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參觀

軍事學堂坐落於城北。

之所以建設在這裡,主要是因爲這裡靠近長江。

軍事學堂現在已經發展到很詳細。

每一個科目都有極大的規劃。

比如武將科,演分出了水軍,步卒,騎兵等科目。

在分學堂的時候,這些學子只需要學習一些基礎知識,等進入了軍事學堂的總校之後,他們就要分科,進入專業領域了。

有人擅長水軍,便全身心的投身於水戰,畢竟劉爭的地盤,大多都是在江南地區,水域廣闊,戰船豐富,而且時常出海,所以水軍很有必要。

學習水軍的人,一畢業,通過考試了,便能夠很快劃分到水師之中,成爲周泰,蔣欽,祖郎等人的下屬。

而最近新打下了冀州和幽州,讓劉爭這邊一時間,並不缺少戰馬了,他的騎兵將領也開始擴充了起來。

缺少什麼的時候,就在這一年多招一些這個科目的學生。

這樣的做法,儼然已經和後世的大學類似了。

而且能夠源源不斷的給劉爭帶來新的人才。

而且有科舉制度的推廣,這些新的人才,有不少的一部分,都是寒門子弟。

許多貴族門閥的子弟,除非是與劉爭關係極爲親密,祖上有大功的人的後代,才能夠或許准許,免除科舉,直接進入官場。

否則,都是以個人能力,進入軍事學堂歷練一番之後,才能夠真正的進入官場。

這一點,杜絕了門閥士族可以掌控官僚階級的可能。

除了武將體系的擴展,文官體系,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

當然,文官體系,大多是儒家學術爲主,只要能夠背誦一些名篇,懂的許多道理,能夠明白一些文章的內容含義,便足以。

這也是劉爭給軍事學堂裡的教授們提出的,畢竟劉爭信奉的是軍政分離。

文官的作用,要麼就是入了朝廷,成爲一些官員,要麼就是下了地方,成爲縣令和郡守。

但是這些人,如今都是沒有軍權的,軍權一直都掌控在劉爭的手中。

沒有軍權的文官,也就沒有太大威脅的,所以這些文官交給一些門閥士族也無傷大雅。

畢竟,許多寒門士子,少有書讀,他們就算想要依靠讀書,改變命運,人數上也不會太多。

所以大多數文官,還是門閥士族的人。

當然,除去這兩科之外,一直都有醫學,農學,以及新增的墨學,在總校裡都發揮着一定的作用。

醫學畢業的人,大多是選擇跟隨了張仲景,華佗兩位名醫學習。

而農學的學子,多是深入地方,深耕於百姓。

只有墨學,因爲是剛剛建立沒多久,而且他們的定位,還不明確,暫時還沒有多少學生。

劉爭領着徐庶,在這裡進行觀光,時不時的還能夠遇到一些學生從這裡走過,對劉爭投來仰慕的神色。

“這裡是演武場,平時學子們,早上要有一個時辰,集中在這裡進行鍛鍊,所有科目的學子,都將會到這裡來,這是規矩,畢竟不管學的是什麼,身體都是根本,沒有一個好的身體,成就在高也是無用。”

劉爭指了指一塊空地,給徐庶介紹了一番。

一路走來,徐庶已經充滿了驚訝。

他所驚訝的,並不僅僅是這座軍事學堂已經發展到如此規模,並且各項學科都如此完善了。

更驚訝的是,劉爭的對於這個軍事學堂的理念,以及這軍事學堂能夠帶來的社會變革。

這就是一個寒門士子和門閥貴族的抗爭。

是普通百姓,改變階級的一條重要通道。

特別是像徐庶這樣的寒門士子,在這之前,如果他們不歸附於那些門閥士族和大勢力的話,他們想要出頭,幾乎是沒有可能。

在現在這樣的戰亂年代還有一些機會,在那種和平年代,天下太平,他們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太難了。

可是劉爭的這個辦法,這個舉措,卻是完全改變了這個格局,至少不管是在戰亂的年代,還是和平年代,科舉這條路,都能夠大大的平衡社會。

其實,縱觀整個華夏曆史,能夠存活三百年的王朝,很少。

幾乎沒有。

許多王朝都是二世而亡。

斷則幾十年,長則一兩百年。

爲何,就是因爲階級固化。

階級固化,下層人士晉升的通道被封鎖。

比如,春秋戰國的時候,王族一家獨大,所有的分封諸侯,大部分都是王族,都是周天子的親戚。士族的數量多了,推翻了王族的統治。

秦漢朝的時候,士族已經成爲了統治階級,門閥的出現,數量越來越多,推翻了魏晉的統治。

而到了隋末唐初,因爲九品中正制的出現,門閥成爲了統治階級,所以寒門子弟的數量劇增,推翻了門閥的統治。

農民?

