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收穫滿滿

說服馬鈞,對諸葛亮這樣的人來說簡直是小菜一碟,而且馬鈞開口便是忠心報國,在道義上便落了下乘,在大義面前,諸葛亮連王朗都能罵死,何況一個馬均?當劉封讓趙博當着馬鈞的面在院子裡使用了一下連弩之後,馬鈞已經徹底動心了,這麼新奇的東西,對他來說太有誘惑力了,對於喜歡發明創造的人來說,用機括髮射箭矢的連弩壓倒了馬俊心中本以傾斜

的天平。

馬鈞歸順之後,劉封其實比諸葛亮還要高興,這傢伙要是在後世可是人人都景仰的科學家啊,不是有偉人說過,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

諸葛亮直接排馬鈞去了工坊,劉封親自陪同,馬鈞見兩人對自己如此重視,頓時有種遇到伯樂的感覺,心中的隔閡也消失了許多。

而文武大會經過三天的篩選比賽,終於也告一段落,總共有五百多人蔘加,比預料中的還要好,前五十名的人員都可以直接安排到軍中訓練。

最後的排名賽中,武將個個實力不俗,出人意料的卻是平常不怎麼表現的趙統位列第一,關平第二,關索第三,其實令狐宇和秦羽二人與關索不相上下,只是在力量上略遜一籌。

其他人員依次爲:鄧艾、關興、李強,梓潼選拔的一名軍中校尉葛政科,此人用一杆長槍,也是武藝非凡。

最後還有一位韓斌,長沙人士,一口潑風刀也很有章法,雖然名列最後,但做爲評選出來的十大武將,能力自然不凡。文才卻大多是些內政人才,名單上比較特殊的都做了標記,劉封看了一遍,標註出來的有魏郡人氏張偉,字伯良,自稱是張良之後,因曹丕廢漢自立,便想投奔劉備,正好碰到了文武大會,乾脆藉此來證

明自己的實力。

另外一人名叫馮健字隱軒,是文王畢公高後裔,蔣琬特別標註這人是個內政高手,對於律法頗有見地,這些人都要在以後的表現中才能看出他們的本事,暫時無法定論。

而在軍事方面的就更少了,畢竟這可是要靠天賦的,就算馬謖這樣水平的也沒有,不過取得最好成績的卻不是顏琰,而是一個叫徐陵的人。

此人來自琅琊,不僅在內政和辯論方面不錯,更是在陣法的軍事推演上無人能及,兩三個來回便被他殺得片甲不留,在綜合能力他比顏琰高了一些!

最後一位特殊的人才是個工匠,名叫李逸,字太玄,江州人氏,祖輩是魯班弟子,這樣的人才現在正是最需要的時候,正好讓他跟着馬鈞。

聽完費煒和馬良的報告,劉備笑道:“如此一來,我軍中人才又充實了不少,依孤看,可先由軍師安排到成都各處培養,待來年開春,查明各自身份之後,再做打算。”

費禕領命而去,他還有許多善後工作還要去做,而且這次宣傳時間太過倉促,有些人可能還在趕來的路上,劉封建議在文武大會的廣場設置招賢館,長期招納慕名而來的人員,量才錄用。

劉備道:“的確是人才難求啊,這些武將大多也只是勇力過人,充其量也只是一前鋒而,卻不知是否有大將之才!”

馬良答道:“只要加以訓練和培養,假以時日,便可量才而用!”

諸葛亮點頭道:“不錯,不如就分配到各個軍中先行鍛鍊,等戰時再行調動!”

劉備點點頭也無異議,又說道:“這顏琰和徐陵兩人如何?”

諸葛亮答道:“顏琰之才,擅於內政,明年正要進行農事改革,我觀此人頗有才幹,可讓蔣琬先帶着鍛鍊吧。”

劉備點頭道:“日次也好,那徐陵呢?”

諸葛亮看了馬良一眼:“此人屬後來居上者,我還未來得及觀察,還是由季常來說吧。”

馬良答道:“此人乃是琅琊人士,軍事演練頗有建樹,可爲軍師之才。”

劉備聞言欣喜道:“真有如此人才?一定要着重培養。”

他東奔西走數十年,自然知道一個擅長略的軍師型人才有多難得,自從龐統戰死,法正病危之後,現在最缺的就是這樣的人才了。

正在討論的時候忽然有士兵前來報告:“有一個自稱徐陵的人求見諸葛軍師。”

諸葛亮眼神一陣波動,似乎早有預料,問道:“人在何處?”

