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6章 執念難平

蘭宮之內,劉封面色陰沉坐在上位,王濬、沐風、陳壽、陸凱等人列於兩廂,個個神色凝重,諸葛恪和陸抗帶走孫和,讓所有人始料未及。

劉封也沒想到諸葛恪的兩個女兒,一個嫁給孫和,另一人許配陸抗,這兩人竟都是他的女婿,這幾人不知如何聯絡,竟私下出逃,其意圖再明顯不過了。

孫和原本就是太子,深得人心,只是在南魯黨之爭中失敗了,他在江東其實比孫亮的威望要高一些,如今諸葛恪將他帶往夷洲,就是表明要繼續扶持孫和,延續吳國。

“真是嗑瓜子嗑出個臭蟲來,什麼人兒都有,”劉封抓着一把葡萄乾,卻無心下嚥,怒氣不休,“不滅此賊,我誓不罷休。”

半晌無人開口,沐風左右看看,苦笑道:“諸葛元遜自小便才氣幹略,器任佐時,爲江東人所稱道,然其氣驕且吝,秉性強梁看,矜己自用,自視甚高,恐是不甘有此一敗,故而遠遁海外,欲重整兵力,以正其名也!”

“軍師所言甚是,”陸凱一聲輕嘆,無奈道,“元遜自謂其才足以保吳,剛愎自矜,常欲與殿下一較高下,吾料卻先敗於關將軍之手,定是惱羞成怒,才鋌而走險。”

“哼,我倒想起來其父曾說過:恪不大興吾家,將大赤吾族也,果真是知子莫若父吶!”

劉封一聲冷哼,冷笑道,“諸葛恪聰明雖過於其父,然卻無其父敦仁通達之才,果真要恃才取禍。”

陳壽聽出劉封話外之音,驚問道:“殿下該不會是要發兵去追吧?

如今江東新定,三軍征伐半年之久,需要休整,若遠處海外,恐怕……”要追陸抗,必然要動用水軍,王濬在一旁說道:“兵法雲:窮寇莫追!今出征日久,兵力疲憊,糧草不足,若強行遠征,恐於將士不利,且夷洲乃偏遠不毛之地,沒有數十年經營,諒他諸葛恪也難成氣候。”

“王將軍所言甚是,”宗預也點頭道:“今四海未定,民心未穩,連續用兵,有傷國本,殿下也憂勞奔波,若萬里追敵,海上風波難測,將士水土不服,必致疾疫,殿下豈不知衛溫、諸葛直之事也?

望殿下三思。”

宗預之言讓衆人頻頻點頭,當年孫權派衛溫、諸葛直去率領甲士萬人,浮海求夷洲、撣州,在夷洲停留近一年,回來後,卻因損傷兵力過多,以違詔無功而入獄被殺。

“諸位之言,倒也有理,但你們卻不知,不將夷洲收服,將諸葛恪、陸抗等人捉回,我這一口氣難平,如鯁在喉,不吐不快啊!”

王濬等人是爲長久考慮,劉封當然清楚,但他們卻不知道,千年之後也發生過類似的事情,那些逃到夷洲的人數典忘祖,屈膝媚外,令人齒冷。

劉封作爲“過來人”,在那個時代無能爲力,也只能唾罵幾句,但現在大權在握,又豈能讓“歷史重演”?

在衆人疑惑的眼光之中,劉封緩緩道:“熟知數十年之後,孫和、諸葛恪等人不會教化夷洲土人,忘了他們是炎黃子孫,華夏之民,反來詆譭我中原大國,顛倒是非?

是可忍,孰不可忍!”

陸凱等幾位江東舊臣也想不到劉封的想法會如此奇特,覺得他有些小題大做了,陸凱言道:“吾聞治亂討逆,須兵爲威,農桑衣食,乃民之本業。

殿下振威以清寰宇,宣仁以收民心,今揚州、豫州、兗州新定,當育養士民,畜力而後動耳,經涉不毛,恐欲利反害。”

沈瑩坐在末位,見衆人都勸阻劉封,也道:“夷洲絕險,蠻夷猾夏,未染王化,民猶禽獸,得其民不足濟事也,若發兵泛舟越海,當慮其危而輕涉不測。”

劉封笑道:“海上風高浪大,兇險難測是不假,但我知道還有一處地方,比曲阿更近夷洲,從此地出航,說不定比陸抗他們先到夷洲,我倒要看看,憑藉一座小小的孤島,他們能翻起什麼大浪來!”

陳壽聞言大驚:“殿下,你該不會是要……要親自出征討逆吧?”

“不錯,吾正欲親自去捉拿這些異想天開的混蛋!”

劉封一咬牙,起身道,“諸葛恪不是一直想和本王交手麼?

