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3章 童謠預兆

那人言道:“丞相,方纔晴天降雨,東門處那棵老槐樹起火,燒死了三名躲雨的孩童。”

“竟有此事?”

呂據吃了一驚,眉頭緊皺,他此時心中想着國家存亡,哪裡還顧得上三個小孩的生死,只是這棵槐樹爲孫權封賜,轉眼卻毀於天災,實在不祥。

滕胤言道:“陛下出徵之時,全城百姓皆見證此事,又有孩童喪生,恐有好事者藉機生事,叫民心不安,丞相當速派人穩定治安。”

朱據點點頭,馬上吩咐道:“命孫太守儘快處理此事,加強巡邏,城中但有散佈謠言者,蠱惑是非者,一律抓捕審問。”

“是!”

侍從匆匆而去,呂據和滕胤也轉回府中去準備奏摺,雖然他們知道勸諫孫權風險極大,甚至可能惹來殺身之禍,但當此存亡之際,卻不得不勉力一試了。

諸葛恪從皇宮出來的時候,已經天至傍晚,回到府中,見諸葛融也在,有些意外,自從中原敗兵之後,孫權拜諸葛融爲少府,叫他回了建鄴,並未留在軍中聽用。

諸葛融回城之後,羞於見人,怪怨羣臣只看到他的失敗,卻不見他先前取兗州和豫州之時的妙計,憤憤不已,幾乎從不出門,沒想到竟主動來見他。

諸葛融一臉凝重,嘆道:“兄長,今日天現異象,實爲不祥之兆啊!”

諸葛恪坐下來,爲二人倒上一杯酒,笑道:“二弟此來,莫非是要與我討論天象不成?”

“我已拜見過劉公了,此天象實爲凶兆,於江東大爲不利!”

諸葛融眉頭微皺,低聲道,“或是亡國之兆啊!”

“放肆!”

諸葛恪一聲沉喝,將酒杯頓在桌上,酒水灑了出來,嚇得諸葛融一個激靈。

雖然二人爲親兄弟,但諸葛恪性情高傲,諸葛融卻偏於溫和,從小便敬畏這個兄長,加之兩年前魯王之爭,因爲長子諸葛綽與魯王串通獲罪,諸葛恪爲了避嫌,親手將其毒殺,諸葛融便對他更加畏懼。

“兄長,我……我並非胡言亂語,”諸葛融臉色發白,急忙解釋道,“城中已有童謠傳唱了。”

“童謠?”

諸葛恪眉頭一皺,“歌詞如何?”

諸葛融嚥了口唾沫,小聲吟道:“妖鼓響,天口裂,天泣晴,衡器傾,小子撲,烈焰覆。”

諸葛恪靜靜地聽着,又讓諸葛融唸了一遍,最後寫在紙上,將其拿在手中,觀看許久,沉默不語。

半晌之後,諸葛恪才擡頭問道:“劉公此番有何預言?”

“此乃大凶之兆也,童謠之中,提及東吳將滅,陛下,陛下恐怕也……”諸葛融緊張地看了一眼門外,此時天色已黑,門外一片昏暗,走廊上已經掌燈,這間房裡卻沒人敢進來打擾。

“劉子仁好大膽,俺敢口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

諸葛恪一聲冷哼,緩緩道,“難道他就不怕招來殺身之禍麼?”

劉子仁名惇,本是平原人,因戰亂而避難各地,客遊廬陵,通曉天文、懂得占卜之術,尤竟太乙占星之術,江南人稱“神明”,朝中大臣每有疑難之事,都去請教於他。

諸葛瑾與劉敦原先私交甚厚,諸葛融少年好爲章句,精多技藝,曾向劉敦求學一年之久,劉惇十分珍惜自己的方術,不肯教授他人,唯獨對諸葛融破例,可惜諸葛融卻只是學了一些皮毛而已。

“兄長!”

諸葛融吃了一驚,連忙站起身來,“此乃天意,千萬不可牽連劉公,劉公也是爲你我着想,勸我們,勸我等儘快籌劃脫身之計。”

“只怕這劉子仁又要逃走了吧?”

諸葛恪聞言反而冷笑數聲,挑眉道,“這童謠,他作何解釋?”

諸葛融看了看兄長,見他神色平靜,才解釋道:“天口乃是吳字,天口裂,吳有破敗之兆頭;權,衡器也,衡器傾,陛下恐有危難;小子爲孫,小子撲,應孫氏敗亡也!烈焰覆,這是……”諸葛恪不動聲色,見諸葛融不語,淡淡道:“說吧!”

