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2章 縝密佈局

漢軍與魏軍正面拼殺一場之後,各自暫時罷兵,姜維在章丘整頓兵馬,這一戰損失近兩萬兵,雖然燒了毌丘儉的大營,但中了連環埋伏之計,還是讓他一陣後怕。

第二日細作便來稟告,爲毌丘儉出謀劃策的正是鍾會,不想此人年紀輕輕便有如此心機,不過值得慶幸的是,昨夜鍾會與毌丘儉發生爭執,兩人同時退兵,讓出了東平。

先是毌丘儉一早便領大軍返回青州,於樂安郡和齊郡部署防線,鍾會並無多少兵馬,也隨後渡河北上,在平原駐兵,兩人分道揚鑣。

姜維聞報大喜道:“魏軍將帥不和,已生內亂,焉能與吾交鋒?”

陸凱笑道:“鍾會此人年紀雖小,但機謀恐在毌丘儉之上,其兄曾言鍾會挾術難保,不可專任。

今觀此人恃才自負,又好慕虛榮,恐非非常之人不能用也。”

姜維點頭嘆道:“此人出任參軍便有如此本事,着實叫人意外,不過司馬懿終究用人有了差池,今其二人不和,正是吾取青州良機也。”

聽了細作稟告,姜維也看出來這鐘會是極好面子之人,他與毌丘儉的矛盾,主要還是在於不肯承認錯誤,將一切責任都推到浴血奮戰的幽州兵馬身上。

勝敗爲兵家常事,自己與毌丘儉交鋒也互有勝敗,並未見毌丘儉責罰任何人,但鍾會貶斥其麾下兵卒,這對毌丘儉來說是無法容忍的。

甚至在鍾會看來,或許他自認爲計謀不差,確實是毌丘儉部下無能才導致此次大敗,若非自己鋌而走險,這一仗漢軍當真會遭受重創。

鍾會雖然能夠設計籌謀,甚至比毌丘儉技高一籌,但終究初次帶兵,經驗太少,爲了自己的顏面犯了軍中大忌,就算毌丘儉能顧全大局隱忍,只怕再也無人能聽他調度了。

陸凱言道:“毌丘儉撤回青州,並非只是與鍾會不和,想必是糧草輜重被毀,無力支撐!今其退兵,將軍可趁勢進入東平,與東路幼節接連成勢,共取青州。”

姜維笑道:“吾正有此意,馬上傳令王平先領兵取東平,某隨後便去接應,陸將軍方面,有勞軍師派人告知軍情。”

“遵命!”

陸凱和陸抗是同族,兩人交情本來就深,如今各爲兩軍統帥,倒也配合默契。

毌丘儉在兗州兵敗退縮,此時的徐州境內,鎮守下邳的夏侯威也被攻破,退入琅琊郡,駐兵於即丘,與陸抗大軍對峙。

漢軍駐紮於蘭陵、郯縣和厚丘,對琅琊郡形成合圍之勢,如果不是西面有泰山餘脈蒼山阻隔,東面有茫茫大海爲險,漢軍早已分三路殺進琅琊郡去了。

再一次來到這熟悉的地方,參軍周魴感慨不已,僅僅才時隔兩年時間,一切已經物是人非,當年的齊王孫奮在這裡與夏侯楙交鋒,中計丟了徐州,如今陸抗又領漢軍來,面對夏侯霸兄弟,再次陳兵於蒼山之下。

這一次周魴重新封爲陸抗參軍,正是因爲他原本爲徐州刺史,對徐州境內熟悉,而且許多官吏曾爲舊部,夏侯威敗退之後,各縣紛紛主動來降,其中有許多人就是念在周魴昔日的恩情之上。

周魴任徐州刺史期間,知人善任,勤政愛民,不但百官敬畏,百姓也十分愛戴,頗受好評,此番重新歸來,也是衆望所歸。

下邳城的易主,才讓周魴有真正的撥雲見日之感,以往在徐州的一切謎團也終於解開,對麒麟王劉封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當年下邳城中曹氏兄弟與泰山三傑交易馬匹,賣給江東軍營,孫奮大喜過望,全力支持,上下將官無不高興,唯有他一人反對,最終被孫奮告了一狀,又因周處之事被免官返鄉。

兩國交鋒,魏軍的優勢就在騎兵之上,而東吳向來苦於坐騎稀少,通過無數方法求馬而不得,就算泰山三傑再有靠山,也無法將戰馬從幽州運到徐州,再轉賣給東吳、那時候臺中三狗固然隻手遮天,但曹爽爲大將軍,這等資敵之事,要背上賣國罵名,他怎會不聞不問?