農民啥都不是,農民一直都只是他們的棋子罷了,總管華夏幾千年的歷史,農民就算是起義,也極難成功。

可以這麼說,當一個階級的出現,他們成爲了既得利益者之後,就會封鎖後來的人,讓別人無法成爲跟他們一樣的存在。

這樣,他們也就能夠一直存續下去,可正因爲如此,其他階級的數量越來越多,就會爆發矛盾,就會有新一輪的清洗。

王朝的更替,便是如此。

科舉的出現,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這個階級矛盾,但是並不能夠透徹,因爲讀書人,畢竟還是少數,想要改變階級的矛盾,還要消磨那些門閥,讓門閥無法長存。

這一點,其實也很好做。

劉爭有辦法,只是暫時還不需要這麼做罷了。

因爲他手低下,門閥世家還不多,無需激化兩者的矛盾。

不過,這種未雨綢繆的想法,已經讓徐庶這樣的寒門弟子明白了劉爭的用意。

對此,他除了激動就是震驚了。

“大人,您這樣的舉措,是處於何目的?”

徐庶始終都不瞭解,爲什麼劉爭會推出這樣的政策,這種策略和現在的大漢,有着極大的差別,是當世之中想都不敢想的東西。

特別是在門閥橫行的年代。

第八百三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九百二十五章 追擊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光復冀州第三百七十三章 起兵的提議第兩百八十二章 歸還屍體,震懾人心第七百四十章 陷陣之志第九百九十八章 漢中之戰落幕第四百三十四章 順手收個徒第五百六十三章 率先發難第五百三十章 遣使來見第三百六十八章 烏丸人也要搞事情第四百五十二章 中埋伏第九百五十二章 沙盤第一千兩百二十八章 潛在危險第八百零四章 收降第八百八十五章 驅虎吞狼第九百零五章 最佳方案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又中計了第一千兩百八十五章 敵襲第七百二十二章 桃花源記第三百六十三章 搞定孫堅第四百七十九章 反包圍第八百四十章 袁紹之死第五百七十二章 武安國第兩百二十一章 在下一郡第八百五十章 鬼神之說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進攻潁川第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諸葛連弩的厲害第七百零九章 全軍推廣第一千兩百一十八章 交易第五百九十章 第一戰第一百五十六章 縣令陸駿第三百九十九章 太史慈的請求第一百二十五章 後手第一百六十三章 洛陽的消息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謀劃第三百九十四章 另一件事第三百九十六章 完成交易第九百七十三章 慶功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御駕親征第兩百五十二章 全軍衝鋒第七百章 圍點打援第八百三十一章 上兵伐謀第兩百九十七章 處理劫船的事情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心思不死第七百八十三章 陳國陳王第三百八十九章 打探消息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志不在年高第四百七十三章 主動投降第六百零三章 琅琊諸葛氏第八百八十四章 求計於郭嘉第六百三十一章 敗北第五百八十八章 陣前鬥將第三十七章 游擊戰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上鉤第六百三十五章 正好缺個太守第九百五十九章 鳳舞九天第一千兩百零八章 貴霜帝國第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墨子發明的東西第兩百九十三章 班師回朝第六百七十七章 袁紹來襲第九百二十二章 卑彌呼的建議第九百九十七章 事後盤點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舉進攻第八百五十二章 隊伍出了問題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諸君怎麼看第一千兩百九十一章 挖開堤壩第三百零八章 打探第五百二十一章 艱難的戰鬥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解決辦法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突圍第四百三十七章 毛遂自薦第一千兩百零七章 負荊請罪第一百二十七章 返回虎牢關第六百零三章 琅琊諸葛氏第九百七十九章 入城談判第八百七十八章 暴怒的袁熙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鮮卑首領第八百四十章 袁紹之死第兩百八十五章 十天內破城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鮮卑首領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十年後的再見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奇襲第七十九章 叫囂第九百二十四章 勝利果實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動態第六百七十七章 袁紹來襲第九十六章 交易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料敵先機第一百一十八章 活抓何進第五十九章 財神爺第七百六十五章 十日之約第一百一十八章 活抓何進第八百三十七章 陰招第七百八十三章 陳國陳王第一百三十三章 整理隊伍第一百八十五章 探討合作第八十五章 騎兵之威第八百四十三章 西涼局勢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鮮卑援軍