日他自己何嘗不曾想過舉兵北上,先下手爲強,只是忌憚孔明用兵手段,惟恐一敗塗地之後,全族皆禍,有了劉備這份詔書,無疑是給了他一顆定心丸。封冶見黃元神色稍動,乃道:“如今各郡之兵皆派往東面,以防不測,成都空虛,此誠天賜之機,大人切不可遲疑。”又上前兩步低聲,道:“陛下龍體久病,年事又高,千秋之後,大人啓時如何與孔明抗衡?”

黃元自然明白他所言成理,但仍猶豫道:“汝言之是也。只不過陛下所發乃密詔,旁人不知,本官貿然起兵,乃是反叛之舉動。”

封冶道:“來時陛下曾授小人密計,大人若有心奉詔,可擇郡中精銳,奔襲邛崍,直迫成都,各地守兵本就不多,大人又以有心算無心,焉得有敗?只要孔明勢危,陛下便廣發詔令,爲大人正名。”

黃元“嘿嘿”冷笑幾聲,道:“孔明善於用兵,倘若本官不敵而敗,陛下又將如何?”封冶也笑道:“詔書上不是有說麼?我爲大人念來。”說着就伸手接過黃元手中詔書,迅速扔到屋中取暖所用爐火之中,笑道:“若是大人兵敗,便成陛下棄子。”

黃元見封冶如此作爲,本來極爲不悅,後聽對方說話,更覺得符合劉備之意,也就更讓他越發相信詔書的真實。又聽封冶道:“成大事,豈能不擔風險?大人若是這些豪氣都沒有,小人就請告辭。”

“留步。”黃元等封冶快走出房門之時,纔出聲喊住,乃道:“既然陛下信得過下官,下官放手一搏便是。”封冶臉上笑容乍現,卻又立時消失,迴轉黃元身前,道:“既然大人答應,小人便留在大人身旁以供驅使。”

隨後幾日,黃元密召心腹將領,商議起兵之事。章武二年冬,黃元盡起郡中精銳,來取邛崍。由於各郡之兵多已調開,又措不及防,黃元所部一路基本不遇抵抗便得了臨邛縣。軍馬休整一日,再行北上,進逼邛崍。

邛崍離成都不遠,一旦得佔領大軍便可直圍成都,黃元進軍連日皆順,是以意氣風發,驕逸之情,喜行於色。不想邛崍兵馬雖少,卻堅守不降,黃元大怒,親自指揮攻城,折損千餘人馬仍不得下,天色又晚,只好距城下寨,來日再戰。

黃元心中鬱悶,便與封冶多飲了幾杯,不覺微醉。是夜成都已譴將軍陳笏來援,內外夾擊,黃元又高臥不起,諸軍無人指揮,大敗而走。封冶帶一衆親兵拼死救護黃元,殺出重圍,敗退數十里,才又安下營寨,計點軍馬十損六七。

黃元只得退回漢嘉郡,陳笏等將卻緊隨其後,黃元整兵再戰不利,只好固守城池。月餘之後,成都兵馬越增,城內糧草殆盡,城中軍士多有怨言傳有“上欲造反,與吾等何干?不若俱去。”黃元見軍心惶動,越發不安,乃召封冶計議:“成都孔明已作有準備,吾軍不能得勝,不若退往南中,聯合諸蠻以自保。”

封冶乃道:“此非善計,大人與南中豪強,往日無恩,近日無惠,如何能投?且軍中皆是漢人,豈肯往去蠻方之地?大人若失了軍馬,南中豪強必生致大人與孔明,以示其好。”

黃元仔細想來,封冶之言,甚爲有理,這段時日相處,已知其才智遠勝自己,乃問道:“公有何良策。以解今日之窘?”封冶答道:“小人來時,陛下曾言,若大人有不利,可往東而去,荊州趙鎮東與孔明也素來不合,必能保大人周全。即便不行,逃遁入吳,亦可活命。”

黃元大喜,乃道:“此議可行。”急忙召集衆將,乘夜向東門突圍。漢嘉軍馬連日不出,陳笏等將都不作防備,竟被黃元殺出重圍,一路搶掠沿江而下,過犍爲,江陽等郡,直往白帝城而來。

劉備長駐白帝城,曹魏內部又趨於穩定,孫權也不敢再起戰事,乃譴使往白帝求和,劉備也使太中大夫宗瑋還報,吳蜀又互通往來。關平,關興兄弟也撤去江防,調回荊州。江夏一戰,關氏嫡系軍馬損失殆盡,荊襄各處都是趙舒親信部將及桓易等新募之兵。而且襄陽太守向寵乃是劉備禦口親封,不能輕易調換,趙舒便讓關平領武陵太守,帶着不多的部下去與鄧芝爭執。關平也自知勢弱,心中雖然忿忿卻也只好答應而去。

