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1章 五大軍團

魏國後期,王凌、毌丘儉、文欽、諸葛誕都是手握兵權的大將,在曹魏和司馬政權交替時期因爲各種原因發生叛亂,都被司馬氏平定!高平陵事變之後,大將軍曹爽罷免後被誅殺,司馬懿掌握魏國大權,王凌見曹芳年幼無力掌政,政權旁落,欲廢曹芳而改立楚王曹彪,被司馬懿親自領兵討平。

其後司馬師誅殺夏侯玄等,強行廢黜曹芳而改立高貴鄉公曹髦爲帝,令毌丘儉和文欽非常不安,害怕會被牽連,在壽春舉兵討伐司馬師,被司馬師親自率軍討伐,文欽敗逃東吳,毌丘儉被平民射殺,梟首送到洛陽。

因爲這次平叛,司馬師因眼睛震出眼眶,痛死於許昌,司馬昭掌權,爲了剷除支持曹魏的勢力,聽從賈充之言逼反諸葛誕,諸葛誕在壽春起兵並得到東吳的支援,還是被胡奮所破,夷三族。

淮南三叛無一善終,甚至連夏侯霸都叛逃蜀國,從此朝堂上在無人敢反對司馬氏,司馬昭篡位之心,昭然若揭。

現在局勢已經發生變化,王凌、文欽已經改變命運,因爲魏國版圖縮小,諸葛誕還未成一方諸侯,唯有毌丘儉手握兵權,夏侯霸鎮守徐州,劉封無法判斷是否還會有叛亂髮生,如果毌丘儉和諸葛誕真能反叛,當然最好不過了。

腦海中將魏國後期的局勢快速過了一遍,劉封言道:“毌丘儉出兵討伐高句麗,東川王逃到沃沮,我料高句麗如今不堪一擊,若以水軍出海討之,再佔領遼東,從右北平攻打幽州,可對曹魏南北夾擊,諸位以爲如何?”

“此計甚妙!”

劉封話音才落,魏延便拍手讚道,“我早有此意,如今東吳被滅,水軍以我大漢最盛,若是水陸並進,北軍不擅水戰,又多了幾分勝算。”

陸抗也點頭道:“當年吳主與公孫淵互有來往,水軍已有航線記錄,北上襄平可謂輕車熟路,如今高句麗王損兵折將,苟延殘喘,魏軍退兵,正是從水路攻打襄平的好時機。”

廖化看劉封面帶微笑,問道:“我看子益成竹在胸,該不會早就讓水軍準備了吧?”

劉封點頭笑道:“正是,我已命王濬準備,挑選精銳,水軍將在一月之後從海上出發,沿原先東吳海路攻打襄平。”

加上東吳的降兵,漢軍水軍已經近三十萬,這次出動十五萬精兵,由王濬爲都督,施績爲參軍,還有馮習、張南等將,佔領襄平綽綽有餘。

袁林皺眉道:“江東要供應夷洲海軍糧餉,又免去其三年賦稅,若是水軍再出動,恐怕以江東之賦稅,難以支撐北面之戰。”

劉封笑道:“此事我早有安排,夷洲所需錢糧從荊州調撥,再從益州調撥部分錢糧到江東備用,而且交州已滿免賦稅之期,也可調撥一部分,夷洲之地和海軍供給無礙。”

陸抗也笑道:“夷洲看似貧窮,季雲卻莫忘了,那島上珍奇無數,四季如春,一旦航路開通,商隊到達,那些可都是取之不盡的錢糧,更何況琉球諸島海盜雲集,都有無數積蓄,待海軍將其掃平,不但能供應海軍所用,還綽綽有餘。”

“對,這就叫以戰養戰!”

劉封一拍大腿,說起此事就來了勁頭,對衆人言道,“將來不但海軍出征如此,收服西域諸國、踏平漠北,都要以此法推行,否則只靠國力支撐,道長路遠,勞民傷財不說,還延誤軍機,一支能以戰養戰的部曲,纔是真正的強軍。”

魏延等人聽完都默默點頭,心中思量着劉封這個做法的可能性,既要安撫民心,約束士兵不得擾民燒殺搶掠,又要以戰養戰,錢糧和軍餉的來源就要多方考慮了。

接下來衆人討論的焦點便在軍權的轉移之上,這一次非但魏延準備功成身退,廖化也早有歸田之心,便藉機向劉封說明,他從當年的黃巾軍到現在封候拜將,已經足夠了,而且廖化的兩個兒子也在戰狼營擔任都尉,也該讓位年輕人去闖一闖了。