後來發生之事果然如他所擔心的那般,轉賣馬匹果然是夏侯楙的陰謀,先是藉此挑起戰爭,繼而讓泰山三傑混入東吳內部,成爲魏軍的內應。

中原之變之後,夏侯楙在壽春迫於無奈投降,泰山三傑成爲徐州兩路兵馬的眼線,轉變之快,讓周魴擔心不已,還不止一次提醒過陸抗要小心這些反覆小人,甚至私下向劉封寫信提醒,卻如同泥牛入海。

直到陸抗圍攻下邳,假意要水淹下邳城,鬧得城內人心惶惶,曹氏兄弟作爲內應開城之後,周魴才恍然大悟,原來在兩年前泰山三傑和曹家就已經投漢,這一切佈局,都是劉封在背後操控,甚至包括被從長安遣回的夏侯楙。

一想到這其中的種種過程,孫奮與夏侯楙的交鋒,周魴就覺得不寒而慄,這需要多麼縝密的心思才能完成此次佈局?

回想起昔日種種,周魴早已心平氣和,漢家氣數未盡,這或許就是天意,如今大漢境內,百姓安樂,一片祥和,天下大治,不正是他所期待的麼?

最讓他欣慰的,還是劉封對周處的教導,自從南征夷洲歸來之後,周處彷彿脫胎換骨一般,讓他老懷甚慰,甚至連那個不會講話的神女也欣然接納,這個女子有一種說不出去的親和力,周魴根本無法將其拒之門外。

正想着徐州的局勢,忽然傳令兵進來遞上一封書信,見是陸凱所書,周魴不好先行拆開,便來中軍見陸抗。

陸抗此時正在調動各路兵馬,籌措糧草,準備趁勢進軍,一鼓作氣攻下琅琊郡,趙統、太史亨等都在緊急練兵。

周魴將書信遞給陸抗,笑道:“將軍,兗州來信了,大概已經擊退毌丘儉,我們也該加把勁了。”

陸抗將書信接過,看過一遍,嘆道:“未料這鐘會竟有如此本事,只可惜太過自傲,愛慕虛榮,恐難堪大用。”

周魴一怔,拿起書信看了一遍,不禁想起了諸葛恪,這兩人似乎在某些方面竟有些相似之處。

第331章 如法炮製第1918章 金眼蝰第1794章 二將爭先第172章 兵出斜谷第637章 陷入包圍第1359章 引蛇出洞第268章 意外收穫第714章 兵臨城下第931章 生財之道第1526章 出城再戰第1573章 攻敵必救第573章 天書奇譚第748章 太極殿第972章 麒麟王府第1424章 神女結局第704章 兵敗如山第50章 心理戰術第438章 營中蹊蹺第224章 故友託付第514章 連夜偷襲第1710章 狂羈之表第1430章 天師到來第175章 壽春之戰第1916章 聚沙成塔第1746章 新月會合第1960章 爾虞我詐第1216章 連夜衝營第50章 心理戰術第934章 挑燈夜戰第1317章 漁翁之利第1984章 鋌而走險第765章 再添一亂第615章 打開密道第1403章 再遇魚羣第750章 是非對錯第1030章 西域馬皇第1244章 五大疑點第2063章 莎車歸順第1311章 進退兩難第2034章 全軍出擊第1998章 另闢蹊徑第475章 你來我往第1764章 故佈疑陣第1545章 古人相見第1883章 重重設伏第1415章 捉鱉計劃第418章 伏擊援軍第1149章 全面反擊第558章 扳回一城第1165章 虎豹騎第1400章 奇蹟再演第897章 意外結局第1348章 未雨綢繆第1816章 無知自大第1155章 勝負之手第905章 以越制越第949章 西域形勢第191章 倭寇消息第372章 氣焰囂張第59章 王者決斷第604章 搶先一步第923章 千里追殺第1056章 樂不思瀛第217章 堵截援軍第1753章 修武異象第986章 涅槃重生第1033章 重建馬幫第645章 自斷後路第1651章 故地重遊第1287章 今非昔比第1283章 童謠預兆第57章 再加籌碼第1864章 悔不當初第1053章 密室地宮第1622章 縝密佈局第1596章 前軍遇挫第678章 河西走廊第1377章 有備無患第530章 降軍表率第677章 兩關四郡第24章 小班底第210章 張虎中計第282章 離別的失落第2081章 父女爭執第1169章 糧草不足第351章 佛道之爭第1766章 單騎闖陣第1186章 兩敗俱傷第939章 整頓朝綱第289章 長安發展第103章 軍中男兒第1810章 酒的誘惑第914章 立功心切第1026章 烈焰麒麟槍第1261章 一夜混戰第871章 支棱關第1139章 輕取小沛第2110章 繪製藍圖第1968章 改天換日第303章 火牛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