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肅乘船準備去尋劉備,正巧遇上了關羽的大軍,便和關羽一起來見劉備。
一番見禮後,魯肅詢問劉備道:“劉豫州,如今您打算到什麼地方去?”
劉備的徐州牧是自領的,沒有得到朝廷的認可,只有豫州牧是朝廷冊封的,所以魯肅稱呼劉備爲劉豫州。
劉備思考了一番後回答道:“蒼梧郡太守吳巨是我的老朋友,我打算去投奔他。”
江陵肯定已經被曹操佔據了,劉備此時也沒有多少選擇。
魯肅對劉備道:“孫將軍聰明仁惠,敬重與優待賢能之士,江南的英雄豪傑都歸附於他。現在已佔有六郡的土地,兵精糧多,足以成就一番事業。”
“如今爲您打算,最好是派遣心腹之人到江東去與孫將軍聯繫,可以共建大業。”
“而您卻想投奔吳巨,吳巨不過是個凡夫俗子,又在偏遠的邊郡,即將被別人吞併,怎麼可以託身於他呢?”
建安五年,孫策被許貢門客行刺而去世,臨終前命孫權接替其位。
孫權當年虛歲十九歲,被東漢朝廷冊拜爲討虜將軍,兼領會稽太守,駐守吳郡。
所以魯肅在劉備面前稱孫權爲孫將軍。
聯合東吳,共抗曹操,是劉備一直以來的計劃。
只是接連發生的事情,讓劉備連地盤都沒有了,劉備也不好提出來。
既然魯肅主動提出要聯合,劉備自然很是高興。
魯肅見到諸葛亮後,對諸葛亮道:“我是諸葛子瑜的好友。”
諸葛子瑜就是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諸葛瑾避亂到江東,擔任孫權的長史。
很快,諸葛亮與魯肅也成爲了好友。
劉備和衆將商議一番後,決定先前往江夏與劉琦會和。
劉表去世後,蔡瑁、張允等擁立劉琮繼任荊州牧。劉琦大怒,借奔喪的名義起兵討伐劉琮。
但劉琮舉州投降,曹操大軍南下荊州,劉琦只好又回到了江夏。
劉備大軍到了江夏之後,劉琦很高興的接納了他們,並讓劉備駐紮在夏口。
曹操進軍江陵,任命劉琮爲青州刺史,封爲列侯,連同蒯越等人,被封爲侯爵的一共有十五人。
曹操下令從獄中釋放韓嵩,用好友的禮節來接待他,讓韓嵩評價荊州人士的優劣,對他們加以提拔任用。
曹操任命韓嵩爲大鴻臚,蒯越爲光祿勳,劉先爲尚書,鄧羲爲侍中。
處理完各種事務,曹操率大軍從江陵出發,順長江東下,準備乘勢一舉鯨吞江東。
江夏郡夏口,劉備大營。
諸葛亮對劉備道:“主公,形勢危急,我請求奉命去向孫將軍求救。”
劉備握着諸葛亮的手道:“一切就有勞孔明瞭。”
諸葛亮便和魯肅一起去柴桑見孫權。
見到孫權後,諸葛亮對孫權道:“天下大亂,將軍在長江以東起兵,劉皇叔在漢水以南召集部衆,與曹操共同爭奪天下。”
“現在,曹操基本已經消滅北方的主要強敵,接着南下攻破荊州,威震四海。”
“在曹操大軍面前,英雄無用武之地,所以劉皇叔逃到這裡,希望將軍量力來加以安排。”
“如果將軍能以江東的人馬,與佔據中原的曹操相抗衡,不如及早與曹操斷絕關係。如果不能,爲什麼不早點解除武裝,向他稱臣?”
“現在,將軍表面上服從朝廷,而心中猶豫不決,事情已到危急關頭而不果斷處理,大禍馬上就要臨頭了。”
孫權坐在案首,看了一眼拿着鵝毛扇的諸葛亮,“假如像你說的那樣,劉備爲什麼不服從曹操?”
諸葛亮握着手中的鵝毛扇,緩緩說道:“田模不過是齊國的壯士,還堅守節義,不肯屈辱投降。何況劉皇叔是皇室後裔,英雄才略舉世無雙,士大夫們對他的仰慕,如同流水歸向大海。”
“如果大事不成,這是天意,怎麼能再居於曹操之下呢?”
孫權聞言,面有怒色:“難道我會把全部吳國故地和十萬精兵拱手奉送,去受曹操的控制嗎?”
“而且劉備新近戰敗之後,怎麼能擔當抵擋曹操的重任?”
諸葛亮回答道:“主公的軍隊雖然在長阪大敗,但現在陸續回來的戰士和關羽的水軍加起來有一萬精兵,劉琦集結江夏郡的將士,也不下一萬人。”
“曹操的軍隊遠道而來,已經疲憊。聽說在追趕主公時,輕騎兵一天一夜奔馳三百餘里,雖然主公的士兵被百姓衝散,但趙雲將軍卻率領士兵擊潰了曹操的騎兵。”
“而且,北方地區的人,不善於進行水戰。荊州地區的民衆歸附曹操,只是在他軍隊的威逼之下,並不是心悅誠服。”
“如今,將軍如能命令猛將統領數萬大軍,與劉皇叔齊心協力,一定能打敗曹軍。”
“曹操失敗後,必然退回北方,這樣荊州與東吳的勢力就強大起來,可以形成鼎足三分的局勢。”
孫權和諸葛亮談論完後,召集部屬們繼續商議。
這時,曹操寫信給孫權,言道:“最近,我奉天子之命,討伐有罪的叛逆,軍旗指向南方,劉琮降服。如今,我統領水軍八十萬人,將要與將軍在吳地一道打獵。”
孫權把這封書信給部屬們看,他們無不驚惶失色。
長史張昭等人道:“曹操是豺狼虎豹,挾持天子以征討四方,動不動就用朝廷的名義來發布命令。我們如果進行抗拒,就更顯得名不正而言不順。”
“況且主公可以抵抗曹操的,是依靠長江天險。”
“現在,曹操佔有荊州的土地,劉表所訓練的水軍,包括數以千計的蒙衝戰船,已由曹操接管,曹操計全部船隻沿長江而下,再加上步兵,水陸並進。”
“這樣,長江天險已由曹操與我們共有,而雙方勢力的衆寡又不能相提並論。”
“因此,依我們的愚見,最好是迎接曹操,投降朝廷。”
魯肅望着衆人,一言不發。
孫權內急起身,魯肅追到房檐下,孫權握着魯肅的手道:“子敬,你想說什麼?”
魯肅看了一下四周,對孫權回答道:“主公,剛纔我觀察衆人的議論,只是想貽誤主公,不足以與他們商議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