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劉備託孤

劉封點點頭,無奈嘆息,他本想着華佗能夠再創奇蹟,起死回生,結果還是天不遂人願,匆匆來到張飛府中,但見滿院白幡素衣,心中沉鬱萬分。

一代英傑,不論身前有多轟烈偉大,離開人世的時候都不過如此,恍惚間,看到張飛叉着腰站在廊臺下對他親切召喚,豪爽的大笑聲迴盪在腦海中。

“哈哈哈,子益,來,陪三叔喝酒。”

“這是我私藏的三十年老酒,可不許告訴孟起他們,只給你一個人喝,嘿嘿!”

“子益,三叔送你一套銀質馬鞍,這樣才顯得威風,正適合你,哈哈……”

不知何時,劉封已經徹底融入到這個時代之中,長年相處,早已和他們親如一家,尤其是張飛這樣真性情的人,更成爲忘年之交,遠遠望着靈堂裡的棺木,劉封怔怔站在院中,淚流滿面。

張苞已經從陽平關趕回,兩人相視半晌無語,劉封擦擦眼淚,到靈堂爲張飛上香,跪地不起,自覺無顏再見張苞兄弟。

一旁的張紹扶起他,勸道:“大哥無須自責,父親之前說過,此事怨不得誰,他征戰一生,在後輩中最佩服的還是大哥你,如今你得勝歸來,他已然欣慰了。”

張苞也垂淚道:“大哥不必如此,家父一生征戰,早已將生死看淡,你若如此愧疚,反而惹他惱怒。”

劉封知道張飛不會怪罪他,他的愧疚其實是因自己而起,即便他是穿越來的,能勉強改變歷史上的事情,但對既成事實也無可奈何。

關羽和張飛,一生一死,從客觀來算,也是不虧的。

因爲關羽死後,張飛也被部下背叛刺殺,比起歷史上的結局,這對張飛來說,已經是最好的歸宿了。

接下來的幾天,劉封決定留下來爲張飛守靈,陪他走過最後一程。

張苞問道:“此次南征,聽說大哥遇到一隻白虎並收服,可有此事?”

劉封點頭道:“確有此事,過兩天會隨大軍到來,到時候你也可以看看。”

張紹言道:“大哥真是順天應人,白虎主殺伐,將來重振漢室,還需大哥率兵征伐了。”

劉封苦笑道:“一人之力終究有限,白虎能助我軍威,討伐曹魏,還需大家共同努力才行。”

三日之後關羽從荊州快馬趕到,也到了張飛下葬的時候,所有官員悉數相送,劉備也執意從病牀上起來,親自到錦山之西爲張飛送葬。

這一次強行外出,讓劉備的病情更加嚴重,精神恍惚,時常囈語,整個永安宮彷彿陰雲密佈,關羽也不敢輕易離開成都,只能暫時在宮中陪伴。

這一天劉封在工坊查看馬鈞新改進的連弩,已經初具規模,正高興之際,內侍急匆匆前來傳令,召見重臣,劉封心中一沉,急忙來到永安宮。

急匆匆來到明德殿,卻發現只有諸葛亮和關羽兩個人在場,看來自己已經得到劉備的信任了,否則不會在這種時候召見他,想起自己穿越後的經歷,宛如一場夢一般。

明黃色的帳幔此刻且提不起絲毫生氣,連關羽都已經淚流滿面,看來他們兄弟兩人已經聊了一段時間,劉封拜見過禮之後,劉備讓他們坐在一旁。

良久之後,劉備怔然說道:“朕自桃園結義,討黃巾,誅董卓,幸得丞相相助,諸公輔佐,終成帝業,然中原未復,漢室未興,任重道遠,只恨朕病入膏肓,死在旦夕,不能重入中原矣。”

諸葛亮輕言說道:“願陛下善保龍體,莫負下天之望,以振漢祚。”

劉備嘆口氣說道:“朕本待與二弟、丞相等等同滅曹賊,共扶漢室;不幸卻要中道而別,然嗣子孱弱,不得不以大事於你三人。”

說到這裡,不禁淚流滿面,諸葛亮和關羽都有哽咽之聲,堂堂智謀之士,華夏戰神,在這一刻都真情流露,情不能已。

三人聞言泣拜於地,諸葛亮言道:“願陛下將息龍體,臣等自當盡效犬馬之勞,以報陛下知遇之恩,共成大業。”

劉備無聲而笑,示意三人起身,垂淚道:“人固有一死,朕自知命不長久,特詔你三人至此,有心腹之言相告。”

關羽抓着劉備的手說道:“大哥有話儘管吩咐。”

劉備深吸一口氣,慨然道:“二弟重奪荊州,正應孔明當年三分之計,該當以此爲謀,重振漢室,丞相可還記得?”

