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全取荊州

南陽宛城,三日前完全更換了城頭大旗,隨着諸葛亮和關羽同時出現在城外,宛城百姓一片歡騰,夾道相迎,也意味着南陽正式納入大漢版圖,關羽成爲真正意義的上的

荊州之主。

宛城太守在苦等不到援軍,又見諸葛亮和關羽二人到了城下,明智的選擇了歸順,城池並未被站或波及,滿城歡慶,軍民合歡。

府衙之中,諸葛亮和關羽對面而坐兩人卻都眉頭不展,面色凝重,整個南陽順利拿下,所有的魏軍或降或殺,無一逃脫,唯獨沒有了司馬懿父子的消息。他們就像憑空消失了一般,據探馬最後的消息來看,司馬懿從筑陽領兵北上,要麼從丹水方向迴轉弘農,要麼便是繞道馳援完成,但這兩路沿線,都沒有打聽到任何魏軍

的消息。諸葛亮先前讓令狐俊兄弟假意投降,就是想趁司馬懿撤兵的時候做文章,最好能將其活捉,從此便可剪除一位勁敵,不料司馬懿分兵,命令狐俊兄弟跟着牛金和賈充攻打

穰縣,司馬懿只帶心腹精兵北上。

穰縣城外,令狐俊兄弟裡應外合,擊敗牛金所部,活捉賈充,俘虜魏軍三千餘人,功勞也不小,但卻失去了對司馬懿的監視。

半晌之後,諸葛亮揮動着羽扇,言道:“司馬仲達只帶心腹精兵,想來早已謀劃退身之路了!”

關羽輕撫長鬚,虎目微開,寒光迸現,沉吟道:“只是丹水沿途都已查探,卻無司馬消息,莫非其能飛天遁地不成?”一向沉穩睿智的諸葛亮此時也眉頭緊皺:“南陽不過彈丸之地,如今弘農也被子益和文長將軍合力所取,司馬懿究竟去了何處?”“父親,大事不好了!”就在二人疑惑不

解的時候,關索急匆匆地走進來。

“何事?”關羽轉過頭來,沉聲道,“莫非還有魏軍不成?”“不是,是弘農消息!”關索快步而進,向諸葛亮行禮之後,忙說道,“剛纔陸渾縣徐凌軍師派人來報信,子益大哥帶着三弟去陸渾山拜訪胡昭先生,不想陸渾山被人血洗,

大哥他們又去了熊耳山查探原因,至今未有消息,特來向丞相請命!”

“什麼?”關羽臉色微變,猛然起身,鬚髮飛揚着,丹鳳眼睜大,握拳沉喝道:“荒唐!”

諸葛亮顯然也有些意外,羽扇搭在手中半晌不動,過了好一陣,才問道:“送信之人何在?”

關興答道:“就在府門外,是子益大哥的貼身護衛!”

“帶進來!”關羽緩緩坐下,面如寒霜,實在想不通,如此關鍵之時,一向穩重的劉封怎會做出這樣蹊蹺之事。

很快關興便帶着一名精幹的年輕人走進來,關羽和諸葛亮倒也見過,正是跟在劉封身旁的護衛,想來消息不會有假。

“丞相,關將軍,屬下有徐軍師書信帶來!”那人從懷中掏出一封書信遞給關興,關興先拿給了諸葛亮。

“唔!”信箋很短,諸葛亮掃視一眼,基本已經看完,又遞給關羽,緩緩道,“將燕王如何去了陸渾山,又爲何要去熊耳山之事,再詳細說一遍。”

“遵命!”那人躬身答禮,便把他跟隨劉封到了陸渾山,救了胡昭之後決定到熊耳山探查究竟,又把專柯等人打發走的過程說了一遍。

關羽聽罷,將書信扔在了桌子上,沉聲道:“子益一向持重,爲何此次做事不知輕重?”

諸葛亮閉目沉思片刻,言道:“或許子益並未料到熊耳山形勢複雜,只以爲去去便可迴轉,如今必定發生了繁雜之事,捲入其中,脫不開身了!”

“這該如何是好,莫非……”關羽擔憂地看向諸葛亮,想起他們二人在襄陽的那一番對話,愈發覺得此事危險。“天道之理,陰陽轉變,所謂否極泰來,以子益之能,若能化解,自會歸來,此時若貿然大動干戈,震動軍心,反而不妙,”諸葛亮沉吟着,緩緩說道,“如今南陽、弘農已

定,要以大局爲重,先命文長將軍去取洛陽,不可延誤戰機。”

“嗯,行軍之事,不能耽擱!”關羽也撫須,輕嘆了口氣,閉上了眼睛,這個意外之事,實在讓人揪心。

不多時,諸葛亮寫了一封書信,命魏延爲三軍統帥,徐陵爲軍師,繼續往洛陽開進,南陽的兵馬也會在整備之後北上支援。

護衛走後,關羽撫須沉思片刻,忽然問道:“丞相可曾去過武當山了?那七星燈究竟有何用處?”