對於這兩位碩果僅存的老將,劉封深知其用心良苦,魏延擺脫了歷史上被逼反而被斬首的命運,廖化也不再成爲蜀漢後期獨木難支的老將,兩人都能安享晚年,劉封心中也頗感欣慰。

劉封打算用一年的時間完成淮南軍事的交接,還是先以魏延爲主將,陸抗爲副將,周魴、魏昌、魏榮兄弟等輔佐,將來還有胡遵、文欽等調來聽令,爲第三支以吳軍爲主的南方軍軍團,爲將來北上作戰做準備。

以漢軍眼下的形勢來說,西面有張苞和鄧艾率領的長安兵馬,中原有姜維統率的洛陽、荊州大軍,這三路軍團,再加上水軍,再從關平帶領的荊州兵中調撥部分兵力,共五大軍團齊上河北,而且這些統兵之人都是當世名將,就算司馬懿有三頭六臂,也難以抵擋。

除此之外,屯駐在西河的匈奴兵和北地郡的羌兵也可隨時出動提供支援,這些作爲奇兵,在非常之時調動,必定能起到奇效。

所以眼下糧草看起來有些吃緊,但衆人還是認定立即出兵時機最佳,如果讓司馬懿在朝中站穩腳跟,魏國稍微恢復元氣,那時候再進兵,只會損傷更多的人馬,還不如攜勝利之勢,咬牙一鼓作氣戰鬥到底,待河北平定,再全力發展內政未遲。

如今漢、魏兩軍看似表面平靜,實則暗流涌動,細作暗探之間的較量自不必說,兵馬糧草也在暗中調動,光從益州調撥的錢糧就以數百萬計,漢中、雍州這幾年發展步入正軌,也有錢糧從長安運到河東準備。

初來這個時代,劉封對名將謀士都充滿了敬畏,但這十多年的歷練之後,他也有了自信,即便是面對老謀深算的司馬懿,心中也不畏懼,如今軍中武將如雲,謀士如雨,鬥智鬥勇,還怕他一個司馬懿不成?

更何況劉封手中還集齊了太平天書全冊,帝王卷他已經抽空翻閱完畢,如果司馬懿真用了其中的一些套路,也可輕易識破。

有備無患,這一戰,劉封志在必得!

第112章 東吳求救第2093章 趁機要挾第149章 劉備託孤第713章 血染關衙第1153章 籌謀全局第549章 擾亂後方第485章 交換陣營第380章 弄巧成拙第1958章 連環圈套第983章 信任之人第1896章 伏兵四起第1085章 賊軍入侵第364章 將計就計第97章 殺敵立威第766章 皇宮危機第1224章 靜待其變第2077章 階下之囚第1121章 操控全局第2115章 天現異象第328章 東吳水師第1216章 連夜衝營第960章 盡數笑納第973章 應戰金毛獅第247章 射日神弓第362章 破城之策第1714章 首戰正名第1433章 無字天書第496章 後起之秀第1896章 伏兵四起第27章 春秋刀法第433章 大禮上門第1924章 近身相搏第1751章 中元鬼節第1824章 進退不得第850章 夷人存亡第297章 兵馬調動第2003章 關內混戰第476章 鬥陣第233章 榮歸襄陽第1767章 大敗魏軍第2004章 殺敵奪關第470章 不祥之兆第732章 禳星之術第181章 圍困郿城第481章 俘虜消息第1825章 歷史疑團第215章 奇兵出動第916章 老將出馬第280章 半路埋伏第923章 千里追殺第268章 意外收穫第1042章 重拾信心第572章 歷史疑團第1617章 釜底抽薪第1063章 出乎意料第1095章 陰差陽錯第805章 仙人指點第91章 天下名巧第836章 思過崖第505章 主動請纓第91章 天下名巧第751章 征伐之心第149章 劉備託孤第1722章 重歸陣前第1152章 南北防線第805章 仙人指點第1432章 真真假假第2104章 倉促應敵第587章 金鱗鞭第1188章 忠誠堅守第1961章 天降奇兵第511章 知恥後勇第390章 河西局勢第995章 人言可畏第1300章 又見暗號第885章 城中消息第1620章 膽大妄爲第159章 交戰魏兵第38章 古山居士第540章 喜相逢第106章 收穫滿滿第1317章 漁翁之利第1340章 家族利益第906章 雄雞版圖第585章 崤山孟氏第518章 獨自召見第552章 離間之計第2029章 再遇勁敵第1165章 虎豹騎第1446章 谷中中伏第1363章 宛陵納降第773章 吳班評價第382章 討伐檄文第358章 三線出戰第454章 蠻不講理第1471章 半夜回府第534章 白虎心病第1297章 與衆不同第535章 以退爲進第66章 危機臨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