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3章 休養生息

劉封言道:“江東局勢,被孫權用武力打破,這與當年孫策進入江東之時,手段頗爲相似,必定生亂。”

董允點頭道:“正是如此,孫權此次悍然出手,藉機打壓衆多家族,此時東吳想必人人自危,人心惶恐,暗流涌動。”

江東大族實力最強的莫過於陸顧朱張,但還有許多土著大姓,他們家族人口衆多,還擁有大量土地,家族與家族之間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相比於這些世家,孫氏一族算是出身寒門,孫堅之父種瓜爲業,孫堅雖然自稱孫武后裔,但也只是當過縣吏而已,如果不是平定黃巾之亂有功,恐怕很難出頭。孫堅背叛四世三公的袁術,攻打身爲漢室宗親的劉表,孫策進入江東之時,也是一場腥風血雨,陸康、劉瑤、華欣、王朗,無一不是當時名士,父子二人可謂是靠着攻殺

朝官、殺戮名士立國開基,江東大族對其定然潛藏不滿。所以孫權繼位之後,又開始重用江東大族之人,顧雍、朱據等等,在戰事平息之後,雙方暫時取得了一種表面上的平衡,但隨着老一輩族長死去,孫權年邁,雙方的默契

漸漸消失,孫權大概也有年邁無力之感。

當年孫策圍廬江,陸氏宗族包括陸康在內死傷衆多,陸氏和孫氏本就有血仇,孫權病危之際,將陸遜發配海外,只怕也是擔心舊事復發。

這一次將矛盾徹底激發,孫權的手段比之孫策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江東的局面進一步惡化,人心渙散,似乎一觸即潰。

“若此時能夠發兵,或可一戰而定!”劉封思索片刻,摸索着下巴,眼中精光閃爍。“殿下萬萬不可!”董允吃了一驚,忙阻止道,“如今國喪期間,不易出兵,再則東吳雖有內亂之象,但孫權尚能控制局面,一旦出兵,反倒叫他們摒棄前嫌,何不隔岸觀火

,叫其自亂?”

“嗯,倒也有理!”劉封一怔,不由想起當年郭嘉遺計定遼東的計策來,而且說實話蜀漢的屁股也還沒擦乾淨,的確不是出兵的最佳時機,只好暫時放下這個念頭。而今陸遜不在,極有可能老死在夷洲,孫權的迴光返照不知道能持續多久,內無能臣賢嗣,外無軍師大將,青黃不接,內部混亂,各種矛盾一齊爆發,很有可能會崩盤,

還要再等機會。

董允知道劉封雖然喜歡弄險,但在大局之上還是十分穩重的,如今諸葛亮和關羽都不在了,全軍上下,決策都出自劉封一人之手,更不能有絲毫差池。

見劉封並未衝動,鬆了一口氣,又道:“除此之外,洛陽危局也暫時解除了,司馬懿已經被調往鄴城。”

“哦?”劉封眉毛一挑,諱莫如深地一笑,“司馬懿此番回朝,千夫所指,我倒要看他如何化解。”

董允卻嘆了一口氣,似乎有些惋惜:“誰料那胡昭竟會與張角是同門,想當年黃巾賊導致天下大亂,張角妄圖稱帝,胡昭退隱山林,不問世事,終究還是被黃巾所累。”劉封摸着長出來的胡茬,嘴角牽動,一陣冷笑:“胡昭也不過是沽名釣譽罷了,其心機之深,遠非你我所能忖度,司馬懿爲其學生,黃巾餘孽這個名號,是洗也洗不掉的,

除非他欺師滅祖。”

董允微微一怔,忽然想起來劉封也曾去過太平谷,胡昭爲黃巾軍的身份,就是在太平谷被揭穿的,消息傳出,天下震驚,甚至還有人不敢相信。

但崤山青岡峰孟家在江湖上的地位極高,絕不會胡亂說話,更何況孟家還與張角有姻親關係,在衆多江湖人的逼問之下,孟家也不得不出面,證實了此事。

有了孟家的認定,胡昭的身份基本被確定,如此一來,本爲世家代表的司馬家族,卻出了個黃巾餘孽,司馬懿的身份變得十分尷尬。曹爽正和司馬懿暗中較量,二人不分上下,但這個消息一傳出,曹爽豈能放過,連夜飛奔鄴城,親自將消息告知曹芳,朝堂上下一片震驚,除了曹爽之外,甄家連同與甄

家親近的大臣也都對司馬懿羣起攻之,司馬孚、蔣濟等人理屈詞窮,無力招架。

經過早朝討論,最終決定將司馬懿從豫州調回朝廷,如此危險的人物放在中原,怎能讓人放心?