“正在軍師府門口。”

“速速去將人帶來此處!”諸葛亮吩咐道。

劉備失笑道:“沒想到這人先去找軍師了。”

諸葛亮卻不置可否,也沒有接劉備的話,而是說起了關於皇宮的佈置等一系列問題。

不多時徐陵被人帶到,是一個年輕的文士,相貌很清秀,略顯瘦弱,一雙眼睛卻很是敏銳,精光閃閃,透着激靈和睿智。

“弟子徐陵,拜見漢中王。”徐陵見面便是跪拜。

劉備一怔,不知道他爲何口稱弟子,點頭道:“免禮,快起來吧。”

徐陵又像一旁的諸葛亮見禮,雖然很年輕,但從容有度,不慌不忙,就在劉備詫異的時候,他又從懷中拿出一封書信:“王爺,在下乃是徐庶弟子,今有老師書信呈上。”

“徐庶?”劉備一怔,一下子站起身來,走到徐陵跟前,“你真是元直的弟子?”

徐陵笑着點點頭,把書信地上,劉備顫抖着雙手拆開,看來對徐庶的感情還是很深的。

劉封也沒想到此人竟然是徐庶的學生,能有這樣的本事也就不足爲怪了。

等劉備將書信看完,已經是淚流滿面,嘆道:“沒想到荊州一別,元直如今已然隱居於琅琊,不知何時能再見一面。”

徐陵答道:“老師說等日後有機緣,他定會親自來拜見王爺。”

劉備過去撫着徐陵的肩膀嘆道:“元直的弟子如此出色,沒想到竟然會用這種方式見面!”

徐陵道:“草民奉命來到成都之時,正好趕上文武大會,所以冒昧先報名參加,未曾覲見王爺,還望恕罪。”諸葛亮在一旁笑道:“我就說前日元直的書信已到,爲何還不見他的弟子,今日聽到你的名字,便猜了個大概。”

第40章 兄弟榮辱第235章 張遼兄弟第193章 司馬一族第1897章 惡徒授首第2122章 正邪難分第1059章 進退抉擇第1826章 有備而來第383章 經略西域第1213章 父子上陣第45章 再生變故第220章 勸降第2112章 各不相讓第1819章 潰不成軍第2053章 夜闖敵營第1168章 進取之心第1291章 狹路相逢第421章 冒進中伏第1057章 喂鷹捕獵第356章 毒士復出第1948章 引蛇出洞第688章 計中計第458章 罪首伏誅第113章 平蠻之策第1886章 陰山四傑第332章 心有不甘第1217章 喪子之痛第1750章 天羅地網第430章 身同感受第2062章 撲朔迷離第2061章 賊喊捉賊第584章 算計關索第542章 奇兵安置第1832章 刀槍合璧第635章 盤算落空第643章 仇心不死第1706章 良莠不齊第1902章 漠北局勢第900章 人言可畏第1175章 大豐收第1840章 虎噬軍第81章 誤闖閨房第486章 放棄追擊第1938章 女子奸細第1373章 出乎意料第2135章 陷入絕境第1511章 管中窺豹第1388章 愧於見人第1173章 局外之人第449章 生死突圍第755章 雪上加霜第1115章 中原戰事第1042章 重拾信心第1769章 五行大陣第853章 聖水妙用第348章 巧取上郡第1173章 局外之人第231章 窮寇莫追第2102章 以剛克剛第434章 平定西河第236章 雙喜臨門第1115章 中原戰事第1813章 握手言和第1931章 順藤摸瓜第1504章 沐浴春風第717章 兵臨城下第1117章 人才濟濟第627章 各有忌憚第1244章 五大疑點第1857章 再施毒計第1133章 家族情懷第1170章 燃眉之急第1062章 惡有惡報第1302章 碩果僅存第685章 鋌而走險第2047章 朝堂爭論第623章 另闢蹊徑第669章 生死搏殺第539章 棋逢對手第195章 肉爛在鍋裡第567章 清理門戶第734章 人心浮動第63章 狙擊手第13章 退敵之策第1637章 爲時已晚第967章 舞文弄巧第259章 接連失利第963章 任命重臣第448章 入城中計第1724章 爭先搶功第1720章 新型軍器第372章 氣焰囂張第615章 打開密道第1568章 未雨綢繆第307章 後起之秀第960章 盡數笑納第691章 功虧一簣第739章 當初抉擇第1604章 惺惺相惜第567章 清理門戶第1035章 女將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