諸葛亮擡手擦淚,點頭道:“臣昔日爲陛下定三分之計,命一上將以荊州之兵以向宛、洛而進,陛下率益州之衆以出秦川,則西涼、中原可定,大業可成,漢室可興也。”

劉備輕輕點頭,笑道:“如今朕雖不久於人世,但子益才堪大用,又有丞相相助,出秦川定然無憂。孔明才十倍曹叡,必能安邦定國,終定大事。”

說到這裡他又一聲長嘆:“只可惜阿斗生性軟弱,不似明君之主,雖有名士教導,仍冥頑不化,我死之後,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子益可自爲成都之主,孔明、雲長要善待之。”劉封正在感慨,沒想到這句託孤的話會輪到自己的頭上,頓時一陣驚慌,忙跪地道:“兒臣怎敢不竭股肱之力,盡忠貞之節,自然全力輔佐二弟成就霸業,就算……就算二弟有什麼差池,也當另立父皇子嗣

爲君,以保漢室血脈。盡力輔佐。”

說到這裡,跟着磕了幾個響頭,雖然這時候幾人真情流露,說不定劉備臨死之前還會做最後的試探,劉封在局勢穩定的情況下,絕不會有篡位的心思。

劉備讓劉封起身,也不勉強,說道:“今後凡事你三人都要以大事爲重,不可因一人之力而廢漢室天下,若大業難成,朕九天之上,焉能心甘?”

三人都點頭答應,劉備這才放心,讓劉封召集蔣琬、楊儀等重臣覲見,太子劉禪、魯王劉永、樑王劉理都到牀前。

緩緩掃視衆人,輕聲吩咐道:“汝三人要牢記朕今日之言,朕亡之後,你兄弟三人,皆以父事雲長、孔明,不可怠慢。凡事要與雲長、丞相、子益三人商議,不可擅自弄權,壞朕數十年基業。”三人齊齊點頭,劉備命劉禪三人同拜關羽和諸葛亮。

第911章 衆怒難犯第1624章 將計就計第165章 失之交臂第2111章 國法教法第1698章 行前準備第1581章 今非昔比第1993章 撕破臉皮第1337章 全軍潰敗第1572章 朝歌會盟第358章 三線出戰第722章 以下犯上第583章 張寧心思第853章 聖水妙用第68章 情報部門第1165章 虎豹騎第190章 魏國危機第477章 無奈破陣第1930章 欲擒故縱第615章 打開密道第1126章 面目皆非第1245章 幸與不幸第1598章 連夜劫營第2128章 兩路出兵第1530章 人心變化第994章 鄴城之變第1085章 賊軍入侵第1734章 不謀而合第59章 王者決斷第1639章 西營大火第723章 以死全節第264章 吳魏結盟第1422章 再登海灣第1406章 海盜入侵第1049章 作繭自縛第324章 一國兩制第999章 老謀深算第1665章 夜襲白水灘第460章 諸葛謀第874章 臥虎藏龍第1167章 再出奇計第1266章 故地重遊第1397章 剿滅海賊第859章 悔悟贖罪第2073章 陣前對話第513章 百密一疏第380章 弄巧成拙第523章 緣份已到第811章 清除隱患第638章 新槍法第237章 大破匈奴第2091章 形勢陡轉第1245章 幸與不幸第1133章 家族情懷第508章 蓋世奇功第2001章 黑油之火第1601章 以公廢私第1446章 谷中中伏第1068章 不請自來第858章 畢摩出現第1032章 抱犢寨第1668章 動向不明第435章 南陽烽火第492章 司馬對策第1182章 大獲全勝第502章 諸葛風度第302章 廬陵危機第1502章 贖回當品第1168章 進取之心第110章 繼承大統第391章 五胡亂華第1308章 暗流涌動第1910章 木乃伊第944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2122章 正邪難分第331章 如法炮製第2054章 山洪過境第1827章 連挑五將第385章 大敗魏軍第一章 螟蛉之子第1139章 輕取小沛第1742章 栽贓陷害第2104章 倉促應敵第306章 戰神之力第1824章 進退不得第1321章 最後防線第747章 不擇手段第1925章 狼狽逃竄第1324章 自斷生路第1222章 再發援兵第943章 和親請求第1632章 謀定徐州第650章 河北甄氏第288章 燕王曹宇第1995章 關下鏖戰第1177章 萬事俱佳第432章 小試牛刀第222章 猶豫抉擇第855章 仇心不死第396章 借道第663章 補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