“武當山,對武當山!”關羽一句話,卻讓諸葛亮神色微變,猛然用扇子拍打着自己的手臂,“千算萬算,怎會漏了此處?”

關羽很少見諸葛亮會如此失態,不由吃了一驚:“丞相?”

“司馬懿是從武當山逃遁!”諸葛亮轉過身來,快步走到桌前,羽扇點着地圖上武當山的範圍,沉吟片刻,最終將目光集中在了熊耳山方向,沉聲道:“不好!”

關羽看到諸葛亮的羽扇指向熊耳山的方向,也緊張起來,如果司馬懿也帶兵套進了熊耳山中,萬一和劉封相遇,那可比那些綠林中人更要兇險萬分。

“要不要發兵?”關羽擡頭看着諸葛亮,握緊了拳頭。

諸葛亮緩緩搖頭,轉身對關興吩咐道:“安國,馬上傳關鳳前來宛城,帶上白虎!”

“是!”關興一怔,看了一眼關羽,才轉身而去。

關羽不解地看着諸葛亮,皺眉道:“鳳兒還是先不要知道此事爲妙!”

“熊耳山地勢複雜,貿然派人進入,只會徒增損傷,”諸葛亮揮動着羽扇,輕嘆一聲,“眼下唯有讓白虎去一趟,只有它能勝任此事。”

關羽雙目微凜,點頭道:“嗯,也好!”

穿行山林之中,的確沒有比白虎更合適的了,而且白虎又和劉封親近,它更方便找人,以最快的速度報信,將劉封帶出山來。

諸葛亮緩步走到府衙門口,看着陰沉的天空,緩緩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子益此番捲入太平教,但願能夠化險爲夷!”關羽默然半晌,嘆道:“子益擅自離營,莫非便是天意?”

第1899章 漁陽之光第190章 魏國危機第554章 精心算計第95章 強大的敵人第1143章 無聲入侵第1462章 紫玉令第1183章 年輕力量第1037章 反目成仇第983章 信任之人第978章 十二天將第695章 帳中認罪第725章 水底之戰第1707章 滿盤皆輸第1395章 近身纏鬥第1276章 光耀門楣第792章 局外之人第1924章 近身相搏第351章 佛道之爭第1447章 全軍撤退第726章 水底驚魂第507章 勸降第1664章 渡河南下第574章 擒賊計劃第1389章 召喚神龍第336章 小酒鬼第2036章 技驚四座第1706章 良莠不齊第1063章 出乎意料第128章 蠻軍壓境第1894章 吐血落馬第1592章 兵敗如山第643章 仇心不死第251章 天鷹之死第1460章 公孫所圖第2079章 營救之策第1654章 司馬來信第1337章 全軍潰敗第681章 破敵之策第650章 河北甄氏第754章 後顧之憂第778章 寒夜深談第1378章 猛虎攔路第858章 畢摩出現第1356章 根深蒂固第1907章 琅琊宮第1623章 破壞水路第55章 兵鋒直指第950章 會見外使第424章 守城利器第1509章 幕後主使第238章 西北戰火第276章 互惠互利第1519章 天作之合第957章 登基大典第1944章 提前行動第557章 各生心機第1154章 意外之變第1554章 聲東擊西第904章 有驚無險第490章 固守待援第1610章 託孤之臣第703章 背後偷襲第2077章 階下之囚第1315章 功過成敗第475章 你來我往第1705章 大獲全勝第1433章 無字天書第2113章 深藏不露第1891章 勝利曙光第484章 兔耳關中伏第826章 來者不善第2065章 佛像出城第1217章 喪子之痛第546章 弘農楊氏第1966章 除惡務盡第1925章 狼狽逃竄第1094章 無奈投降第216章 荊南兵動第443章 隔河相望第483章 夜戰八方第1061章 重病纏身第914章 立功心切第714章 兵臨城下第1772章 斬將闖陣第103章 軍中男兒第221章 心理戰第520章 陣前退婚第1583章 軍前賭約第1439章 圓滿歸程第393章 安置山越第1170章 燃眉之急第112章 東吳求救第1147章 自立爲王第1419章 手刃仇敵第1148章 計劃實現第323章 破陣之法第1530章 人心變化第1767章 大敗魏軍第68章 情報部門第1919章 伏魔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