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章 西域形勢

第二日一大早,早來長安的人忽然發現了一個巨大的變化,不但滿城街道上張燈結綵,皇宮四周也掛起了燈籠,從皇宮中心到四門的大街上,彩旗飄展。最讓人驚奇的,莫過於街道左邊夾雜在彩旗間的三角杏黃旗,上面寫着“漢昌號”三個字,是用篆體寫成,每隔十餘步就有一面這樣的旗子,金色流蘇和三條綵帶隨風飄展

,十分醒目。

而街道右邊則是紅色的四角旗,上面繡有龍虎,中間同樣繡着大字:九月開科,這幾個字龍飛鳳舞,顯得輕靈逸動,與左側的漢昌號旗子交叉並列,引人注目。

突然看到兩個從未聽說過的字號,所有人都好奇心大起,紛紛打聽漢昌號和九月開科究竟爲何物,幾條主要大街上都張貼榜文,圍滿了百姓。

有官兵和差役在大聲唸誦榜文,衆人才知道,漢昌號是漢茗商號的新名稱,而九月開科則是在九月舉辦的文武大比。

文武大比每三年舉辦一次,這不僅在大漢境內,就是整個中原,也已經爲人熟知,本來到明年纔到三年,但此次登基大典,意義不同。

而開科又文武大比的名號不同,衆人再問爲何叫開科的時候,官府也無法給出確切的答覆,只能等到登基之後,聖旨降下,纔有詳細說明。

但無論如何,這一番炒作,成功引起了大家的好奇心,長安城匯聚五湖四海之人,漢昌號正式更名,九月開科也讓大家口口相傳,議論紛紛。大街之上,劉封和許勳等人經過,看到這一切佈置,不禁頻頻點頭,這何鑫不愧爲商人,自己稍作提點,很快就領悟了廣告的妙用,這一次宣傳科舉和漢昌號,做得十分

成功。

許勳和劉封接觸並不算多,即將前往聚賢殿,生怕他不熟悉各國和各族之事,一路之上還在做着說明,尤其是西域諸國遣使朝賀,對大漢朝來說,意義非凡。

劉封便走便聽,這一次的使者團,除了老相熟的羌族、匈奴、蠻族、南中夷人的使者團之外,還有鮮卑、薩珊國和三隊西域諸國的使者。自從絲綢之路開通之後,中原與西域各國的信息再次打通,各方往來頻繁,雖然在西域境內各國之間依然摩擦不斷,但他們也不斷聽說中原的消息,知道正在崛起,深感

威脅。

經過數百年的改變,西域早已不是漢初時期的三十六國了,經過不斷的戰爭和搶奪,康居國和烏孫各自發展壯大,吞併周圍效果,如今只剩下二十餘國。

許勳知道劉封對西域諸國十分關注,簡要說道:“這次遣使的有焉耆、龜茲、鄯善三國,因爲處於絲綢之路的要道之上,無論爲了通商還是交好大漢,至少表達了善意。”“哦?”劉封微微點頭,皺眉道,“據情報所說,如今烏孫和康居最爲強大,已成氣候,他們距離涼州尚遠,不來也就罷了,但這車師國就在玉門關外,爲何沒有遣使,莫非

別有用心?”車師原本也是西域都護府管轄,東南通敦煌,南通鄯善,西通焉耆,北通烏孫,扼絲綢之路的要衝,應該就是新疆的吐魯番地區,這可是古代新疆的政治、經濟、文化的

中心之一,劉封自然十分關注。

許勳言道:“車師雖屬西域都護府,但歷代時常與漢使發生衝突,其又親近匈奴,已然分爲前後兩部,如今所剩的,乃是車師前部……”

據許勳介紹,車師因大漢與匈奴爭奪西域而出現分裂,分爲前部與後部,眼下佔據絲綢要道的是車師前部,後部隸屬北匈奴,進入西北大漠之中,從此不知去向。而車師國在歷史上也與大漢屢有衝突,因其不願爲漢使提供食糧、飲水,經常攻劫漢使,或充當匈奴耳目,讓其出兵偷襲漢使,漢武帝曾發兵攻破車師,威震烏孫、大宛

等西域諸國,但其距漢較遠,親近匈奴,依然死性不改,敵意頗多。

劉封聽了許勳之言,皺眉道:“近幾年西域商路之上,並未聽說車師國對商隊有什麼威脅,既不出兵,也不交好,究竟是何用意?”

許勳問道:“殿下可知高昌壁?”