“烈焰爲火,火德應漢。

烈焰覆,這江東,恐怕會被漢軍所滅——”諸葛融說到後來,聲音漸小,拿眼瞟着諸葛恪,小心翼翼,這等大逆不道之言,也就是在兄長面前說說,其他人跟前可是絕不敢提半句的。

“好一個孫亡吳滅,漢覆江東,”諸葛恪雙目微縮,緩緩站起身來,冷笑道,“此童謠半日便出,定是有心人所作,看來這建鄴城中,還有不少蜀軍細作吶!”

諸葛融忙道:“自古童謠大都應兆,昔日董卓進京,童謠便有預兆,此乃天意,恐非人力所能控制。”

“此皆蠱惑人心之言耳!”

諸葛恪卻不以爲意,擺擺手,轉身對諸葛融囑咐道,“此事不可再對他人說起,否則惹來禍端,還會連累家族。”

諸葛融凜然道:“吾自知輕重,除兄長之外,絕不再言半句。

只是,只是事關重大,爲諸葛家計,兄長還要早做打算纔是。”

諸葛恪點頭道:“此事我自有主張,你早些回去吧,今日天象之事,不可再提。”

“是!”

諸葛融點點頭,起身出門,腳步微微一頓,還是邁步離開了,他知道諸葛恪比自己更有主張,多言無益。

“妖鼓響,天口裂,天泣晴,衡器傾,小子撲,烈焰覆……”諸葛融走後,諸葛恪在昏暗的房間裡念着童謠,臉色愈發凝重,孫權此次北征,他和朱據等人都極力勸阻,反被孫權留在了建鄴,留守後方。

如今東吳精銳齊出,江東空虛,蜀軍雖然全力剿滅魏延叛軍,但在諸葛恪看來,僅僅調動荊州兵力便足矣,更何況還是劉封親自統兵。

除此之外還有豫章、廬陵的兵力,甚至可以抽調益州兵馬,照此算來,蜀軍絕對有餘力分兵來攻打江東,卻偏偏全軍壓上,連柴桑的水軍都調去烏林,細想起來,確實有些反常了。

先前諸葛恪心中存疑,但沒有仔細想過這些關竅,此時被童謠再次提醒,才心中凜然,如果真是漢滅江東,那必定就是趁這一次機會發動進攻了。

想到此處,諸葛恪快步出門,對門口的親信吩咐道:“速到江北查探軍情,報來吾知。”

第1096章 冰釋前嫌第1785章 長亭論道第180章 大敗曹真第2114章 幕後之謎第29章 武道境界第2074章 首戰立功第2056章 奢侈王城第1178章 一點兩點第881章 再設空城第813章 入朝不趨第428章 魏軍詐降第307章 後起之秀第1918章 金眼蝰第79章 諸葛信任第1569章 走馬換將第1860章 遺臭萬年第1744章 巾幗之志第957章 登基大典第16章 半路設伏第1218章 過河遇險第1253章 從嚴治軍第1087章 勝負難料第1601章 以公廢私第2050章 從容部署第420章 戰前部署第1081章 百密一疏第2027章 老謀深算第351章 佛道之爭第516章 無路可逃第1178章 一點兩點第1170章 燃眉之急第1200章 斬殺賊酋第1393章 海軍首戰第334章 徐庶元直第1344章 如此誤會第1176章 其樂融融第604章 搶先一步第1878章 灰飛煙滅第1116章 少年英雄第986章 涅槃重生第1552章 引狼入室第87章 有心試探第153章 隆中求才第755章 雪上加霜第1955章 刀光劍影第187章 兵臨城下第983章 信任之人第284章 路遇刺客第247章 射日神弓第1756章 衣錦還鄉第525章 連失二子第1444章 天助魏軍第1101章 圍獵鹿羣第1125章 不遺餘力第1226章 最後決心第1264章 靜觀其變第1378章 猛虎攔路第35章 計定東吳第1264章 靜觀其變第626章 美人如玉第411章 大獲全勝第583章 張寧心思第1259章 捲土重來第1541章 裡應外合第169章 斜谷遇阻第1656章 隱患重重第1734章 不謀而合第75章 認主第26章 激戰馬超第1252章 將錯就錯第514章 連夜偷襲第714章 兵臨城下第1645章 羊氏之女第2115章 天現異象第126章 運籌帷幄第1772章 斬將闖陣第1531章 入關行刑第1555章 攻防手段第2101章 獨闖敵營第956章 人小志大第124章 剷除惡霸第335章 爾虞我詐第272章 一戰立威第1773章 陣中幻境第791章 神秘永壽宮第990章 名士失態第1523章 智取關隘第793章 權謀利益第1317章 漁翁之利第2023章 認清形勢第1278章 風流人物第1989章 一路向西第1046章 夢裡夢外第819章 窮追猛打第1059章 進退抉擇第117章 我們不一樣第1581章 今非昔比第298章 真假諸葛第1787章 氣勢如虹第574章 擒賊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