我這就滿足他,順便將夷洲平定,叫其世世代代歸於我大漢王朝,誰敢覬覦,絕不容情!”

“殿下,爲了區區一座孤懸海外之地,何必如此?”

王濬趕忙起身勸道:“今不忍小忿,而發雷霆之怒,非殿下平日誌行萬里之舉也!今魏國尚存,強敵在側,殿下乘桴遠征,恐中原有亂,陛下戚至而憂,若有差池,悔之無及呀!”

今江東見衆,自足圖事,但當昔桓王創基,兵不一旅,而開大業。

陛下承運,拓定江表。”

權遂徵夷州,得不補失。

陳壽也道:“殿下,待天下大定,大事時捷,則夷洲不討自服。

望殿下息戰養兵,以威逆臣,早定中夏,垂耀漢室爲上。”

“望殿下三思!”

王濬等人也都紛紛起身抱拳請命,他們是在想不通,劉封爲什麼會對一個小小的夷洲如此固執。

“諸位不必再勸了,吾意已決!”

劉封卻不爲所動,揹着手來到門口,緩緩道,“爾等不知我心中之恨,不懂我無力之憾。

凡欲割裂我大漢疆土者,雖遠必誅,絕不姑息,哪怕是苟延殘喘,也不行!”

沐風皺眉道:“殿下既然一心要發兵,倒也未嘗不可,區區夷洲,只需萬餘兵力足矣,只是水軍連月交戰,戰船還未修葺整備,恐怕也要耽擱兩三月。”

“諸位多慮了!”

劉封轉身對衆人笑道,“吾豈不知天下之重?

眼下即將入冬,不易用兵,但夷洲卻不同,四季如春,草木無霜,無懼風雪之患!別忘了除了荊州水軍之外,本王早已開始訓練還上之師了!”

王濬一怔,想起來蔣壹兄弟,驚呼道:“海軍?”

“正是!”

劉封緩緩點頭,冷笑道:“海軍組建已經三年有餘,也該拉出來練練了。”

王濬鬆了一口氣,失笑道:“原來殿下早就有意練兵了。”

劉封笑道:“堂堂海軍,若是連小小的夷洲都無法征服,更遑論遠航海外,討伐倭寇?”

第1455章 養虎爲患第569章 不明刺客第418章 伏擊援軍第2040章 傳經佈道第722章 以下犯上第385章 大敗魏軍第979章 大將軍府第1153章 籌謀全局第502章 諸葛風度第808章 懷才不遇第1308章 暗流涌動第904章 有驚無險第11章 申家陰謀第七章 改變命運第493章 意氣奮發第694章 虛驚一場第1193章 倍受打擊第1627章 徘徊不定第915章 璞玉雕琢第188章 裡應外合第1718章 一無所有第837章 勞苦奔波第1717章 水火無情第1388章 愧於見人第1996章 各思其計第1133章 家族情懷第1758章 陣法初成第1424章 神女結局第990章 名士失態第2010章 于闐援軍第41章 趙廣的煩惱第1403章 再遇魚羣第970章 巧取國寶第460章 諸葛謀第1914章 西出陽關第353章 爭功第663章 補償損失第1593章 以進爲退第1300章 又見暗號第2011章 山中遇敵第2068章 三軍同樂第1368章 反受其辱第721章 昔日夙願第701章 順利過河第2026章 退無可退第1056章 樂不思瀛第293章 拜將第783章 小小破綻第842章 雷霆手段第1003章 還施彼身第588章 詭異符文第1335章 計中計第1093章 落網之魚第213章 各自算計第428章 魏軍詐降第944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756章 春情氾濫第800章 隱藏之人第382章 討伐檄文第1919章 伏魔嶺第435章 南陽烽火第816章 可造之材第939章 整頓朝綱第435章 南陽烽火第676章 公私輕重第1705章 大獲全勝第1430章 天師到來第1169章 糧草不足第734章 人心浮動第215章 奇兵出動第465章 強攻第96章 糜竺用計第1903章 琅琊消息第535章 以退爲進第1261章 一夜混戰第59章 王者決斷第1454章 竹林攔路第860章 夜郎國第1039章 馬蜂窩第1064章 惡有惡報第555章 自食其果第455章 刁蠻郡主第2031章 逃離危機第423章 文武雙全第1572章 朝歌會盟第833章 夷王之死第557章 各生心機第59章 王者決斷第1421章 神秘族羣第131章 關羽動向第1909章 洞中論道第1436章 巫神要求第1280章 喜憂參半第221章 心理戰第1374章 魏國之變第535章 以退爲進第80章 親近機會第1293章 老將之勇第326章 水上約戰第593章 經書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