“高昌壁?這二者莫非有關係?”劉封一怔,微微搖頭,他倒是聽說過高昌國,但那是在唐朝的時候,所以並未貿然說出來。

高昌國是西域的一個佛教國家,西遊記中也有提及,高昌國王爲了挽留玄奘,甚至不惜讓玄奘成爲國王的女婿,這料想應該是同一個地方。許勳言道:“宣帝之時,曾派士卒攜家屬往車師前部屯田,且耕且守,到元帝之時,在其地建築軍事壁壘,因‘地勢高敞,人庶昌盛’,稱爲高昌壁,加設戊己校尉,治於高

昌,主管屯田、軍事,如今人數已經過萬,有精兵三千。”

劉封馬上會意,笑道:“如此說來,高昌的百姓,多爲漢人,又因朝廷支持,武力雄厚,對車師國形成威脅,其內部未穩,故而不敢過分張揚。”“正是如此!”許勳點頭道,“高昌壁本屬敦煌郡,只是當年西涼動亂,各自爲政,如今雖然有馬將軍在武威震懾,但玉門關之外諸地,卻還是不受官府管制,聽說這高昌壁

,也幾十年不曾進貢了,基本都在自治。”

“看來西域諸國的形勢也十分複雜啊!”劉封喟然一嘆,他知道西域其實大部分就是後代的新疆,基本都是以每個市或者縣爲一國。

雖然小國林立,國力不大,但距離中原較遠,不好管制,出兵征討,路途遙遠,光是糧草和民夫,就是極大的消耗,長此以往,就是大漢朝,也支撐不住。

即便是在後代科技發達時期,西域諸地也經常出現恐怖事件,獨立謠言更是鬧得沸沸揚揚,更不要說信息阻塞的古代了,要想出一個長久之計,還真是困難。“哈哈哈,燕王殿下,數年不見,你倒是愈發年輕了!”正思索之際,忽然一個粗豪的聲音出現。

第1686章 覆水難收第100章 文武大會第513章 百密一疏第651章 神秘大禮第638章 新槍法第1516章 西域動靜第434章 平定西河第1722章 重歸陣前第736章 皓首倉顏第1582章 設宴慶功第1439章 圓滿歸程第1137章 兵臨城下第1533章 如此理由第1403章 再遇魚羣第1782章 雛鷹試飛第1731章 偷樑換柱第1132章 敲山震虎第1951章 伊循故城第164章 敬賢院第1995章 關下鏖戰第442章 丹水大戰第648章 自以爲計第217章 堵截援軍第2110章 繪製藍圖第1583章 軍前賭約第954章 敬賢院長第1227章 捨生取義第1092章 誘敵深入第1797章 少年英雄第240章 國事爲先第1667章 反向進軍第1650章 山中遇阻第845章 刺青長老第1236章 引蛇出洞第534章 白虎心病第1356章 根深蒂固第65章 勸諫登基第2088章 優勒王子第1610章 託孤之臣第216章 荊南兵動第1569章 走馬換將第156章 北伐大計第79章 諸葛信任第568章 書院染血第2036章 技驚四座第321章 背腹受敵第786章 成都軍情第104章 華佗的魅力第224章 故友託付第194章 弘農會盟第1538章 殺入腹地第1872章 匈奴老友第1422章 再登海灣第1326章 最終抉擇第197章 滿江紅第459章 巾幗女將第314章 城門之爭第1014章 巾幗軍威第582章 帝王之術第1761章 精兵強將第1453章 中原大俠第995章 人言可畏第1723章 兵出雲台山第772章 夜闖吳宅第1916章 聚沙成塔第1742章 栽贓陷害第2129章 四大名將第483章 夜戰八方第308章 陷入絕地第1891章 勝利曙光第476章 鬥陣第1717章 水火無情第348章 巧取上郡第2133章 兩路進兵第1293章 老將之勇第139章 再擒孟獲第2005章 後繼有人第568章 書院染血第1591章 全軍潰敗第186章 進軍長安第515章 陣前認親第962章 傳國玉璽第2034章 全軍出擊第118章 南中勢力第991章 步步爲營第1354章 山中遭伏第1406章 海盜入侵第2059章 執行新政第1882章 孤注一擲第11章 申家陰謀第900章 人言可畏第607章 橋頭古怪第1466章 迷途知返第1249章 君無戲言第169章 斜谷遇阻第874章 臥虎藏龍第225章 欲擒故縱第567章 清理門戶第869章 龍編陰謀第579章 另一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