沉默片刻,董允苦笑道:“司馬懿此番回朝,只怕不是曹爽之敵,大將軍一職,非曹爽莫屬。”

“讓曹爽當大將軍,不好麼?”劉封挑眉一笑,長出一口氣,“今年新取河東、洛陽等地,兵馬正需要修養,東吳內亂,曹魏也需要恢復元氣,正好大家都罷息刀槍。”

董允點頭道:“殿下此言,與費公不謀而合,連年征戰,是該休養生息了。”

劉封又問道:“西域方面,情況如何了?”

董允道:“西域有郭將軍訓練兵馬,已經初顯成效,新兵訓練都是出關剿賊,玉門關、陽關外百里之內已被肅清,百姓客商無不稱頌。”

“信鴿訓練成效如何了?”早在洛陽的時候,劉封就聽說信鴿已經在西涼境內開始使用,心中頗爲期待,這東西在這個時代可是一件利器。

“信鴿已經在漢中、天水、金城、武威、長安等地陸續馴養使用,一日之間可傳遞千里之外的消息,着實叫人驚歎。”一說起信鴿,董允也雙目放光,看着劉封露出了敬佩之色,這東西也不知道劉封是如何發現的,自從幫助羌人征討匈奴之後,便派人尋找信鴿馴養,當時連諸葛亮都覺得

匪夷所思,不想竟然真的有用。

劉封欣慰地點點頭,吩咐道:“很好,可多撥一些經費,信鴿必須打量投入使用,兩軍交戰,一字千金,此事絕不能拖延。”

董允自然也知道消息靈通的重要性,言道:“無需殿下囑託,西涼有馬將軍親自主持此事,漢中將原先的敬賢院改爲信鴿營地,由郡守直屬管轄,絕不會有差池。”劉封咂咂嘴,看向西北方向,喃喃說道:“想不到馬將軍不但勇武,在馴養方面竟也擅長,我倒是更期待那些大狼狗了!”

第232章 平定南郡第166章 智擒姜維第38章 古山居士第816章 可造之材第2095章 木匣之謎第1546章 分道揚鑣第351章 佛道之爭第990章 名士失態第1433章 無字天書第587章 金鱗鞭第523章 緣份已到第586章 興師問罪第1552章 引狼入室第1576章 以身作則第388章 全力攻城第1757章 推波助瀾第1296章 威名如斯第1801章 故佈疑陣第1410章 宣誓主權第1642章 咎由自取第468章 議事第1017章 以血洗練第543章 長安奇兵第474章 偷襲第817章 毛遂自薦第105章 拜訪馬鈞第1749章 天道輪迴第2061章 賊喊捉賊第199章 皆大歡喜第1761章 精兵強將第1788章 意料之外第1069章 前倨後恭第1497章 贖當之人第1961章 天降奇兵第1620章 膽大妄爲第1319章 清除鐵椎第522章 鴛鴦雙刀第1316章 死不瞑目第1055章 甕中捉鱉第1160章 慘死陣前第1874章 長久之計第515章 陣前認親第2050章 從容部署第1277章 全線出動第978章 十二天將第524章 城外設伏第822章 痛下殺手第1283章 童謠預兆第557章 各生心機第1935章 建言獻策第1131章 佈局西域第1368章 反受其辱第75章 認主第690章 順利得手第741章 天地異象第1627章 徘徊不定第767章 快刀斬亂麻第1323章 熔燒鐵鏈第798章 深入虎穴第60章 五子良將第2098章 入關挺進第1669章 蝗蟲過境第14章 空城計第922章 歸心似箭第2078章 刑房逼供第一章 螟蛉之子第474章 偷襲第415章 沿河據守第421章 冒進中伏第58章 進入尾聲第233章 榮歸襄陽第1709章 自得其樂第1248章 雞肋之地第1386章 與軍同樂第1567章 絕地反擊第1424章 神女結局第289章 長安發展第1484章 矛頭所指第181章 圍困郿城第1629章 宿命之敵第1092章 誘敵深入第966章 太書院第1422章 再登海灣第1547章 統籌全局第1212章 文武之才第622章 全取荊州第754章 後顧之憂第1503章 最後抉擇第346章 西河港第694章 虛驚一場第525章 連失二子第233章 榮歸襄陽第578章 三星洞第956章 人小志大第1435章 節外生枝第2033章 無奈退兵第129章 兩軍對壘第1518章 曲江設宴第1904章 漫無頭緒第1547章 統籌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