關興與趙舒素來交好,見其兄被貶斥,心中不平,來找趙舒說情。趙舒只好坦言向告,如今荊州之有三郡之地,向寵爲襄陽太守,南郡是荊州治所,當然是趙舒主將該駐之地,剩下只有武陵,關平不去那裡,還能去何處?關興無奈也只好退下。

打發走了關氏兄弟,趙舒努力伸展了一下身體,如今東面與孫權關係緩和,趙舒就可以好生騰出空來料理蜀漢內部之事。嚴鵬使人來信,劉備進駐白帝之後,病情愈發深沉,只怕時日不過。趙舒所行之事,也該加緊動手。

容兒端着碗熱湯進來,見趙舒舒展身體,乃笑問道:“應付關家兄弟,如此勞神?”趙舒點了點頭,關平畢竟是員虎將,而且關家在荊州也素有威望,我總還得小心翼翼,不敢貿然得罪。幾月不見,關興與其兄長相處日久,和趙舒之間也似乎不及以前要好。趙舒很想將他兄弟二人拉攏網羅,但關家始終是忠於劉備,就讓趙舒很難辦了。

容兒將湯碗遞來,趙舒正要接過飲用,就見郭淮大步入內,面有喜色。我急忙問道:“伯濟前來,有何事?”郭淮不曾開口作答,容兒便道:“你們有事商議,我先告退。”說着對郭淮一福,便出門而去。

趙舒看着容兒離開,只覺她甚解人意,倒省了趙舒一番口舌。當日趙舒與關鳳說起容兒之事,原本以爲必然要多費言語,卻不想關鳳只是冷然答應,全然不提關羽之事,讓趙舒高興之時,又覺得詫異。容兒住下之後,關鳳並不相見,對趙舒也極爲冷淡,整日只是逗弄關統,更讓趙舒覺得歉疚不安。

郭淮見容兒走遠,才上前低聲道:“葉楓傳來消息,黃元帶人已經過了臨江,往白帝城方向來了。一路上有收聚不少流民山賊,聲勢浩大。”

趙舒“哈哈”笑道:“黃元還真不負我花的一番心思。”封冶者,葉楓也。趙舒使郭淮騙劉備至白帝城駐紮,卻無藉口興兵前往,乃想起漢嘉黃元與孔明不合,在郭淮接關鳳之時,便讓葉楓前往漢嘉郡,說動黃元造反,詔書上的寶印還得多虧黃皓這小人。以黃元才幹必不是孔明對手,兵敗之後,再使其沿江而東,趙舒便可借平叛護駕之名,盡起荊州兵馬前往白帝。

趙舒又問道:“成都方面可有消息?”郭淮答道:“孔明自己不敢輕離成都,趙雲又在白帝城伴駕,只是譴將軍陳笏等一路截殺,都不盡全功。”

趙舒點頭道:“既然如此,伯濟可讓桓,李二位將軍準備,過得兩三日,便起兵前往白帝城護駕。賢弟就代我鎮守荊襄。”郭淮應命離去。

荊州雖剛經大戰,卻不是在本地作戰,是以人員並無損失,劉備新敗時,趙舒又恐陸遜渡將而來,使桓易等將多徵兵馬,數月以來又得兵兩萬有餘,加上原本所有之兵,便有數萬之衆。趙舒乃擇其心腹精銳者萬餘,由桓易,天翼爲將,早兩日便密令西行而去。趙舒自己隨後對外只言巡視襄陽防地,辭別衆人,帶家將取大道往襄陽而來。過了當陽便折而向西,在西陵與桓易大軍回合,仍投白帝城而來。

將至益州,趙舒行軍更是小心,只擇小路前進,又多是夜間行動,冀望能瞞過各處探馬,直至白帝城下。及至白帝境內,探馬回報,黃元叛軍已到巴東,劉備乃使趙雲帶兵攔截,城中只有陳到及少數軍馬。趙舒聽後大喜,讓天翼引大軍在後隱蔽,自與桓易帶輕騎數百直奔城下,大呼開門。

城上守將有識得我趙舒者,急忙派人去請陳到,少時就見陳到頂盔着甲,全副戎裝上城,見趙舒之後也是大驚失色,乃高聲問道:“將軍無詔何以至此?”

趙舒在城下答道:“本將軍巡視襄陽防務,聽聞黃元作亂,將至白帝,冒犯聖躬,是以急帶兵馬兼程而來。還請將軍速開城門,容本將軍面謁陛下。”

陳到見趙舒左右只有數百騎,乃道:“將軍既然是來護駕,緣何只帶這些人馬?”趙舒又道:“大軍在後,尚有數日路程,本將軍擔念陛下安危,先帶輕騎而來。”陳到點了點頭,道:“既是如此,容末將稟告陛下,再來迎將軍進城。”

趙舒知他無劉備詔命,斷不敢輕開城門,乃道:“有勞將軍。”陳到又匆匆下城樓而去。桓易上前至我身側,問道:“將軍以爲陛下將如何待將軍?”趙舒轉眼看着他,問道:“若是將軍,將如何待我?”

桓易搖了搖頭,道:“將軍無詔私自帶兵前來,雖然是聲稱平黃元之亂,陛下卻如何敢相信?不放將軍進城,又有大軍在後,放將軍進城,豈不是爲將軍把持,進退兩難,着實難辦。以某愚見,陛下只怕會冒險行事。”

趙舒“哈哈”笑道:“將軍之言甚是,我不帶大軍而來,便是想要劉備欺我人少,必會讓陳到先發制人。少時進城,便仰仗將軍大力。”桓易點頭稱是,我使人知會後面天翼,見城門下有動亂,便帶兵出來接應,一舉奪下白帝城。

第一百七十八章 攻堅城損失慘重第四百二十八章 明死志欲報血仇第二百五十一章 關鳳到再生間隙第九十三章 陣前鬥暗奪南鄭第三百四十七章 無大志只想安定第二百六十六章 欲勸降郝昭言忠第二百九十八章 至漢中說服魏延第一百八十二章 知病情逆子謀父第二十三章 訴不和再詐陳矯第四百零一章 抗軍令郭統輕敵第一百五十八章 結內應林揚入城第九章 遭劫匪武聖解圍第三百六十一章 選駐地再勸北伐第一百四十八章 敗呂蒙馬謖獻計第七十二章 闖府邸責問緣由第二百一十一章 獲信任馬良垂危第三百四十一章 上朝會欲代求親第三百五十章 不苟且慷慨赴死第一百六十章 攻荊州吳軍奪氣第二百八十七章 向西行裝神弄鬼第二百七十三章 廣平戰張遼回援第八十三章 出魏境襄陽城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患重病二子相爭第六章 論英雄分析天下第四百三十一章 拒忠言魏吳交戰第二百三十二章 授密詔臨危受命第二百八十章 救敗兵傅彤替死第四百二十五章 突暈厥仲達裝病第四百二十二章 返洛陽舉薦曹植第四百零六章 憂戰事一籌莫展第二十一章 領將命駐守南郡第四百一十四章 計已成歷史重演第二百五十三章 赴祭拜又遭刺殺第一百八十三章 反算計弟不如兄第一百七十五章 患重病二子相爭第四百零三章 出意外宛城失陷第二百六十四章 明調令暗藏陰謀第三十三章 計中計孫劉聯姻第二百一十章 急行軍會合桓易第二百零五章 相見難真假不辯第三百九十二章 試心意初心依舊第一百九十六章 三兵敗誤入桃源第四百零五章 明升遷實爲分權第二百零二章 追敗兵呂蒙中伏第三百六十七章 北上樊文聘盡忠第七章 尊劉姓結交馬良第一百三十四章 存漢室于禁來降第一百六十三章 報血仇桓易獨行第三百六十二章 至雒城遇土將死第四十九章 得脫險關鳳平安第一百九十三章 戰敵酋關興險勝第二百三十八章 道緣由形勢堪憂第二百七十九章 聞敗報火燒連營第四章 落難人遭遇好人第三百零二章 首收徒趙雲走險第二十四章 副軍師初領官職第二百八十九章 傳聖旨入京面聖第五十五章 錦馬超移防葭萌第二百四十二章 得存命明升暗降第二百六十六章 欲勸降郝昭言忠第三百七十五章 聞噩耗迴光返照第二百零三章 破強敵桓易擒王第五十七章 定婚期首得升遷第四百一十四章 計已成歷史重演第二百四十一章 法正亡閹黨替罪第四十五章 報血仇斬殺楊高第三百八十六章 守街亭將帥不和第一百一十四章 受封賞高平拒任第一百一十五章 至成都驚聞父亡第六十章 助孫氏出使東吳第一百三十三章 淹魏軍龐德受困第四百四十九章 伐幷州桓易爲帥第十二章 考才能與龍共寢第二百四十二章 得存命明升暗降第二百四十一章 法正亡閹黨替罪第一百八十章 查內奸暗商策略第三百零一章 顯身份軟禁百官第二百零五章 相見難真假不辯第九十二章 欲拉攏法正遊說第一章 遊赤壁夢迴三國第一百六十八章 贈玉壁明施挑撥第四百二十四章 見仲達暗生提防第一百八十二章 知病情逆子謀父第三百五十三章 行兵諫意欲廢后第一百六十七章 取糧草曹操封將第一百八十九章 繼王位曹丕趁威第二十二章 空城計智退周瑜第四十八章 一兵敗鳳雛喪命第三百七十八章 陷絕境力盡遭擒第一百四十四章 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第三百九十四章 斬董禧計賺城門第九十七章 吃情醋牽手許諾第一百六十章 攻荊州吳軍奪氣第二百六十一章 猛虎死識破埋伏第二百四十九章 圖安樂敷衍了事第三百九十章 入山林巧遇磁山第一百六十一章 激士氣趙舒擂鼓第三百七十四章 戰陳晟關興受傷第七十章 賜恩惠拉攏人心第一百六十六章 臨宛城仲達稱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